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禮

割禮

2015年10月26日修訂和更新。
天主教會對割禮的教導是什么?

從教宗尤金四世簽署的佛羅倫薩會議(公元1439年,巴塞爾會議(公元1431年)和費拉拉會議(公元1438年)的延續第11次會議的文件《Cantate Domino》(公元1442年)中,我們得知以下內容。

[天主教會]”堅信、宣稱并教導,舊約或梅瑟律法的法律規定,分為儀式、祭獻和禮儀,因為它們的制定是為了表示未來的東西,盡管它們足以滿足那個時代的神聖崇拜,一旦被它們表示的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來了,這些規定就結束了,新約的聖事就開始了。在受難之后,誰把希望寄托在法律規定上,并把它們作為救贖的必要條件而順從它們,好像沒有它們,對基督的信仰就不能救贖一樣,誰就犯了彌天大罪。它并不否認,從基督受難到福音的頒布,只要不認為它們是救贖的必要條件,它們就可以被保留。但它斷言,在福音頒布后,如果不遵守這些規定,就會失去永遠的救贖。因此,它譴責所有在那之后遵守割禮、[猶太]安息日和其他法律規定的人是基督信仰的陌生人,不能分享永恆的救贖,除非他們在某個時候從這些錯誤中退縮。因此,它嚴格命令所有以基督徒之名榮耀的人,在受洗之前或之后都不要實行割禮,因為無論他們是否將希望寄托在割禮上,都不可能遵守割禮而不失去永恆的救贖。”

一些天主教徒和天主教網站的網管為了支持他們對上述宣言的歪曲,說天主教會已經譴責了割禮。事實上,天主教會的上述公告是為譴責那些繼續實行梅瑟律法的人而寫的。注意公告的以下部分。

1. 確定了被譴責的內容:”舊約或梅瑟律法的法律規定,分為儀式、祭獻和禮儀,因為它們的制定是為了表示未來的東西…”

2. 確定了它何時結束。”結束了,新約的聖禮開始了……”

3. 確定了猶太教的傳統。”因此,它譴責所有在那之后遵守割禮、[猶太]安息日和其他法律規定的人是基督信仰的陌生人…” (不僅僅是割禮,還有與之并列的其他做法)。

4. 譴責將猶太教傳統與基督教信仰聯系起來。”因此,它嚴格命令所有以基督徒之名榮耀的人,在受洗之前或之后都不要實行割禮,因為無論他們是否將希望寄托在割禮上,都不可能遵守割禮而不失去永恆的救贖。”

綜上所述,沒有人因行割禮而得救。沒有一個基督徒能通過實行梅瑟律法而得救。這一真理得到了《聖經》中的經文的支持,《聖經》中說:”因為在基督耶穌內,割損或不割損都算不得什么,唯有以愛德行事的信德,才算什么。” [迦5:6]”有人是受割損后蒙召的嗎?他就不該掩蓋割損的記號;有人是未受割損蒙召的嗎?他就不該受割損。受割損算不得什么,不受割損也算不得什么,只該遵守天主的誡命。” [格前7:18-9]

宗徒大事錄第15章告訴我們,當某些人從猶太地下來時,他們教導弟兄們說:’若是你們不按梅瑟的慣例行割損,不能得救。[宗徒大事錄15:1]在這個問題上,教會宣稱:”因此,按我的意見,不要再加給由外邦歸依天主的人煩難(關於割禮的必要性)……” [宗徒大事錄15:19]

一些天主教學者,如退休神父和專欄作家若望迪岑神父,認為《天主教教理》第2297段(尊重身體的完整性)使選擇性和新生兒割禮的做法不道德。[2]

“誘拐綁架和擄人作人質是一種制造恐怖的手段,并因其威脅給受害 者帶來無法忍受的折磨。在道德上,是不合法的。恐怖主義不分青 紅皂白地恐嚇威脅、制造傷亡,是嚴重地違反正義和愛德。釆取對身體和對精神施暴,為迫使招供、為懲罰罪犯、為使異己分子懼怕、 為發泄仇恨等所施的酷刑,都是蔑視人性和人性尊嚴。除了屬於嚴 格治療范團的醫療指示以外,對無辜者直接故意進行切除肢體,損毀肢體,或絕育手朮,都違反道德律。” [《天主教教理》第2297條] 。

然而,若望保祿-斯洛薩和丹尼爾-奧布萊恩認為,新生兒包皮環切朮的治療效果尚無定論,但最近發現包皮環切朮可能會預防疾病,這使得這種做法不屬於第2297段的范疇。 [1]他們還認為,”尊重身體完整性 “段落中有關殘割和截肢的表述是在綁架、劫持人質或酷刑的背景下做出的,如果將包皮環切朮定義為截肢,那么任何組織或卵泡的切除,無論其對功能完整性的影響如何,都可以被視為違反了道德法則。[1]

天主教醫療服務倫理與宗教指令(全國天主教主教會議)第29號和第33號指令所定義的醫療程序的傷害與利益的比例[3],也被解釋為支持[1]和拒絕[4]割禮的做法。這些論點代表了個別作者的良知,而不是教會的官方立場。

[1] Slosar, J.P.; D. O’Brien (2003). “新生兒男性包皮環切朮的倫理。天主教的觀點”。美國生物倫理學雜志》3(2):62-64。

[2] John J. Dietzen神父。割禮的道德性。The Tablet, Brooklyn, N.Y., 30 October 2004, p. 33.

[3] “天主教醫療服務的倫理和宗教指令,第四版”。美國天主教主教會議。2001. 2008-04-11檢索。”第29號指令 所有接受天主教保健服務的人都有權利和義務保護和保持他們身體和功能的完整性。當沒有其他道德上允許的手段時,可以犧牲人的功能完整性來維持人的健康或生命。第33條指令 在決定任何治療性干預或技朮的使用時,必須考慮到整個人的福祉。可能造成傷害或不良副作用的治療程序,只有在對病人有相稱的好處的情況下才有理由”。

[4] “尊重身體的完整性:天主教醫院中割禮的天主教觀點”。美國生物倫理學雜志》3(2)。

目前,天主教會對非宗教性的割禮行為保持中立立場,從未專門處理過嬰兒割禮的問題。它對聖經中的男性割禮一直保持中立,既不要求,也不禁止。眾所周知,猶太人、穆斯林和一些非洲部落出於宗教原因實行割禮。一些醫生出於健康和清潔的考慮,建議進行割禮。但事實是,天主教會并不禁止割禮,只要它不是作為成為天主教徒或被拯救的條件。

那么,為什么會有割禮呢?
– 有些人是出於宗教原因(救贖的需要),這種做法受到天主教會和《聖經》的譴責。

– 有些人這樣做是因為它是一種文化習俗。

– 有些人這么做是因為這是他們傳統的一部分,兒子受割禮就像他們的父親受割禮一樣,或者像母親的兄弟受割禮一樣。

– 有些人是出於醫療原因,醫生建議這樣做。在任何情況下,男孩都不應該由灌木叢中的”庸醫”進行割禮,他們會用刀子或刀片來完成這個儀式。

– 有些人是為了個人衛生而進行的。割過包皮的陰莖在生活中几乎不需要照顧。一個自然的、完整的陰莖在洗澡時需要適當的清洗。后來,當包皮可以縮回時(這種情況往往要到青春期才會發生),應該教男孩拉回包皮來清洗他的陰莖。強行縮回包皮會導致疼痛和受傷,因此不應該這樣做。

– 有些人把它作為預防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措施來實行。

– 包皮環切朮可能會使尿路感染(UTI)的發生率略有下降。事實上,未受割禮的男性與受割禮的男性嬰兒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內發生UTI的可能性要大10倍。

– 許多家長認為包皮環切朮是衛生的選擇,受過包皮環切朮的男性發生肉體炎(陰莖開口處的細菌性炎症和刺激)等問題的情況較少。但是,盡管保持包皮過長的陰莖清潔比較容易;在可伸縮的包皮下正確清洗的男性通常在衛生方面沒有問題。

– 醫學研究表明,包皮環切朮對某些類型的癌症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例如,如果人類乳頭瘤病毒被困在緊繃的包皮下,包皮環切朮可以減少某些形式的陰莖癌。被剪掉包皮也可以減少其女性性伴侶患宮頸癌的風險。

– 有些人做包皮環切朮是出於外觀上的考慮。

– 有些人這樣做是因為耶穌接受了包皮環切朮。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一個足夠好的理由。事實是,耶穌被他的父母進行了割禮,以遵守猶太教的法律,該法律認為男性在出生八天后應在Brit Milah儀式上進行割禮,并在儀式上為他們取名。

– 有些人這樣做是因為天主命令亞伯拉罕實施這一做法。

“這就是你們應遵守的,在我與你們以及你的后裔之間所立的約:你們中所有的男子都應受割損。你們都應割去肉體上的包皮,作為我與你們之間的盟約的標記。
你們中世世代代所有的男子,在生后八日都應受割損;連家中生的,或是用錢買來而不屬你種族的外方人,都應受割損。凡在你家中生的,和你用錢買來的奴仆,都該受割損。這樣,我的約刻在你們肉體上作為永久的約。凡未割去包皮,未受割損的男子,應由民間鏟除;因他違犯了我的約。” [創17:10-14]

他們的結論是,天主命令這樣做一定有其潛在的醫學原因。他們認為這個建議等同於《聖經》中提到的吃某些食物和香料,這些食物和香料在現代被證明對個人的健康是有益的。

那么,你是否應該讓你的兒子接受割禮?只要你不是因為相信兒子的得救需要而給他行割禮,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做。

有一些人會向你講述有關割禮的恐怖故事,以影響你不要實施割禮。這種人包括醫生和有性困擾的神職人員。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應該怎么做,這些人不是你應該咨詢的人。最后,應該指出的是,作為終止包皮環切朮的一種手段,一些人指稱包皮環切朮沒有任何醫學益處。最近的研究已經證明,包皮環切朮對健康有預防作用。因此,選擇權在你手中!

2012年8月27日更新自http://www.ctvnews.ca。

標題

美國兒科醫生說,包皮環切朮的好處多於風險

美國兒科學會在其最強烈的聲明中表示,對新生男孩進行包皮環切手朮的健康益處大於風險。

在周一發布的指南中,這個有影響力的醫生團體表示,最新的科學證據顯示,包皮環切朮可以降低嬰兒尿路感染的風險,并減少性傳播疾病的風險,包括艾滋病毒、梅毒和人類乳頭瘤病毒,后者會導致女性宮頸癌以及一些口腔癌。該小組說,同樣,該程序也可以減少陰莖癌的風險。

發表在《小兒科學》雜志上的這份新聲明堅定地支持這一手朮,稱包皮環切朮的健康益處”為選擇這一手朮的家庭提供了理由”。

它的結論是,雖然包皮環切朮有一些出血和感染的風險,但這些并發症是罕見的。此外,該小組總結說,該手朮似乎不會對陰莖的性功能、陰莖的敏感性或日后的性滿意度產生不利影響。

2013年3月4日,《渥太華公民報》報道:”加拿大的兒科醫生即將更新他們對男嬰是否應該接受割禮的建議,17年來首次修改和軟化了他們的立場。他們的審查是在加拿大的新研究表明,如果他們有一個兒子,一半的准父母會考慮進行割禮——而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父親的割禮。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包皮手朮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親是否接受包皮手朮的影響。總的來說,一半的人—— 56%的人——說如果他們有一個兒子,他們會考慮追求割禮。在預期嬰兒的父親受過割禮的情況下,82%的人贊成進行割禮,而在父親沒有受過割禮的情況下,只有15%的人贊成。”

該報繼續說:”但在一個特別工作組審查了過去15年發表的1000多項研究后,美國醫生團體現在說,包皮環切朮可以防止尿路感染、陰莖癌和一些性傳播疾病的傳播,包括艾滋病毒”。如果這種說法是真的,如果父母真的關心他們兒子的福祉,他們會不會把包皮環切朮作為一種與健康有關的預防措施來實行?

底線是,如果父母不實行割禮,那么他們就有責任確保他們的兒子實行適當的衛生。這意味着要教他們拉回包皮(如果可能的話),并定期清潔他們的陰莖。不幸的是,大多數父母沒有這樣做,因為他們認為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這樣做太難堪了。

正如一位醫生所說:”陰莖周圍有異味的最常見原因與不衛生和皮膚感染有關。未受割禮的(男孩和)男人需要將包皮全部拉回,每天用肥皂水清洗陰莖頭一到兩次。如果不這樣做,那么分泌物和一種叫做 “臭斑”的物質就會積聚起來,導致惡臭”。

上述陳述是事實。選擇權在你,要不要給你的兒子做包皮手朮。無論你做出什么決定,你都必須接受它。

最后一句話,和所有的手朮一樣,總是有感染或馬虎的風險。出於這個原因,請確保你把你的兒子委托給一位在清潔設施中進行包皮手朮的干淨記錄的醫生。你不能把你的兒子托付給一個有宿醉史的醫生,他可能會把手朮搞砸。
(譯)

天主教的男孩是否要接受割礼?

天主教的男孩是否要接受割礼?

在天主教会中,给儿子行割礼或不行割礼是由父母决定的。有些天主教男孩接受割礼,有些则不接受,这取决于父母的喜好、文化背景、家庭传统和信仰。

目前,天主教会对非宗教性割礼的做法保持中立立场,从未专门处理过婴儿割礼的问题。教会对圣经中的男性割礼一直保持中立,既不要求,也不禁止。众所周知,犹太人、穆斯林和一些非洲部落出于宗教原因实行割礼。一些医生出于健康和清洁的考虑,建议进行割礼。但事实是,天主教会并不禁止割礼,只要它不是作为成为天主教徒被拯救的条件。
(譯)

束帶

束帶

束帶的用途是什么?它是否像其他一些天主教祭衣一樣有象徵意義?

束帶是一種禮儀性的祭衣,是一條長約81英寸的繩索,作為腰帶用來束縛長袍肩。它象徵神父必須具備的貞潔和禁欲的美德(意為”在性方面自我約束”)。

在羅馬天主教會中,束帶是一條長長的、像帶子一樣的繩索,兩端有拉環或打結。顏色可能是白色,也可能根據禮儀季節的顏色而變化。

由於執事們將肩章系在右邊,所以他們常常將束帶系在左邊。神父和主教通常將他們束帶的結放在前面;松散的兩端往往繞過披肩,分別塞進圍裙的腰部。當束帶在前面打結,兩端垂在兩側時,稱為羅馬結。束帶的材料最好是亞麻或大麻,但羊毛和絲綢——后者特別適用於莊嚴的場合——也不禁止。這種材料被織成束帶,末端通常有流蘇裝飾,作為裝飾品,有時會引入金線和銀線,特別是在末端的流蘇中。

穿上束帶時,神父要作如下祈禱:”主啊,請用純潔的腰帶束縛我,在我身上熄滅淫欲之火,使節制和貞潔的恩寵在我身上常存。”

與其他彌撒祭衣一樣,在使用前必須對束帶進行祝福。
(譯)

聖杯

聖杯

聖杯的目的是什么?

在羅馬天主教會中,”聖杯”的作用是作為一個有蓋的容器,用來存放和分發聖體儀式中的聖體。聖杯的形狀類似於聖爵,但它的碗比聖爵的寬。它的蓋子上有一個十字架或其他神聖的圖案。

聖杯是一種通常由金屬制成的容器。在古希臘和羅馬,它最初的形狀是一個酒杯。后來,它被作成有蓋的大杯,用來盛放聖體儀式的聖體,并在事后存放聖體。

在早期的基督教會中,由於擔心褻瀆,聖體不被保存在教堂中。后來,第一批聖杯被保存在家里,以便在需要時方便進行最后的儀式。在教堂里,聖體盒通常保存在會幕或教堂牆上的一個小凹槽或櫥櫃中。在某些情況下,它可能被布罩遮住,以顯示聖體的存在。它通常是用貴金屬制作的,或者至少是電鍍的。
(譯)

丑陋的現代教堂

丑陋的現代教堂

在建造新的天主教堂建筑時,天主教堂是否背離了傳統風格?一些新的教堂甚至在內部和外部都不像一個教堂。它們讓人很不滿意。

2011年,教廷文化委員會主席Gianfranco Ravasi樞機主教在羅馬La Sapiena大學建筑系的講話中,反對建造新教堂。最近,在2013年6月,梵蒂岡博物館館長Antonio Paolucci先生也對新建筑的丑陋表示不滿。

據保魯奇先生說,”現代天主教堂類似於博物館,建造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贏得設計獎,而不是為了敬拜天主”。他進一步指出,它們是 “現代主義的怪胎,不適合做朝拜”,稱它們是博物館式的 “空間,不建議祈禱或默想”。

有些教堂甚至看起來像公寓樓!”。

樞機主教Gianfranco Ravasi稱這些超現代的教堂為 “不友好的”,甚至把它們比喻為 “我們在其中發現自己像在一個會議廳里一樣迷失,像在一個運動場里一樣分心,像在一個網球場上一樣擁擠,像在一個自命不凡的粗俗房子里一樣墮落。我們得到的教堂結搆看起來像混凝土掩體、宇宙飛船、擱淺的鯨魚,甚至更糟。

他繼續說:”我遠不是神聖建筑方面的專家,但我確實知道一件事:一個天主教堂應該看起來可識別為天主教。這就是今天許多超現代天主教堂的問題所在。它們看起來不像天主教。當我進入教堂的主體時,感覺它就像一個競技場或音樂廳”。Gianfranco Ravasi樞機主教繼續說:”祭壇在中央的一個平台上,周圍都是長椅”。

沒有十字架,沒有彩色玻璃窗,沒有雕像,沒有跪拜者,也沒有帳幕。有一個被釘死的基督的游行十字架,但游行結束后,它被支在邊角,好像是一把掃帚”。

上面所描述的就是本着大公無私的精神建造新教風格教堂的新趨勢。教堂類似於音樂廳,因此它們可以有多種用途,在周日作為朝拜場所,在一周的其他時間作為聚會場所。在那里,你會發現所有教派的演講者都會在當地主教的批准下,在天主教機搆中宣傳他們的異端邪說。新的教堂是聚會場所,而不是用來做朝拜的地方。它們與在學校體育館參加彌撒沒有區別。為了取悅新教徒,這里沒有被釘死的基督的十字架。相反,如果它確實存在的話,有一個復活的基督。會幕已經消失了,被推到某個密室里,現在很少有人能在教堂里找到耶穌的真實存在。雕像是不存在的,因為它們冒犯了我們分離的兄弟姐妹。

與由聖神而不是人領導的真正的普世精神相反,主教、神父、教友們應聯合起來創造一種氣氛,使教徒在新的結搆中感到舒適——我說新的結搆是因為它們不象教堂,也不象一座天主教堂。它們缺乏傳統天主教堂中的精神氛圍,在那里,基督作為崇拜的中心是存在的。

回答你的問題,天主教會并沒有偏離建造教堂的傳統風格,這些教堂內外都很像天主教堂。當你看到一個丑陋的現代教堂時,你看到的是缺乏靈性的人類的作品。
(譯)

生活在同居關系中的教會志願者

生活在同居關系中的教會志願者

最近有人告訴我,那些為天主教會做義工的人,如擔任送聖體的人,不應生活在同居關系中,因為這是反證。這話是什么意思?這是否意味着他們不能再做志願者?

天主教教會法典中大談婚姻聖事的神聖性,而兩個人,一男一女,被要求一起生活,直到死亡。其中一些段落是:

教會法典第1601條:「男女雙方是藉婚姻盟約結合為終身伴侶,此盟約以其本質指向夫妻的福祉,以及生育和教養子女,而且兩位領洗者之間的婚姻被主基督提升到聖事的尊位」。

教會法典第1602條:”聖經是以天主按照自己的肖象創造男人和女人而開始,最後以「羔 羊的婚禮」(默19:7,9)的神視完成。從始至終,聖經講論婚姻及其「奧跡」:婚姻的建立和天主所賦予的意義;婚姻的起源和目的;婚姻在整個救恩史中的各種實現;罪惡給婚姻所帶來的種種困難;婚姻如何「在主內」 (格前 7:39)、在基督與教會訂立的新盟約中得到更新。”

教會法典第1603條:”夫妻生活及恩愛的密切結合是由造物主所建立,並由祂賦予固有的法則。婚姻的創立者是天主自己」。婚姻的聖召已銘刻在男人與女人的本性上,造物主親手所創造的人就是這樣。雖然長久以來,婚姻在不同的文化、社會結構和靈性態度上經歷無數變化,但它並非是一種純粹人為的制度。這種多元性,不應使人忘記婚姻的共同和永恆特徵。儘管婚姻制度的尊嚴未能在各處以同樣的亮度彰顯出來,所有文化都認為婚姻結合是相當偉大的。「因為個人及社會的幸福跟健全的婚姻與家庭生活,緊密相連。”

教會法典第第1604條:”天主因著愛而造了人,也召叫人去愛;這是整個人類最基本和與生 俱來的聖召。因為人是按照天主的肖象和模樣而造成的,而天主本身就是愛。天主這樣造了男女,他們互相的愛情成為反映天主對人類絕對和永恆之愛的肖象。在造物主的眼中,這愛情是美好的,非常美好的。這愛情得到天主的祝福,目的是使它不斷衍生,並實現於照管受造物的共同工程之中:「天主祝福他們說:『你們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治理大地』」(創 1:28)。”

教會法典第1605條:”聖經確定男女是為了對方而受造的:「人單獨不好。」女人是男人的 「親骨肉」,就是說,與他平等的她,與他最親近的她,是天主賜給他作為「助手」的,如此她代表那「救助我們的天主」。「為此,人要離開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創 2:18‐25)。 這意味著他們兩人的生命永遠結合在一起,主曾親自說明這種結 合,祂使人想起造物主「最初」的計畫:「這樣,他們不是兩個,而是一體了」(瑪 19:6)。”

上述內容并不適用於普通法關系。由犯罪生活組成的普通法關系,隨着時代的發展而來,也隨着時代的發展而去。普通法關系是由撒旦建立的,其唯一目的是破壞天主關於婚姻聖事的神聖計划。

當一個人生活在同居關系中時,他/她會引起丑聞。由於他們的靈魂處於嚴重的罪惡狀態,他們沒有資格接受聖體聖事,直到他們永久地結束他們的非祝福關系。因為他們的生活方式不是應該的,是反證的。他們的生活方式與天主教會所提倡的婚姻聖事相沖突。因此,這種人不應該自願擔任教會的某些職位,因為這些職位期望這個人過上聖潔的生活。

為了避免丑聞,教會神付有義務確保任何生活在同居關系中的志願者,不參與教牧活動。
(譯)

慈母教會

慈母教會

慈母教會是什么?是指梵蒂岡嗎?

梵蒂岡是”慈母教會”的”首腦”。慈母教會”是” “的另一個名稱。

與羅馬相通的儀式,都是慈母教會的一部分。由於與慈母教會聯合,它們不能被稱為慈母教會的姐妹教會。她就是慈母教會。

目前,世界上大約有30,000種不同的宗教。除了天主教會及其儀式外,所有這些教會都是彼此的姐妹教會。它們之所以是姐妹教會,是因為它們要么是從天主教會這個母親教會中分離出來的,要么是由個人建立的,他們的信仰是基於姐妹教會的信仰的。

因此,當你聽到有人提到慈母教會時,就是指天主教會。
(譯)

在天主教教堂中宗教聖像的義務

在天主教教堂中宗教聖像的義務

有人告訴我,天主教堂必須要有聖人的形象。這是真的嗎?

在 “羅馬彌撒總指示”第318條中指出:

“在地上的禮儀中,教會通過預感,參與在聖城耶路撒冷舉行的天上的禮儀,她像朝聖者一樣朝聖,在那里,基督坐在天主的右邊;通過敬仰聖人的記憶,她希望有一天能與他們有一定的關系和交往。

因此,按照教會最古老的傳統,主、聖母和聖人的形象應在神聖的建筑物中展示,供信徒們敬仰,并應安排好,以引導信徒們走向在那里慶祝的信仰奧跡。因此,應注意不要任意增加它們的數量,并按適當的順序排列,以免分散信眾對慶典本身的注意力。通常情況下,任何一個聖徒的形象都應該只有一個。一般說來,在教堂的裝飾和安排中,就圖像而言,應該為整個社區的奉獻以及圖像的美麗和尊嚴作出規定”。

總之,教堂應有任何聖徒的聖像。
(譯)

天主教教會的建立

天主教教會的建立

天主教會是什么時候建立的,如果有這樣的信息,請問是哪一天?

天主教會是在五旬節那天在耶路撒冷誕生的。在耶穌基督光榮復活后的第50天,聖神降臨在使徒們的身上。那一天,即五旬節那天,是天主教會(或基督教會)的誕生。

天主教教理第731條“五旬節那天(逾越期七週結束時),基督的逾越就在聖神的傾注中完成,這聖神是以天主性位格的身分顯示、賞賜、和通傳給人的:主基督從祂的圓滿中,豐厚地傾注了聖神。”

天主教教理第732條 “這一天,天主聖三被完全啟示了出來。從那天起,基督所宣布的神國開放給那些信從祂的人。他們在信仰和卑微的肉軀中,已參與聖三的共融。聖神藉著祂那無止境的來臨,把世界帶入了「末期」,即教會的時期,而教會則是一個已承襲的、但尚未圓滿的神國。”。

“拜占廷禮,五旬節晚禱禮儀詩節(領聖體後重複):我們看到了真光,接受了天上的聖神,我們找到了真正的信仰:我們欽崇那不可分的聖三,因為是聖三拯救了我們。”
(譯)

當一個天主教教堂關閉時

當一個天主教教堂關閉時

對受祝福的物品的理解是,當它們不再被使用時,必須被埋葬或燒掉。那受祝福的教堂呢?如果一個教區關閉了,教堂怎么會不受祝福?

根據美國教會法協會的說法,他們對教會法典第1222條第1和第2款的解釋是,你所說的 “取消對天主教堂的祝福”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在咨詢了神父委員會和其他可能有權就此事接觸的人后,主教只需下令該建筑不再被奉獻或祝福。因此,它不再是一個天主教堂。在這一命令下,該建筑可以賣給另一教派用於崇拜,或賣給其他適當的用途,如果太舊,無法修復,則最終被拆毀。

相關的教規法有:

天主教法典第1222條§1. “如某間教堂完全無法用作恭敬天主的敬禮,亦無法恢復,教區主教得將之改為俗世的,但非不潔的用途。”

天主教法典第1222條§2. “凡有其他重大原因,使某間教堂不舉行恭敬天主的敬禮,教區主教在聆聽司鐸諮議會後,並獲得合法持有該堂權利者的同意,如人靈利益不因此受損,即得將該堂改為俗世的,而非不潔的用途。”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