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關閉的天主教堂

處理關閉的天主教堂

一般處理受過降福的物體,當不再使用它們時必須埋葬或燒毀。那祝聖過的教堂呢?如果關閉一個教區,教堂如何處理?

根據美國教會法典協會,他們理解教會法# 1222,處理關閉教堂是件簡單的事。

在咨詢了司鐸諮議會和其他可能有權接觸此事的人之后,主教只需頒布命令,即該建筑物不再是專用或被降福的。因此,它不再是一個天主教堂。按照這一命令,建筑物可以出售給另一個教派崇敬,或出售給其他適當的用途,或如果它太老了,無法修復,最后被拆除。

相關的教會法典是:

1222 – 1 項 – 如某間教堂完全無法用作恭敬天主的敬禮,亦無法恢復,教區主教得將之改為俗世的,但非不潔的用途。

2 凡有其他重大原因,使某間教堂不舉行恭敬天主的敬禮,教區主教在聆聽司鐸諮議會後,並獲得合法持有該堂權利者的同意,如人靈利益不因此受損,即得將該堂改為俗世的,而非不潔的用途。

(譯)

教會作為制定法律的權威

教會作為制定法律的權威

從什么時候起,天主教會有權制定法律?

天主教從耶穌接受教會制定法律的權力,當祂對宗徒們說:

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 (瑪16:19

沒有其他教會(宗教)直接從耶穌基督本身得到這個權力。所以,任何其他宗教的教導與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抵觸的,是人為的規則,不被天主承認的。

(譯)

你們要常在主內喜樂

你們要常在主內喜樂

弟兄們,「你們要在主內喜樂」,而不要因世俗而喜樂,就是說:你們要在真理中,而不要在邪惡中喜樂;你們要在永恆的希望中喜樂,不要在脆弱的虛榮中喜樂。所以你們該喜樂:時時處處要喜樂,不論你們身在何方,「主臨近了,你們什麼也不要掛慮。」

——聖奧思定

彌撒中教堂的公告

彌撒中教堂的公告

有人很討厭在彌撒中宣講教堂的公告。有時候,這些公告一再繼續下去。其他時候,一個發言者進來講五分鐘。同時,因為這種濫用的禮儀,一些信徒們在接受神父降福之前離開教堂。禮儀中允許這些公告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 “不!”

在神父降福和遣散信徒之前作任何公告是濫用禮儀。可悲的是,許多神父(包括他們的主教)相信,他們可以不斷地向彌撒聖祭介紹個人的革新和試驗。他們拒絕接受沒有人有權利在主觀上做出任何改變或偏離規定的禮儀文本准則這樣的事實。

神父在培訓期間被教導,“因此,沒有人,無論其他人什么人,甚至不是一個神父,可以用自己的權威添加、刪除或改變任何禮儀上的事情”(梵二會議,Sacrosanctum Concilium, # 22.3)。

為什麽沒有這樣做?有許多原因。有些神父對梵蒂岡不忠誠。一些主教認為,他們可以在自己的教區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有些神父對教會的教導完全無視(不敬)。有些人對教會的教義一無所知。一些尋求創新的人因為他們精神頹廢。還有可以繼續下去。不管是什么原因,它們都是對天主教會不體面的反映。

(譯)

基督教葬禮的意義

基督教葬禮的意義

基督教葬禮是按照基督教的儀式埋葬死者。在天主教堂,它被稱為 “天主教葬禮儀式” 。

為了符合基督徒的葬禮,死者必須按照天主教會的教義生活。天主教會拒絕對一個公的罪人作基督教葬禮,包括執迷不悟的公開叛教者。如果公開的罪人在臨死前作出了悔改的跡象,即使只是一個可能的徵兆,比如表達悔恨/她的固執或想見到神父的願望,教會可以對他/她永恆的救恩有一些希望,因此授權給予基督教葬禮。

基督教葬禮包括:

把尸體運送到教堂,

在教堂裏舉行儀式,

祈禱,

亡者彌撒,

寬恕,和

在墓旁的儀式。

亡者通常被埋在被認為是神聖土地的天主教墓地。在許多地方,天主教的墓地靠近天主教堂。

(譯)

彌撒之后聖爵的淨化

彌撒之后聖爵的淨化

彌撒之后誰負責聖爵的淨化?

答案在關於神聖禮儀章程 279條找到:

神聖的容器是由神父、執事或輔祭在聖體聖事或彌撒之后,盡可能在祭器台淨化 。單用水或酒與水淨化聖爵,然后由淨化者飲用。聖體槃通常用聖爵的抹布擦干淨。”

注:

• “輔祭” 不是 “輔彌撒者”。根據教會法典2301款 “男性平信徒,凡具有主教團所規定的年齡及才能者,得依禮儀規定擢升為固定的讀經及輔祭之職;但此職務之授予,並不包括由教會供給生活補助或報酬。”

• “祭器台” 是 “一個木頭、大理石、或其它合適材料的小桌子,放在教堂的祭衣室和靠近祭壇右側吟唱或誦讀使徒書信的書信邊牆壁附近,為放置酒和水的瓶子、輔祭的蠟燭、和其它為舉行彌撒聖祭所需要的用具。”

(譯)

獨身與貞潔

獨身與貞潔

獨身和貞潔是一回事嗎?

不,這兩個詞并不意味着同樣的事情。獨身主義是指不發生性關系或為宗教的原因放棄婚配聖事。一個獨身者每當那個人戒絕性關系時,有時被稱為單身者。

處女(童男),處於貞潔狀態,是從未有性關系的人。

還有第三個詞,有時會與獨身和貞潔混淆。那是“貞節”。貞節是節制婚姻以外的不道德的性關系。

所以,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涉及性,他或她是處女、童男。節制不道德的性行為的,那個人是貞節,或者實踐貞節。如果那個人已經加入了一個宗教修會,那么他就稱為獨身。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