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你得救了吗?

救赎:你得救了吗?

当有人问天主教徒是否得救时,他们应该如何回答?我们知道我们是通过耶稣基督得救的,但很难向不断问这个问题的福音派教徒解释。

当你作为天主教徒被问及是否得救时,你应该回答:“我已经得救了”、“我正在得救”和“我将要得救”。请允许我解释一下。

“你已经得救”的圣经证据见《格林多后书》5:17,其中说:“所以誰若在基督內,他就是一個新受造物 。”

“你们正在得救”的圣经证据见《格林多前书》15:2,其中写道:“假使你們照我給你們所傳報的話持守了福音,就必因這福音得救,否則,你們就白白地信了。”

“你将得救”的圣经证据见《罗马书》5:9,其中写道:“我們既因他的血而成義,我們更要藉着他脫免天主的義怒。

(譯)

SALUBONG

SALUBONG

什么是 salubong?

Salubong 是复活节周日黎明前的一种仪式,重现复活的基督与聖母相会的情景。

在菲律宾,复活节周日早上,复活的基督和万福聖母的雕像会被抬着穿过城镇,分成两支游行队伍。参加游行的人按性别分开。男子和男孩跟随耶稣基督的雕像,而妇女和女孩则跟随披着黑色丧纱的悲伤聖母的雕像。

两组人到达教堂内指定的集合地点,通常是在教堂前部,由一个打扮成天使的小女孩从玛丽亚雕像上取下黑色哀悼面纱。两尊雕像从街道的不同方向走来,这时教区居民们会手舞足蹈、上蹿下跳、拍手欢呼、高声欢呼并唱圣歌。这种欢庆之后是敲钟、焰火和欢乐的复活节弥撒庆祝活动。美国许多为菲律宾社区服务的教区都举行这种宗教仪式。

(譯)

向圣人祈祷

向圣人祈祷

我的非天主教朋友指责我和天主教徒向圣人祈祷,因此把圣人抬高为神。虽然我们确实向圣人祈祷,但我们并不认为圣人或圣母玛利亚等同于天主。我该如何回答这些人呢?

在古代,祈祷时使用“祈祷”一词,如 “我们向你祈祷”,意思是 “我们请求你”。因此,在古代,当你向圣人祈祷时,“你是在请求他们”。这种做法没有改变。遗憾的是,有些人不知道“向”圣人“祈祷”一词的“另一种含义”。

经过澄清,当天主教徒向圣母玛利亚或数千名圣人中的任何一位祈祷时,他们是在请求圣人在主耶稣面前为他们代求。

因此,当您向圣犹达祈求帮助寻找失物时,您是在请求圣犹达代表您在天主面前求情,以获得找回失物所需的恩典。

当你向圣母玛利亚祈求奇迹般的治愈时,你是在祈求圣母玛利亚从她的爱子耶稣那里获得你所寻求的恩宠。你是在请求圣母玛利亚为你求情。这符合《圣经》的教导,《圣经》中说:“从今以后,世世代代都要称我(玛利亚)为有福的……”。[路 1:48]

总之,天主教徒不认为圣母玛利亚或任何圣人是与天主等同的神。天主教徒期望他们的祈祷“通过”圣母玛利亚或圣人的代祷得到回应。

(譯)

圣人画像

圣人画像

在自己的环境中摆放天主教圣人的画像并向他们祈祷,这不是偶像崇拜吗?

环顾你的房子或办公室,难道没有你所爱的人或名胜古迹的照片吗?这是否意味你崇拜那些人或崇拜照片上所展示的任何东西,无论是汽车还是马?亲人的照片提醒你,这些人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你与他们关系密切。这让你希望身临其境。圣人也是如此。圣人的照片提醒人们,他现在在天堂,享受着天主的荣耀。你希望与他亲近。

在精神或身体有需要时,你会呼唤一位或多位圣人,请求他们为你代祷。这些圣人与你一起向天主祈祷,希望得到你所寻求的恩惠。毕竟,你们所有人都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这个大家庭就是基督的奥体,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得救的人。

(譯)

“圣人”称号的由来

“圣人”称号的由来

“圣人”一词的由来是什么?天主教徒可以称任何在世或已故的人为圣人吗?未到理智年龄而夭折的孩子,既然已在天堂,是否可以被称为圣人?

首先,“圣人”一词的意思是神圣、圣洁、纯洁、无可指责、献身的人。

圣经中有多处提到“圣徒”一词,其中一处是罗马书 15:25,其中说:“現在我要起身往耶路撒冷去,為供應聖徒。 ”在《罗马书》的同一章中还有其他关于圣徒的记载,《默示录》中也有其他记载。(默示录 13:7、13:10、14:12、16:4-6、17:5-6 和 19:6-9)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圣徒”一词指的是基督徒。

当提及天主教会中的圣人时,名字前的“圣”称谓(如圣若翰)意味教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承认教会中的一位成员(已去世),他因天主的恩典而过着值得效仿的生活:充满信心、希望和仁爱。只有教会有权在天主教会内授予个人这一称号。这一称号是个人晋升为圣人的最后一步,之前的称号包括“天主的仆人”、“尊贵者”和“真福”。

当一个受洗的孩子在未成年时死去,由于他/她是无罪的,他/她会绕过炼狱,直接升入天堂。毫无疑问,这个孩子是天国的圣人,但由于天主教会并没有授予这个孩子“圣人”的称号,因此称这个孩子为圣人是不恰当的。

然而,没有什么可以阻止父母向已升入天堂的孩子祈祷,请求孩子在天主面前为他们求情。

(譯)

天使为何被称为圣的

天使为何被称为圣的

我对天主教会中“圣人”一词的用法感到困惑。我的理解是,“圣人”一词是给予被教会加冕的人的称号。然而,弥额尔、嘉俻额尔和辣斐尔三位天使却被称为 “圣的”。这是为什么呢?

在天主教中,“圣人”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例如:

a. 正如你所指出的,这是天主教会对那些已被加冕的人的称号。

b. 在《圣经》中,早期教会的在世成员被称为“圣徒”。

c. 天主教会选择将“圣的”一词用于天使弥额尔、嘉俻额尔和辣斐尔,因为他们在救赎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正如你所了解的,“圣人”一词在天主教会中有不同的用法。

(譯)

在旧约时代的圣人

在旧约时代的圣人

我们听说过新约时代的圣人。那么旧约时代呢?我们有旧约时代的圣人吗?

从亚伯拉罕的时代直到耶稣荣耀复活的日子,天主的选民犹太民族的所有义人都是圣人。在他们死后,他们在阴府(limbo),即得救者的灵界等待,直到耶稣下到阴府(limbo)去接他们。

在这些先知中,我们发现了天主所深爱的先知,即亚伯拉罕(创世纪 20:7)、阿加波(宗21:10)、阿古爾(箴言书 30:1)、雅洛貝罕(列王纪上 11:29)、亞毛斯 (亞毛斯 7:8)、阿匝黎雅 (編年紀下 15:1)、巴爾納伯(宗13:1)、达味(希伯来书 11:32)、德波辣(民長紀 4:4)、厄里亞(列王紀上18:22)厄里叟(列王紀上19:16)、厄則克耳 (厄則克耳 1:3)、加得(撒慕爾紀下 24:11)、基德紅 (希伯来书 11:32)、哈巴谷(哈巴谷 1:1)、哈蓋 (哈蓋 1:1)、歐瑟亞 (歐瑟亞 1:1)、胡耳達 (列王紀下22:14)、依多(編年紀下9:29)、依撒意亞(依撒意亞 13:1)、雅各伯(创世纪 28:10)、耶胡(列王纪上 16: 7)、耶肋米亞(耶肋米亞1:11)、岳厄爾(岳厄爾 1:1)、施洗若翰(路加福音 7:28)、約納(約納 1:1)、若蘇厄(若蘇厄书 1:1)、瑪拉基亞(瑪拉基亞 1:1)、米該亞(米該亞 1:1)、米加雅(列王纪上 22:8)、米黎盎(出谷紀 15:20)、梅瑟(申命纪 34:10)、納鴻(納鴻 1:1)、納堂(撒慕爾紀下7: 2)、諾厄(创世纪 7:1)、亞北底亞(亞北底亞 1:1)、敖德得(編年紀下15:3)、撒慕爾(撒慕爾纪上 3:20)、舍瑪雅(列王纪上 12:22)、耶肋米亞的烏黎雅(26:20-21)、貝勒基雅的兒子匝加利亞(匝加利亞 1:1)、約雅達的兒子則加黎雅(編年紀下24:20)和索福尼亞(索福尼亞 1:1)。

(譯)

天主教会中被封为圣人的人数

天主教会中被封为圣人的人数

天主教会有多少被封为圣人的人?似乎太多了,让人怀疑这一过程是否被滥用。

天主教会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封为圣人。圣人可能多达上万人。

你必须意识到,几个世纪以来,程序已经发生了变化。曾几何时,每位主教都有权为其教区内的某个人封圣。直到公元 1000 年左右,天主教会才制定了一套集中在罗马的封圣程序。与此同时,加冕程序也得到了明确。例如,今天我们知道,成为圣人有四个步骤。

(譯)

“圣人”一词的含义

“圣人”一词的含义

作为天主教徒,我们被鼓励通过圣人向耶稣祈祷。教会如何确定谁是圣人,谁不是圣人?

当天主教会提及圣人时,指的是已经去世的人,他的一生堪称楷模,人们相信他活在天堂,与天主永恒同在,并已被封为圣人。

“封圣是教宗的一项无懈可击的声明,即某人作为殉教者和/或以英雄的方式践行基督教美德而牺牲,现在已在天堂,值得所有信众尊敬和效仿。在做出这样的宣布之前,需要经过封圣程序和另一项详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此人的圣洁声誉、著作以及(殉教者除外)死后因其代祷而出现的奇迹。殉道者不需要神迹。教宗可以免除封圣程序中通常要求的一些手续(等同封圣),正如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 1960 年5月26日为圣格雷戈里-巴尔巴利戈(St. Gregory Barbarigo)封圣时所做的那样。圣人在普世教会的礼仪崇敬中值得尊敬”。

“教会从一开始就崇敬圣人。公职人员的荣誉总是需要当地主教的批准。殉道者是最早受到尊敬的人。死于397年的图尔的圣马丁是第一个被尊为圣人的非殉道者。教宗为普世教会首次正式册封圣乌尔里希是由若望十五世于993年册封的。1171年,亚历山大三世将封圣程序保留给罗马教廷。1588年,西斯笃五世(Sixtus V)成立了礼仪圣部(Sacred Congregation of Rites),其主要目的是处理封圣和加冕事宜:这一职能是圣人事迹部的工作。现行程序在《教会法典》第 1999-2141 条教规和保禄六世1969年颁布的法令中有所概述”。

封圣法令的主要部分规定:

“为了神圣和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的荣誉:为了天主教信仰的崇高和基督徒生活的提高;根据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受祝福的宗徒伯多禄和保禄的权威,以及我们自己的权威;经过成熟的审议,并经常恳求天主的帮助;以及我们许多兄弟的建议”。

“我们裁定并确定(姓名)为圣人,并将他(她)列入《圣人目录》,声明他(她)将在普世教会中受到虔诚的敬仰”。

“以圣父、圣子及圣神之名。阿门”

“圣人和受祝福者的正式名单载于《罗马殉教书》及其最后一次出版后发布的相关法令中。巴特勒的非官方《圣人传》(1956年)载有 2,565个条目”。

“教会将所有在天堂的人都视为圣人,而不仅仅是那些被正式封为圣徒的人。

[资料来源:天主教会 “天主教字典”: 资料来源:“Catholic Word Book” by the catholic Information Service, Knights of Columbus, P. O. Box 1971, New Haven, Conn. 06521, USA.]

(譯)

諸聖的相通(諸聖的共融)

諸聖的相通(諸聖的共融)

諸聖的相通是什么意思?

諸聖的相通包括所有受洗信徒的灵性结合,包括在世的和已逝世的,在地上蒙恩的,在炼狱的和在天上的。他们共享一个以基督为首的”神秘奥体”,在这个奥体中,每个成员都为所有人的利益做出贡献,并分享所有人的福祉。

諸聖的相通是与基督、通过基督、与天父和圣神的共融。”我們將所見所聞的傳報給你們,為使你們也同我們相通;原來我們是同父和他的子耶穌基督相通的。”[若壹 1:3]

哥羅森书1章19至20节也提到了諸聖的相通,”因為天主樂意叫整個的圓滿居在他內,並藉着他使萬有,無論是地上的,是天上的,都與自己重歸於好,因着他十字架的血立定了和平。”[另见《天主教教理》第946-948条]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