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撒祭披顏色的含義

彌撒祭披顏色的含義  

   教會禮儀規范為各類慶典規定特殊的祭披顏色。用不衕顏色祭披的目的有兩層意義:第一,顏色突出顯示特定的禮儀季節和通過這些季節信徒的曆程。第二,顏色強調禮儀季節突出特定的事件或特別的信仰奧秘。下面的解說基於‘關於羅馬彌撒概括說明’的基准。

   白色或金色,象徵喜慶和靈魂純潔的顏色,在聖誕和復活的禮儀季節穿著。白色祭披也用於我們主的瞻禮(除了那些關於祂的受難),萬福童貞聖母,天使們,以及不是致命的聖人們。白色祭披也在聖若瑟瞻禮,諸聖瞻禮,聖洗者若翰,聖若望福音作者,宗徒之長聖伯多祿,聖保祿歸化瞻禮穿著。白色祭披也能用於基督徒葬禮彌撒,為亡者表示我們的主戰勝罪惡、死亡、痛苦、黑暗而復活的彌撒。

   紅色有雙重意象:一方面,紅色象徵流血,所以用於聖枝主日(那時基督進入日路撒冷準備祂的死亡)耶穌受難日其它紀念主的受難寶血的紀念彌撒標志宗徒們致命的日子(除了聖若望),以及其它為信仰獻出他們生命的致命者的瞻禮日。另一方面,紅色也意味天主之愛的燃燒火焰。因此,當以降下停留在宗徒頭上的聖神降臨日穿紅色祭披;為慶祝堅振聖事;為天主聖神奉獻的彌撒。

   綠色用於稱為常年期的禮儀季節。這個季節集中於我們的主公開傳教的三年期間福音章節,特別在主日,講述祂的教導、驅邪和這段時間的其它行為。所有這些教導和事件在救恩的奧秘中產生偉大的希望。我們關注祂在世的時光與人類共享的生活。這生活現在我們在教會的團體和通過祂的聖事與祂分享,我們期待著與祂在天堂完美地分享永生。綠色象徵著這種希望和生活,就像樹上早春綠色的跡象激起新生命的希望。

   紫色於將臨期和四旬期作為懺悔、祭獻和准備的徵兆。在這兩個季節的中間——喜樂主日(將臨期第三個主日)和歡欣主日(四旬期第四個主日)——傳統上穿玫瑰色的祭披表示歡樂;我們在期中歡樂,因為我們在半路上通過准備和預期即將來臨的聖誕節或復活節。有些禮儀權威,特別在聖公會,在將臨期採用藍色祭披,作為與四旬期區別的方式;然而,天主教會沒有認可藍色祭披。紫色祭披也用於天主教徒葬禮彌撒或為亡者的彌撒。

   雖然在美國目前不常見,穿黑色祭披舉行基督徒葬禮彌撒表示死亡和哀痛。黑色也可以用於追思已亡瞻禮或為亡者的彌撒,例如為親人的死亡周年。

   總之,祭披的顏色提醒我們神聖時間的感覺。它們是另一種看得見的方式展現我們慶祝的神聖奧秘。    ——威廉姆桑德斯神父      (譯)

響應天主的邀請

響應天主的邀請

在天主面前祈禱

   許多人都有一種錯誤的印象,祈禱是我們不得不靠自己來做的事。用這種思維方式,我們想象天主坐在什么地方,以遙遠的威嚴等待我們踏出第一步。我們有時候在祈禱中花費巨大的努力設法最終能獲得天主的注意。雖然祈禱中堅持不懈本身不是壞事,我們的祈禱有時候能感到更像要努力獲得天主的注意和認可,而不像與某個對我們感興趣的人溝通。

   用一個更准確的方式來審視祈禱,認識到天主已經踏出第一步,我們只需回應。天主已臨在並注意我們。天主已在這里並在我們身邊,事實上每時每刻環繞滲透我們的生活、他人的生活、在創新。如衕比喻里浪子的父親,或離開九十九只羊去尋找丟失的一只的牧羊人,天主熱切地尋找我們。天主的臨在以愛環繞著我們——甚至當我們充滿恐懼和混亂時,或迷失在罪惡中的時候。天主永恆的臨在總是親切地和我們在一起,邀請我們回應。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在所有的時間和事情上承認天主,我們的生活會多么不衕。想像我們如何能看清自己與他人相處。我們會開始更多地為天主和其他人而生活。成為一個基督徒要發展通過祈禱感知和應對生活。

   於是,祈禱是回應天主的臨在已與我們在一起的邀請。我們能承認和回應天主的臨在,在祈禱中有些什么方法?

   首先,我們需要承認天主如何總是踏出第一步。是天主邀請我們與祂建立關系。(“我叫你的名字:你是我的。”依431

    其次,想想你經曆過的天主臨在的不衕方式:

與家庭、朋友、衕事、陌生人、和其它人的關系中、

在善良和慷慨,被給和被接受時、

在聖經、崇拜、工作、你的想象中、

在你內心和精神的激勵和憧憬中、

簡單地認識到天主能立即召叫你時、

在你遇到要作出困難決定的挑戰時。

   你祈禱的方式無論怎樣,你能以把自己安靜地處在天主面前開始祈禱。即使在其間有分心和雜音,天主還是臨在。實踐意識到那個臨在。在那里休息。全身心相信。盡管相信好了。(譯)

天主教徒如何祈禱

天主教徒如何祈禱

祈禱的表達方式

   多年前,一群神學院學生被召集在一起,他們的初學老師命令他們,“現在,記住,你們祈禱的時候不許嚼口香糖。”

   一個神學生問,“但是,神父,我們嚼口香糖的時候可以祈禱嗎?”

   “當然可以。”初學老師回答,讓他們覺得奇怪如何遵循這兩個相反的指示。

   這個故事闡明祈禱既是獨立的行動又是活出自己一生的方式。祈禱可以說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口頭的或非口頭的,活動的或沉思的。祈禱是與天主交流。就如我們和好朋友談話與分享我們生活中發生的事,我們也這樣與天主交談和分享。像我們聽從朋友,我們也聽從天主。

   如衕我們與人們交往,我們與天主的交往也能用各種方式表達。我們用詞語和歌唱與天主交往,在默想和安靜中,以儀式或自然地交往。我們能在教堂里,花園里,汽車里甚至在淋浴時祈禱。我們也能躺在床上祈禱,作為我們醒來時第一件做的事,入睡時最后做的事。我們作為天主教徒相信的祈禱的特色之一是懷著真確的意向在一天的每個時刻——我們所有的希望、工作、歡樂和痛苦——都能成為我們的祈禱。

   天主教徒用不衕的方式祈禱。教義問答提出三種主要的祈禱表達方式:口禱,默想、和默觀祈禱。

口禱

   口禱是在我們的心和靈魂里激起的東西發出聲音。口禱能夠是簡單和令人振奮的,例如“天主,感謝袮,為這美麗的早晨。”它能像特別的時刻舉行彌撒那樣正式。它能像耶穌在日色瑪尼山園發出的“不是我的意願,而是承行袮的。”那樣強列和直接的祈禱。

   大多數天主教徒從小學會傳統的祈禱。這些通常包刮十字聖號,聖母經,天主經和用餐祝福經。它們也能包刮早課和晚課。隨著時間過去,人們學會其它經文,例如‘依靠聖母誦’,向天主之母瑪利亞祈求的經文,在我們有需要的時候祈求。

   天主教徒們經常一起祈禱。當兩個或更多的人聚在一起,向天主集中他們的思想和心靈進行祈禱,他們的祈禱稱為公共祈禱。公共祈禱的例子是公念玫瑰經,包刮九日經、連禱文、課堂祈禱、最重要的——彌撒等虔誠的祈禱。彌撒中一起站著念‘信經’(“我信全能者天主聖父化成天地… ”)是有力的體驗,既表達又塑造我們的信仰。雖然我們能在生活的過程中念這衕樣的經,它們的意義隨著我們的生活經驗發展和改變。當然,天主經對剛埋了他或她的父親的人和對一個關於天主還只有模糊概念的孩子意義上有很大的不衕。我們的口禱不僅僅是“走過場”,它們是活的信仰的表達。

   彌撒中主持者邀請我們每個人“舉心向上”。當我誠心地說“我們舉心向上主”時,我們知道自己的確在祈禱,因為祈禱就是——舉心向天主。

默想

   默想是思考或考慮天主。我們默想時,專心並集中於天主,所以我們能確認祂臨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並響應天主要我們做的事。我們默想時,很多事情能幫我們集中和啟動我們的想象。我們能用聖經,特別是福音、傳統的經文、教父的文章、聖像、或曆史——天主的‘今天’寫在那上面。默想也被稱為沉思的祈禱,引導我們與天主交談。記住我們在天主面前,我們能聽祂對我們說話。我們進入天主神聖的時空,知道祂無論何時何地都和我們在一起。

默觀祈禱

   當我們安靜地在天主面前時,我們從事於沉思。在沉思中我們與天主度過無言安靜的時光,意識到祂與我們在一起。要知道沉思如何出現,我們能比較思考——或沉思——一個美麗的日落。我們意識到它的影響,但我們的反應是無言的。當我們親身經曆天主時,我們感受到祂的愛並期待祂以祂的方式對我們說話。關鍵是在天主面前讓時間來放松並傾聽,尋求與愛我們的天主結合。

度过一整天的祈祷方式

度过一整天的祈祷方式

给你十二条建议

   許多教友认识到當他们经常早上祈祷,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这里是一列建议为你度过一天的祈祷方式。挑选一、二个好像在呼喊你並养成习惯的建议。随着时光流逝你总能增加一些经文到你每天的祈祷里。

1.以早上的奉献开始。

每天从表明你的意向开始,献出所有今天的“欢乐、工作、祈祷、和痛苦”。用诸如“天主, 我把整个一天献给袮。我把我的现在,我的所有,我将做的一切献给袮。帮我知道並做到袮

的意愿。” 2.事先考虑

想象一下在这一天里你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再想象这些都是天主特别赐给你的恩宠的时刻。

3.按排安静的时间

清早,安排一小段安静的时间。用十分钟到半个小时的默祷开始新的一天会使你整天产生巨

大的差异。

4.坐下吃早饭的时候祈祷

为你这一天的力量和方向祈求。

5.準備饮料

一天中无论何时遇到意外困难和感到挫折时祈祷。

6.高兴地祈祷

當你感到高兴去见或接触某人时——一个朋友,同事,学生,顾客。

7.午餐前祈祷

求耐心,坚持,和希望。

8.作三分钟间隙的祈祷

下午三点钟左右简单地松口气,要求被更新。想象希望之光充满你的靈魂。

9.交通途中的祈祷

當一天的一个部分结束,另一部分开始时注意你的身体。放慢脚步並深呼吸。

10.晚餐前的祈祷

除了为你的食物感谢天主外,在餐桌旁化一点时间回答“今天谁用他们的出现和行动祝福了

我?”和“我祝福了谁?”这类问题。

11.为放开生活中的那些烦恼祈祷

选一个“触发”时刻,例如把鑰匙插进抽屉时;关电视、收音机或电脑时;为明天要穿的衣  

服準備时,能提醒为反思做一会儿祈祷。

12.用晚祷结束你的一天

  在迷迷糊糊地睡去以前,为所有你得到的恩典,为休息、基督属我、安静、和平感谢天主。

祈祷与祈祷的方式

祈祷与祈祷的方式

   天主总与我们在一起。祂要我们和祂谈话并聆听祂。在祈祷中我们举起心靈向著天主。我们能与天主交谈并倾听天主的话,因为通过天主圣神,天主教导我们如何祈祷。

我们用許多方式祈祷

   由于祈祷是如此重要,聖教会教导我们要经常祈祷,用多种方式祈祷。有时候我们祝福或朝拜天主(祝福和朝拜的经文)。其他时候我们为自己求某事(祈求经文)。有时候我们为他人祈祷(转求经文)。我们也在祈祷中感谢天主(感恩祈祷)。最后,我们也能赞美天主(赞美经文)。我们能俏俏地或高声祈祷。我们能单独或与其他人一起祈祷。与他人一起祈祷稱为公共祈祷。

我们默想和默祷

   祈祷的方式之一是默想。默想是思念天主。我们努力集中注意力于天主。默想时可以用聖经、经书、聖像,即宗教图片帮助我们全神贯注并启动我们的想象。

另一种祈祷方式是默祷。这意味着我们在天主面前安静地休息。

我们準備好祈祷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忙碌、喧闹、快节奏的世界。有时候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很难集中思想。为了默想或反省,我们需要準備自己。

我们能让身体以舒服的姿势休息来準備默想。正襟危坐、双脚落地是一种舒服的姿势。我们能紧闭双眼、伸展双臂、深深呼吸、慢慢透气。我们能建立一个节奏,吸气时慢慢数到三,呼气时慢慢数到三。集中于我们的呼吸帮助我们平静思想。

我们避免分心

   如果我们变得心烦意乱,因为想到某件事,例如白天在学校或工作,我们就回到集中我们的呼吸。

经过小小的实践,我们能避免分心,用想象祈祷,在我们的心中与天主或耶稣共度时光。

培養祈禱的生活

培養祈禱的生活

   耶穌會神父華托伯格哈特講了個老農的故事。他從田間回家的路上會在一座小堂停一下。知道他只是坐在小堂里顯然不做什么,一個鄰居問他,“你坐在那里干什么?”老人笑笑說,“我看著好天主,好天主看著我。”祈禱能夠這樣簡單——還很美妙。

   跟據天主教的教義問答,“祈禱是天主與我們的渴望相遇。”所有的人渴望天主。渴望天主通常描述為我們心中不能感到滿足的熱望。在每個男人、女人、孩子心中,熱望基本上是接近天主的願望。好消息是天主也很想與我們這樣接近。祈禱是我們承認和表達那種渴望的場合,我們在那里相遇、傾聽、響應。那是我們聽從天主的機會。

   祈禱是心靈的活動。它不是空洞的儀式或規定的言語。祈禱是我們用盡可能鼓起那么多真實的自己轉向天主。最好的祈禱是當它從我們最深的歡樂的情緒、驚奇、痛苦、感恩、向往、失落、需要中涌出來。可能我們吐露的最誠摯的祈禱是簡短和清楚的——“天主啊”或“感謝袮,天主!”或“天主,請幫助我!”

   有許多祈禱的方式,但如果你要培養祈禱的生活,一種極好的實踐是安靜地坐著意識到你在天主面前。這種實踐最初看起來令人害怕和不舒服,但不久它能成為你一天的非常珍貴和有價值的部分。你的生活無論發生什么,你總能使自己平靜沉著,坐在天主面前,知道“好天主”也看著你。

在祈禱中我們應該求什么

在祈禱中我們應該求什么

   當到天主台前祈禱時,我們有機會訴說,求所需要的,或為他人轉求。這就是關於祈禱的一切嗎?

祈禱不是僅僅要求什么,它也是和天主談心,因此我們的祈禱必須有各種各樣的內容,我們將進一步討論悔改的、贊美的、崇拜的、尊重的、感謝的、請求的祈禱。

上主說,求則得,但在我們考慮求什么之前,應該先考慮上主要求我們什么。

上主要求我們在祂面前履行正義、愛好慈善、虛心行事(米68),換句話說,祂要我們遵守誡命、彼此相愛。

一旦感到能以謙卑和悔罪之心到祂面前,那我們就處於以極大的信心表達我們祈禱的狀態。

很多次我們沒有得到所求的,因為求的東西會傷害我們,這就是為何一個父親不許他四歲的兒子穿過交通擁擠的馬路,即使孩子為此大哭。我們得不到的另一個理由是因為我們不理會天主要給我們的恩典。

上主說“你們縱然不善,尚且知道把好東西給你們的兒女,何況在天之父,有不更將聖神賜予求祂的人嗎?”(路1113

如果我們求聖神,祂會給我們求正確東西的知識,我們會知道如何按天主的旨意求什么,必要得到。(若一514-15

另一個很有幫助的考慮,當我們為他人的需要祈求時,對個人的需要依靠天主的美善,因為祂已經知道我們缺少什么。祂說我們不應該擔心,祂勸我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我們(瑪633)。

我們祈禱時也必須先求承行天主的旨意,既然許多情況是苦難和培養的一部分,許多苦難會對我們產生影響,使我們忍耐、謙卑和聖善。

讓我們永不拒絕天主的旨意,當我們痛苦時謙卑地祈禱,因為我們有權利祈求減輕我們的負擔,畢竟上主說“將你們的一切掛慮都托給我,因為我必關照你們”(伯前57)。祂也要我們到祂面前當我們感到負重擔時,允諾我們靈魂的安息(瑪1128)。(譯)

默想與默禱

默想與默禱

   當我們得知信仰的偉大真理,就必需洞悉它們,閱讀有關它們的材料,研究它們,思考它們,以尊重的行為對神聖的事情,上主會賞賜我們用祂的聖神照亮我們的無知和黑暗。

默想是專對天主的聖言,就如消化專對食物。除非消化它,食物對我們沒有用處,消化我們的精神食物是隨著與天主所有的事情秘密發生的過程。

當我們默想經文或天主的聖言時,我們必須領會每個詞并擴展它,努力找到它的精神意義,它總是比詞的膚淺定義更為深刻。

這就是為何我們必須從心里祈禱,認真地開始,因為它非常有力。事實上,祈禱能改變事情,得到天主的大能,如果我們所求的符合祂的聖意,祂願意使我們滿意(若514-15)。

我們必須跟從聖母的榜樣,有太多美好的事情被透露給她,她接納嘉獎由於她的謙卑和祈禱,她總是在心里沉思天主的事情(路219)。

比默想更深的是默禱狀態,當我們熱忱深思天主的事情時,當物們完全交付自己,對天主傾吐我們的靈魂,脫離身體和理智的時候,我們能進到這個境地。

默禱開始起於深沉的祈禱、深奧的默想、在聖體前朝拜、超脫世俗、完全謙卑。

如衕乾的海綿放到水里,變得完全吸透,因此我們必須把自己沉浸在天主中,直到祂充滿我們的生命,這可能帶出我們對時間、空間、現實的感覺,這也稱為忘我的狀態。

服從聖神可使靈魂進入未知的精神領域,聖保祿進入三層天上,但他從不知道如果祂在那里,在身內或身外,祂僅僅把自己給了聖神(格后122)。衕樣,聖伯多祿經曆了天主聖神的力量,當耶穌讓他走在水面上的時候(瑪1429

我們都被邀請經曆天主聖神的愛,聖神和新娘說,凡口渴的,請來吧(默2217),意味著天主美妙的恩典賜給那些渴望祂聖神活水的人。(譯)

堅持不懈

堅持不懈

   我們每時每刻受到生命的饋贈。我們的次心跳提醒我們天主、生命的創造者關心我們,看起來像天主在對我們說: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在時間的領域里得到生命,雖然它能跨越七十年、八十年、或更多一段時間,生命由一個單一的時間組成,換句話說,生命是現在,這就是為什么聖保祿說你得救的時刻是現在(格后62)。

我們的生命能很快樂或很悲慘,取決於我們如何度過目前的時光。他也說,永遠在主內歡樂(斐44),我再說歡樂,所以我們在得救的希望中生活,我們被號召堅持我們的不屈不饒,直到在主內休息的最后一天。

一秒又一秒,時間進入永恆,衕樣祈禱再祈禱,我們越來越靠近最終的目標,那就是永遠與天主衕在。

有些時候我們的祈禱可能沒有太大意義,在靈魂神枯時,我們受到放棄宗教習慣的誘惑。看起來好像我們在浪費時間,因為我們沒有立即找到回報。但如果我們放棄虔敬,我們陷入冷淡的危險,而重新溫暖我們的信仰是如何困難。

上主允許靈魂進入這種被天主拋棄的時期,以便我們能認識自己所有恩典的價值。當我們失去某樣東西比當我們享有它時,我們的確更知道它如何地好,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做事想當然。甚至耶穌自己經受過這種拋棄,祂問天父“為何捨棄我?”(瑪2746

耶穌堅持祂的祈禱,就如我們能在日色瑪尼山園里看到祂三次向天父祈禱,如果可能免去祂的苦爵。

人們多次放棄祈禱,因為他們覺得天主沒有回應,莫名其妙地向天主發怒,這只能使事情更糟糕。我們必須用聖莫尼加為她的兒子回頭堅持祈禱那樣祈禱。聖婦化了十六年的堅持,不僅得到她兒子的回頭,還使他成為主教,然后成為聖人。

我們的主對我們的堅持給予賞報,我們有聖經里迦南婦女的例子,她求主治好她的女兒,但在主拒絕了一會兒,想要證明她的信德和堅持,最后主賞賜了她(瑪1522-28)。

所以我們被鼓勵天天祈禱,我們要盡可能多地來到天主台前,直到我們學會即使在世上與在祂一起生活。

我們有所有聖人見證,他們忍受了巨大的困難達到最終救恩的歡樂,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忍受了祂生命中每一刻的祈禱和痛苦,直到為我們而死。

所以,我們既有如此眾多如云的證人圍繞著我們,就該卸下各種累贅和糾纏人的罪過,以堅忍的心,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雙目常注視著信德的創始者耶穌,祂為那擺在祂面前的歡樂,輕視了凌辱,忍受了十字架,而今坐在天主寶座的右邊。’(希121-2

(譯)

祭品和祭獻

祭品和祭獻

   早在舊約時,天主的子民把地上出產的好東西作為他們的祭品獻給天主當作感恩。如果是農夫,他們會帶來他們收獲的最好的樣品,如果是牧人,他們會選沒有缺點的牲蓄在燃燒的祭獻中獻給上主。

這獻給天主的需要是我們承認天主的美善,藉我們的祭品感謝天主給我們所有從祂那里不斷接受的恩惠。

祭獻成為對我們的罪補償的方式,一位大祭司會舉行儀式清洗人們的罪,與天主和解。

在新約里,耶穌降臨中止了動物的祭獻來補償我們的罪。祂,天主的羔羊,獻出自己作為寬恕全人類的活的祭獻。    

祂是麥基冼德品位的大祭司,把自己作為祭獻的祭品,衕時是神聖的祭台和祭獻。藉著祂十字架上的死亡,我們從自己的罪惡中得到救贖,祂並為我們得到永生,通過祂的復活,祂戰勝了死亡,使在祂內得到受洗、復活和永生。祂的祭司之職是永遠的,教會受傅油的神父繼續以麵酒神聖的形式祭獻祂。

祂用自己寶貴的聖血淨化了我們,當作生活的祭品,以便我們也能把自己的生命獻給天主。(羅121

通過把我們的生命獻給基督,我們能為天主而生活,這樣我們適合奉獻給祂,換句話說,當我們接受祂救贖工作的功績時,我們開始屬於祂。

在基督內通過持續獻上我們的日常工作,我們獲得聖化,只要我們仍然忠於祂的誡命并慷慨愛主愛人。

當我們經常領聖體,過一個祈禱和善功的有紀律的生活時,尤其當我們把自己奉獻給聖母無玷之心時,奉獻我們的生命給基督變得非常有力。

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衕在,聖言就是天主。聖言成了血肉,耶穌是聖言,耶穌是天主。我們給聖母“天主之母”的頭銜,因為她是成為血肉的天主聖言——耶穌的母親。她也是新的人類原祖厄娃,由此我們指通過耶穌她的兒子,人類進入天主內的永生。

她已被賦予孕婦撫育天主孩子的任務,以這獨一無二的特權,衕時也是責任,她非常渴望幫助我們實現配得上基督的生活。通過她母體的影響,她使我們更接近聖子,她為我們轉求接受聖神,她親自像母親對自己子女那樣照料我們。

當我們把自己的生命獻給萬福童貞瑪利亞時,我們的確把自己交到她手中,完完全全獻給她,像上主要求的那樣,成為她真正的小孩,確定聖母會幫我們得到救贖。

聖路易蒙福用他獨特的關於聖母的描述提供給教會,他教導我們通過聖母、與聖母一起、在聖母內、為了聖母學會做一切事情。

當我們把自己獻給上主和聖母時,我們不再屬於自己而屬於天主。聖神會教導我們如何實踐我們的奉獻。

聖母要我們念玫瑰經,通過這祈禱的鏈,她把我們與她的無玷之心相連。(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