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路
什么是苦路?
十字架之路又“苦路”,是一種前往耶穌受難和死亡地點的小型精神朝聖活動。它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天主教虔誠活動之一,它允許信眾從一個站走到另一個站(1),同時在每一站念一段禱文;(2)允許他們默想與該站有關的事件。
實施這一虔誠儀式的原因是,許多人因貧窮或其他原因無法前往其他國家的聖地朝聖。雖然無法進行身體上的朝聖,但他們可以在精神上進行朝聖。
十四個苦路像是:
基督被判處死刑;
十字架壓在祂身上
祂第一次跌倒;
與聖母相會
昔利尼的西蒙背負十字架;
伏洛妮嘉為基督擦臉;
第二次跌倒
祂遇見耶路撒冷的婦女
第三次跌倒;
祂被剝去外衣
祂被釘在十字架上;
祂死在十字架上;
祂的身體被從十字架上取下來;以及
祂的遺體被安放在墳墓中。
大多數天主教堂都有“拜苦路”這一虔誠儀式。苦路像可能是用木頭、石頭、金屬、雕塑或雕刻而成,它們彼此分開,通常在教堂的兩側各有七個。
一些朝聖地的廣場上有一些苦路像,每個苦路像都有真人大小的相關人物。
據說,這種虔誠儀式始於聖方濟各的時代。
這種虔誠可以隨時進行。根據常識和善心,在教堂舉行彌撒時不適合這樣做,以免分散信眾從一個站走到另一個站的注意力。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