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區會議
教區會議每個教區和主教管區的行政辦公室。它由教區的主要官員組成。這些官員協助教區主教治理教會。
教區會議包括主教代理,他通常也是教區會議的主持人、教區的神父、教區官員、副教區官員、公證員、財務人員和財務委員會。主教可以增加更多他選擇的官員。
(譯)
教區會議
教區會議每個教區和主教管區的行政辦公室。它由教區的主要官員組成。這些官員協助教區主教治理教會。
教區會議包括主教代理,他通常也是教區會議的主持人、教區的神父、教區官員、副教區官員、公證員、財務人員和財務委員會。主教可以增加更多他選擇的官員。
(譯)
奉獻競爭
首先,必須理解奉獻的含義。奉獻是祈禱的宗教形式,它是一個九日經,一篇啟應禱文,一串念珠,玫瑰經,或另一種與天主教有關的祈禱形式。“奉獻的競爭” 指的是虛假的借口稱一種祈禱的形式比另一種祈禱的形式更有力。(借口是 “為一個行動過程辯護的理由,而不是真正的理由。”)
1. 一種祈禱比另一種祈禱更有力的主張。
例如:一些主張認為許多不同的玫瑰經祈禱比原來的玫瑰經祈禱更有力。其目的是引導信徒遠離唯一由教會認可的神聖的玫瑰經。
主張每天誦念某個九日經提供某人的祈禱會有回應。其它的九日經不提供保證。
2. 一個特定的祈禱團體比教會其余的團體更聖的印象,因為他們祈禱的次數更多。
例如:一批天主教徒從日出到日落聚集在一個住所在白天誦念一千遍玫瑰經。(出埃及記20:天主教徒念五十遍串經。)他們在互聯網上廣而告之,暗示他們比其他地方的天主教徒更聖。他們也用這事件宣稱他們的祈禱得到了回應,比起那些只在當地教堂念一串玫瑰經的。
這些天主教徒似乎忘記了,重要的不是數字,而是心中的一切。在密室向天堂里的聖父祈禱的人,將在天堂得到賞報。吹噓自己祈禱的人已經在世上得到他的賞報。
摘要:說到祈禱,不是如玫瑰經那樣的宗旨回應祈禱。不是聖人回應祈禱。是天主的恩寵,不是其他人,賜於個人靈魂的降福。如果你得到了治愈,是天主治愈了你。念珠或九日經僅僅是祈禱的形式,通過萬福瑪利亞或天上的聖人代禱,靠近天主。
(譯)
誹謗的意思
根據天主教教理,# 2477,
“ 尊重別人的聲望,禁止對他們可能造成不當的傷害的態度與言語。下列情況使人成為有罪的:
──武斷,就是沒有充分根據而當以為真,甚或默認,近人在倫理上的缺失;
──誹謗,就是無客觀健全的理由,揭發別人的缺點與過錯給不知道此事的人;
──誣衊,是以違反真理的言詞,傷害別人的聲望,使人對他作出錯誤的判斷。”
(天主教教理 #2477 )
關於這件事,聖經說:
“ 愚人只會信口開河;明智人的話,卻是經過權衡思量的。”(德21:28)
“ 搬弄是非的人,是污辱他自己,為眾人所憎惡。”(德21:31)
總之,“誹謗”的意思是,沒有很好的理由,把別人隱藏的錯誤讓大家知道。
(譯)
信仰的保證
天主教會把 “信仰的保證” 定義為自宗徒時代以來通過聖經和聖傳傳下來的天主教教義。這兩個被稱為”信仰的保證”。(寄托信仰)。
聖經和聖傳(信仰的保證)相應地被訓導當局(拉丁語為“老師”)解釋為教會的權威教學,由教宗、羅馬主教和主教大學一起行使。
天主教會相信關於信仰的保證是基督留下的所有需要的知識(公共啟示),既在經文(聖經)又在口頭指示(聖傳)。口頭指示是教導,但正確解釋聖經和基督的話,灌輸給使徒,然后他們灌輸這些關於聖經等等的教義……通過使徒繼承那些祝聖要取代他們位置的人。雖然這個聖傳沒有記載在聖經本身,它記錄在教會長老早期的教誨裏。例如,它記錄在波利卡普和他的弟子依納爵的著作中,它是通過教會教導的曆史回響。
總的來說,“信仰的保證” 是羅馬天主教為信徒的信仰而在聖經和聖傳中所揭示的真理的主體。
這是教會的使命,是主賦予天主教會的,是為了保護「信仰的保證」,因為「信仰的保證」是無法改變的,教會有責任保存、保護和解釋它。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這個教義的介紹中說, “ 護衛信仰的保證是天主托付給教會的使命,她滿足每個時代”。作為基督徒,我們相信主耶穌基督建立了權威的教會,通過訓導當局或教導權威,已有確定耶穌基督的教導的真理的能力。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作為天主教徒,無一例外地被要求信仰天主教的所有教義。我們不能說,“我相信這個,但我不相信那個。”
(譯)
屬於兩種不同的教派
一個人可以屬於不同的教派嗎?由於神父短缺,我們的教堂為信徒不再有一個全職神父。教堂不再提供任何安排。當地的天主教堂似乎正在消失。
几年前,我在社區里發現了一個非常活躍的教堂。一位年輕的傳道者可以聽到我們的需要。我發現我從參與這個新教堂中獲得了很多。
天主教會反對我參與不同教派的教會嗎?
天主教會不會命令任何人應該如何選擇宗教。同時,你應該明白當你領受了堅振聖事,你被派遣捍衛和促進天主教信仰。
你必須認識為什么有兩種不同教派的原因,因為有兩種不同的信仰。問問你自己:“ 耶穌在世建立了什么教會?” 那是你想屬於的教會嗎?天主教會在聖體龕和聖體聖事內享有耶穌真正的臨在。其它三萬個不同的教派不能這樣說。你不能侍奉兩個主人。不可能同時相信天主教會的教義或另一教派的教義。你必須選擇一種信仰。
如果你發現需要參加其他教派的活動,你可以這樣做,倘若這些活動不會損害你的信仰。例如,不推荐聖經研究,因為其他宗教的教義是不同的,經常反對天主教教會。
你也不適合宜領受不同教派的聖體。如果這樣做,也意味通過你的行為,你在說所有的教會是通樣的。換句話說,這是否認天主教的聖體聖事內耶穌真正的臨在。
(譯)
天主教會十二個月的奉獻
禮儀年每個月有特別的意義。能解釋一下嗎?
很可能聽說過“五月是聖母月”,同樣,每個月都有一項奉獻。這些奉獻是:
1. 一月獻給耶穌聖名,
2. 二月獻給聖家,
3. 三月獻給聖若瑟,
4. 四月獻給耶穌聖體,
5. 五月獻給聖母,
6. 六月獻給耶穌聖心,
7. 七月獻給耶穌寶血,
8. 八月獻給聖母無玷之心,
9. 九月獻給我們的痛苦聖母,
10. 十月獻給玫瑰聖母,
11. 十一月獻給煉獄靈魂,和
12. 十二月獻獻給無原罪始胎聖母。
(譯)
死刑
天主教關於死刑的教導是什麽?教會贊成嗎?
在天主教教理中,我們讀到:
“ 相應於捍衛公益的責任,國家致力令那些危害人權和基本民法的舉動,不得擴散。合法的掌權當局有權利和義務按罪行的嚴重性而施予懲罰。懲罰的首要目的是補償因罪行而引起的紛亂。當懲罰為罪犯自願接受時,就有贖罪的價值。其次,除了捍衛公共秩序和和保障人身安全外,懲罰有治療的效果價值,在可能的範圍內,有助於罪犯的改過遷善。”(天主教教理 #2266)
“ 假設有罪一方的身份和責任已完全被確定,教會的傳統訓導並不排除訴諸死刑,但只要這是唯一的可行之道,藉以有效地保護人命,免受不義侵犯者之害。”(天主教教理 #2267)
“ 如果非殺傷性的方法足以衛護人們的安全,免受侵犯者之害,掌權者只應採用這些方法,因為這些方法更符合公益的具體條件,也更合乎人性的尊嚴。” (天主教教理 #2267)
“ 事實上,今日由於國家具有各種有效地防止犯案的可能性,使犯罪者不得再逞,而不至於決定性地剝奪其改過自新的機會,因此,絕對必須處決罪犯的個案就「十分罕見,即使並未完全絕跡」。”(天主教教理 #2267)
如上所述,天主教會在教理問答中提到,“不排除訴諸死刑,如果這是有效捍衛人類生命對不義的侵略的唯一途徑。” 同時,指出這樣的例子,今天 “非常罕見,如果不是几乎不存在。”
這啟發智慧,教會并沒有否認其傳統地位的國家都有權動用死刑,許多天主教主教,連同教宗保祿六世和若望保祿二世反對國家行使這權利。
正如美國天主教主教所說,“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傾向於釆取暴力措施來解決一些最困難的社會問題。…包括增加對死刑的依賴來處理犯罪……暴力不是解決辦法,它是我們失敗的最明顯的標志…我們不能通過殺戮來教導殺戮是錯誤的。” (面對暴力文化)
應該指出,通過 “ 因著堅振聖事,他們 [受過洗的人]與教會更完善地連結起來,又因受到聖神特別力量的充實,更責無旁貸地以言以行,去宣揚並維護信仰,作基督真實的見証人”(天主教教理 #1285)。
如果天主教徒支持死刑,那么天主教徒如何傳播和捍衛信仰以拯救靈魂呢?他們不能!當你對一個處於大罪中的人判處死刑時,你無法拯救一個靈魂。這樣的人是永遠的詛咒。你可以說這樣的人應該永遠受詛咒。你忘了耶穌是來拯救那些迷失的人,而不是那些已經得救的人嗎?你不應該效仿耶穌嗎?你忘了,在審判日,你將被你衡量別人用的同樣尺度來衡量嗎?如果你不能原諒凶手,你的罪就不會被赦免!這是耶穌的聖言。
你知道嗎?有更多的囚犯被拯救,比那些非囚犯在他們的生活中沒有時間為耶穌懺悔的人。因為囚犯們有充足的時間來反省他們的罪過。在他們的孤寂中,他們能夠敞開心屝,傾聽聖神的內在的、譴責他們的聲音,并藉天父的恩寵,使他們轉向基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罪人不喜歡改變靈魂的孤獨的恩賜 。
這樣會導致靈魂永遠被譴責,判處死刑就錯了。
當一個人應該死的時候,決定生命中的那一刻是錯誤的。判處死刑者這樣做,使自己處於與天書平等的地位。因為只有天主有權賦予生命,并在祂決定的時刻拿走它。那些在預定的時刻拿走人類生命的人,作為生命的收取者,他們認為自己與天主平等。撒旦也認為自己與天主平等,這導致它的垮台。
當再三證明無辜者被他人犯的罪判處死刑是錯誤的。你准備處死多少無辜的人?通過支持死刑,你犯了謀殺無辜人命的罪行!
當死刑是仇恨、報復和非理性恐懼的產物,判處死刑是錯誤的。
在很多地方,死刑是一塊跳板通向要求把那些犯下諸如強奸、戀童癖、販毒等屢犯各種罪行,包括盜竊,等等的人處死。這一切在哪里停止?在一些穆斯林國家,以穆罕默德的名義,領導者處決妓女,同性戀,女同性戀,淫婦(而不是作惡的男性),小偷,等等。
這些執行死刑的支持者,許多人稱自己為基督徒,要求死刑,而在他們所犯下的墮胎罪中,沒有看到殺害胎兒的錯誤。他們沒有看到謀害長者安樂死的錯誤、天主教會譴責的無視殘障,包括個人的自殺。他們認為有 “活着的意志”,如果存在某些條件,生命的必要性應該被剝奪是沒有錯的,這樣他們就可以不受尊重地死去。這樣的死亡也是自殺!
耶穌沒有光榮地死去。他被視為最壞的罪犯,作為罪犯被釘在木頭的十字架上。耶穌死於羞愧,好讓你得救。你的救恩取決於你願意原諒最壞的罪人,使天主的恩寵感動他們,導致他們悔改。
不要用別人的生命玩弄天主!
(譯)
天主教對死亡的定義
天主教會如何定義死亡?意思是,一個人死后會發生什么?
天主教會教兩件關於死亡的事。
首先,天主教會教導說,死后,肉體與精神(精神身體)和靈魂(意識)分開。靈魂,現在是一個有意識的靈性存有,像天使,通過它的靈性身體、靈魂(幽靈)顯現出來。在這種新的精神形態中,靈魂由天主評判。
其次,正如聖經所教導的,死亡是因為原罪而降臨到每個人身上的。“ 故此,就如罪惡藉着一人進入了世界,死亡藉着罪惡也進入了世界;…”(羅5:12)
(譯)
死海古卷
天主教會對死海古卷的立場是什么?
1947年,死海古卷被一個牧童在死海西北岸的洞穴中發現。原來,這些古老的卷軸用希臘文,希伯來文和亞拉姆文寫的,日期從公元前第一和第二世紀。
在這些著作中,有一些最古老的舊約副本,包括上面提到的每本書的片段。據認為,這些文本由一個猶太教派稱為愛色尼保存在圖書館裏的一部分。除了聖經(約40%),死海古卷還包括額外的聖經文學副本,這些作品已知存在,卻不規范,以及以前未知,描述生活在修行社區虔誠的猶太人信仰和規則的著作。
《死海古卷》的發現和研究表明,天主的聖言是如何忠實地流傳下來的。今天在舊約中找到的話與耶穌在地球上生活前一個世紀所寫的話完全相同。
(譯)
體驗的時刻
聖詠34:9
請你們體驗,請你們觀看:上主是何等的和藹慈善!投奔他的必獲真福永歡。
你喜歡品味什么?也許是早上第一杯咖啡,或是你最喜歡的一塊餡餅。可能是在落日之后天空中最后一點顏色。聖詠作者告訴我們要學會體驗天主的聖善。這意味着需要練習。我們必須積極尋求天主的臨在,學會承認它,然后就在那里休息。在天主的臨在中休息,叫我們在那里躲避一切可能分散我們注意力的事。體驗天主的聖善意味着只專注於天主。凡受庇護在那里的,都是有福的。
我體驗怎樣的個人經曆?
在我忙碌而積極的生活中,我需要做些什么來學會體驗天主是多么聖善?
教我體驗你的聖善,我的天主。願禰的臨在成為我的庇護所。 亞孟。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