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聖經時改變性別語言
彌撒期間,是否允許任何人,神父或讀經者改變聖經讀物中的性別參考?
天主教會不允許任何人在閱讀聖經時改變與性別有關的語言。 這包括消除男性參考。
“天主教法典”規定:
第846 條 :
1 項-在舉行聖事時,應忠實地遵守主管當局批准的禮儀書;因此任何人不得擅自增添、減少、或改變之。
2 項 – 聖職人應依其所屬禮儀舉行聖事。
(譯)
讀聖經時改變性別語言
彌撒期間,是否允許任何人,神父或讀經者改變聖經讀物中的性別參考?
天主教會不允許任何人在閱讀聖經時改變與性別有關的語言。 這包括消除男性參考。
“天主教法典”規定:
第846 條 :
1 項-在舉行聖事時,應忠實地遵守主管當局批准的禮儀書;因此任何人不得擅自增添、減少、或改變之。
2 項 – 聖職人應依其所屬禮儀舉行聖事。
(譯)
在非天主教學校就讀
關於兒童應該或必須就讀於天主教學校? 他們可以上公立學校嗎?
1917年的“教會法典”第1374號明確指出,天主教父母不能將孩子送到非天主教學校。(凡加入反對天主教的社團者,應處相當的罰;凡推行或 領導此等社團者,應處禁罰。) 修訂后的1983年教會法典,第793條至第821條,關於天主教教育,不再包含該條款。
教會法典第793 條
1 項 – 父母以及代替父母者,有義務也享有權利教育其 子女;天主教父母,根據地方的環境,為使子女受天主教更適當的 教育,有選擇方法和學校的責任和權利。
2 項 – 父母有權享用國家團體所給援助,用以幫助子女的天主教 教育的需要。
教會法典第 794 條
1 項 – 由於特殊的理由,教會擁有教育的職責和權利, 教會有天賦的使命,幫助人達到基督徒生活的圓滿。
2 項 – 人靈的牧者有責任運用一切,使所有信徒能獲得天主教教 育。
教會法典第795 條 – 既然真正的教育應該達成人格的完整陶成,符合人的最 終目的和社會的共同利益,因此應培養兒童和青年,使其體能、道 德和智力,都有均衡的發展,達到完美的責任感和自由的正確運 用,並且積極參與社會的生活。
教會法典第 796 條
1 項 – 在發展教育的方法中,基督信徒應重視學校;學 校在盡教育職務上,特別對父母有輔助。
2 項 – 既然家長將子女的教育託付給學校的教師,家長應該與教 師通力合作;教師在盡其職務時,應與家長合作,欣然聆聽他們, 成立家長會或會議,並予以重視。
教會法典第797 條 – 父母在選擇學校的事上,應享有真正的自由;因此信徒 應設法,使行政當局承認父母的這項自由,同時依照分配正義原 則,給予補助。
教會法典第798 條 – 父母應將子女託付給提供天主教教育的學校;如沒有辦 法,有義務設法在學校以外關注子女應受的天主教教育。
總之,天主教父母仍然有義務將孩子送到天主教學校,除非在合理的距離內沒有這樣的學校。
(譯)
異端
什么是異端?
根據教會法典第751 條: 所謂異端,是在領洗後,固執地否認某端天主所啟示和教會所定該信的真理,或是固執地懷疑這端道理;所謂背教, 是整個拒絕基督宗教的信仰;所謂裂教,是不願服從教宗或是不願與隸屬教宗的教會成員共融。
根據教會法典第1041條:領受聖秩有虧格者: 2° 曾經犯背教、異教、裂教等罪者。
換句話說,如果某人犯過端異,他不能成為神父。
根據教會法典第1184 條 : 1 項 – 除非在死前做出悔改的記號,應褫奪其教會殯葬禮者為: 1° 顯著的背教者、異端教者、裂教者。
根據教會法典第1364 條 :1 項 – 背教人,異端人或裂教人受自科絕罰,亦應遵守 194 條 1 項 2 款的規定;其為聖職人員者,得加處 1336 條 1 項 1、2 及 3 款所規定的罰。 這意味着他們會自動從天主教會中逐出教會,而沒有必要通知他們這樣的逐出教會。
(譯)
撤旦的名字
下列撒旦的名字在聖經里找到:
魔鬼:魔鬼魔鬼引他到了聖城,把他立在殿頂上 (瑪4:5)於是魔鬼離開了他,就有天使前來伺候他 (瑪4:11)
蛇:在上主天主所造的一切野獸中,蛇是最狡猾的。(創3:1)
朝霞的兒子,晨星:你怎會從天墜下?朝霞的兒子,晨星!傾覆萬邦者!你怎麼也被砍倒在地?(依14:12)
路濟弗爾:早上起來的路西法爾,你是怎么從天上掉下來的? 你是如何墮落到地上的,這對國家造成了傷害?(依14:12)路西法被發現在舊版的聖經中,更具體地說是在拉丁文中。現代翻譯改變了”路西法“。
喪亡之子:不要讓人用任何方法欺騙你們,因為在那日子來臨前,必有背叛之事,那無法無天的人,即喪亡之子必先出現。 (得后2:3)這個標題可以在Latin Vulgare 聖經中找到。 現代聖經中的標題用法是“無法無天的”。試探者:試探者就前來對他說:「你若是天主子,就命這些石頭變成餅罷!」(瑪4:3)
今世的神:因為今世的神已蒙蔽了這些不信者的心意,免得他們看見基督──天主的肖像──光榮福音的光明。 (格后4:4)
空中權能的首領:那時你們生活在過犯罪惡中,跟隨這世界的風氣,順從空中權能的首領,即現今在悖逆之子身上發生作用的惡神。(厄2:2)
世界的元首:現在就是這世界應受審判的時候,現在這世界的元首就要被趕出去。(若12:31)
撒謊者和殺人的兇手:為什麼你們不明白我的講論呢?無非是你們不肯聽我的話。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親魔鬼,並願意追隨你們父親的慾望。從起初,他就是殺人的兇手,不站在真理上,因為在他內沒有真理;他幾時撒謊,正出於他的本性,因為他是撒謊者,而且又是撒謊者的父親。(若8:43-44)
深淵的使者;阿巴冬;阿頗隆:牠們以深淵的使者為牠們的王子,他的名字,希伯來文叫「阿巴冬」,希臘文叫「阿頗隆」。(默9:11)
我們同志的原告:“現在已經來到了我們的救贖,權力和神的國度以及他的彌賽亞的權柄,因為我們的偽裝者的控告者已被拋棄,他們日夜在我們的上帝面前指責他們。”(默10:12)
仇敵:你們要節制,要醒寤,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咆哮的獅子巡遊,尋找可吞食的人。
(伯前5:8)
光明的天使: 這並不希奇,因為連撒殫也常冒充光明的天使。(格后11:14)貝耳則步:法利塞人聽了,說:「這人驅魔,無非是仗賴魔王貝耳則步。」(瑪12:24)
貝里雅耳:基督之於貝里雅耳,那能有什麼協和?或者,信者與不信者,那能有什麼股份?
(格后6:15)龍:牠的尾巴將天上的星辰勾下了三分之一,投在地上。那條龍便站在那要生產的女人面前,待她生產後,要吞下她的孩子。(默12:4)
邪惡:我不求你將他們從世界上撤去,只求你保護他們脫免邪惡。(若17:15)
黑暗的權勢:因為是他由黑暗的權勢下救出了我們,並將我們移置在他愛子的國內。(哥1:13)
(譯)
聖所椅子
什么是聖所椅子? 它們的目的是什么?
在天主教堂,神父的椅子不僅僅是一把椅子。它像徵神父。他不僅坐在那里。他在那里領導信徒祈禱。主持彌撒的神父站在椅子傍開始禮儀,坐在椅子上聽讀經,并可以再次站在椅子傍為聖體祈禱和結束儀式。 如果他願意,他也可以坐在椅子上講道。
(譯)
聖所
天主教堂里的聖所是什么?
聖所(拉丁語中的“Sanctuarium”,意為“聖地。”)是包含祭壇的教堂的一部分。如果有几個祭壇,那么聖所就是主祭壇。 聖所被認為是聖潔的,因為在聖體聖事內,無論是在彌撒期間還是其它時間在教堂聖體龕內真實臨在。
聖所是禮儀儀式的中心,明顯不同於信徒聚集的教堂主體。
在一些實行傳統拉丁儀式的天主教堂,在聖所和教堂主體之間,有一個祭壇圍欄。
在拜占庭儀式的傳統中,聖所被聖像包圍(聖像牆和宗教畫作,將教堂的中心部分與聖所隔開。)
(譯)
同性戀結合
在聖經中,結合必須介於男人和女人之間嗎?
在創世記中,它說:“天主祝福他們說:「你們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 (創 1:28)在下一章中,它指出,“為此人應離開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創2:24)
在聖經中沒有任何地方說明婚姻中定義的結合在兩個同性別人之間。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的結合根據神聖計划產生后代。
兩個性別相同的人之間的結合會產生性快感,這種性快感不能與產生后代的性交相提并論。
(譯)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與救恩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經說過:在天主教會之外沒有救恩?
當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大馬士革的希臘Melkite大教堂發言時表示,如果你拒絕在耶穌基督上建立的教會,你就不能成為基督徒了。”這個評論與天主教會的教導一致。
天主教教理說:
天主教教理第846條:應如何了解一再被教父們所肯定的話呢?按正面的解釋,表示全部救恩,都由基督元首,透過祂的身體──教會而來: 神聖大公會議……訓示:根據聖經和聖傳,這個旅途中的教會,為得救是必需的。因為只有基督是人類的中保和得救的必要途徑性;祂在祂的身體 ──教會內,和我們在一起。祂曾明白地強調了信德和聖洗的必要性,同時祂也確認了教會的必要性,而聖洗則是進入教會的門。因此,誰若知道 公教會是天主藉耶穌基督創立的,是得救的必經之路,而不願加入或不願在教會內恆心到底的,便不能得救。
天主教會進一步教導:
天主教教理第847條: 這項肯定並不涉及那些非因他們的罪,而未認識基督和教會的人: 一個人若非因己罪,而不認識基督的福音及其教會,卻能真心誠意地尋求天主,在天主恩寵的感召下,按照良心的指示,努力承行天主旨意,也能獲得永遠的救恩。
天主教教理848條:「雖然天主有祂自己知道的方法,能夠引導那些非因己罪而不認識福音的人,獲得那為中悅天主所不可缺少的信德;可是向眾人傳播福音,仍是教會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她神聖的權利」。 教會至公性的要求──傳教使命
(譯)
救恩定義
新約中經常提到“救恩”和“得救”。在這些情況下,天主教會是如何定義“救恩”的含義的?
新約中有兩種說法,即“救恩”和“得救”。名詞“soterion”的意思是“拯救、保存和救恩”。動詞“sozo”的意思是“保存”。
以上的“拯救”和“拯救”一詞可分為三大類。它們是:
“救恩”一詞字面意思是耶穌基督,救世主,通過祂拯救我們,由於祂的拯救行為。
參考資料:路2:28,30-31:
“西默盎就雙臂接過他來,讚美天主說:西默盎就雙臂接過他來,讚美天主說:…… 因為我親眼看見了你的救援,即你在萬民之前早準備好的。”
“救恩”和“得救”這兩個字的第二個含義,是對天主將我們從罪的束縛中解救出來的力量的回應。
參考資料:格前15:2和希7:25:
“假使你們照我給你們所傳報的話持守了福音,就必因這福音得救,否則,你們就白白地信了。”
“因此,凡由他而接近天主的人,他全能拯救,因為他常活着,為他們轉求。“
第三個含義是指信徒在基督再次來臨時的未來得救。 這種救恩是聖徒自信希望的對象。
參考:羅5:9和羅13:11。
“我們既因他的血而成義,我們更要藉着他脫免天主的義 怒.”
“你們該認清這個時期,現在已經是由睡夢中醒來的時辰了,因為我們的救恩,現今比我們當初信的時候更臨近了。“
(譯)
救恩和天主教會
非天主教徒能得救嗎?從不同的天主教徒那里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答案,包括神職人員。如果每個人都得救了,那么所有教會必須是平等的,不管屬於什么教會。
在天主教會的教理中,我們讀到:“ 誰若知道公教會是天主藉耶穌基督創立的,是得救的必經之路,而不願加入或不願在教會內恆心到底的,便不能得救。 ”(天主教教理#846)。
要回答這個問題,如果非天主教徒希望保持非天主教徒的身份,因為他們知道天主教會是根據天主的需要通過基督建立的,那么他們就關閉了他們的救恩之門。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