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寫出來”

“沒有寫出來”

如果天主教會說,在某個顯靈地點沒有證實任何超自然現象,這是否意味盡管可能有超自然事件發生,但教會無法證實?

我們這一代人,從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已經被變態的天主教徒所腐蝕,他們信奉的座右銘是 “沒有寫出來”。

我說的這個座右銘是指,如果天主教會,直至梵蒂岡的最高權威說:”沒有任何超自然現象被證實”,那些歪曲事實的人就會說:”這并不意味沒有任何超自然現象發生。他們只是無法證明而已”。

這就好比在法庭上,法官說:”被告被釋放,因為控方無法排除合理懷疑證明他有罪”。公眾的反應是:”他有罪。”公眾的反應是:”他有罪,只是沒有得到證實。

由於民眾不再尊重法院的權威,他們在決策過程中也不再尊重天主教會的權威。這就是一個變態的民族。這些人不會服從任何人的最終判決,甚至不會服從教會所代表的天主。
由於這種形式的墮落,為了達到少數人的目的而改寫文字,在信徒的心中埋下了懷疑的種子,撒旦的種子。他們不再知道該相信誰或相信什么。

這些變態者在彌撒禮儀上也玩同樣的游戲。他們在祈禱主禱文時手拉手。當有人告訴他們不應該接受這種新教行為時,他們會說: “教規里沒有說我們不能這么做” 教規的目的是提及可以做什么以及應該如何做。它的目的不是列出無數種不能做的可能性。如果標准中沒有提及,那就是禁止。就是這么簡單!信仰的篡改者認為,如果沒有提及,那么就可以做。他們的座右銘是 “沒有寫出來”。

天主教徒被要求團結一致,服從教會的領袖。他們被要求摒棄一切歪曲教會丰富禮儀的時尚。如果寫了,就遵守!如果沒有記載,就遠離它!因為這不是出於上帝。只有撒旦試圖分裂。

(譯)

動議敕令的含義

動議敕令的含義

天主教對 “動議敕令”的解釋是,它是教宗主動發布并親自簽署的文件。

教宗發布的 “動議敕令”可以針對整個教會、部分教會或某些個人。

教宗英諾森八世於 1484 年發布了第一份 “動議敕令”。它一直是教宗命令的常見形式,尤其是在建立機搆、對法律或程序進行細微修改以及給予個人或機搆恩惠時。

動議敕令首先說明發布敕令的理由,然后指出所制定的法律或法規或給予的恩惠。它沒有憲法那么正式,也沒有教宗印章。其內容可以是指導性的(如聖詠的使用),也可以是行政性的(如關於教會法或委員會的建立),或僅僅是授予一種特殊的恩惠。

(譯)

訪問量最大的天主教聖地

訪問量最大的天主教聖地

您能告訴我,全世界每年訪問量最大的天主教聖地是哪個嗎?

在獲准朝聖的天主教聖地中,您會發現每年朝聖者/參觀者的估計數如下:

墨西哥城瓜達盧佩聖母聖殿的朝聖者人數為 2000 萬。

梵蒂岡朝聖者達 1800 萬。

法國露德 800 萬朝聖者。

意大利南部聖喬瓦尼-羅通多朝聖者 700 萬人,皮歐神父的遺體就安放在那里。

巴西阿帕雷西達聖母國家聖殿大教堂有 660 萬朝聖者。

葡萄牙法蒂瑪的法蒂瑪聖母聖殿接待了 400-500 萬朝聖者。

200 萬朝聖者在魁北克蒙特利爾的聖約瑟夫神學院朝聖。

170 萬人參加世界青年日。

加拿大魁北克省聖安妮-德-博普爾的朝聖者達 100 萬人。加拿大魁北克省三里維埃聖母大教堂的 350,000 名朝聖者。

注:如果您知道任何其他 “教會批准的”每年吸引數百萬朝聖者的著名天主教聖地,請寫信給本網站告訴我。寫信時請提供 (1) 教會名稱,(2) 城鎮/城市和國家,(3) 每年有多少朝聖者前往,(4) 您從哪里獲得這些信息。如果是從網站上獲得的,請提供提供統計數據的網頁鏈接。
還有許多其他網站,但找不到它們每年有多少訪問者的統計數據。非常感謝你們在這方面的幫助。它為想要計划每年到天主教朝聖地朝聖的天主教徒提供了一份名單。

(譯)

聖體發光

聖體發光

聖體發光又稱 “ostensorium”,是羅馬天主教會用來展示虔誠對象的器皿,例如在聖體崇拜或祝聖時展示聖體。

它還被用作聖物,用於公開展示一些聖人的遺物。monstrance 一詞來自拉丁語 monstrare,而 ostensorium 一詞來自拉丁語 ostendere。這兩個詞都有 “展示 “的意思。

聖壇有不同的尺寸。它通常由金色或銀色金屬制成,有些還鑲有寶石和/或在設計中加入宗教符號。聖體龕的設計通常很精致,中間有一個小玻璃窗,用來展示聖體,太陽般的光芒從中間向外延伸,吸引人們對聖體的注意。

聖體壇經常在教堂游行中被抬着,并在某些虔誠的儀式中展露在外。

在天主教會的傳統中,保留聖體是宗教奉獻的焦點。在聖體崇拜期間,主祭將聖體陳列在祭壇上。不展示聖體時,保留聖體會被鎖在聖體龕內。

在祝聖儀式中,神父用陳列在聖體台上的聖體為人們祝福。這種祝福不同於神父的祝福,因為它是基督的祝福,而不是神父個人的祝福。傳統上,在祝聖期間展示聖體時會伴有吟誦或演唱聖歌《Tantum Ergo》。
聖體發光通常設計精巧,多數由神父手持。其他的可能是更大的固定器皿,通常用於在一個特殊的小禮拜堂中展示聖體。至於便攜式設計,首選的形式是支架上的太陽放射狀,頂部通常有一個十字架。[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nstrance]

(譯)

蒙席

蒙席

我偶爾會遇到一位擁有蒙席頭銜的神父。神父是如何獲得這個頭銜的?

蒙席頭銜是教宗授予一些教區神父的榮譽教會頭銜。這是一個榮譽稱號,可能是因為神父在教區中的地位顯赫(例如,總主教、主教座堂校長、教育主任或一個著名大堂區的神父),也可能是因為多年來在教區中忠心耿耿、受人尊敬的服務。頭銜本身并沒有額外的權力。它只是一個榮譽稱號。

(譯)

端莊

端莊

簡言之,端莊是在衣着、言語和行為上體現自尊。端莊的人努力過貞潔的生活,與基督徒的純潔相呼應。端莊的人不做任何可能導致他人犯罪的事,在行為和衣着上保持得體,以免引起性方面的注意。

天主教會在《教理》中有如下闡述:

天主教教理第2521條:心地純潔必有羞恥心。這是構成節制的一部分。羞恥心保護人的隱私。它是指拒絕揭露應該隱藏的。它導向貞潔,並証實貞潔的文雅。羞恥心引領我們對別人的注視與舉止,都符合雙方的尊嚴和人際關係。

天主教教理第2522條:羞恥心保護人及人愛情的奧秘。在愛情關係上要求忍耐及適度;要求男女之間的授與及許以終身的條件得以滿足。羞恥心亦是端莊。它告訴人對衣著的選擇。當有不健康的好奇心出現的危險時,知所保留或緘默。羞恥心就是審慎。

天主教教理第2523條:羞恥心涉及感受和身體兩方面。比如,它反對某些廣告縱容對人身體的「偷窺」,或反對某些媒體太過揭露隱私。羞恥心使人有一種生活方式,得以抗拒時尚的誘惑,與流行意識型態的壓力。

天主教教理第2524條:不同文化各有其對羞恥心的表達方式。不過,無論何處,都顯示出人都有 一種對靈性尊嚴的直覺。它出自主體意識的覺醒教導兒童及青少年要有羞恥心,就是喚醒對人的尊重。

(譯)

離婚和混合婚姻

從統計數據來看,混血婚姻中的人離婚的風險更大嗎?

根據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混血婚姻(混合宗教)者離婚的几率是信仰相同宗教的夫婦的三倍。

因此,天主教會禁止混合婚姻。可以向主管教區當局申請豁免這一禁令,但不能保證一定會獲得豁免。

在其他情況下,離婚率也會上升,如種族混雜、年齡相差懸殊、移居文化不同的異國他鄉、語言混雜而無法溝通等。

(譯)

主教頭冠 MITRE

Mitre 用來做什么?

主教頭冠是一種折疊帽。它由兩個相似的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由襯里加固,并上升到頂峰;這兩個部分在側面縫合在一起,但在上面由一塊可以折疊在一起的材料連接在一起。兩端飾有流蘇的兩片花邊從背后垂下。從理論上講,帽檐總是白色的。

頭冠是主教的常用頭飾,在禮儀活動中佩戴。所有樞機主教在教宗面前都佩戴錦緞方尖頂(單頂)。它非常高,由多層白色錦緞絲綢制成。

(譯)

傳教團體郵件

傳教團體郵件

“傳教團體郵件”是指天主教友定期收到的郵件。對某些人來說,這是索取的 “傳教郵件”,而對另一些人來說,這是 “不請自來的郵件 “或 “垃圾郵件”。

當您向天主教傳教團體捐款時,其中一些傳教團體會在未經您同意的情況下,將他們的郵寄名單(您的姓名和地址)出售給其他正在尋找支持傳教團體的天主教徒的傳教團體。他們反過來會寫信給你,向你索要 25 美元、50 美元或 100 美元。在信件中,他們通常會附上一些小飾品,讓你覺得有義務向他們捐款以表謝意。小飾品可能包括賀卡、聖像、聖牌、項鏈、微型雕像、回郵標簽等。

關於教會團體主動寄來的郵件,您應該知道

1. 您沒有義務支持這些團體。

2. 對於未經您許可而寄給您的小飾品,您不欠這些團體任何東西。

3. 您可以隨意處置這些飾品,留着、扔掉或送給其他人。

4. 這些飾物不受祝福。

(譯)

傳教

傳教

天主教會對傳教使命的定義是什么?

傳教可界定為天主教會的傳教工作,這些工作通常是由有人力物力的修會,在地理上界定的堂區和教區以外進行。

傳教是基督授命使徒及其繼任者教導萬民及為萬民施洗的直接結果。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