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除聖體圍欄
為什么梵二會議后天主教堂移除所有美麗的聖體圍欄?
移除聖體圍欄與梵二會議無關。移除聖體圍欄是由於禮儀專家要 “簡化” 教堂內部。因此,許多美麗教堂的內部因一時的時尚而被毀。
好消息是,一些教堂正在建造新的聖體圍欄,許多新建的教堂把聖體圍欄包括在教堂建筑內的一部分。
(譯)
移除聖體圍欄
為什么梵二會議后天主教堂移除所有美麗的聖體圍欄?
移除聖體圍欄與梵二會議無關。移除聖體圍欄是由於禮儀專家要 “簡化” 教堂內部。因此,許多美麗教堂的內部因一時的時尚而被毀。
好消息是,一些教堂正在建造新的聖體圍欄,許多新建的教堂把聖體圍欄包括在教堂建筑內的一部分。
(譯)
領聖體后的狀態,跪着、坐着或站着
領聖體后適當的狀態是什么?應該站着,坐着還是跪着?
2002年9月,美國天主教主教會議批准了以下指示:
站 – 從彌撒開始直到讀經一。
坐 – 從讀經一到福音前歡呼。
站 – 從福音前歡呼直到宣讀福音結束。
坐 – 講道時。
站 – 從信經到信友禱文結束。
坐 – 從預備禮品到 完成 ‘祈禱吧兄弟姐妹…… ’。
站 – 從信眾回應 ‘願主接受……’ 到開始 ‘聖、聖、聖、…… ’。
跪 – 從完成 ‘聖、聖、聖、…… ’,到全部 ‘感恩經’ 祈禱的 ‘阿門’。
站 – 從 ‘天主經’ 到完成領主互祝平安。
跪 – 從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 到完成准備送聖體。
站 – 領聖體時。
坐或跪 – 領聖體后神聖的寂靜。
站 – 領主後經開始,直到彌撒結束。
(譯)
過去聖體聖事對只領聖體的限制
為什么在梵二會議之前,聖體聖事只能以基督的身體(面餅/聖體)的形式領聖體?然而,在初期教會,正如目前所實行的那樣,聖體聖事是以基督的身體(面餅/聖體)和血(酒)的形式領受。
公元1414年前,許多天主教徒也沒有覺察到祝聖的要素(面餅變成基督的身體和酒成為基督的聖血),整個基督的體和血包含在聖體的最小粒子和聖爵裏最小的一滴。那時,它表明,當教友只領受基督的身體,他接受了完滿的基督身體,沒有必要領受基督的血。為糾正存在對聖體聖事的誤解,教會停止以兩個要素分送聖體。
那時另一個問題,今天仍然存在,是通過給普通信徒飲聖爵,有機會使基督的聖血會濺出來。出於對耶穌基督的尊重,上述限制被強制執行。
梵二會議之后,整個天主教會沒有取消這種限制。允許一個國家的一小部分人領兩個要素實施作為一種精神體驗。“今天,這兩種領聖體的習俗在天主教中越來越受歡迎,在歐洲和說英語的地區也很普遍。正規領兩種要素聖體需要主教的許可,但許多國家的主教都給予廣泛的授權,以這樣的方式來管理領聖體。”
(譯)
在彌撒之外領聖體的兩種基本儀式
在彌撒之外接受聖體 天主教會有兩個基本的儀式。它們是:
– 當無法有彌撒時領聖體的儀式。
– 把聖體帶給因年齡或身體虛弱不能參加彌撒的人的儀式。
雖然這兩個儀式是相似的,它們在提供的祈禱和文本中不同。
兩種儀式的一般結搆:
– 問候,
– 懺悔禮儀,
– 聖言禮儀,
– 在一些場合講道和信徒的祈禱,
– 與天主聖父融合的禮儀,
– 和平的象徵,
– “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及其應答 “主啊,我當不起禰到我心裏來……”,
– 領聖體,
– 結束祈禱,和
– 最后的降福。
在這兩種情況,整個儀式應每次實施。當涉及老年人或身體虛弱者,聖言禮儀可以縮短。
(譯)
舌頭上領聖體
教會關於送聖體的教導是什么?現在每個人都必須放到他們手中領聖體嗎?或者仍然可以在舌頭上領聖體?聽說在有些國家,不能再在舌頭上領聖體。
任何教會成員可以在舌頭上或他/她的手中領聖體,這取決於個人的選擇。無論什么原因,沒有人可以被拒絕用這一種或另一種方式領聖體的權利。
來源:# 92 “ 雖然每個信徒總有權選擇用舌頭領聖體,[ 178 ]如果教友要在手里領聖體,當地主教會議與聖座的認可,允許給他或她領聖體。然而,應特別注意確保聖體在送聖體者面前領受者吞下聖體,所以沒有人拿著聖體離開。如果有褻瀆的危險,那么聖體不應該被放到信徒的手中。[ 179 ] ”(神聖崇拜和聖事教誨紀律的會議;Redemptionis Sacramentum;有關至聖聖體在某些問題上要觀察或回避。)
(譯)
諸聖相通功
諸聖相通功包括所有受過洗的信徒、生者與亡者、那些在世處於恩寵狀態者、那些在煉獄和天堂者的靈性結合。他們共享一個“神秘的身體”,以耶穌基督為首,每個成員貢獻所有的善行,分享所有的福祉 。
諸聖相通功是隨同基督,通過基督,與聖父和聖神在一起。“我們將所見所聞的傳報給你們,為使你們也同我們相通;原來我們是同父和祂的子耶穌基督相通的。”(若一1:3)
諸聖相通功在哥羅森書1:19-20有類似的說法:“因為天主樂意叫整個的圓滿居在他內,並藉着他使萬有,無論是地上的,是天上的,都與自己重歸於好,因着他十字架的血立定了和平。” (參閱天主教教理 # 946-948 )
(譯)
望彌撒遲到與領聖體
有人說,如果一個人望彌撒遲到,他/她沒有資格領聖體。所以問題是,“在彌撒進行到什么時候到達,不致於太晚而不能領聖體?”
應當指出,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如果說允許遲到至彌撒的某一定點,這將提供不那麽熱心的靈魂有遲到的借口。
參加彌撒意味着接受主耶穌的邀請去參加祂的宴會。就像國王邀請你參加宴會。這樣的邀請可能指吃五道菜的晚餐,包括開胃菜、湯、沙拉、主菜或點心。遲到有禮貌嗎?這告訴國王,你不喜歡湯或開胃菜有禮貌嗎?或者跳過甜點早退有禮貌嗎?所有這些行為都是不禮貌的。
望彌撒遲到不僅僅是履行星期日的義務的問題,而是對主耶穌的一種愛和尊重的行為,當祂在信徒中成為真正臨在的時候,祂召集祂的孩子們分享神聖彌撒的偉大時刻。彌撒的每一部分都是重要的,彼此不可分割。
梵二會議之前,一些神學家教導必須在‘奉獻’前到達履行星期日義務。天主教會不再支持這種教導。現在強調的是彌撒的整體性。
如果一個人有正當理由遲到,不是一種習慣,那么主可以原諒他/她。這可能是因為意外的路況,嚴重的風暴,等待火車清除鐵軌,等等。但如果遲到意味着在成聖體成聖血后到教堂,應該去望另一台彌撒。
如果你望彌撒遲到了,用真誠的心問問自己是否應該領聖體?你要在天主面前判斷這件事。如果分享主的宴會對你有意義,那么你就應該從彌撒開始的進入游行到最后彌撒結束解散一直在場。
(譯)
領聖體時跪下或站立
領聖體的正確方式是什么?應該站立或跪下?
2004年3月25日,對神聖崇拜的會議發布指令 “Redemptionis Sacramentum” 關於聖事的紀律。以下兩段關於領聖體時跪下或站立的問題。
[ 90 ] “教友領聖體跪或站,由主教會議決定” ,其行為得到聖座的認可。“然而,如果他們站著領聖體,建議他們在接受聖事前給予應有的尊敬,展示同一規范”。
[ 91 ]分發聖體應記住 “神聖的送聖體者不可以拒絕給那些以合理的方式尋求聖事的人,正確處理,而不是通過律法禁止領聖體”。因此,任何受過洗的天主教徒,只要不被律法禁止的,都必須被允許領聖體。所以,僅僅以某種理由拒絕送聖體給任何基督的信徒是不合法的,例如,那個人願意跪下或站立領聖體。
換句話說,神父不能命令信徒如何領聖體。他也不能拒絕任何人領聖體,由於信徒在領受聖事中的主耶穌時選擇站立或跪下。
(譯)
在家裏領聖體
神父帶聖體去病人家,家人應該如何事先准備?
首先,家里的氣氛應該類似教堂的氣氛、安靜、適合祈禱、和對聖體——基督的真實臨在——顯示敬畏。電子設備,如電視、收音機、音樂播放器、電腦,可能會分散注意,應該關閉。
在神父(或送聖體者)訪問期間,在場的人應避免一切不必要的交談。
預期神父到來之前十五分鐘,病人和那些在場者應該為聖體的到來准備自己。應該通過適當的祈禱和靜默實施。在送聖體過程中,鼓勵病人與在現場者為聖言禮儀,參與選擇並誦念祈禱經文。
神父應該事先被告知,有多少人要領聖體。照顧病人者可以和病人一起領聖體。
神父將要來到的家裏應該准備一個桌子,鋪上白色亞麻布。桌子上應有兩個點燃的蠟燭,在神父來到之前點燃。按慣例也要有一個聖水的容器。
注:如果有吞咽聖體困難的病人,應在桌上放一杯飲用水和一個湯匙。
要有人,可能是照顧病人者,應在家門口迎候神父,并引領他到病人的房間。
病人應該有機會在領聖體前接受告解聖事。如有這種要求,那些在場者應該離開房間直到完成告解聖事完成。
(譯)
以不相稱的狀態領聖體
天主教會如何教導關於處在有罪狀態的領聖體者,比如那些生活在事實婚姻中的人?
在聖經中,我們讀到,
“為此,無論誰,若不相稱地吃主的餅,或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體和主血的罪人。” (格前11:27)
關於這段經文,天主教會教導教徒必須在有恩寵狀態中領受聖體。天主教徒領聖體前若有大罪 必須去告解。不相信聖體是耶穌真正的本體(真實臨在)是嚴重冒犯聖體。這樣做是一種褻瀆。
在格前11:27中,保祿說不相稱地吃主的餅,或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體和主血的罪人(字面上的意思,相當於謀殺)。如果聖體只是個象徵,如新教徒所信,人不能實際上犯褻瀆(謀殺)在聖體聖事中的耶穌。我們不能謀殺象徵。但在這里,在這一節中,聖保祿,天主神聖地啟迪的使徒,請楚地表明當你不相稱地領聖體時,你在褻瀆基督的體和血。這樣的行為是對基督神聖的品位完全不尊重。
在哥林多前書同一章裏,保祿繼續說,“因為那吃喝的人,若不分辨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案。為此,在你們中有許多有病和軟弱的人,死的也不少。” (格前書 11:29-30)換句話說,那些用不相稱的方式領受聖體聖事的人在犯大罪,他們會被天主以疾病或死亡懲罰。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