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見過天主?

誰見過天主?

有人見過天主嗎?

在考慮這個問題時,我們談論的是天主聖父上帝、天主聖神還是天主聖子?

天主聖父在時間和創造天地之前就存在了。因此,作為神的意識,祂沒有形體。他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

聖神是神。人的肉眼無法看見祂。

聖子是耶穌基督。耶穌在世時,有成千上萬的人看見過他。耶穌說:“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 ”。(若14:9)“因為是在基督內,真實地住有整個圓滿的天主性,你們也是在他內得到豐滿。” [哥羅森書2:9﹞col

那么誰見過天主呢?所有見過耶穌的人都見過天主,因為人的肉眼可以看到天主聖子。

關於《舊約》中提到的一些人見過天主,這只能理解為他們在耶穌的身體里見過天主,因為耶穌是永恆的。

五旬節/聖神降臨節

五旬節/聖神降臨節

什么是五旬節和聖神降臨節?

五旬節又稱聖神降臨節,是慶祝聖神降臨到使徒們身上的日子。這一天是主耶穌基督升天后十天。

聖神降臨節(Whit Sunday)是英國和愛爾蘭對聖神降臨節的禮儀節日的稱呼,在復活節后的第七個星期日慶祝,以紀念《聖經-宗徒大事錄》第2章中提到的聖神降臨基督門徒的日子。

白色婚禮

白色婚禮

什么是 “白色婚禮”?

白色婚禮的傳統通常歸功於維多利亞女王在1840年與阿爾伯特王子的婚禮上選擇穿白色婚紗。

維多利亞女王之前的皇室新娘通常不穿白色婚紗,而是選擇“繡有白色和銀色絲線的厚重錦緞禮服”,紅色在西歐更為普遍,是一種特別流行的顏色。

從那時起,在婚禮上穿白色就成了一種傳統。

在此期間,出現了一種說法,認為白色禮服代表貞潔。這是一個杜撰的故事。有些人甚至認為,如果非婚生子女,就必須在婚禮上穿白色短裙。這些都是神話。

白色作為禮儀用色與橋梁無關。白色與婚禮的喜慶有關。你會穿着黑色去參加婚禮嗎?不會!黑色通常是在葬禮上穿的。

雖然白色是結婚時的首選,但您也可以穿任何您喜歡的顏色。有些人喜歡淺色,如淺粉、淺藍、淺綠等。這是您的選擇。

修士和修女的戒指

修士和修女的戒指

修士和修女為什么要戴婚戒?因為他們沒有結婚,這是否象徵着什么?

根據路加福音1:43,聖母瑪利亞是聖神的淨配。“我主的母親到我這里來,這是為什么呢?

如果瑪利亞在神秘和靈性上沒有與聖神結婚,那么她就會以單身身份私通。

從事宗教生活的人佩戴婚戒象徵着他們與天主的神秘和精神婚姻。因此,如果他們中的任何人與他人發生性關系,那么他們就是以已婚者的身份犯了通奸罪。

配偶去世后佩戴婚戒

配偶去世后佩戴婚戒

關於寡婦(鰥夫)在配偶去世后應如何處理其婚戒,天主教會有何教導?當寡婦不再受婚姻誓言的約束時,繼續戴着婚戒似乎是不對的。

天主教會不對此類問題做出規定。寡婦(鰥夫)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行事。這并不意味她戴着結婚戒指就意味着她的配偶還活着。這是一個選擇問題。這可能是悲傷過程的一部分。此外,她戴婚戒可能是因為這讓她想起了與丈夫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應該讓寡婦一個人靜靜。

在教堂使用香水

在教堂使用香水

天主教會對在教堂使用香水有何教導?我知道有些人對不同的香味過敏,靠近使用香水的人就會生病。

天主教會沒有任何關於在敬拜中使用香水的指示。我們完全了解,有些人對不同的香味非常敏感。因此,在使用任何香味、古龍水、香水、香皂或香粉等時,我們必須考慮到這一點。

要問的問題是,為什么一個人在去教堂敬拜一主時會噴上濃烈的香水?人們噴香水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人是為了“性感”,因此故意引誘男人的情欲;有些人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有些人是為了在別人面前散發好聞的氣味。這些理由都不是為了榮耀天主。它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關注自己的形象。世俗的方式在呼召信徒在靈性上成長的天主之殿中沒有一席之地。

由於許多人對香水過敏,堂區委員會應考慮在教堂入口處張貼告示,要求教友在參加進拜時不要用任何香水。

苦路

苦路

什么是苦路?

十字架之路又“苦路”,是一種前往耶穌受難和死亡地點的小型精神朝聖活動。它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天主教虔誠活動之一,它允許信眾從一個站走到另一個站(1),同時在每一站念一段禱文;(2)允許他們默想與該站有關的事件。

實施這一虔誠儀式的原因是,許多人因貧窮或其他原因無法前往其他國家的聖地朝聖。雖然無法進行身體上的朝聖,但他們可以在精神上進行朝聖。

十四個苦路像是:

基督被判處死刑;
十字架壓在祂身上
祂第一次跌倒;
與聖母相會
昔利尼的西蒙背負十字架;
伏洛妮嘉為基督擦臉;
第二次跌倒
祂遇見耶路撒冷的婦女
第三次跌倒;
祂被剝去外衣
祂被釘在十字架上;
祂死在十字架上;
祂的身體被從十字架上取下來;以及
祂的遺體被安放在墳墓中。

大多數天主教堂都有“拜苦路”這一虔誠儀式。苦路像可能是用木頭、石頭、金屬、雕塑或雕刻而成,它們彼此分開,通常在教堂的兩側各有七個。

一些朝聖地的廣場上有一些苦路像,每個苦路像都有真人大小的相關人物。

據說,這種虔誠儀式始於聖方濟各的時代。

這種虔誠可以隨時進行。根據常識和善心,在教堂舉行彌撒時不適合這樣做,以免分散信眾從一個站走到另一個站的注意力。

處置聖水

處置聖水

去年,我家從天主教堂得到了一些裝在罐子里的聖水。這些聖水已經用了一年。我們還沒有全部用完。剩下的已經變成了霧狀,我們想把它處理掉。我們該如何處理它?

因為聖水是一種聖儀,當它變舊到不能再作為聖儀使用時,就應該將它放回塵世。為了防止褻瀆,聖水不能扔在水槽、浴缸或外面的草地上。聖水應倒入挖在土里的聖物中,并放置在不會有人走過的地方。

洗腳(聖周四)

洗腳(聖周四)

注:聖周四的洗腳儀式已於 2016年1月正式更改。
聖禮和聖事部秘書阿瑟-羅切大主教在1月21日梵蒂岡報紙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解釋了洗腳禮的曆史。

在教會的曆史上,洗腳禮經曆了許多變化和修改。例如,1600年的“mandatum ”稱,當時的習俗是主教在為“十三個”窮人穿衣、喂飯并給予慈善捐款后,為他們洗腳、擦干并親吻他們的腳。

1970年,教宗庇護十二世再次對該儀式進行了改革,進一步簡化了儀式,并取消了參與人數必須為12人的要求。大主教補充說,現在修改的意義“與其說是對耶穌所作所為的外在模仿,不如說是他所成就的意義,這具有普遍的重要性”。

羅切總主教說,在聖周四的主的晚餐彌撒中,“洗腳不是強制性的”。“應由牧者根據現有的牧靈考慮和情況來評估其可取性,使其不會成為一種自動或人為的東西,失去意義,淪為一種舞台化的活動”。

1987年,當時的美國主教會議禮儀委員會解釋說:”在過去的十多年里,謙卑服務的元素在美國的洗腳禮慶祝活動中更加突出。在這方面,許多地方都習慣於邀請男性和女性參加這一儀式,以承認所有信眾都應為教會和世界服務。因此,在美國,禮儀中出現了一種變體,不僅表示慈善,也表示謙卑的服務”。

梵蒂岡發言人、耶穌會神父費德里科-隆巴迪告訴記者,雖然傳統上是挑選12 名男子代表12位使徒,但這一儀式的意義是象徵耶穌無條件的愛。

由薩拉樞機於2016年1月6日發布的法令規定,神父可以選擇”一小群信眾代表天主子民的多樣性和每一部分的團結。這些小團體可以由男性和女性組成,宜由年輕人和老年人、健康人和病人、神職人員、獻身男女和教友組成”。[來源:http://www.catholicnews.com]

所以,如果你在聖周四的洗腳儀式上看到了變化,現在你知道原因了。

正義戰爭的含義

正義戰爭的含義

什么是“正義戰爭”?

正義戰爭的三個基本條件是:

– 作為最后手段發動的戰爭。在有理由使用武力之前,必須用盡所有非暴力選擇。

– 正義戰爭是為糾正錯誤而戰。例如,針對武裝襲擊的自衛總是被認為是正義的。此外,正義戰爭只能以“正確”的意圖進行:正義戰爭唯一允許的目標是糾正傷害。

– 只有在戰爭有合理的成功機會時,戰爭才是正義的。在毫無希望的情況下造成的傷亡在道義上是站不住腳的。

天主教會對正義戰爭有何教導?

天主教教理第2309條指出:

“應以嚴謹態度,考慮訴諸武力的合法自衛的嚴格條件。此種決定的嚴重性,應使此種自衛受到道德合法性的嚴格條件的規範,即須同時兼有下列條件:   
──侵略者所加予國家或國際社會的傷害應是持續的、嚴重的和確定的;
──除訴諸武力以外的其他一切辦法均顯示不切實際或無效;
──有成功的可靠條件;
──訴諸武力不會招致比應剷除的惡,有更大的惡及混亂。現代武器的毀滅威力,在此種狀況的評估中,要求極度的明智。 這些是在所謂「正義戰爭」的道理中例舉的傳統要素。 負責公益者,應該審慎評估其道德合法性的條件。”

梵蒂岡認為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是正義戰爭嗎?

從第一天起,梵蒂岡就譴責入侵伊拉克是一場“不公正的戰爭”。阿富汗戰爭也是如此。它不符合上述保護美國免遭入侵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