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體降福

聖體降福

聖體降福是天主教的一項服務。根據天主教百科全書,“ 它通常是下午或晚上的奉獻,向明共在祭台上周圍發光的聖體匣內的聖體前詠唱包括一定的贊歌,連禱或聖歌。最后,肩膀上罩著肩衣的神父,手裏握著聖體匣作十字聖號靜靜地降福跪著的信徒(因此得名降福)。聖體降福經常釆用其他服務,如晚禱,晚課、拜苦路等結束,但也更普遍視為完成一項禮儀本身。”

對一般或特殊服務用聖體匣作降福,需要教區主教的允許。

(譯)

教堂的鐘

教堂的鐘

教堂鐘聲的目的是什么?

在許多社區,信徒為三鐘經敲教堂的鐘叫人祈禱。

鐘聲的目的是敬拜。它提醒信徒,敬拜即將開始。因為這個原因,在舉行彌撒前鐘聲敲響了。敬拜的呼吁也包括婚禮、葬禮和其他服務。

有現代通訊之前,在全國,教堂鐘聲是在需要的時候呼喚社區的方法,無論是神聖的還是世俗的。

(譯)

倉促的判斷

倉促的判斷

有一天散步時看到一個在花園裏除草的人坐在椅子上。“這麽懶惰!”,我想。突然我看見一對拐杖靠著椅子。這個人盡管殘障還在工作。那天關於倉促的判斷這個教訓,多年來至今陪伴著我:人們背負的十字架很少能以平常的眼光看到。

(譯自教堂公告)

聖歌:天主之僕基督自願忍受苦難

聖歌天主之僕基督自願忍受苦難

基督為我們忍受了痛苦,

給你們留下了榜樣,

使你們能追隨他的足跡。

他平生從未犯罪,

從未口出欺人之言。

他受辱罵,從不還口;

他受虐待,也不報復,

只把自己交付給那公義的審判者。

他身懸十字木架上,

親自承擔了我們的罪過。

使我們死於罪惡,而活於正義,

你們是因他的創傷才獲得痊癒。

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

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亞孟。

伯前 2:21-24

什么才是重要的

天主賜給我接受不能改變事物的寧靜,能夠改變事物的勇氣,以及知道區別的智慧。

什么才是重要的

無論是否准備好,總有一天所有的一切都會終止。

你所有的東西,無論是財寶或小玩意會轉給他人。

沒有更多的意外之事,沒有瞬間,沒有時刻,沒有每天。

你的財產、聲譽、和世俗的權力會萎縮到無關緊要。你擁有的或所欠的都不重要了。

你的舍不得、仇恨、 沮喪、和妒忌最終會消失。同樣,你的希望、抱負、計划、以及待辦事項都會失效。

曾經看起來如此重要的得和失會消散。你來自何方或你沿着什麽方針生活最終不重要了。

你是否美麗或美好已不重要。甚至你的性別和膚色也無關緊要了。

那末什麽是重要的呢?你活過的日子的價值會如和衡量?

重要的不是你買到的,是你營造的;不是你得到的,是你所作出的。

重要的不是你的成功,是你的重要意義。重要的不是你學會的,是你所教的。

重要的是每次正直的行為、同情、或改善的犧牲、能夠或鼓勵他人仿效你的榜樣。

重要的不是你的能力,是你的性格。

重要的不是你認識多少人,是你離去時有多少人會感到持久的損失。

重要的是你愛他人的明確與關心,以及在他們的生活中有積極的影響。

重要的不是你的記憶,是留在那些愛你的人心中的記憶。

重要的是你被誰記得和為何被他們記得。

渡重要的一生不是意外地發生。它與環境無關,與選擇有關。

天主,我要化一點時間,不是求禰給我什麽,只是真城地為我所有的說聲謝謝禰。

——約瑟夫森協會

聖母領報時

聖母領報時

把厄娃 EVA 倒過來寫,你得到亞物(萬福) AVE

前面的開始,后面的推翻我們的危害;

魔鬼邪惡的話使厄娃受蒙蔽,

天使的萬福醒悟魅惑:

死亡首先被人類的軟弱引進,現在生命在人類的德行中開始。

——真福羅伯特索斯韋爾

真福八端山中聖訓

真福八端山中聖訓

瑪竇福音 第五章(3-12

1.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2. 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

3. 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

4. 飢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

5. 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

6. 心裏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

7.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

8. 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你們歡喜踴躍罷!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厚的,因為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曾這樣迫害過他們。

對於真福,天主教教理說:

真福是耶穌宣講的核心。真福的宣告,重申從亞巴郎以來對選民所作的許

諾。真福的宣示在於實現這些許諾,但不再是許給他們只擁有一塊現世的

土地,而是擁有天國。”(天主教教理1716

真福刻劃出耶穌基督的面貌,並描寫其愛德;真福表達信徒參與基督苦難和復活榮耀的召叫;真福昭示基督徒生活中特有的行動與態度;真福是看似矛盾卻是正確的許諾,作為痛苦中希望的支持;真福向門徒宣告,他們已隱約地取得祝福和賞報;真福在童貞聖母和諸位聖賢的生活中已經揭開了序幕。” (天主教教理1717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