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育在公立學校

天主教教育在公立學校

我是一名持證教師,也是一名執業天主教徒。我有機會在公立學校找到一份教書的工作。天主教會對天主教徒在公立學校教書有什么看法?

天主教教理第1285條指出,“因著堅振聖 事,他們 [受過洗的人]與教會更完善地連結起來,又因受到聖神特別力量的充實,更責無旁貸地以言以行,去宣揚並維護信仰,作基督真實的見証 。”

天主教徒有自由意志,必須自己決定他們想工作的地方。雖然教會沒有規定天主教徒應該在哪里工作,但天主教徒有義務在一個使他們能夠“通過言行傳播和捍衛信仰”的環境中工作。在公立學校系統中,邪惡和謬誤被教導的教育職位是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的。這樣的環境會慢慢摧毀你的天主教信仰

選擇權在你!

(譯)

紋身

紋身

天主教會或聖經有沒有提到紋身問題?
不知道任何關於紋身的天主教教義。只能假設教會讓天主教徒個人決定這件事。
同時,聖經確實在紋身問題上說了些什么。它說: “不可為死者割傷你們的身體,也不可在你們身上刺花紋:我是上主。”(肋19:28)
《聖經》禁止紋身的目的是將天主的子民與使用這些紋身作為宗教象徵的異教社會分開。以圖像或數字的形式使用紋身一直持續到現代,納粹、街頭幫派、自行車團伙、囚犯作為成員的標志等都在使用紋身。這些協會大多是非基督徒。雖然不一定在每種情況下都是如此,但當看到一個人的紋身時,就會被認為與邪惡或不道德有關(在犯罪、毒品、酒精、盜竊、欺凌、公開性行為等方面)。

你的身體是天主賜給你的禮物;你用它做什么是你給天主的禮物。如果你用蛇的形象、赤裸的身體、刺穿心臟的武器、惡魔的形象來塗抹它,那么天主肯定會在這件事上有最后的話語。

(譯)

在教堂閑談

在教堂閑談

星期天去教堂參加聖彌撒時,我通常會提前二三十分鐘到達。在早到的時候,我試圖默默地祈禱。過去的几個月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有人不斷在教堂里進行社交活動,大聲說話,直到彌撒開始的那一刻。教會是否有規定禁止這種粗魯的行為,我能做些什么來阻止它?
首先,不,沒有書面規定禁止在教堂大聲說話。但有一些不成文的規則反對不必要的談話,這種談話超過了低聲耳語,這種談話通常包括社交或流言蜚語。這意味:
(1)教會、天主的建筑、天主的房屋、天主在人中間的住處、聖殿,是敬拜的地方,祈禱的地方。(瑪21:13)把天主的聖所變成一個人為的社交或閑談的地方不是神聖的。天主之家,天主真實臨在在那里,必須以持續的尊敬來對待。
(2)在教堂里不必要的談話是對基督內祈禱的兄弟姐妹完全不尊重,對那些在他們的精神生活中尋求成長的信徒不尊重。在教堂里談話不能體現愛、寬容、仁慈和自我控制,這些都是聖神的效果實。(迦5:22)
怎樣才能阻止人們在教堂里說閑話?你可以打印這個網頁,給那些打亂教堂祈禱時刻的人。此外,如果他們想交談,你可以要求那些參與的人離開教堂,或者你可以提請教會委員會或教區神父注意這件事,要求他們親自或通過教區布告對教區信徒進行有關教會禮儀的教育。
(譯)

搬弄是非

搬弄是非

“搬弄是非”這個詞的意思是什么,天主教會對它的教導是什么?
搬弄是非的人散布流言蜚語和謠言,可能給別人帶來麻煩或傷害,從而在朋友之間散布不和。搬弄是非的人是長舌者或閑談的同義詞。
教會譴責這種行為,因為它會引起憤怒、仇恨和惡意,這往往會導致更大的罪惡。
《聖經》中提到關於一口兩舌的人的問題,
“不要被稱作一口兩舌的人、也不可用舌頭設圈套;因為做盜賊的,必受羞辱,一口兩舌的人,也必受極嚴厲的責斥。”(德5:17)

(譯)

接受你的十字架

接受你的十字架

有人對另一個人說“接受你的十字架。”那個說法什么意思?
“接受你的十字架”有雙重含義。首先,它意味着接受你生活中的痛苦。其次,它意味着把那些苦難與基督的苦難和死亡結合起來,獻給天主。
這個說法提醒我們,基督接恕祂的十字架,直到祂死亡。
(譯)

在天主教堂里放置聖體龕

在天主教堂里放置聖體龕

天主教會如何教導教堂內放置聖體龕?

天主教教會關於放置聖體龕的教導載於“教會法典”,其中規定:

教會法典第938條第1 項:“聖體應經常地供奉在教堂或聖堂的惟一聖體龕內。”

教會法典第938條第 2 項:“供奉聖體的聖龕,應安置在教堂或聖堂內彰明顯著的地方, 並配上華麗的裝飾,以便於祈禱。”

[注:顯眼彰明顯著的意思是“容易注意,顯而易見,引人注意,如不尋常或引人注目;令人矚目 ”。換句話說,禁止將聖體龕藏在信徒無法輕易找到的側房中,這給人的印象是,基督的真實臨在已被帶出教堂聖所。]

教會法典第938條第 3 項:“經常供奉聖體的聖龕,應是不能移動的,由堅固而非透明的材料所製成,且上鎖上以託量避免褻瀆的危險。”

教會法典第938條第 4 項:“如有重大理由,尤其在夜間,可把聖體存放在較安全和高雅的地方。”

教會法典第938條第 5 項:“負責管理教堂和聖堂的人,應設法使供奉聖體的聖龕的鑰匙,極妥善的得到保管。”

(譯)

在聖體龕或苦像前鞠躬

在聖體龕或苦像前鞠躬

在我去的教堂,祭壇后面的牆上有十字架(耶穌在十字架上),那里是舉行彌撒的地方。在后牆左邊几英尺處,有另一座祭壇,聖體龕就放在那里。
當我經過教堂的前面時,我是應該面對位於教堂后壁中央的十字架鞠躬呢,還是應該面對聖體龕呢?對此的澄清將大大有利於在這一問題上意見分歧的許多堂區信徒。
首先,天主教徒相信并教導耶穌真的臨在於神聖的聖體龕里。這不是捏造的。耶穌在聖體龕里是真實的,就像你我在這個世界上一樣

話雖如此,如果一個新教徒在教堂里,他知道耶穌在聖體龕里,如果他看見你在十字架前而不是在聖體龕前鞠躬,他就會說你是在崇拜一個偶像。十字架是耶穌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的象徵;木十字架上的木耶穌不是耶穌的真實存在。什么是第一位?是臨在的耶穌,還是祂的象徵?
當你經過教堂前面的時候,你應該在祭壇前停下來,慢慢地轉過身面對聖體龕,在你的國王和救世主面前鞠躬。當耶穌在教堂的聖體龕里時,不要在人做的物件面前鞠躬。這是對耶穌的侮辱。
(譯)

聖體龕傍的紅色燈

聖體龕傍的紅色燈

在每座天主教會里,有聖體存在的聖體龕代表耶穌臨在,一盞紅燈正在燃燒。教會對這盞紅燈有什么規定嗎?它必須是蠟燭還是電燈?

按“羅馬禮儀的一般指示”,梵蒂岡,拉丁文,2008,#316,“根據傳統習俗,在聖體龕附近有一盞由油或蠟點燃的特殊燈,應永久發光,以表示基督的臨在并致敬。”

在祭台上的聖體龕旁邊有一盞電燈是不可接受的。

教會法典第940 條:“ 在供奉聖體的聖體龕前,應常有一照明燈,用以指示並崇敬基督的臨在。”

(譯)

何時在聖體龕前屈膝

何時在聖體龕前屈膝

《羅馬彌撒經》第274章的綜合指示寫道:“屈膝,由彎曲右膝至地面,表示崇敬,因此它是為最神聖的聖體保留的,也為從耶穌受難日禮儀到望復活儀式開始對十字聖架莊嚴崇敬而保留。

在彌撒期間,三次屈膝是由主祭的神父作的:即在舉揚聖體后,舉揚聖血后,以及領聖體前。
然而,如果聖所里有最存有聖體的聖體龕,神父、執事和其他神職人員在他們接近祭壇和離開祭壇時,而不在舉行彌撒時,都會屈膝。
否則,所有在最神聖聖體之前經過的人,除非是在隊伍中行進,否則都要屈膝。
拿着游行十字架或蠟燭的的人只鞠躬而不屈膝。
(譯)

在教堂里聖體龕的目的

在教堂里聖體龕的目的

在天主教堂里,聖體龕的目的是什么?

“維基百科”是任何人都可以編選的免費百科全書,正如“維基百科”中明確解釋的那樣,天主教會持有“轉質”的教義,即基督“真實存在、身體和血液、靈魂和神性”,盡管它的外表是面餅或葡萄酒。這種存在在祝聖后持續,所以即使彌撒結束后,聖體元素仍然是基督真正的存在。因此,聖體龕是個安全的地方,聖體存放在那里,以幫助那些不能參加彌撒的病人,或者成為朝拜教堂的人祈禱的焦點。當聖體龕內有聖體時,聖體龕附近點燃一盞燈,對信眾作為標志。

繼第二次梵蒂岡會議之后,恢復羅馬禮儀儀式的目的之一是強調聖體儀式本身的首要地位,它被認為不僅僅是提供永久聖體存在的一種手段。據決定,祭壇應該是“全體信徒的注意力自然轉向的中心”。在梵二會議之前,彌撒常常直接在聖體龕前舉行。今天,最常見的情況是,舉行彌撒的祭壇是獨立的,而聖體龕在其它地方,通常是較小的祭壇,或者放在附近的基座上,或者在為它獨立的小教堂里。這允許信徒在彌撒期間專注於祝聖聖體本身,并通過給聖體龕自己的空間來促進彌撒之外的祈禱和默想。

在“羅馬彌撒的一般指示”中,在“保留最神聖聖體的地方”下,我們讀到:

314。根據每個教堂的結搆和合法的當地習俗,最神聖的聖體應保存在教堂的真正高貴、顯眼、裝飾精美、適合祈禱地方的聖體龕里。

聖體龕應是不可移動的,由不透明的堅固的和不可侵犯的材料制成,并應盡可能防止褻瀆的危險。此外,在它被用於禮儀式之前,應該根據羅馬禮儀中描述的儀式祝聖它。

315. 更符合這一標志的含義,即保存最神聖聖體的聖體龕,不是在舉行彌撒的祭壇上。因此,根據教區主教的判斷,最好把聖體龕設在哪里。

A. 在聖所內,除祭壇外,以一種更適當的形式和地點,不排除在不再用於舉行彌撒的舊祭壇上;

B. 或甚至在一些適合信徒私人崇敬和祈禱的小堂內,這種小堂與教會有着有機的聯系,基督教信眾很容易看到。

316. 根據傳統習俗,在聖體龕附近應有一盞由油或蠟點燃的特殊燈,以表示尊重基督的存在。

聖體龕一般由金屬(如青銅或黃銅)制成,有時用厚木制成。它們傳統上是用白布(通常是絲綢)襯里,而且總是安全地鎖着,并且通常永久安裝或固定在支撐上。當有聖體存在的時候,有些聖體龕就被用面紗遮蓋。這些面紗通常是布料和設計類似於神父的祭衣(也就是說,創造一個和諧的設計),或者是白色(聖體的顏色),金色(可以取代白色),或紫羅蘭,綠色或紅色取決於當天或當季禮儀的顏色。

[資料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Church_tabernacle],

概括地說,聖體龕是耶穌真正臨在的地方,就存在天主教會內。雖然聖體有面餅的外表,但它是耶穌真正的身體生活在我們中間,以實現天主在舊約的日子里的允諾,來到他的子民中間,住在他的子民中間。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