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duum”這個詞的含義

“Triduum”這個詞的含義

Triduum是一個持續三天的祈禱期,通常是為了准備一個重要的節日或慶祝該節日而進行的。

在天主教會中,”三天 “是指受難節或復活節三天,這個時間段從聖周四(Maudy Thursday)晚上的主的晚餐彌撒開始,一直持續到復活節周日第二次晚禱的開始。

復活節三天回顧了耶穌的受難、死亡、埋葬和復活,這在《聖經》的四本福音書中可以找到。它回顧了耶穌在墳墓中度過的三天,從受難日到復活節主日。

“復活節三天 “也被稱為 “受難節三天”、”神聖三天 “或 “三天”。

在天主教會中,Triduum 期間禁止舉行婚禮。

(譯)

復活節義務

復活節義務

復活節的義務在教會法典法第920條中有定義,其中規定:
920 條
1 項 – 所有信徒,在初領聖體後,有責任每年至少領聖體 一次。
2 項 – 此項教規應在復活期內履行,但有正當的理由,亦可在年內其他時間內完成。

綜上所述,天主教徒有義務在復活節期間參加彌撒,以領聖體。為了理解這一義務,有必要了解《天主教教理》第2042條,該條規定。
第2042條第一規條(「主日及當守的法定慶節應參與彌撒,不從事辛勞的工作」)要 求信徒參與慶祝紀念主復活日子,以及敬禮主的奧跡、榮福童貞瑪利亞,和諸聖人的主要禮儀慶節;首先,要參與基督徒團體團聚一起的感恩慶典,並且要停止一切阻礙聖化這些的工作和操勞,從而得到休息。
第二規條(「應至少每年一次告明你的罪」)藉著領受和好聖事,繼續聖洗聖事的皈依和赦免的工程,為領受聖體妥作準備。
第三規條(「至少應在逾越慶節時領受感恩(聖體)聖事」) ,保証最低限度的領受主的聖體聖血,要在逾越節期中領受,這是基督徒禮儀的原始和中心。

在提到上述所有內容后,應該說,那些沒有在周日和聖日參加上述第一條戒律中提到的彌撒的人,他們每次都犯了彌天大罪。犯了彌天大罪后,他們有義務在接受聖體前接受懺悔聖事。因為在彌天大罪的狀態下領聖體是被禁止的。

因此,如果你沒有履行第一條戒律,就不能履行第三條戒律,除非你履行了第二條戒律。因此,履行復活節義務不僅僅是在復活節主日或從復活節主日到五旬節主日的復活節期間去做彌撒的問題。它是一種義務,通過參加周日的彌撒和聖日,定期去告解,至少在復活節期間領聖體,成為你的教會的積極參與者。

總之,復活節的義務是在復活節的第一次彌撒(復活節前夕)和五旬節主日的最后一次彌撒之間至少接受一次聖體聖事,只要上述條件得到落實。(在主日和聖日參加常規彌撒;接受懺悔聖事)。

(譯)

復活節日期

復活節日期

天主教會如何確定每年的復活節日期?

公元325年,尼西亞會議宣布,復活節主日將永遠是滿月后的第一個主日。這意味復活節主日不可能發生在3月22日之前或4月25日之后。

在此之前,各地的復活節日期并不相同。而且有時它不是在星期天。

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在同一日期慶祝復活節。而大多數東方教會則不是這樣,他們釆用不同的日曆。

(譯)

23個東方天主教會

23個東方天主教會

有多少個東方天主教會與羅馬天主教會共融?

有23個教會與羅馬天主教會有共融關系。

*屬於亞曆山大禮儀傳統的教會:

– 科普特天主教會(宗主國)。開羅,[人口:163,849],埃及。

– 厄立特里亞天主教會(教區)。阿斯馬拉,[人口:155,000]厄立特里亞。

– 埃塞俄比亞天主教會(主教區)。亞的斯亞貝巴,[人口:208,093],埃塞俄比亞。

*西敘利亞,包括Malankara,禮儀傳統(屬於Antiochene Rite的一部分):

– 馬龍派教會(宗主國)。Bkerke,[人口:3,105,278],黎巴嫩,塞浦路斯,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當局,埃及,敘利亞,阿根廷,巴西,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墨西哥。

– 敘利亞天主教會(宗主國)。貝魯特,[人口:131,692],黎巴嫩,伊拉克,約旦,科威特,巴勒斯坦當局,埃及,蘇丹,敘利亞,土耳其,美國和加拿大,委內瑞拉。

– 敘利亞-馬蘭喀拉天主教會(主要的拱形教區)。特里凡得琅,[人口:412,640],印度,美國。

*亞美尼亞的禮儀傳統:

– 亞美尼亞天主教會(宗主國)。貝魯特,[人口:375,182],黎巴嫩,伊朗,伊拉克,埃及,敘利亞,土耳其,約旦,巴勒斯坦當局,烏克蘭,法國,希臘,拉丁美洲,阿根廷,羅馬尼亞,美國,加拿大,東歐。

*迦勒底或東敘利亞的禮儀傳統:

– 迦勒底天主教會(宗主國)。巴格達,[人口:418,194],伊拉克,伊朗,黎巴嫩,埃及,敘利亞,土耳其,美國。

– Syro-Malabar天主教會(大主教區)。Ernakulam – Anagamaly, [人口:4,602,089], 印度,中東,英國,歐洲,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

*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的禮儀傳統:

– 阿爾巴尼亞天主教會(使徒式管理)。[人口:3,510],阿爾巴尼亞。

– 白俄羅斯天主教會(目前沒有建立等級制度)。[人口:10,000],白俄羅斯。

– 保加利亞希臘天主教會](使徒管理區)。索非亞,[人口:10,107],保加利亞。

– 克羅地亞、塞爾維亞和黑山的拜占庭教會(一個教區和一個主教區)。Križevci, Ruski Krstur [人口:21,480] + [人口:22,653],克羅地亞、塞爾維亞和黑山。

– 希臘拜占庭天主教會(兩個教區)。雅典,[人口:2,325],希臘,土耳其。

– 匈牙利希臘天主教會(一個教區和一個主教區)。匈牙利Nyíregyháza,[人口:290,000]。

– 意大利-阿爾巴尼亞天主教會(兩個教區和一個領土修道院)。[人口:63,240],意大利(從未分離)。

– 馬其頓天主教會(一個教區)。馬其頓共和國斯科普里,[人口:11,491]。

– 梅爾基特希臘天主教會(宗主國)。大馬士革,[人口:1,346,635],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以色列,巴西,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伊拉克,埃及和蘇丹,科威特,澳大利亞,委內瑞拉,阿根廷。

– 羅馬尼亞與羅馬聯合教會(主要大主教區)。Blaj, [人口:776,529] 羅馬尼亞,美國。

– 俄羅斯天主教會(兩個使徒主教區,目前沒有公布的主教)。俄羅斯,中國;目前約有20個教區和社區分散在世界各地,包括俄羅斯本身的5個教區,對其他管轄區的主教負責。

– 魯塞尼亞天主教會(一個自成一體的大都市,一個教區和一個使徒主教區)。匹玆堡的Uzhhorod,[594,465],美國,烏克蘭,捷克共和國。

– 斯洛伐克天主教會(主教區和一個教區)。普雷紹夫,[人口:243,335],斯洛伐克,加拿大。

– 烏克蘭天主教會(主要大主教區)。基輔,[人口:4,223,425],烏克蘭,波蘭,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法國,巴西,阿根廷。

(譯)

天主教徒擁有迷信的物品

天主教徒擁有迷信的物品

教會對天主教徒擁有捕夢器的教導是什么?

捕夢器是基於迷信的物品。關於迷信的問題,《天主教教理》指出:

“第一誡禁止恭敬其他的神,只應恭敬啟示給其子民的唯一上主。第 一誡禁止迷信和不信。迷信可以說是一種對宗教的過分歪曲;不信正好相反,是由於欠缺,是對虔敬之德的缺陷。”。[天主教教理 第2110條]
“迷信是宗教情緒和當行敬禮的偏差。迷信也能影響我們崇拜真天主的敬禮,例如,給一些原是合法或必要的敬禮,賦予一種魔術般的重要性。將祈禱或聖事標記的功效,只附於其外在儀式上,而無視乎其所要求的內心的準備,便是陷於迷信。”。[天主教教理第2111條] 。

在家里擺放”捕夢器 “與擺放佛像作為裝飾沒有什么不同。雖然你可能不相信”捕夢器 “的迷信,但希望擁有一個捕夢器作為裝飾,這種所有權可能會冒犯你的天主教父母,或影響親戚和/或朋友,因為與他們的信仰有關。

作為一個應該忠於自己宗教的天主教徒,你不應該宣傳、購買、擁有、出售或交易捕夢器。

(譯)

有條件的捐贈

有條件的捐贈

當有人捐贈一筆錢,并在捐贈中附加條件時,天主教會的政策是什么?例如,如果這個人說這筆錢要用來為孩子們建造一個教會營地,或者用這筆錢在教會內進行某種修繕,那該怎么辦?如果這筆錢是在當事人活着的時候給的,還是在他們死后給的,在遺囑中留下的捐款有什么不同嗎?

在《教會法典》中,有一節專門論述了這個問題。從生者或死者的捐贈中得到的資金,如果被合法接受,必須按照捐贈者的意圖來管理。
第1300 條 – 信徒將自己財物,或於生時或死後留給慈善事業的意願,一經合法接受,即應極謹慎地履行管理或應用的方式,但應遵守 第1301 條 3 項的規定。

第1301 條
1 項 – 所有慈善意願,無論在生時或死後所為贈與,執行人常為教會教長。
2 項 – 教會教長依法能且應監督,也得經由視察,使慈善意願得以履行,其他執行人離職時應向其交賬。
3 項 – 附加於遺囑的條款,其與教會教長權益相牴觸者,視作未附加。

無論捐款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禮物不能按照捐贈者的概述使用,就必須拒絕捐贈。為此,在捐贈大筆資金之前,無論是在遺囑中還是在遺囑之外(在世時),潛在的捐贈者應與牧師接觸,并確定(1)需求的存在和(2)保證該項目應按照捐贈的條件實施。

(譯)

關於犬只在教堂內的問題

關於犬只在教堂內的問題

寵物是否可以進入教堂?我有一只狗,它非常乖巧,我相信它一定會喜歡陪我去教堂。我相信它在彌撒期間會表現得很好。

天主教教堂在做彌撒時不允許動物進入,因為禮儀是基督神秘奧體的聚會,是所有受洗的人作為天主的子民來敬拜的聚會。動物,包括你的狗,沒有靈魂,不能敬拜天主。因此,它們在教會中沒有地位。這加強了一個事實,即狗和其他動物死后不會去天堂。

唯一的例外是引導盲人的服務犬,以確保教會的忠實成員能夠找到他/她的路。

雖然狗或貓可能在人的心中有一個特殊的位置,但只有人有特權和義務通過參加禮儀贊美天主。

(譯)

信德道理和教理的區別

信德道理和教理的區別

信德道理和教理之間有什么區別?它們是一樣的嗎?

首先,所有的信德道理都是教理,但不是所有的教理都是信德道理。

信德道理是由教宗以聖經和聖傳為依據,無誤地傳授的教理,而且是不可逆轉的。

以下是天主教的 “信德道理”。

– 三位一體的天主
– 天主是創造者
– 天主是救贖者
– 救世主的母親
– 聖潔的天主
– 天主教會
– 諸聖相通功
– 聖事
– 聖洗
– 堅振
– 聖體
– 告解
– 聖秩
– 神聖的婚姻
– 傅油
– 最后的事情

教理是天主教的教理導,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無懈可擊的。信德道理是無懈可擊的。例如,《天主教教理》中的所有教導都是 “教理”,所有信徒都必須以宗教般的智慧和意志來接受,包括那些沒有正式定義為信德道理的部分。

(譯)

離婚者加入成年人的基督教入教儀式(R.C.I.A.)

離婚者加入成年人的基督教入教儀式(R.C.I.A.)

如果一個人離婚了,他就不能參加基督教成人入教儀式,這是真的嗎?如果是的話,這個規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是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希望參加基督教成人入教儀式的人必須不處於離婚狀態,這是事實。這個人應該在加入成人儀式之前提出婚姻無效,并等待其結果。

曆史表明,在許多情況下,當一個人在離婚狀態下加入R.C.I.A.,在很短的時間內,這個人想再婚。他們可能面臨的障礙是:他們的婚姻無效申請被拒絕,或者該人沒有提出申請取消他/她的婚姻,或者該人對處理婚姻無效所需的時間框架不耐煩。因此,這些人在教會外結婚,往往是在政府面前。在政府面前結婚不被天主教會認為是有效的婚姻。這意味這對夫婦現在生活在彌天大罪的狀態下,不再能夠領受聖事。

按照常理,為了避免上述情況,那些希望加入R.C.I.A.的人應該在加入前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為了防止有人在加入天主教會后不久就轉而過着彌天大罪的生活,我們要求個人在作出任何其他承諾之前,先處理好自己的離婚狀況。

與許多情況一樣,這條規則也有例外。在老年人的情況下,如果該人無意在未來結婚,特別是在該人已獨居多年的情況下,那么該人應該能夠加入R.C.I.A.,即使該人仍處於離婚狀態。有些情況下,個人堅定地支持《聖經》中關於婚姻是終身的教導。雖然他們的伴侶提出了離婚,但他們拒絕再婚。
(譯)

離婚和混合婚姻

離婚和混合婚姻

從統計數據來看,那些參與混合婚姻的人,他們的離婚風險是否更大?

根據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參與混合婚姻(混合宗教)的人與信仰相同的夫婦相比,離婚的可能性要大三倍。

正因為如此,天主教會禁止混合婚姻。可以從主管教區當局獲得這一禁令的豁免,但不能保證一定會得到豁免。

在其他情況下,離婚率也會增加,如混血兒、年齡差異大、移居到文化不同的異國他鄉、混雜語言的人發現自己處在一個無法溝通的環境中,等等。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