和平之吻

和平之吻

天主教會的 “和平之吻”是什么意思?

快速回答你的問題,”和平之吻 “是彌撒中的 “和平標志 “的另一種說法。另一個朮語是 “和平之禮”。

和平之吻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基督教問候語,也被稱為 “聖吻”、”兄弟之吻”(男性)或 “姐妹之吻”(女性)。有些會堂不進行男女之間的聖吻。

在古代西地中海地區,男人之間用吻打招呼是普遍的習俗。這也是古代猶太地區的習俗,基督徒也有這種做法。

然而,《新約》中提到的聖潔之吻和愛之吻改變了這一行為的性質,超越了問候。這樣的吻在新約書信的結尾部分提到了五次。

羅馬書16:16 – “你們要以聖吻彼此請安。 ”

格林多前書16:20 – “你們也該以聖吻彼此問候。 ”

格林多后書13:12 – “你們要以聖吻彼此問候 。”

得撒洛尼前書5:26 – “你們要以聖吻問候所有的弟兄。 ”

伯多祿前書5:14 – “你們要以愛的親吻,彼此問候。 ”

人們注意到,這些提到的聖吻是在這些書信的結尾。由於這些書信是寫給基督教團體的,它們很可能是在他們的集體崇拜中被閱讀的。如果敬拜的集會已經在慶祝聖體時結束,那么聖吻就會出現在大多數古代基督教禮儀傳統中(羅馬禮節除外),即在宣布聖言之后和慶祝聖體的開始時。

早期教會教父的著作中提到了聖吻,他們稱之為 “和平的標志”,這已經是聖體禮儀的一部分,出現在羅馬禮儀和直接衍生的儀式中的主禱文之后。

在羅馬禮儀的三一式彌撒中,和平的手勢只在莊嚴的彌撒中發出,并且只在神職人員之間交換。它的方式是伸出雙臂微微擁抱,口中念着 “和平與你同在”,首先由主祭向執事示意,執事再向副執事示意,副執事再向其他身着唱詩班的神職人員示意。
在1969年修訂的羅馬禮儀中,大多數彌撒都使用和平手勢,但這并不是強制性的。除了 “神父向執事打平安手勢”外,所有在場的人都要打平安手勢,沒有規定順序。規定的方式如下。”每個人只向最親近的人、以清醒的態度打平安的手勢是合適的。神父可以向執事打平安的手勢,但總是留在聖所內,以免干擾慶典。如果出於正當的理由,他想把平安的手勢擴展到一些信徒身上,他也是這樣做的。

以下是神聖崇拜和聖事部認為的濫用行為。

– 引入 “和平之歌”以配合儀式。

– 教友們離開自己的位置去交換和平的標志。

– 神父離開祭壇,向一些信眾打和平的手勢。

– 表達其他情感,例如,在婚禮、葬禮或其他儀式上向在場的人表示祝賀、祝願或慰問。

– 擁抱和親吻,包括配偶之間的擁抱和親吻。

– 任何被視為性虐待的觸摸形式(身體壓迫)。

最后說明:根據不同的國家,一些教友厭惡 “和平的標志”,不會參與其中。一些教會成員在這種做法實施后離開了教會。他們認為,他們去教堂是為了敬拜,而不是為了與陌生人握手。

提到陌生人通常適用於城市,在那里,許多來自大教區的教友互不相識。在小城鎮,每個人几乎都認識其他人,握手(和平的標志)不是問題。但在大的社區,情況就不一樣了。

一些神父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在開始做彌撒時,每個人都被迫與身旁的人握手并介紹自己。這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使情況惡化,兩個 “和平的手勢”就足以使一些人永遠離開教堂。
[以上內容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Kiss_of_peace]
(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