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是制定法律的權威
天主教會什么時候開始有權利制定法律了?
天主教會從耶穌那里得到制定法律的權力,當他對使徒們說:
“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瑪16:19]。
其他教會(宗教)都沒有直接從耶穌基督本人那里得到這種權力。因此,其他宗教所教導的任何與至聖、至一、至公、傳自宗徒的天主教會的教理相抵觸的東西,都是人定的規則,不被天主承認。
(譯)
教會是制定法律的權威
天主教會什么時候開始有權利制定法律了?
天主教會從耶穌那里得到制定法律的權力,當他對使徒們說:
“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瑪16:19]。
其他教會(宗教)都沒有直接從耶穌基督本人那里得到這種權力。因此,其他宗教所教導的任何與至聖、至一、至公、傳自宗徒的天主教會的教理相抵觸的東西,都是人定的規則,不被天主承認。
(譯)
在彌撒中教堂公告
我對彌撒中的教堂公告的做法感到非常惱火。有時,這些通告會不斷地進行。還有的時候,請來一位演講者,講上5分鐘。與此同時,一些信眾在接受神父的祝福之前就離開了教堂。禮儀中是否允許所有這些公告?
你的問題的答案是 “不”。
在神父為信徒祝福和解散之前的任何宣布都是對禮儀的濫用。雖然說起來很悲哀,但大量的神父(包括他們的主教)認為,他們被允許不斷地在神聖的彌撒中引入個人創新和試驗。他們拒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任何人都無權主觀地對禮儀文本的規定規范作出任何改變或偏離。
在培訓期間,神父們被教導,當他們閱讀禮儀文本時,他們要念黑色的文字,做紅色文字的事。”因此,任何其他人,甚至是神父,都不能憑自己的權力增加、刪除或改變禮儀中的任何內容”(梵蒂岡二世,Sacrosanctum Concilium,#22.3)。
為什么這種情況沒有發生呢?有几個原因。一些神父不忠於梵蒂岡。一些主教認為,他們可以在自己的教區內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情。一些神父完全無視(不尊重)教會的教理。有些人對教會的教理一無所知。有些人尋求創新,因為他們的精神已經死亡。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不管是什么原因,他們都是對天主教會的可恥反映。
(譯)
天主教堂
天主教會對教堂的定義是什么?
根據天主教會的教理:
教堂是”「舉行感恩祭和供奉聖體的祈禱之所,也是信友聚會之所;在此, 天主子、我們的救主備受欽崇,祂為我們臨現祭台上作祭獻,為支 持和安慰信友。這祈禱之所應保持整潔美觀,適合祈禱及舉行感恩 慶典」。在這「天主的居所」,一切用以組合此居所的真理與和諧的 標記,應顯示基督在這地方的臨在和行動。”(天主教教理第1181條)
(譯)
12月25日作為聖誕節的起源
耶穌真的在12月25日出生嗎?
耶穌出生的確切日期是未知的。曆史告訴我們,最初,3月25日,春天的第一天,被討論為一年中最適合慶祝基督誕生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春天重生的時候。
學者們指出,這個日期更適合慶祝耶穌的受孕,也就是天主在瑪利亞的子宮中化身的時刻。因此,如果我們把3月25日加上9個月,我們就可以得出12月25日這一日期。
關於12月25日的日期問題,這是羅馬人,他們是太陽崇拜者,慶祝太陽的節日。還有人在這一天崇拜一個叫米特拉的陽剛之神。除此之外,羅馬人還在12月17日至23日期間舉行名為”土星節”的淫亂活動。
為了反對這些罪惡的異教節日,人們決定在12月25日慶祝基督的誕生,以此來對抗邪惡。因此,公元336年,君士坦丁皇帝正式命名12月25日為耶穌誕生日。
(譯)
聖誕彌撒的時間
一般來說,聖誕彌撒持續的時間與主日彌撒一樣長。在北美的大多數天主教堂,這意味一小時。有几個因素會影響到聖彌撒的時間。
第一個因素,它取決於有多少教會成員將領聖體。如果人數很多,而神父是唯一主持聖體聖事的人,那么彌撒就會多持續几分鐘,大概10分鐘左右。我懷疑聖誕彌撒的時間會與主日彌撒有些不同。
第二個因素,這取決於教區是否有一個固定的神父,一個替代者,或者一個從另一個教區借來的神父。如果是正常的教區神父,聖誕彌撒的時間應該與周日彌撒的時間沒有區別。如果是替補神父,他對講道的熱情不為人知,那么午夜彌撒的時間可能略長於一小時。考慮到北美現在有數百名來自非洲和印度的神父,據說這些神父中有些人非常熱衷於講道,他們聽到北美的天主教徒堅持簡短的講道,最長不超過15分鐘,感到很震驚。一個來自非洲的新神父,不知道北美人對聽天主之言的態度,可能會輕易地講45分鐘的道。這意味聖誕節的午夜彌撒可能持續一個半小時。
(譯)
交換聖誕禮物
天主教會是否支持工作中的交換聖誕禮物?
首先,”交換聖誕禮物”是一個世俗的慶祝活動。在大多數情況下,耶穌的生日,即慶祝聖誕節的原因,在工作環境中的慶祝活動甚至沒有提到。這通常是一個吃喝玩樂的聚會時間,并把禮物帶回家。這種形式的慶祝活動沒有達到屬靈的效果。
雖然在工作中交換禮物的做法可能有助於提高員工的士氣和建立公司文化,但有許多合理的理由不參加這種活動。這些理由可能包括財務限制、不支持交換禮物的個人宗教信仰、以前與交換禮物有關的不良經曆,等等。
參加這種做法是一種罪嗎?不,這不是罪。有時,為了工作場所的和諧,最好是一起玩。
(譯)
聖誕頌歌的起源
你能告訴我聖誕頌歌的起源嗎?
根據書面記錄,聖誕頌歌似乎是在12世紀由阿西西的聖方濟首次提出的,他也被認為是創造了第一個耶穌誕生的場景。
阿西西的聖方濟希望通過音樂向信徒們傳授耶穌的誕生。所以他在著名的曲子中加入了宗教歌詞。隨后,聖誕頌歌的概念傳遍了整個歐洲,包括德國,那里的許多頌歌是在14世紀創作的。
今天的頌歌往往保留了早期頌歌傳統中的中世紀合唱模式。隨着時間的推移,聖誕頌歌和贊美詩越來越受歡迎,由此我們有了今天一些最流行的聖誕歌曲。
眾所周知的歌曲”平安夜”可以追溯到1818年奧地利的午夜彌撒上。”O Come All Ye Faithful”(也以其拉丁名 “Adeste Fideles”而聞名),由約翰-弗朗西斯-韋德於1743年創作。”天主保佑你們平安,先生們”來自英國,寫於15世紀的某個時候。頌歌 “Hark!The Herald Angels Sing “是查爾斯-韋斯利於1739年創作的。
如果沒有聖誕頌歌的天籟之音,聖誕節就像一個沒有糖衣的蛋糕。在家里或在教堂里唱的頌歌,特別是那些由管風琴樂器伴奏的頌歌,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歡樂,使人們的精神向天父升華,并給聽到和/或參與演唱的人留下永久的記憶。
(譯)
適當的聖誕頌歌
在聖誕節期間,天主教會對適當的聖誕頌歌有什么教導?
你的問題有兩個答案,取決於你真正問的是什么。
如果你指的是彌撒聖祭的慶祝活動,天主教會教導說,聖誕頌歌必須適當,以反映基督的到來和誕生。所以在彌撒上唱 “Jingle Bell”是不合適的,這首歌也不被批准。
至於你在家里、工作場所或社交俱樂部唱什么,你可以自由地唱任何流行的世俗聖誕歌曲,如《雪人霜》或《平安夜》。
(譯)
祝聖聖油彌撒
什么是祝聖聖油彌撒?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介紹菲利普-M-約翰遜神父寫的這篇精美文章。他很好地解釋了祝聖聖油彌撒的目的。
“在聖周的星期二,下午3點,我們教區的神父和許多教友將與主教一起,在布萊克伍德的聖母希望堂區、聖依聶斯堂,參加我們教區的年度祝聖聖油彌撒。”
注:在一些教區,是大主教而不是主教。聚會由主教、神父、執事、修士和教友組成。
注:在一些教區,祝聖聖油彌撒在星期四上午舉行(Maudy Thursday)。然后在晚上的建定聖體彌撒前將聖油送到各堂區。在一些教區,由於大教堂和所有教區之間的距離問題,一些主教選擇在聖周四之前提前一兩天舉行祝聖聖油彌撒。這也是教會可以接受的。
“在希伯來語中,這個詞是Messiah;在希臘語中,是Christos。翻譯成英文,這個詞的意思是’受傅者’。在耶穌公開傳教的開始,在祂的家鄉納匝肋的會堂里,耶穌大聲朗讀了舊約先知依撒意亞的話。主的神在我身上,因為祂用油抹我,叫我傳喜信……”。然后,正如《路加福音》告訴我們的那樣,當 “會堂內眾人的眼睛都注視着祂。祂便開始對他們說:‘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見路加福音4:16-21]。
耶穌基督,受傅者:我們的主的這一稱號預示天主的憐憫將通過教會禮儀中的聖油塗抹不斷地傾瀉出來。每年,在每個天主教教區,這些聖油都是新准備的,由主教祝福,并在聖周期間分發到各教堂。這發生在祝聖聖油彌撒上。
橄欖油因其丰富的資源、聖經中的曆史以及其治療特性,被指定用於聖事。自古以來,以色列的先知、司祭和國王都用橄欖油塗抹,以示天主的神在他們身上停留[見依61:1;出30:30;撒上10:1]。
在耶穌受難彌撒中,信眾提供三個獨立的油甕,并提交給主教進行祝福–慕道者之油、病人之油和最后的祝聖之油。聖油與芳香的香脂混合在一起,由於它在基督教入門儀式和聖秩儀式中的重要地位,所以要用祝聖的祈禱為它祝福。
用聖油塗抹是几項聖事和教會其他儀式的組成部分。接受聖洗的嬰兒在洗禮前要用 “慕道者之油” 塗抹,并祈禱保護他不受罪惡和邪惡的影響。成年慕道者在准備期間可以多次接受這種膏油。病者之油是在患病期間或手朮前的傅油聖事中使用的;有時也在viaticum聖事中使用[見雅5:14-15]。
聖油是聖洗、堅振和聖秩授職等聖事的組成部分。它以基督本人的名字命名(chrism = “Christ-ing),它賦予耶穌自己的聖神恩油的份額。在以聖父、聖子和聖神的名義付洗之后,受洗者要在頭頂上受油,這標志着所有受洗者的皇家尊嚴、先知的使命和對聖潔的召喚。同樣,在堅振聖事上,候選人的額頭被塗抹,主教說:”要用聖神的禮物來封印”。當主教為一個人按立聖秩時,在按手和祝聖祈禱之后,他用聖油塗抹神父的雙手,說:“天父通過聖神的力量油抹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願耶穌保全你,使基督教徒成聖,向天主獻上祭品”。
在祝聖聖油彌撒之后,聖油被分發給教區內每個教區的代表。教區通常在聖周四的彌撒前以簡單的儀式接收聖油。聖油要妥善保管,但也要讓教友們看到,放在洗禮池附近的一個櫥櫃里。
在祝聖聖油彌撒中,聚集在一起的司鐸們經曆了一次對他們聖秩日的有力紀念,因為主教呼吁他們 “重申你們曾經的神聖承諾”。但不僅是司鐸,所有受洗者都被召喚去更新。因為在祝聖聖油時,主教祈求’所有受傅者都能在內心得到改變,來分享永恆的救恩'”。
(譯)
兒童和地獄
孩子會不會下地獄。在天主教會的教義中,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關於這件事的內容?
根據天主教會的法典,”未成年而未滿七歲者,為嬰兒,視為無行為能力之人;年滿七歲者,推定為有辦別能力之人。”[《天主教法典》第97條第2款] 。
基於上述原因,天主教會教導說,8歲以上的受洗兒童可以犯罪。
如果受洗的孩子在達到理智年齡之前做了錯事,這種錯事不被認為是在審判日對孩子不利的罪行。但是,如果一個8歲及以上的受洗兒童確實犯了彌天大罪,并且在死前沒有懺悔這些罪行,那么他將面臨永恆的詛咒,除非天主的憐憫出於未知的原因而另有規定。
“至於還未受洗而夭折的兒童,教會只好把他們託付給天主的仁慈,一如在他們的葬禮中所表達的那樣。事實上,天主的仁慈是那麼偉大,祂願意所有的人得救,而且耶穌這麼喜愛孩子,祂曾說:「讓小孩子到我跟前來,不要阻止他們。(谷 10:14)」因此,我們有理由希望這些未受洗而死去的兒童,也有得救的途徑。不過,教會仍迫切地再三要求:不可阻擋兒童藉著聖洗的恩賜,來到基督跟前。” (《天主教教理》第1261條)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