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

善行

    身體和精神的善行是我們對那些有需要者能做的延伸天主的憐憫和仁慈的行為。

身體的善行

身體的善行是我們對我們近人物質和生理需要幫助的這類行為。

幫助飢餓者

給無家者提供住宿

給無衣者以衣衫

探望病人和犯人

埋葬死者

給窮施舍

 

精神的善行

精神的善行是我們對近人的感情和精神需要的衕情行為,如下列。

指導

建議

勸解

安慰

原諒

耐心忍屈

(譯)

关于‘ 炼灵’及‘ 炼狱’的一种说法

关于‘ 炼灵’及‘ 炼狱’的一种说法

摘自[该如何正确理解“炼灵”并善度“炼灵月”?]

   在阐述教会关于追思已亡的教导时,有位神父这样说:“‘可怜我吧,尤其是你们,我的朋友们,可怜我吧!因为上主的手重重的压在我的身上。’这是可怜的炼灵向世上的朋友们的悲切哀求。天主上智的安排,把救助炼灵的方法交给我们,渴望我们救助炼灵。遇人溺水,当伸援手。拯救炼灵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每个天主教徒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世人的饥饿、口渴、痛苦,总不能与炼灵忍受的恐怖、折磨相提并论,何况在向我们求助的炼灵,可能有我们的父母和亲友呢!”

   将“炼狱”想象并描述为一个“因犯罪而不得不按照罪过的轻重大小来接受天主惩罚的地方”却仍然是颇为浓重的神学观念。鉴于此,文章中所说的那样,我们仍在世上的人们为“炼灵”祈祷、奉献弥撒、做补赎就成了让他们得大赦、早升天堂的“捷径”,更是做子女的“孝道”。为“炼灵”祈祷、奉献弥撒、做补赎等善举无可厚非,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尽孝道也值得嘉许,但问题的关键仍然是: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炼灵”并善度“炼灵月”?

   我在《炼狱、地狱之我思》的这篇博文中,曾就因同样问题而向我发问的朋友这样介绍了加拿大神学家罗海荣(Ronald Rolheiser)神父对天堂、炼狱、地狱的观点与看法:

   『就像我们在母胎中时,虽然不知道母胎外是什么样子,但我们最终还是出生了,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可是,如果没有好的母胎环境,我们可能生下来会是个残废。同样,现在我们在世界这个“大母胎”中,虽然不晓得死后的那个世界是怎么个样子,但每个人最后还得被“生到”那个世界上。如果我们现在在这个“母胎”中没有用爱来呵护,自己也没善用这样的爱,更没有学会以爱为思言行为的准则,将来“生到”那个神奇的世界上后,也许会是个“爱的残废”。但,就像富有爱心的父母不会把自己残废的孩子抛弃不管,无限仁慈的天主也不会把灵魂残废了的人抛弃,而是用祂的大爱来继续治疗、拯救,直到他/她学会并接受了爱为止。』

   我认为罗海荣神父的这一比喻极具生命智慧和福音光辉,他不但巧妙地将此生和来世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出来,而且把天主无条件的大爱和“炼灵”的痛苦不相矛盾地结合在了一起。原因就在于:虽然无限慈爱的天主绝不愿意看到哪个人灵魂残废,但人在世界这个“母胎”中所处的环境、所做的选择却有可能使他/她变得残废,而且残废的程度和因此而带来的痛苦是成正比的。可是,就像一个孩子的残废程度本身就已经给他/她带来了诸多的痛苦,充满爱心的爸爸妈妈除了更多的关爱外,决不会责怪和折磨他/她。同样,天主除了给“残废的灵魂”给予更多的慈爱和关怀外,也不会刻意去惩罚哪一个,反而会像慈爱的爸爸妈妈那样,总是希望通过什么方式让灵魂的残废尽快好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被生到另一个世界”的“有残疾的灵魂”,他/她不得不经历治愈和康复的痛苦,这就是其所谓的“炼狱”。在此期间,天主就像一个巴不得他/她早日获得治愈和康复的治疗师,而不是看着患者受苦才觉得“你罪有应得”的判官。而作为仍在此尘世的我们,就应该像关心他们的亲人朋友那样,不但为他们的治愈和康复过程感谢这位耐心而又慈爱的治疗师,而且用各种方式支持鼓励他们,更重要的则是提醒自己,如果我在此“大母胎”中未能以“爱”为成长的环境和生命的营养,等待我的也可能是漫长的治疗过程。与其到时候忍受治疗的痛苦,还不如现在注意锻炼身体、注意饮食和休息,以免给自己留下不幸的后遗症!而上述神父在阐述“炼灵月”对天主教教友的意义时,所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

   总而言之,我们今天再不能把“炼狱”想象和解释为“进入”到一个有时间和空间感的“牢狱”中受苦来补赎我们罪过的地方和过程。换言之,我们不应再用“进、出牢狱”的模式来思考,而应用“造就”和“转化”的过程来看待此问题:不是我们死后天主才论功行赏或论罪处罚,而是我们的思想行为在此时此刻就已经要么“造就”了牢狱般的生活,要么把牢狱“转化”为天堂般的境界,而在此过程中,天主的爱一直是我们最大的安慰和力量。我想这才是基督信仰所谓的“福音”!

____摘自甘保禄文章

我在那里

我在那里  

你需要我吗?我在那里。

你看不到我,但我是你能看见的光。

你听不见我,但我通过你的声音说话。

你感觉不到我,但我是你手中工作的力量。

我在工作,雖然你不理解我的方式。

我在工作,雖然你认不出我的作品。

我不是奇怪的幻象,我不神秘。

只有在绝对沉静时,超越自我,你能知道真实的我,然后伴随着一种感觉,一种信仰。

但我在那里。我还听见。我还回答。

當你需要我的时候,我在那里。

即使你感到无比孤独,我在那里。

即使你害怕时,我在那里。

即使你痛苦时,我在那里。

當你祈祷或不祈祷时,我在那里。

我在你内,你在我内。

我是规律,星球的運行、活细胞的生长建立在它上面。

我是爱,那是规律的实现。

我是保证。我是和平。我是开启。

我是你能生存的规律。

我是你能依靠的爱。

我是你的保证。

我是你的和平。

我是和你一致的。

心爱的,我在那里。

——吉姆斯迪勒

(譯)

天主的形象和肖像

天主的形象和肖像  

永生的父,袮說,“讓我們以自己的形象和肖像創造人類。”

從而,袮願意與我們分享袮的偉大。

袮給我們智力分享袮的真理。

袮給我們智慧分享袮的美好。

袮給我們自由意志愛那真實和正直的東西。

袮為何維護我們的尊嚴?

因為袮關注我們並愛上我們。

最初是愛促使袮創造了我們;

是愛使袮與我們分享袮的真理和美德。

而當袮看到我們背叛袮的時候,袮的心一定破碎。

當袮看到我們濫用自己的智力追求錯誤的東西時,袮一定悲嘆。

當我們為了邪惡辯護,扭曲我們的智慧時,袮一定傷心地哭泣。

但袮從不遺棄我們。

出於袮創造我們衕樣的愛,袮派遣袮唯一聖子來救我們。

祂是袮完美的形象和肖像,所以通過祂我們能恢復到袮的形象和肖像。

——錫耶納的聖凱瑟琳(1347-1380)(譯)

 

論天主經

論天主經

我們祈禱時需要言辭,是為提醒我們,並使我們考慮應該祈求什麼;我們不要想這是為使上主知道,或為說服祂。

因此當我們唸「願祢的名受顯揚」時,我們是在勸告我們自己要熱切希望天主永遠神聖的名字在人間受到顯揚;就是說,不受凌辱:這並非有利於天主,而是有利於人。

當我們唸「願祢的國來臨」時,這國度,無論我們願意與否,一定會來臨;但是我們激起我們的願望:切望祂的國來臨到我們身上,也使我們配在祂的國內為王。

當我們唸「願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時,我們是在求天主恩賜我們服從,好使我們服從祂的旨意,如同天上的天使服從祂的旨意一般。

當我們唸「求祢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時,所說的今天,是指現在。在此處我們所求的,或是指我們所需要的一切,這一切我們用食糧代表;或是指信友的聖事,這是我們在現世所需要的:並不是為得到現世的幸福,而是為獲得永遠的幸福。

當我們唸「求祢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時,是在提醒我們:為了獲得寬恕,我們該求什麼,以及我們該做什麼,才配得寬恕。

當我們唸「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時,是在提醒我們祈求天主,不要使我們因缺少祂的助祐、而同意那騙人的誘惑,或者屈服於那強烈的誘惑。

當我們說「救我們免於凶惡」時,是在提醒我們:我們還沒有抵達那免除凶惡的幸福境界。這是天主經中的最後一個祈求,所包括的範圍很廣:一位基督徒處在任何困苦中,都可藉這祈求發出嘆息,流下眼淚,或以此祈求開始,以此繼續,以此結束他的祈禱。我們需要這些詞句,使我們記起種種事實。

因為當我們用任何其他言詞時,無非是為準備祈禱,激發熱情,或為繼續祈禱,以加強我們的熱情;只要我們以正確和適當的方式祈禱,我們的禱詞,無不包括在天主經內,倘若某人所做的祈禱與這篇福音的禱詞互不相容,即使並不是非法的祈禱,一定是屬於本性和世俗的祈禱。我不知道,這種祈禱如何不能稱之為非法的祈禱,因為由聖神而重生的人只該在聖神內祈禱。

——選自聖思定主教致普勞巴書

成為天主教徒的二十三個理由

成為天主教徒的二十三個理由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陳述神聖的真理。這取決於讀者研究每個個別的真理為給自己證明天主教是唯一每個人應該歸屬的教會。)

1.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在梵蒂岡有總部的由耶穌基督創立的唯一教會。

2.第四世紀時,天主教在聖神的神聖指引下編制了一些經卷,福音和宗徒書信組成天主教聖經。大約一千年后,一些人為的宗教把天主教的聖經按照他們個人的意願改變它,大部分宗教從舊約和新約中去掉一些經卷。只有天主教擁有原文聖經。

3.為了保證天主聖言的每個單篇從未被曲解,天主教認為聖經是個整體。‘唯獨聖經’在天主教里存在。

4.天主教里禮儀至今保存沒有變過,還是耶穌在世時建立祂的教會時那樣。

5.天主教的禮儀是全世界的。無論你到世界的什么地方去,彌撒聖祭、付洗、婚配、神品、等等都以同樣的方式實施。這保證安定和連續性。

6.天主教徒由天主教教會法管理,設置關於管理基督在世奧體盼望的標准。

7.信徒由天主教會的教引導,它包含大部分信和教義,因此確保全世界在信仰和教義上的一致性。

8.天主教徒拒絕所有相關的狂喜或耶穌再臨統治在世物質王國一段時間的錯誤教義。

9.只有天主教會在教堂里享有不間斷的真正的耶穌實體存在。耶穌不在非天主教的教堂里實體存在。

10.眾所周知天主教是慈母教會。其它宗教彼此作為姐妹教會。

11.只有天主教會擁有一位領導者(教宗),他耶穌親自指定的聖伯多祿的直接繼承者。(瑪1617-20

12.只有天主教擁有天國的鑰匙。(瑪1617-20

13.只有天主教享有有效的神職,每位司鐸由宗徒傳承授以聖職。

14.天主教會任命她的司鐸到各教區。司鐸不是由教區理事會選舉出來,它安排面談決定一位司鐸的信仰是否與他們自己的信仰一致。

15.天主教會不以指定每個教區的主教來濫用主教的頭銜。天主教的主教是主教教區的牧者,它通常擁有一大片地方,里面有很多教區。

16.天主教會執行耶穌親自建立的七件聖事。

17.天主教會享有聖洗聖事,它給靈魂新的生命,允許他進入基督奧體。

18.天主教會享有修和聖事,唯一由耶穌建立的得到罪之赦的方法。

19.天主教會享有聖體聖事,賜給經常領受者以生命。

20.天主教會的教義不容改變。例如:墮胎總是被遣責。教會的教義不是基於個別傳教士或理事會的主觀信念。

21.聖傳在天主教會里有重要的位置。在最初的四百年里,那時還沒有聖經,全部耶穌的啟示由宗徒傳承(聖傳)連續世代傳下來。以后,耶穌的啟示也由聖經傳下來(宗教經典)。

22.天主教會保護婚配聖事,只對那些證明他們的婚姻是無效者提供‘廢除’。

23.天主教會通過在基督奧體內的肢體的身份分享諸聖相通功。

結論:

基督徒(不是天主教徒)因故意或疏忽,抵制使自己了解上述作為天主賜給人類的神聖真理,他們拒絕天主的恩寵,因此犯下不可饒恕的罪。

天主教徒無論出於什么理由拋棄永生的信仰,也使自己遭受不可饒恕的罪。

(譯)

平安

平安

   “願你們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意派遣你們。”(若2021

   和平是我們生活中都在追求的東西。我們多次求天主把和平帶到我們的頭腦、心靈、以及我們與他人的關系中。當耶穌復活后出現在門徒面前時,祂知道他們內心的苦惱,所以祂提出和平。和平不是簡單的沒有沖突。和平是當天上和地上‘結合’存在的現實。耶穌給門徒們的和平是

天主存在、天主關心、天主會與他們在一起的認知。

    我能如何讓基督的和平進入我的生命?

   我能如何幫他人懂得天主愛的和平,使他們能彼此相愛?

   伏求聖神、天堂的氣息降臨,帶給我和平,幫我把平安帶給他人。亞孟。

(譯)

朝聖

朝聖

   朝聖可以定義為一次到某個地方的旅程,目的是崇敬那個地方,或為了在那里求聖跡幫助,或償還所許宗教的願。(天主教百科全書)

    跟據天主#2691——朝聖之旅使我們想起邁向天堂的塵世旅程,依照傳統,也是更新祈禱的特別機會。為尋求活水的朝聖者來說,朝聖地的聖所是特別有利的地方,使人「在教會內」活出基督徒祈禱的各種方式。   

    教理 #1674教理講授的內容還應考慮到信友間的各式熱心善功及民間敬禮。基督徒曆來都以不同方式的熱心敬禮來表達他們的宗教感情。這些熱心敬禮環繞着教會的聖事生活,包括尊敬聖髑、拜訪聖堂、朝聖、各式敬禮游行、拜苦路、宗教舞蹈、念玫瑰經、佩帶聖牌等。

   ‘朝聖’這個詞意思是離開原處,不是沒有目標的,而是為光榮天主的目的。

   大多數國家有聖地,例如大教堂或神殿,許多信徒至少每年一次聚集尋求萬福聖母或某個聖人天上的恩惠。在美國,許多大教堂中,你可找到阿拉斯加州朱諾的聖德肋撒大堂,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的聖母雪地大堂,紐約州偉思特哈佛斯屈若的黎巴嫩聖母國家大堂(聖母進教之佑國家大堂),俄亥俄州北杰克遜的聖母之仆和平中心,俄亥俄州溫莎的瓜達魯貝聖母大堂,以及南達科他州楊克頓的聖母大堂之家。

   所有天主教徒終生的目的是有朝一日往耶路撒冷聖地朝聖。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夢可能永遠無法實現,因為涉及費用朝聖旅程的長短、時間必須歇工。作為替代,他們會去當地的朝聖地點,通常能與全家一起化個周末就行。無論到那個地方去,朝聖使靈魂得益。那是使心靈成長和富裕的時間。

天主為什么允許誘惑

天主為什么允許誘惑

   按照聖多默阿圭那,天主允許我們受誘惑。聖多默提出五個理由。它們是:

——測試個人的德行,使我們懂得自己。

——提醒我們自己的軟弱。

——魔鬼對天主仁慈的無能為力。

——使我們堅強並鞏我們。

——表明天主聖寵的偉大。

   總之,不爭的事實是我們受誘惑標志我們價值。如果我們在天主眼里不是寶貴的話,魔鬼不會打擾我們的。

(譯)

念玫瑰經時應該專专注什么?

念玫瑰經時應該專专注什么?

   許多人提創專注於奧跡。專注於經文的內容或祈求的原因怎么樣?具有三種可能,我們的思想跳來跳去,有時甚至胡思亂想。要怎樣處理?

就如所說的,念玫瑰經時有可能專注這三種不同的事情。它們都能被接受。成為可供選擇,你喜歡在念玫瑰經時專注什么都可以。當你的思想偶而離題時,只注意到了,簡單地重新專注於念玫瑰經就可以了。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