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派屈里克列入聖品了嗎?

聖派屈里克列入聖品了嗎?

聖派屈里克死於大約公元461年。第一個被教宗正式列品的聖人——不管怎樣,對此我們有記錄——是聖烏利濟,德國奧格斯堡的主教,於993年。

基督教首先一千年大多數聖人的列品在教區或區域層面。相對非常聖的人死后不久,地方教會確認他們能禮儀上慶祝為聖人。

聖派屈里克就是這種情況,他的瞻禮日還沒有列入教會通用日曆中。因為通常是在四旬齋期間的日子,彌撒的開始經文能是為聖派屈里克,但一切別的經文來自四旬齋的平時經文。

如果聖派屈里克是主教教區或教區的主保,瞻禮日能以更隆重的儀式慶祝。如果三月十七日是主日,那一年的瞻禮日不會禮儀上遵守。聖派屈里克的敬仰者找到許多其它的方式慶祝!

(譯)

能為自殺的人舉行葬禮彌撒嗎?

能為自殺的人舉行葬禮彌撒嗎?

如果家屬請求的話,大多數神父把葬禮彌撒看作適當和可取的。

天主教的教義問答書說,“在天主賜給每個人生命之前,他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天主保留作為生命主權的主人。我們感恩地接受生命,為祂的光榮和我們靈魂的得救保護它。我們是天主委托給我們的生命的管理者,不是所有者。那不是由我們來處理的事。#2280

問答書后來說,“我們不應該對自殺者的永生救贖失望。只有天主知道,祂能提供有益的悔改機會。教會為自殺者祈禱。”(#2282-2283

1983年的教會法典提出有限的可能被拒絕葬禮彌撒的目錄——只有如果舉行會導致嚴重的公開丑聞。當地主教能決定任何有疑問的情況。

只有天主相當知道人類的心來對一個人的得救或罰下地獄作出令人敬畏的判決。教會不能在這些事情中先占天主的判決。(譯)

有更好的詞來稱呼‘告解’聖事嗎?

有更好的詞來稱呼‘告解’聖事嗎?

你的聖事的經驗會丰富,如果你稱這聖事為——這樣想吧——‘和解’。告解只說明這聖事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和解說出最重要的,耶穌所做的。‘和解聖事’用於儀式的名字,發布新儀式的教宗保祿六世更喜歡這個名字。

和解這個詞意義丰富。它顯示天主寬恕的恩賜,清除我們放在我們自己、我們的社團、和我們的天主中間的障礙。和解意味着重新連接我們與天主之間、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隔閡。它也顯示深奧的、來自被帶回與天主、與兄弟姐妹、以及與整個受造物和諧的和平。(譯)

教會為何給嬰兒付洗?

教會為何給嬰兒付洗?

很明顯,嬰兒不能明白:忠誠的改變,去掉舊的,穿上新的,死亡和復活,新的生命,或分享基督的生命。然而,那些嬰兒的父母能明白,活出那些涵義,並把它們傳給他們的子女。他們還在活出那些理想中,體驗社團的支持,而那是非常重要的。

嬰兒受洗只有父母是真正的基督門徒才有意義。如果不是,那意義不大,只是啟動他們的孩子進入呼吁承諾活出基督使命的教會。

為孩子付洗的儀式著重由父母所作出的信仰的重要性,當對父母說:要求給你們的孩子付洗,‘你們接受培養他們實踐信仰的責任。’實踐那個詞是至關緊要的;它要求父母作為基督徒的模范。

孩子們通過耳濡目染學會成基督徒,在家里體驗基督教精神。‘家庭內的教會’為當地和世界的教會給孩子作好思想准備。是在家里,在家庭內的教會,孩子最先學會基本的信仰基礎的信賴。沒有信仰、希望和獻身的體驗,孩子不可能知道和明白世界的教會。(譯)

告解為何如此難受?

告解為何如此難受?

我肯定有神父能聽我告解,但我覺得如此難受,並總感到天主已經知道我的罪,我很抱歉。天主會寬恕我,如果我真正遺憾?

如果你真正遺憾,天主會寬恕你嗎?會的。

然而,你可能會看到悔改和寬恕太勉強。罪惡不但使我們與天主也與其它人斷絕來往。悔改不僅僅是關於與憤怒的天主弄清真相,從人的角度看,天主是失望甚於憤怒。悔改也是關於承認我們的罪影響我們如何對待其它人。

天主教的信仰是道成肉身的、神聖的、領會天主通過實體物件(水、油、麵包、酒)行事的信仰,用人類的手段,包刮神父聽告解。

作為聽告解的神父,總是謙卑和啟迪人們面對他們的罪惡,接受天主的愛和寬恕。記住,聽告解的神父也去告解!(譯)

關於聖若瑟我們知道些什么?

關於聖若瑟我們知道些什么?

從那里可以找到關於聖若瑟、耶穌養的資料:他的出生日字,死亡的日期、地點和細節,以及何時列入聖品?

既然福音書沒有在耶穌公開傳教期間提到若瑟,大多數基督徒推測,若瑟死於耶穌開始傳教之前大約公元二十七年。因為耶穌十二歲時若瑟還活着,若瑟在納匝肋死於公元七年和二十七年之間。

因為第一世紀沒有正式的列品過程,納匝肋的基督徒承認若瑟作為聖的和正直的人(瑪119),他慨然與天主的恩寵合作。其它耶穌的追隨者接受若瑟是聖人的當地的看法。

不知道若瑟出生的確切年份——可能在公元前二十五年。若瑟的父親在瑪竇福音116里是雅各伯,在路加福音3:23里是海利。福音里沒有提到若瑟母親的名字。

第一批基督徒一定更想效法若瑟的德行比記錄有關他詳細的傳記。(譯)

和解聖事

和解聖事

在和解聖事中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是耶穌所做的。當良心的省察、痛悔罪行、向神父告明所犯之罪、贖罪的行為都是在我們方面重要的因素:通過這些步驟幫我們找到寬恕。可是,現在,理解這聖事的關鍵集中在天主方面。這聖事歌頌天主恩賜的和解與平安。 (譯)

天主經——相當聰明地念了

天主經——相當聰明地念了

在天我等父者’

是嗎?”

不要打斷我。我在祈禱。’

可是 你叫了我!”

叫了袮?不,我沒有叫袮我在祈禱。在天我等父者

你瞧 你又叫我!”

什么?’

叫了我。你說,在天我等父者好吧,我在這里你在想什么?”

但是我這么說沒有什么意思你知道,我只在是念今天的經。我總念天主經。它讓我感覺良好,像完成一種義務。

好吧。繼續。”

好,我等願爾名聖。’

停一下。 你那是什么意思?”

什么?’

我等願爾名聖什么意思?”

意思是,意思是哎呀, 我沒有什么意思。究竟我應該知道什么?那只是祈禱文的一部分。那么,它意思是什么?’

它的意思是受尊敬的,神聖的,極好的。”

嘿,說的有道理以前我從來沒有想過神聖的有什么意思。謝謝。爾國臨格,爾旨盛行於地,如於天焉。’

你真的那么認為嗎?”

當然,為什么不?’

這樣做什么?”

做什么?哎呀,我想,沒什么。如果袮在地上控制件事情像袮在天上那樣,我認為這會是種很棒的事。袮知道我們這里有點混亂。’

是的,我知道;但是,我控制了你嗎?”

唉,我去教堂…’

那不是我問你的。你的壞脾氣怎么樣?你知道那才是你的問題所在。還有就是你花錢的方式 全花在你自己身上。再說你看些什么書?”

現在停一分鐘!別再挑我的毛病!我只是像那些在教堂里的其余的人一樣!’

對不起我以為你在祈求我的盛行如果做到那樣,那會不得不從正在為之祈禱的人開始。例如,像你

哦,好吧。我想我有些煩惱。袮這么一說我才想到,我可以說出其他几個人的名字。’

我也能。”

直到現在我還沒有十分考慮這個,但我真的希望停止其中的一些東西袮知道我願意真正地自由。’

好。現在事情有所進展。我們會一起干——你和我。我為你自豪。”

看,主,如果袮不介意,我需要在這里念完。這比通常多花了更長時間。我等望爾今日予我我日用糧。’

你需要停止吃麵包你已經超重了。”

嗨,等一下!這什么意思?我在這里盡我宗教的責任,袮突然闖進來提到所有我的煩惱之事。’

祈禱是懸乎的事。你會得到所求的。記住,你呼喊了我——我在這里。現在停止太晚了。繼續祈禱。(暫停)好,繼續。”

我害怕。’

害怕?怕什么?”

我知道袮要說什么。’

試試看。”

而免我債,如我亦免負我債者。’

安怎么樣了?”

瞧?我知道這件事!我早就知道袮會提到她!哎呀,主,關於我她說了謊,傳播消息。她 從不還我欠我的錢我發誓要報復她!

但是 – 你的祈禱 你怎么祈禱的?”

我不是這個意思…’

好吧,至少你還是老實的。但是,背負着所有那些是相當重的負擔。痛苦和怨恨,是嗎?”

是的,但一旦我報復了她,就感到好得多了好傢伙,對她我已有了打算。她會希望生不如死。’

不,你不會感到好些。你會感到更差。報復不是甜的。你知道自己多么不快樂 這樣,我能改變它。

你能?怎么改?

寬恕安。然后,我將寬恕你;仇恨與罪過,會是安的問題 不是你的。就你而言你會解決這個問題。”

喔,袮知道,你是對的。袮總是對的。比我要報復還要重要我要與袮和好好吧,好吧我寬恕她。’

你看看!好極了!你感到怎么樣?”

嗯,好,不錯。還不賴嘛!事實上,我感覺好極了!袮知道,我不想今晚睡覺緊張。你要知道,我一直沒有好好休息。’

是的,我知道。但是,你還沒有完成你的祈禱,是嗎?繼續吧。”

哦,好吧。又不我許陷於誘惑,乃救我於凶惡。’

好!好!我會那樣做。只要你不使自已處於能被誘惑的地方。”

袮的意思是什么?’

你知道是什么意思。”

是的,我知道…’

對。繼續吧。結束你的祈禱。”

因為國度、權柄、和榮耀全是袮的,直到永遠。亞孟。’

你知道什么會帶給我榮耀?什么會使我真正快樂?”

不,但我很想知道。現在我想使袮高興我真的把事情弄得一團糟。我想實實在在地跟從袮現在我明白那會是多好。所以,告訴我怎么讓我使你高興?

你剛剛這樣做了.”

(譯)

为什么几部福音有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几部福音有不同的地方?

首先,事实是每部福音有自己的作者,有预期的读者和目的。每位作者从他自己的观点讲述耶稣的故事,选择、叙述耶稣生平中的事件和言论,建立他的观点和他希望传达的教训。

再说,福音是在基督死亡和复活后写成的。福音的作者以复活后的事件和信仰讲述耶稣的故事。他描述过去事件的知识和理解来自现在和将来。(譯)

我們領洗時發生什么?

我們領洗發生什么?

現代的天主教徒很多時間准備他們自己或他們的孩子領洗。要買新的衣服,參加教理班,選代父母,所有的一切引入彌撒中的一刻,當付洗的水倒在新加入者頭上時。但聖洗——以及所有的聖事,其實——比儀式的那一時刻更重要。

聖洗的儀式並不帶來出現天主的愛,如果那種愛在儀式前不存在的話。聖洗是教會儀式的一種方式,滋生信奉從我們開始的一刻就先愛了我們的天主。聖洗是一個家庭和團體舉行這種領洗中愛的經驗的儀式。

還有其他生活的經驗——出生、死亡、受洗、成長等等——在聖洗中舉行。水代表生命、死亡、潔淨和成長,它使我們回想起諾亞時代的洪水,以及被梅瑟分開的紅海之水。蠟燭象徵我們的狀態,如‘復活節的人’,意味教會把基督徒‘傳遞火炬’方式的承諾給那些受洗者。白袍代表教會的信仰、即聖洗把我們從原罪中釋放出來。

聖洗不僅對個人,也對基督的奧體、教會產生影響。那就是為何堅持在基督徒集會中舉行付洗儀式,隨同社團出席並積極參與。終究,社團歡迎新的成員,與他們一起行進,為他們提供范例,支持和培養他們。聖洗以天主的愛和關懷開始,通過基督顯示給我們。它繼續與我們在一起,教會,生活及發生天主的愛和關懷,通過基督賜給世界。那是個嚴肅的承諾。(譯)

—————

諸聖相通功是什么?

天主教徒相信‘諸聖相通功’。即使人死了,我們與他們保持聯系,他們也與我們有聯系。這如何可能?通過受洗,我們進入耶穌的死亡和復活才成為可能。耶穌雖然死了,祂從死者中復活,甚至保持比祂在世時對所有信祂的人更現實。我們活於基督。那些相信基督的、已死的人在祂內繼續存活。

因此,無論死或活,我們以愛相連。所以當非常愛你的祖母死了,我們相信她在天堂繼續愛她在世上所愛的人,但用更大的強度、深度、和無私來愛。

聖人們在天主教起重要作用,因為天主教確認人們如何通過他人知道和愛天主。父母和家庭在你們每件事上的發展起關鍵作用,包刮信仰。在以后的生活中,各種各樣其他的經驗,特別是友,對我們信仰方面的成長有很深的影響

諸聖相通功是連接我們和天主的愛的友誼的網絡。聖人們不向着自己,而是向着天主。聖人們不可能替代耶穌,因為他們整個生命和所有他們的精力處於集中在祂身上,並在祂內集中在我們身上。如果我們瞻念聖人,我們會被導向耶穌。(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