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第四誡

活出第四誡

“應孝敬你的父親和你的母親,好使你在上主你的天主睗給你的地方,延年益壽。”(出20:12)

耶穌給我們顯示如何活出第四誡。祂生到人類的家庭中並在聖母和若瑟的照顧下生長成人。因為降生為人,祂全部的生活是神聖的。父母是家庭的中心。他們有責任也有權利撫養彼此及他們的子女。在活出第四誡時,我們回報欠他們的感激和尊敬。這種相互關心是建立家庭關系的基礎。耶穌尊重父母的榜樣給我們指明方法。

今天我能做什麼來加強家庭裡的關系?

我如何表明對父母和家中長輩尊重和恭敬?

耶穌,感謝袮睗給我家庭的恩典。願我繼續在家庭生活神聖的感恩中成長。亞孟。

——勞耀拉通訊

服從

服從

“耶穌就同他們下去,來到納匝肋,屬他們管轄。祂的母親把這一切默存在心中。”(路2:51)

沒有家庭是完美的。我們不是完美的孩子,我們也沒有完美的父母。因而天主不要我們完美;祂要我們服從。服從是聽從對天主的愛,對我們家庭的愛,對那些號召我們意識到世界需要的愛的生活。耶穌是讓我們服從的典範。在耶穌內我們今天能認識天主如何叫我們服從。

我如何表明認識我的家庭是天主的賞睗?

我能更深情地聽從天主,為我的家庭和那些有需要的人做些什麼?

耶穌,在袮與聖母和若瑟一起的生活中,袮經受了家庭的祝福,請帶給我的家庭幸福,並幫助我成為袮和平與愈合的工具。亞孟。

——勞耀拉通訊

服事人

服事人

“因為人子,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谷10:45)

耶穌的領導明顯與其他領導人截然不同。祂領導的關鍵是服事。祂整個使命

集中在服事有需要的人,特別是貧苦者和患病者。耶穌給被治愈的人,也給見證者,帶來生命。耶穌的使命在十字架上得到完全的顯示。每次劃十字聖號時,我們得到提醒耶穌對我們的愛戴深度。我們被號召也是為了服事人。

我能如何在生活中充分表達耶穌愛的服事?

那些多年來以耶穌的名義為我服務的人是誰?

耶穌,生命和救贖之源,袮為袮的門徒洗腳讓我看到如何服事人。請持續提醒我,把我的時間和能力投入服事他人中去。亞孟。

——勞耀拉通訊

求、找、敲

求、找、敲

“我告訴你們: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着;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路11:9)

祈禱是有風險的事,我們把自己全部帶到天主面前,甚至那些我們寧願隱藏的部分。雖然我們理智上知道天主愛現在這樣的我,我可能還是猶豫對天主的聖寵開放自己。耶穌關於祈禱的教導提醒我們,沒有什麼我們不能帶到天主面前的東西,有關我們的一切不能阻止天主要與我們在一起。耶穌告訴我們,一如祂告訴祂的門徒,當我們求、找和敲時,天主會回應,接近天主不涉及風險,因為我們已有天主容忍存在的承諾。

在祈禱中把整個自己帶給天主多麼富于挑戰性?

今天我向天主尋求什麼?

至愛的天主,我把整個自己帶到袮面前,深信袮對我的深情關心。幫我加深理解,沒有東西能阻止袮深入我內,為了我袮一直在那裡。亞孟。

——勞耀拉通訊

因為人子來是為了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

因為人子來是為了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路19:10)

你最近何時感到過迷失?可能不是身體的迷失,而是由於一個斷了的關系,意外的計劃改變,或某件你不能控制的事,但感覺是同樣的。不管什麼原因,迷失時需要有人來找我們。我們從自己身邊尋求幫助,聖路加告訴我們耶穌正在做這事。祂來到世上尋找及拯救迷失者,而且今天還在找。耶穌一再保證我們不會永遠如此迷失。祂能找到並拯救我們。

最近何時我感到迷失,求耶穌尋找並拯救我?

當我感到迷失時,除了耶穌,我企圖從那裡尋求幫助?

主,袮看到我,愛我,當我無論躲藏在何處時求袮找到我,在我迷失時請拯救我。亞孟。

——勞耀拉通訊

“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若13:34)

耶穌按照律法——聖經舊約之首五卷——生活。耶穌要我們仔細想想天主的愛,通過向舊約找到天主的律法透露更深的意義。祂的生活是如何愛人的榜樣。透過觀察和聽從耶穌,我們以行動明白新的誡命。愛他人並不總是容易的,但記住我們被天主愛到什麼程度給我們與他人分享那個愛的力量。

天主用那些方式透露祂對你的愛?

我如何把天主對我的愛轉化給他人?

至愛的天主,請引導我做一個有信望愛三德的人,喚起我對袮至愛臨在的一定理解。亞孟。

——勞耀拉通訊

與耶穌一起祈禱(五)

與耶穌一起祈禱(五)

我們的祈禱

耶穌也請我們在祈禱中彼此支持。祂答應我們聚在一起以祂的名義祈禱時,祂會特別在場;祂答應我們來到一起對祂的聖父提出我們的要求時會給我們的祈禱特殊的力量:“我實在告訴你們:若能們中二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無論為什麼事祈禱,我在天之父,必要給他們成就,因為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18:19-20)。

因此對我們的祈禱有一個公共的,也是私下的,度量。祈禱滋養的我們與天父的結合也包刮同一天父的其他子民。我們以各種方式彼此參加祈禱適合我們能與他人一起祈禱。有時候我們祈禱作為大型朝拜聚會的一部分;有時我們只與一個人一起祈禱——配偶或要好的朋友。有時候小組分享祈禱能幫助我們尋求讚揚天父並在祂的生命內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耶穌教祂的追隨者的祈禱是集體的,不是個人的祈禱。我們不是祈求,“我的天父… 給我今天的食糧。”我們說,“我們的天父

…給我們今天的食糧… 寬恕我們的罪過,就如我們寬恕… 。不許我們陷於誘惑,但救我們於兇惡。”要成為天父的子女就是成為耶穌及彼此的兄弟姐妹。

與耶穌一起祈禱(四)

與耶穌一起祈禱(四)

與他人一起祈禱

耶穌教導祂的跟從者,“當你祈禱時,要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禱;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瑪6:6)耶穌告誡祈禱時向公眾炫耀,但祂並沒有教我們祈禱時應該專門秘密。耶穌自己走開去祈禱,但祂也與宗徒一起以及當他們在場時祈禱。那是因為宗徒們看見耶穌祈禱,要求祂教他們如何祈禱(見路11:1)。在最後晚餐中,耶穌帶領宗徒祈禱和逾越節聖詠,對麺餅和酒在感恩祈禱中加上祂自己的話(見谷14:26)。因此,對耶穌來說,祈禱不僅單獨在密室,也要與他人一起進行。

耶穌選了三位宗徒——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加入祂特殊的幾次祈禱。當祂祈禱顯現聖容時,他們與祂在一起:“耶穌帶著伯多祿、若望和雅各伯上山去祈禱。正當祂祈禱時,祂的面容改變,祂的衣服潔白發光。”(路9:28-29)。耶穌要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靠近祂,在福音裡記載的祂最熱切和個人的祈禱:受難前於革責瑪尼的極大痛苦。

“他們到一個叫做革責瑪尼的莊園裡;耶穌對門徒們說,‘你們坐在這裡,等我去祈禱。’遂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於祂同去;祂開始驚懼恐怖,便對他們說:‘我的心靈悲傷得要死;你們留在這裡,且有醒窹。’耶穌往前走了不遠,俯伏在地祈求。”(谷14:32-35)

耶穌不得不飲的杯,祂單獨能飲完。即使如此,耶穌最私下的祈禱時刻也是祂要祂的追隨者支持的時刻。

與耶穌一起祈禱(三)

與耶穌一起祈禱(三)

孤單時的祈禱

耶穌經常獨自一人祈禱,在門徒們早上起身以前,或去某個幽靜的地方祈禱。這個祈禱的背景是最有助於反映天主計劃的奧秘在我們生活中展現,就像聖母在心中深思熟慮環繞著她的聖子耶穌誕生等事情(見路2:51)。耶穌同樣利用單獨祈禱思考祂在世的使命。因此,耶穌聽到祂的先驅,洗者若翰,的死訊時,祂“就從那裡上船,私下退到荒野地方”(瑪14:13),推測祂能有進入與祂天父祈禱交流獨處之地。若翰之死標志著準備期的結束;現在耶穌要與祂的聖父單獨相處,使祂能深思祂面臨什麼。

我們需要同樣方式的祈禱。作為一個基督徒不是大約遵守一套我們能熟記和跟從的規則而不必進一步指導。作為基督徒主要意味著進入個人與天主的關系。維持和增長那種關系需要與天主個人接觸。我們必須在內心思考祂在我們生活中存在的奧秘並辯明祂對我們的意願。如此的祈禱與愉快的歡呼或示愛的求情不同。在我們信德的奧秘方面平和的深思對我們信德的增長是必須的。

與耶穌一起祈禱(二)

與耶穌一起祈禱(二)

耶穌祈求祂的聖父能指引祂完完全全符合天主的聖意。耶穌在從祂的跟隨者中選十二個特別的宗徒前,化了整整一夜祈禱(見路6:12-13)。有時候耶穌的祈禱是感恩的祈禱(見路10:21)。同樣,我們的祈禱應該包刮尋求天主的引導和感恩,為所有我們的天父給我們做的一切。

耶穌也為他人轉求,特別為祂親密的跟從者。祂向天父要能力治愈病患及复活亡者(見瑪7:34;若11:41)。祂為門徒轉求,那些天父給祂照看的人,在祂回到祂的天父以後,他們會受到保護(見若17:15)。祂為伯多祿祈求,使他不會在魔鬼的攻擊下失落信德(見路22:31-32)。我們同樣被號召為那些我們為之負責的人,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好朋友轉求。當我們為那些所愛者祈禱時,耶穌的榜樣應該就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