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集(摘錄)(二十、朋友,肖像)

講道集(摘錄)(二十朋友,肖像)

朋友

有人說:“所謂朋友者,是對方在認識論你的一切缺點後,還是愛你。”真的,基督二十五年來一直在無條件地接受我做祂的朋友。世上的朋友在對方十年、二十年的薄情、冷漠、辜恩、負義後,大概都會悲傷、失望而退;但祂不只一直寬恕、容忍,甚至還恩上加恩,百倍愛憐!

肖像

人的心靈本是依天主的肖像而造,在人的心靈中都刻著天主的肖像,這肖像經久不用,給四周烏煙瘴氣所薰,已經模糊不清。他們須要有幾場大雨、幾陣大風,把這些烏煙瘴氣吹散,把遮蓋在上的灰塵抹去洗掉。

講道集(摘錄)(十九、祈禱五步驟)

講道集(摘錄)(十九祈禱五步驟)

祈禱五步驟

一、遠預備:心神放松,安靜收斂,敞開心門,向天主開放。

二、近預備:天主臺前功夫。劃十字,天主臨在,祂在我內,我在祂內。朝

拜天主,求圣神光照指引。

三、祈禱本身:不論何種方式,有二個前導。“定像”(身歷其境)和“求

恩”。

四、結束祈禱:對禱,用五分鐘,依祈禱題材及當時心境,自然地、虔誠地、

熱切地向圣母、基督或天主圣父說話。然后,念“圣母經”、“向耶穌

圣臨誦”及“天主經”結束。

五、撿討祈禱:回想不屬于祈禱本體,可事後舉行。

(一)總評估:好?壞?自己滿意嗎?

(二)預備及結束的禱言做的好嗎?

(三)祈禱中天主向你說了什么?要求些什么?你如何回答?

(四)有什么感受?神慰?神枯?怕懼?憂慮?分心?乏味?一片空白?

(五)在哪幾點上應做“復想”?

(六)在“神修日記簿”上記下一筆,以備日后討論。

講道集(摘錄)(十八、祈禱總論)

講道集(摘錄)(十八祈禱總論)

祈禱總論

一、祈禱是和天主接觸、來往、單獨親密的交談。

二、親密不忘二極:交談中的二位是兩個極端:造物主和受造物、無限和

有限、至尊和至卑、圣者和罪人。

三、這交談不是由我主動開始,而是天主先邀請了我;否則我哪敢自己自

動要求,和天主交談?

四、一切祈禱,和天主交談,常由天主圣言開始,以增加對天主的愛結束。

祈禱當少用腦,多用心;當少自動,多被動;少靠自己,多靠圣神。

五、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默想同一節圣經,所感受到也完

全不同。圣神萬古常新,千變萬化,日新月異。

六、圣詠三十四:“愿望眾弟兄,一嘗主之味,其味實無窮,親嘗始知美

” 。沒有愛的生命,根本不是生命。能有不用口的心禱,不可能有沒

有心的口禱,而是心和心跟天主的愛的結合。

七、從事祈禱的人,在圣神指引和啟迪下,仔細品味天主的杰作。。在祈

禱中應當做一個“美食者”,而不是“貪食者”。祈禱的中心是瞻望

耶穌基督。

八、祈禱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天主。求恩是祈禱,但祈禱

不等于求恩。祈禱在于感謝、讚頌、光榮、渴慕、愛天主、讀圣經、

唱圣詠,禮儀中滿是這種情緒。

九、祈禱是和天主神交密談,是心底契合,是愛的傾訴、談心、談情說愛、

是出自肺腑的自由奔放、沒有規例可循。圣奧斯定說:“心中有愛,

可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十、圣維亞納神父問一位鄉下佬:“你怎么祈禱?”他說:“我不懂什么

叫祈禱,我知道祂在圣體龕內,我望著祂,祂望著我,如此而已。”

在這“如此而已”內,隱藏了整個祈禱的意義,彼此臨在,彼此凝視,

樂在其中。隨著情之所至,沉浸、陶醉在默默的朝拜、讚美、驚訝、

感恩中。

十一、為能真正達到生活、工作、一切都成為祈禱,當每天用固定的時間,

半小時左右,拋棄一切工作,收斂心神,專務祈禱,便有希望漸漸養

成祈禱的習慣,使祈禱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使祈禱的功效, 不只限于祈禱當時,而能蔓延到我們整天的生活及工作主。久而久之, 達到我們的理想:我的生活、我的工作、一切的一切,都成為祈禱!

講道集(摘錄)(十七、祈禱介紹)

講道集(摘錄)(十七祈禱介紹)

祈禱介紹

祈禱是和天主來往、交談,方式極多,因人而異,各取其愛,普通教友都用口禱、早晚課、玫瑰經 …… 。今約略介紹其他七式。

一、意識祈禱。1. 坐正,放松。2. 集中注意力。3. 有感覺而不動。

4. 有分心,置之不理。5. 完全安靜,心平氣和,開始祈禱。

二、讀經祈禱;體味經文祈禱。1. 選喜歡的章節,慢慢念。2. 引起注意,喚

起共鳴處,不怕停留,深入體會。

三、三司祈禱:默想。1. 記憶自己的一生。2.理智:我是誰?天主是誰?

3. 意志,情緒:卑微、可憐、丑陋的我;天主為什么不罰我?

四、福音瞻想。念福音并求恩。“視其人,聽其言,觀其行。”

五、默想。

六、省察祈禱:Examen of conscience, but Examen of consciousness is better.

對象是天主,不是自己,不是“撿討良心”,不是“算賬”。

是撿討自己是否意識體驗到天主今天在我身上實現祂愛的計

劃。意識到天主在我身上的工作。1. 求恩2. 感謝。3. 回憶:

(真正省察部分)4. 痛悔。5. 定改。

七、靜默祈禱:Contemplation. 不是少數人獨有的祈禱,專心從事祈禱多年

之后的人,遲早能達到這境界:由繁及簡,由頭腦下降至心

神,由人為的工作提升的天主的工作,即提升到信德的層面。

講道集(摘錄)(十六、信仰主愛,感謝主恩)

講道集(摘錄)(十六信仰主愛,感謝主恩)

信仰主愛,感謝主恩

健康或疾病,長壽或夭折,成功或失敗,那一樣為我更好?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件事:天主愛我,祂為我安排的都是最好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天主動恩惠。最重要的,不是我要為天主做什么,而是天主要我為祂做什么。圣德就是完成天主在我身上的愛的計劃,“信仰主愛,感謝主恩”。

講道集(摘錄)(十五、彌撒)

講道集(摘錄)(十五彌撒)

彌撒

Olivin 神父說:“早晨彌撒中,我是司祭,基督是祭品。整天內,基督是司祭,我是祭品。我當在整天中活出早晨的彌撒圣祭來。”

在萬物,包刮人身上,以及一切恩惠中,所見到的偉大、美麗、善良、智慧、能力、圣德,只不過是無限的天主一些有限的反映而已。受造物對我們說:“你們不要把心放在我們身上,請舉心向上,去欣賞、去愛那至高、至大、至善、至圣的天主。你們當由于天主本性本體的美善去愛祂,為天主而愛天主。”

講道集(摘錄)(十四、臨在)

講道集(摘錄)(十四臨在) 

臨在

圣體歌曲中最常色的一節是 O salutaris Hostia,它說:“耶穌誕生做我們的伴侶”,“設宴做我們的糧食”,“捨生做我們的贖價”,“為王做我們的賞報;耶穌在世時的這三項奧跡,今天在圣體圣事內繼續下去。

教宗保祿六世忠他”信德的奧跡“通諭中,稱揚耶穌在圣體圣事中的臨在方式,并將之與天主臨在人間的其他方式一一比較;他說:

——天主臨在人間用祂的能力臨在萬物中。

——天主由于祂的寵愛臨在義人靈魂上。

——天主臨在基督的教會和神職人員身上,使教會能繼續基督的救贖工作。

——天主臨在祈禱的團體中。

——天主臨在我們(最小)弟兄身上,也在貧苦的人身上。

天主臨在圣體圣事中,不只由於祂的能力、實效,而且由於祂自己的本性、本體、本質臨在我們中間。在祝圣過的餅酒形內,耶穌自己與祂的體血一起臨在。

圣體圣事務所真正的“信德的奧跡”,我們不可能了解,只要相信。相信的理由是:天主是全能的,無所不能。

講道集(摘錄)(十三、圣母的圣召,罪)

講道集(摘錄)(十三圣母的圣召,罪) 

圣母的圣召

圣母的圣召和宗徒及司鐸的圣召是同一圣召,有著同一使命——把基督給人,把人給基督。圣母懷孕,生養陪育基督,是圣母給了人基督;沒有圣母,沒有基督。 

罪和愛有著密切的關系,罪不是別的,罪是漠視、輕視、拒絕愛,罪是不肯以愛還愛,甚至還恩將仇報。只有真正了解天主愛的人,才會了解罪的兇惡。

講道集(摘錄)(十二、圣依納爵)

講道集(摘錄)(十二圣依納爵)

 圣依納爵

圣依納爵是十六世紀西班牙勞耀拉貴族出身,從小有“騎士精神”,也有“出人頭地,不甘平庸”的雄心。他要和圣方濟及圣道明競爭:“他們能為什么我不能?”他把對世上君王的忠誠轉移到耶穌基督身上。

他創立新修會完全效忠耶穌君王,命名為“耶穌會”

他賦與新修會的使命是“愈顯主榮”

他打破傳統,不步方濟會及道明會的後塵命名為“依納爵會”,而稱為“耶穌會”,突顯唯一首領是耶穌基督。

他不給會士設定一致的會衣,入境隨俗,穿當地神職人員的服裝。

他不為他的新修會設定某種特定工作,以便全方位為教會服務。耶穌會士是教宗手中的“霹靂小組”,任何地區、環境、工作崗位都可以去。

他另一句名言是“愛和服侍”。“愛”是一種情緒、動機、精神。“服侍”是一種行動、奉獻、犧牲。相輔相成,缺一便全部變質。

有一句流行過的話:犧牲我們的享受,享受我們的犧牲。

講道集(摘錄)(十一、圣神)

講道集(摘錄)(十一圣神)

 圣神

——對信仰疑惑時,念“伏求圣神降臨”,使我們的疑惑消散。

——心神憂慮,飽受創傷時,念“伏求圣神降臨”,得到安慰,醫治。

——疲勞、無力、無奈時,念“伏求圣神降臨”,重獲興奮、喜樂和信心。

——墮落犯罪,遠離天主時,念“伏求圣神降臨”,助我們誠心悔改,回歸

天父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