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徒還念九日經嗎?

天主教徒還念九日經嗎?

如果你的教區有不多的祈禱儀式,像九日敬禮、聖體降福、公念玫瑰經、等等,你應該本着近代教會曆史和發展看到所發生的事情。

在梵二會議之前,普通和個人虔誠找到表達最容易的普通敬禮,像拜苦路、九日敬禮、公念玫瑰經、和聖體降福。在這些虔誠敬禮中,人們能用他們自己的語言祈禱和表達他們自己。隨着釆用本國語言奉獻彌撒聖祭和呼吁更多地積極參與 ,人們能更容易分享正在舉行的彌撒。他們更能表達自己的信仰,把他們的難題放在上主前面。

第二個新生事物是在下午和傍晚舉行彌撒。對不能參加早晨彌撒的人,現在有機會在傍晚參與彌撒和分享聖體聖事。彌撒聖祭通常替代了祈禱和九日敬禮。最后,‘神聖禮拜儀式的搆成’(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發布的第一個文件)承認了私人祈禱的地位。

九日經和其它的虔誠敬禮並沒有消失。有的教區在彌撒前或后公念玫瑰經。許多教區在封齋期間公拜苦路。有些教區和聖堂進行聖安東尼或求聖跡的九日敬禮。還有許多教區有聖母月 敬禮,並為萬福童貞聖母像加冕。(譯)

彌撒如何組成?

彌撒如何組成?

彌撒的基本形式能被描述為膳食。這不是說那就是另一膳食,或我們視彌撒作為祭獻。根本不是。意思是,彌撒的形式,即使我們看作祭獻,是膳食的祭獻。如果我們記得膳食的格式,我們能明白彌撒的順序。

當朋友們聚餐時,他們坐著交談:然后他們圍着桌子,相互祝福,傳遞食品,吃吃喝喝,最終分手回家。彌撒中我們釆用同樣的步驟:1)集合,2)念聖經,3)分餅,4)囑咐 。(譯)

教會為何不讓非天主教徒領聖體?

教會為何不讓非天主教徒領聖體?

天主教官方立場現保持聖體不僅是基督徒合一的源泉,還是合一的象徵——真正的合一

一份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有權威的文件表達,‘基督的身體在聖體中加強,(信眾)顯示,

以具體的方式,這件聖事恰當地表示和奇妙地引起天主子民的合一。’

當明顯得分歧還存在的時候,我們不能提出合一的象徵。當我們以過后分開回到我們各種教會這樣做的意向時,在同一祭台領聖體不是合一的象徵。簡而言之,如果事實上,我們與其他基督教團體分離,天主教會教導我們不應該假裝有真的合一。(譯)

諸聖相通功是什麽?

諸聖相通功是什麽?

天主教徒相信‘諸聖相通功’。人雖然死了,我們與他們,他們與我們,還保持聯系。這如何可能?通過聖洗我們參與耶穌的死亡和復活使之可能。耶穌雖然死過,祂從死亡中復活,對所有相信祂的人甚至依然比祂在世時更臨在。我們活在基督內。那些相信基督的已死去的人依然活在祂內。

因此,無論生或死,我們在愛中聯系。所以當十分愛你的祖母死亡時,我們相信她現在在天堂里繼續愛她在世時愛的人,但以大得多的強度、深度和無私來愛。

在天主教信仰裏聖人起重要的作用,因為天主教信仰承認人們通過其他人了解和愛天主。父母和家庭在發展你的每件事情上起關鍵作用,包括信仰。在一生中,所有各種其它的經驗,特別是友誼,在我們如何在信仰中成長有很深的影響。

諸聖相通功是友誼的網絡,它連接我們到天主的愛。聖人的作用像窗口,通過它我們能看到天主愛的輪廓。聖人不指向他們自己,而是天主。對聖人來說不可能取代耶穌的位置,因為他們整個生命和所有的能量依然集中在祂身上,在祂內到我們身上。如果我們求助於聖人,我們會被引導到耶穌。(譯)

與耶穌一起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兩個盜賊是誰?

與耶穌一起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兩個盜賊是誰?

有人搜尋兩個與耶穌一起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盜賊的名字沒有成功。

路加福音(2333-43)告訴我們耶穌被釘在兩個盜賊之間的十字架上。路加沒有寫出任何一個的名字。

然而,三本不同聖人行實的集子作出他們的名字,傳說‘好的盜賊’叫迪斯馬斯,不悔改的盜賊叫蓋斯塔斯。

這個資料的來源是用一本幼年期的阿拉伯語福音。這本書在中世紀西方很流行。它有個傳奇或神話,兩個盜賊在聖家逃往埃及時伏擊聖家。

迪斯馬斯蓋斯塔斯四十個古希臘銀幣使聖家不受傷害。就此聖嬰耶穌預言這兩個人會與祂一起在耶路撒冷被釘在十字架上,祂會帶迪斯馬斯與祂一起進入樂園。(譯)

慷慨的心

慨的心

與耶穌交朋友有兩項要求:對天主的愛和近人的愛。看上去好像要求並不高,是嗎?然而,聖經告訴我們,耶穌不是平易的。愛天主和愛我們的近人需要我們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開。那可能是最難的事。把天主和近人放在第一位包含謙虛,它也包含信任和慷慨的心。耶穌的朋友都有這些品質。我們也被邀請成為耶穌的朋友,接受祂的邀請,我們承諾自己日益在謙虛、信任和慷慨的心中成長。

與耶穌交朋友的代價是什麽?

被他人認為是耶穌的朋友嗎?(譯)

信仰主基督要做的事

信仰主基督要做的事

有人認為信仰主基督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因為有許多事不允許做。他們常覺得,信仰生活會使他們失去自由。其實,主耶穌要我們做的事只有一件,就是「愛」;不許我們做的事也只有一件,就是「犯罪」。真愛,就不會犯罪;犯罪,必然是缺乏了愛。愛帶給人生命與幸福,罪惡卻帶給人死亡與痛苦。其實天主的誡命並不難守:因為在天主的誡命中,沒有一條要求我們做超過人性、超過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摘自網絡)

五條贖罪的途徑

五條贖罪的途徑

對於贖罪改過的一些途徑,,各有千秋,但都是引人升天的捷徑。

承認自己的罪。如此,上主才會寬恕你。一個人承認自己的罪過,以後就不易再犯;故此,

你該激發你的良心,自我控告,以免你的良心將在上主的審判台前控告你的罪行。這是一

條最佳的贖罪的途徑。

二、不記仇,不發怒,真心寬恕得罪我們的人誠如基督所說:「你們若寬恕別人的過犯,你

們的天父也必寬恕你們的。」

從心靈深處發出你熱誠與專心的祈禱。

你要周濟窮人;這個善工具有非常大而深遠的效能。

五、自謙自卑你的罪惡也會被根本消除。聖經所載的稅吏便是一個明證:他既乏善可述,就

獻上了自己的謙卑,因而擺脫了罪惡的重擔。

五條贖罪的途徑:一是認罪求赦;二是寬恕仇人;三是恆心祈禱;四是周濟窮人;五是自謙自卑。

學會治療創傷的辦法就該善為利用,好使及早恢復健康,放心去享受聖筵;使我們在偉大的榮耀中去迎接基督——光榮的君王。並借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恩寵、仁慈、善良能獲得永福。

(摘自金口聖若望主教《講道集》

解除婚姻關系只是離婚的天主教方式嗎?

解除婚姻關系只是離婚的天主教方式嗎?

你常聽到這個誤述:‘解除婚姻關系只是離婚的天主教方式’。你聽到許多人在很多不同場合這樣說(有時候看起來這個說法有點道理)。然而解除婚姻關系與離婚非常不同。離婚是法律聲明一項正當的聖禮儀式的婚姻從未存在。

有許多原因為何兩個特定的人不能在婚姻項目中結合他們的生活。並非總是缺少寬容應該追究責任。有時候它在婚禮之后僅僅几年就變得明顯,從一開始那裏就沒有婚姻。公開宣布一項婚姻不再存在是天主教所謂的‘解除婚姻關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