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使命的定義
傳教使命可被界定為天主教會的傳教工作,通常是在地理上界定的堂區和教區以外,由有人力和物力的宗教修會承擔。
傳教使命是基督對祂的宗徒和他們后繼者的直接使命,他們要教導和給所有的國家付洗。
(譯)
傳教使命的定義
傳教使命可被界定為天主教會的傳教工作,通常是在地理上界定的堂區和教區以外,由有人力和物力的宗教修會承擔。
傳教使命是基督對祂的宗徒和他們后繼者的直接使命,他們要教導和給所有的國家付洗。
(譯)
天主教彌撒經書
羅馬天主教彌撒經書(拉丁文:Missale Romanum)是一本禮儀書籍,其中載有全年以羅馬天主教儀式舉行彌撒聖祭所必需的所有經文和規則。
不是所有的彌撒經書都是一樣的。
你有“特倫托/梵二會議前彌撒經書”,這是彌撒的特殊形式,通常被稱為特論托禮儀,格來高利禮禮儀,古老彌撒,1962年彌撒,或梵二會議前彌撒。有時它會被簡單地稱為“拉丁語彌撒”,但這會導致混亂;如Novus Ordo彌撒在拉丁語中也可能那樣說,所以拉丁語彌撒一詞不夠明確。
在這個類別下,你可以找到“1962年羅馬天主教每日彌撒經書”、“巴羅尼烏斯每日彌撒經書”、“1953年聖若瑟特倫托每日彌撒經書”、“新瑪利亞彌撒經書”、“聖三彌撒經書”、“拉丁文—英文特倫托小冊子彌撒經書”、“拉丁文—西班牙文特倫托小冊子彌撒經書”,“拉丁文—英文特倫托安魂曲小冊子彌撒經書”、“拉丁文—英文特倫托安魂小冊子彌撒經書“、“拉丁文—英文特倫托婚禮小冊子彌撒經書 ”、“1962年拉丁文—英文主日小冊子彌撒經書”和“天使出版社主日小冊子彌撒經書”。
然后是“Novus Ordo/梵二會議后彌撒經書”,它使用了几個朮語來指當前常規形式的彌撒。最常見的朮語是‘Novus Ordo’(拉丁文中的‘新常規’)和梵二會議后禮儀或彌撒。這些朮語之所以最常見,是因為它們更清楚地區分了普通形式和特殊形式(特倫托)。還請注意,在新常規,主日讀經有三年周期(A,B,C),而平日有兩年(I,II)周期。
在這類目下,你可以看到“新聖若瑟主日彌撒經書和贊美詩(每年)”,“羅馬每日彌撒經書”,“聖若瑟主日彌撒經書”,“聖若瑟平日彌撒經書”、“格里高利主日彌撒經書”、“梵二會議主日彌撒經書”、“梵二會議平日彌撒經書”、“聖母頌歌月刊—每月彌撒經書”和“聖言在我們中間—另一本每月彌撒經書”。在購買彌撒經書之前,個人必須決定是否參與拉丁語或英語(或其他語言)彌撒。然后必須決定是否需要只有主日彌撒的彌撒經書,還是包含每日舉行彌撒的彌撒經書。
(譯)
耶穌聖跡概述
治愈兩個瞎子(瑪竇福音9:27)
治愈附魔啞巴(瑪竇福音9:32)
魚口中的四個德拉克馬硬幣(古希臘銀幣) (瑪竇福音17:24)
治愈聾啞人(瑪爾谷福音7:31)
治愈一個瞎子(瑪爾谷福音8:22)
耶穌從他們中間過去走了(路加福音4:30)
在網中捕到大量魚(路加福音5:1)
復活寡婦的兒子(路加福音7:11)
治愈殘疾婦人(路加福音13:11)
治愈患有水腫的人(路加福音14:1)
治愈十個麻風病人(路加福音17:11)
治愈大祭司的仆人瑪丘斯的耳朵(路加福音22:50)
把水變成酒(若望福音2:1)
治愈大臣臨死的兒子(若望福音4:46)
在伯塞士大水池治愈殘廢者(若望福音5:1)
治愈胎生瞎子(若望福音9:1)
復活拉匝祿(若望福音11:43)
捕到魚的奇跡(若望福音21:1)
在會堂里治好附魔者(瑪爾谷福音1:23;路加福音4:33)
治愈百夫長的癱瘓仆人(瑪竇福音8:5;路加福音7:1)
治愈附魔的瞎子和啞吧(瑪竇福音12:22;路加福音11:14)
治愈迦南婦人附魔的女兒(瑪竇福音15:21;瑪爾谷福音7:24)
喂飽四千人(瑪竇福音15:32;瑪爾谷福音8:1)
咒詛無花果樹(瑪竇福音21:18;瑪爾谷福音11:12)
治愈麻風病人(瑪竇福音8:26;瑪爾谷福音1:40;路加福音5:12)
治愈伯多祿的岳母(瑪竇福音8:14;瑪爾谷福音1:30;路加福音4:38)
平息風暴(瑪竇福音8:26;瑪爾谷福音4:37;路加福音8:22)
魔鬼軍團進入豬只(瑪竇福音8:28;瑪爾谷福音5:1;路加福音8:27)
治愈癱瘓的人(瑪竇福音9:2;瑪爾谷福音2:3;路加福音5:18)
治愈患血漏病婦人(瑪竇福音9:20;瑪爾谷福音5:25;路加福音8:43)
復活亞伊勒斯的女兒(瑪竇福音9:23;瑪爾谷福音5:38;路加福音8:49)
治愈枯乾手的人(瑪竇福音12:10;瑪爾谷福音3:1;路加福音6:6)
在海上行走(瑪竇福音14:25;瑪爾谷福音6:48)
治愈附魔的孩子(瑪竇福音17:14;瑪爾谷福音9:17;路加福音9:38)
治愈兩個瞎子(瑪竇福音20:30;瑪爾谷福音10:46;路加福音18:35)
喂飽五千人(瑪竇福音14:19;瑪爾復古福音6:35;路加福音9:12;若望福音6:5 )
(譯)
教會的想法
“教會的想法”一詞是指教會在信仰或道德問題上的態度或政策,而官方聲明中沒有明確教導這種態度或政策。如果沒有具體的教理或方向,那就是教會在她的教導或規定背后的意圖。“按照教會的想法”行事是對天主教忠誠的標志,現代教宗經常規勸信徒這樣做。
與教會的想法相似的東西,可以說是生活在現實中的思想或觀點,它激發了一個民族、一個家庭或任何其他具有良好特徵的群體的社會情感,形成了所謂的時代精神、家庭精神或民族精神。
(譯)
天主教會和千禧年主義
千禧年主義是什么意思?千禧年、后千禧年和前千禧年是與非天主教信仰有關的詞語,即基督將返回(第二次降臨)在地球上統治1,000年。關於這個信仰,天主教會有什么要說的?
天主教會稱其為“反基督者的欺騙”。以下是天主教教理第675-676條所述:
675條: 在基督來臨前,教會將要經歷一個動搖許多信徒信仰的最後考驗。那 陪伴她在世旅程的迫害,將揭露在冒牌宗教的方式下的「邪惡的奧秘」,它給人提供一種表面解決問題的方法,但要付出背棄真理的代 價。最大的冒牌宗教就是假基督,即是一種冒充的默西亞主義:人追 求自己的榮耀而取代天主及在肉身內降世的默西亞。
676條: 每當有人企圖在歷史中實現默西亞帶來的希望時,假基督的這種欺騙就在 世上形式了,因為這希望只能超越歷史透過末世審判實現出來。縱使它以溫和的形式出現,教會也擯棄這種歪曲未來神國的所謂「千年主義」,尤其擯棄「本身邪惡」的,在政治形式下的俗世默西亞主義。
一般來說,那些朮語不是天主教詞匯的一部分。
那些朮語被非天主教徒所接受,他們正等待着耶穌在地球上長達一千年的實際統治的到來。
天主教會教導說,耶穌目前在祂無形的王國中統治地球。耶穌臨在於聖體聖事和聖體龕內在我們中間。
相信千禧年主義,就是否認耶穌在聖體聖事和聖體龕的臨在。因為我們相信耶穌在聖體聖事和聖體龕的臨在,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提及與我們的信仰相反的千禧年主義。
有聖經經文可以肯定天主的國現在就在這里,并且是屬靈的。
“法利塞人問耶穌天主的國何時要來;耶穌回答說:「天主國的來臨,並非是顯然可見的;人也不能說:看呀,在這裏;或:在那裏。因為天主的國就在你們中間。」“(路17:20-21)注:一些聖經譯本說:“在你里面”。
當彼拉多問到他的王國在哪里時,“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假使我的國屬於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但是,我的國不是這世界的。」”(若18:36)
基督徒必須從這兩段中認識到,天主的國本質上并不是物質的。它是一個無形的、屬靈的王國,在人們內部。
任何不按此教導別人的,都是在宣揚與耶穌的教導相矛盾的教導。
(譯)
聖彌額爾與撒旦之間的戰斗
在“聖經”中,聖彌額爾在天堂與撒旦作戰,這句話在哪里?
有許多聖經段落提到聖彌額爾總領天使和撒旦之間的戰斗。下面引用了几段:
天上就發生了戰爭:彌額爾和他的天使一同與那龍交戰,那龍也和牠的使者一起應戰,但牠們敵不住,在天上遂再也沒有牠們的地方了。於是那大龍被摔了下來,牠就是那遠古的蛇,號稱魔鬼或撒殫的。那欺騙了全世界的,被摔到地上,牠的使者也同牠一起被摔了下來。”(默12:7-9)
“耶穌向他們說:「我看見撒殫如同閃電一般自天跌下。 ”(路10:18)
下面這段聖經里,“星辰”指的是“天使”
“但是,在那些日子裏,在那災難以後,太陽將要昏暗月亮不再發光;星辰要從天上墜下,天上的萬象也要動搖。那時,人要看見人子帶着大威能和光榮乘雲降來。”(谷13:24-26)
(譯)
默西亞
“默西亞”是希伯來語中“受敷者”的意思。它相當於希臘語單詞“赫里斯托斯”。在“舊約”中,它有時在一般意義上適用於先知或祭司(出埃及記30:30)。但更具體地說,它指的是一個將迎來正義時期的人的到來,并徵服罪惡(達尼爾9:26)。在“新約”中,福音作者明確表示,他們知道耶穌是期待已久的默西亞(宗2:36;瑪16:17;迦3:24-29)。那些拒絕接受耶穌的人將這個應許的王國解釋為一個世俗的領域,并期待着一個默西亞,他將成為一名軍事領袖,幫助以色列戰勝她的敵人。
如今,那些偽裝成信徒的基督教的敵人在許多教派中被發現。任何促進基督回歸,在一個世俗領域統治地球上國王的宗教,他們是被穿着牧羊人衣服的騙子領導。撒旦在地球上有許多朋友,特別是在非天主教宗教中.
(譯)
慈悲
一般來說,慈悲是一種善良和寬容的性情。慈悲建立在同情的基礎上。它不同於惻隱之心或同情的感覺,將這種感覺付諸實踐,并願意提供幫助。因此,慈悲願意幫助任何需要幫助的人,特別是需要赦免或和解的人。
在天主教的生存環境下,教宗方濟各在談到“慈悲年”時說:“當這樣一個女人(墮胎)懺悔并尋求赦免時,‘天主的寬恕是不可能拒絕的。’”天主教慈悲沒有界限!它寬恕了所有的罪孽。真善美的慈悲,神聖的慈悲,在告解聖事中,主耶穌通過祂的神父赦免了所有罪人的罪孽,尤其是罪人中最壞的人。這種慈悲不僅在言語上,而且在行動上。
(譯)
紀念生者
“紀念生者”是在彌撒中紀念那些神父和人們希望特別為之祈禱的人。在羅馬禮儀中,紀念生者在成聖體成聖血之前,人們靜默地提到這些人的名字,然后是對生者的一般紀念。在其它禮儀中,只有為教會一般的代禱,而沒有靜默的紀念。
紀念亡者
“紀念亡者”是在彌撒祭獻儀式后,紀念逝去的信眾。在羅馬禮儀中,在簡短的宣告之后,人們總是默默地紀念,
“主,求您也垂念您的仆婢,他們保持着信德,先我們而去, 尤其是那些我們現在為他們祈禱的人。”
在其他的禮儀中,有一個一般的紀念,在亡者彌撒之前,有一個特別的祈禱,包括提到為之舉行彌撒的人的名字。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