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聖面餅和酒是奇跡嗎?
祝聖是一種奇跡。是天主使它產生變化,雖然只是一位被任命的神父可以有效地引導信眾。
感恩祭祈禱文(三)明確地說:‘…… 父啊,我們帶給袮這些祭品。我們求袮用袮聖神之力祝聖它們,使它們能成為袮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體和血,…… ’,因此是聖父通過祂的聖神祝聖。神父僅僅以信眾的名義念了祈禱文。(譯)
祝聖面餅和酒是奇跡嗎?
祝聖是一種奇跡。是天主使它產生變化,雖然只是一位被任命的神父可以有效地引導信眾。
感恩祭祈禱文(三)明確地說:‘…… 父啊,我們帶給袮這些祭品。我們求袮用袮聖神之力祝聖它們,使它們能成為袮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體和血,…… ’,因此是聖父通過祂的聖神祝聖。神父僅僅以信眾的名義念了祈禱文。(譯)
為何慶祝某些瞻禮日各處不同?
在過去的几個世紀傳統和習俗對某些瞻禮日或罷工瞻禮的義務各個國家不一樣。在美國也是如此。在殖民地開拓的早期,像三藩市和新奧而良教區隨從殖民國的禮儀日曆:西班牙和法國。在英國的統治下,美國的羅馬天主教遵守在英國的三十六個瞻禮日義務。1777年教宗庇護六世減少對英國和她殖民地的瞻禮日義務到十一個。1789年巴爾的摩主教約翰·卡羅爾、第一位美國主教,去掉了聖喬治、英國主保的瞻禮日的義務。
在梵二會議前,美國主教們獲得批准只遵守1917年法典裏十個瞻禮日義務中的六個。梵二會議后,隨着1983年教會法典和早期版本禮儀日曆的頒布,在這個國家裏對瞻禮日或典禮應該遵守為罷工瞻禮有許多論述。新的教會法典1246,#2允許主教會議,隨同聖座的批准,抑制法典中一些瞻禮日的義務或把它們的慶祝移到主日。(譯)
信經裏為何沒有提到聖體聖事?
尼西亞康斯坦丁信經通過多年才形成,對三位一體性質和神聖三位關系的爭論作出反應。
信經詳述並增加了新的條款,對付出現對信仰的新的質疑。早期的會議試着用清晰的語言說明那時基督徒相信有關天主和神學的問題。
最初四個世紀神學上的爭論沒有以聖體聖事為中心。所以尼西亞和康斯坦丁會議的教父們沒有有關聖體聖事的教義陳述。(譯)
基督
天主的神性、恩宠、德行、纯全、都汇萃于基督之身;
在基督之中,我们领受了超性的祝福。
基督是教育我们的惟一恩师,
是统治我们的惟一真主,
是领导我们的惟一元首,
是启发我们的惟一模范,
是眷养我们的惟一善牧,
是治疗我们的惟一神医,
是指引我们的惟一正道,
是照耀我们的惟一真理,
是生养我们的惟一生命。
基督是我们的万有,有基督就有一切。
(摘自‘孝爱真谛’)
參加一個天主教徒不在教堂裏舉行的婚禮犯罪嗎?
每一種情況都是個別的,去做關於什么是最好的或最體諒的事情,需要特定的判斷。在一個人作出決定參加一個天主教徒在教堂外的婚禮以前,有很多因素要權衡,很多問體要解答。
要解答的問體中有:我的朋友或孩子或親戚以我的出席作為贊同他或她正在做的事嗎?我決定參加鼓勵那個人推動違反天主的律法結婚,進入有罪的婚姻?或者那個人知道並了解我的出席僅僅是關心和友誼的表示?
如果我不參加,會使那個人痛苦,並使他或她進一步疏遠教會,因此使未來與教會和天主和解的努力更困難、更不可能?不參加會使家庭產生分歧和不和嗎?什麽行為——參加或不參加—— 有可能與那個人保持開放的溝通,最終,有最有益的精神的影響?
那是一些要考慮到問題。還有:我的參加或不參加對其它人會有什麽影響,特別是那些我對他們負有最大責任的人?如果我參加,我的孩子或其它家庭成員會把它意味我看不到他人所做的錯事?
當然,關系越密切,參加的壓力越大,參加或不參加的行為更值得注意。(譯)
彌撒中念天主經時我們必須牽手嗎?
當一個團體祈禱時,無論什麽遵循共同的做法。大多數人在彌撒中念天主經時牽手找不到違反禮儀規准的地方,雖然它並不包括在正式禮儀規准裏。同樣禮儀規准中也沒有允許收集捐款!(譯)
耶穌何時臨在?
在過去的几個世紀,東西方教會爭論,精確地講,何時基督的體和血在聖體聖事中成為臨在。
根據約翰尼斯埃明霍烏斯在‘聖體聖事’中說,實際問題在於討論的基礎——“如果出於某種原因(例如主祭者突然死亡),祝聖被中斷,要怎么辦?面餅和酒何時實在被消除?從那個時刻它被祝聖了?”
西方教會堅持獻祭的話說完時,體和血就臨在。東方教會支持真正的臨在發生在通過呼求聖神禱詞(祈求天主派遣或發送聖神的德能,聖化人類所獻上的禮品,使之成為基督的聖體聖血)。
根據理查德·麥克布萊恩在他的天主教義百科全書,基督教神學家避免試圖定位祭獻的時刻,無論是呼求聖神禱詞或建定的詞。他說他們寧願考慮在獻品上完整的禱詞,不是某個孤立的時刻,作為祭獻的禱詞。
埃明霍烏斯注意到教會從未在這一點上作出教義的聲明。
然而,盧德維格·奧脫在他的天主教教義的基本原則中說,聖體聖事的形式由基督建立的詞語在祭獻時說出是確定的。奧脫引用特利騰大公會議的教導,根據教會傳統的信仰,“‘獻祭儀式后立即’,那就是,念了建定聖體聖事的詞語后,主真正的體和真正的血就臨在。”(譯)
我的教區能接受捐贈聖體燈嗎?
如果有人可以為在聖人或聖母的聖像前捐獻點一支臘燭,為何不能在聖體前這樣做呢?如果有人要為用來祝聖成聖體聖血的面餅和酒付錢,有錯嗎?或者一個人捐獻一只聖爵,有錯嗎?那麽為何不能為聖體燈捐獻呢?
教區通常渴望歡迎捐獻,鼓勵天主教徒盡他們的能力支持他們的教區。(譯)
參與一台彌撒多少才履行了我的主日義務?
目前的天主教法典說:“在主日及其它罷工瞻禮日,信友一定要參與彌撒。”它沒有說“部分”或“几部分”彌撒。希望人們出席完整的彌撒。天主教教理問答引述法典說,“那些故意不盡這個義務的人犯嚴重的罪。”
梵二會議前,道德神學家和教會法學家會談到三項彌撒的主要部分為奉獻、祝聖、和共享。如果你誤了那三項之一,他們寫道,你沒有履行望彌撒的義務。
現在,教會法學家和禮儀權威不用那種講法。他們說集合經、聖道禮儀、祝聖儀式是彌撒的主要部分。
道德學家更會說實質性的遵守法律,以及可能意味着的東西。他們會堅持法律規定了嚴肅的義務。但有人會問如果他或她曾經沒有望主日彌撒,這個人是否嚴重違反法律。所有的道德學家會承認誤了几分鐘彌撒不是件嚴重的事。
如果你看看彌撒經或回想你在主日的經驗,懺悔儀式是彌撒的一部分。它在進堂經后舉行,就在神父進入聖所向人們致意后。它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通常用的一種是懺悔過錯(悔罪經
)和主,寬恕我們(求憐經)。所以如果你在這些祈禱文以后來的話,你望彌撒遲到了。(譯)
多默福音是什麽?
多默福音是1945年在埃及內格哈瑪地發現的三百個諾斯底(排除在正典之外)著作之一。這篇著作完全只以科普特語寫成;有三個片段是希臘文。
根據安東尼撒達理尼在新杰羅姆聖經評論中說,這福音的114條言論(現代學者所作的划分),79條與瑪竇、瑪爾谷、路加、和若望福音類似,被稱為正經篇目。它們屬於真經,或新約著作名單。
多默福音被稱為偽經,因為它不在新約內。瑪利亞瑪達肋納福音也屬這類。
諾斯底派是那些依據神秘知識的人;‘諾息斯’是希臘文‘知識’。特殊教育教師啟用諾斯替派傳遞秘密信息並不為每個人准備。在一般意義上,諾斯底派可能是異教徒,猶太人或基督徒。
基督教的諾斯底派聲稱耶穌只要几位信徒擁有他們所掌握的教義。這種知識由諾斯底派教師傳授。
主流基督教信仰團體回應諾斯底派的挑戰,聲稱耶穌想要主教、宗徒的繼承者作為有關祂的事情可靠的導師。他們也說基督教信仰團體認為只有新約和舊約裏的經典卷本是借助於啟示創作的。
聖經被給予一個信仰團體(舊約給猶太人,新約給基督徒)。它們應該被銘記在心。如果我們對那些信仰團體有足夠的信任,那些卷本是由天主啟示的,我們不是也應該信任他們對它們的解釋?
這些諾斯底福音文本,以及更多的背景,可能在你的公共圖書館裏找得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