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克里斯托弗怎么了?他還是聖人嗎?

聖克里斯托弗怎么了?他還是聖人嗎?

在1969年羅馬曆法改革之前,克里斯托弗被列為殉道者,死於德基烏斯手下。關於他的其他情況,我們一無所知。有几個關於他的傳說,包括他在過河時,有一個小孩要求被背過河。當克里斯托弗把孩子放在肩上時,他發現孩子重得不可思議。根據傳說,這個孩子是基督背負着整個世界的重量。這就是克里斯托弗成為旅行者主保聖人的原因。他以前的瞻禮日是7月25日。

在十五世紀開始正式的封聖程序之前,許多聖人都是通過民眾的認可來宣布的。這是一個快得多的過程,但不幸的是,許多如此命名的聖人都是基於傳說、神話,甚至其他宗教——例如,佛陀西行到歐洲的故事,他就被 “改造”成了天主教的聖人! 1969年,教會對其日曆上的所有聖人進行了一次仔細的審視,看看是否有曆史證據表明該聖人存在過,并且過着聖潔的生活。在仔細研究的過程中,教會發現,几乎沒有證據表明許多”聖人”,包括一些非常受歡迎的聖人,曾經活過。克里斯托弗是其中一個被認定為主要以傳說為依據的名字。因此,克里斯托弗(和其他人)被從萬國曆中刪除。

有些聖人被認為是如此傳奇,以至他們的敬禮被完全壓制了。克里斯托弗的敬禮并沒有被壓制,但它被限制在地方曆法中(教區、國家等的曆法)。

(譯)

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有瞻禮日嗎?

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有瞻禮日嗎?

嗯,有也沒有。羅馬官方日曆上供普世教會(換句話說,全世界)慶祝的瞻禮日并不是每天都有一個聖人的瞻禮日。教會非常謹慎地選擇世界各地的聖人來慶祝——他們必須對整個教會有強烈的信息。這并不意味其他聖人在某種程度上不那么神聖——盡管有些被放棄的聖人是傳說中的,而且几乎沒有證據表明他們存在過。

宗教團體、國家、地方和個人可以自由地慶祝未列入萬年曆但對他們有一定重要性的聖人的瞻禮日。而一年中確實每天都有聖人的瞻禮日。事實上,几乎每天都有至少三位聖人的瞻禮日。

巴特勒的《聖徒生活》(Lives of the Saints)是最完整的聖人瞻禮日清單,不過在選擇版本時要謹慎。最近對日曆進行了修改,會影響到瞻禮日。

(譯)

什么是主保聖人?

主保聖人被選為生活領域的特別保護者或監護人。這些領域可以包括職業、疾病、教會、國家、事——任何對我們重要的事情。最早的記錄顯示,早在四世紀,人們和教堂就以宗徒和殉道者的名字命名。近年來,教宗命名了主保聖人,但主保聖人也可以由其他個人或團體選擇。今天選擇主保聖人往往是因為他們生活中的興趣、才能或事件與特殊領域重合。例如,阿西西的方濟各熱愛自然,所以他是生態學家的主保聖人。弗朗西斯德塞勒斯是一位作家,所以他是記者和作家的主保聖人。阿西西的克萊爾被命名為電視贊助人,因為有一年聖誕節,當她病得不能離開病床時,她看到并聽到了聖誕彌撒——盡管彌撒發生在几英里之外。天使也可以被命名為主保聖人。當我們效仿該聖人生活的榜樣,當我們請求該聖人向天主代禱時,主保聖人可以幫助我們。

(譯)

天主教徒向聖人祈禱嗎?

天主教徒向聖人祈禱嗎?

我們和聖人一起祈禱,而不是向他們祈禱。當你有困難的時候,你有沒有請人為你祈禱?你為什么選擇請那個人?

你可能選擇了一個你可以信任的人,或者選擇了一個了解你的問題的人,或者選擇了一個與天主親近的人。這些都是我們在困難時請求聖人為我們祈禱的原因。
由於聖人過着聖潔的生活,在天國與天主親近,我們覺得他們的祈禱特別有效。如果我們覺得某位聖人對我們的問題特別感興趣,我們常常會請他們為我們祈禱。例如,很多人如果遇到祈禱無人應答的問題,就會請聖莫妮加為他們祈禱,因為莫妮加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皈依,祈禱了二十年。最后她的祈禱得到了回應,這是她做夢也想不到的——她的兒子奧斯定成了聖人,成了教會的聖師。

(譯)

保存聖人的雕像或圖片是敬拜偶像嗎?

保存聖人的雕像或圖片是敬拜偶像嗎?

看看你錢包里、家里或辦公室周圍的親人照片。你為什么要保留這些特別的照片?你可能會回答說,你帶着這些照片是為了讓你想起你所愛的人,當你們不在一起的時候,幫助你感覺他們就在你身邊,或者與你遇到的人分享。但你可能沒有說你崇拜他們。這些也是我們擁有聖人雕像和圖片的一些原因。看到小時候失去母親的聖小德肋撒的雕像,可能會讓我們在悲傷時感覺不那么孤獨。一幅聖方濟各的畫像可能會提醒我們,他是多么熱愛天主的創造,并使我們更加了解我們的環境。

(譯)

教會是什么時候開始紀念聖人的?

公元100年時,基督徒開始紀念其他死去的基督徒,并請求他們代禱。很多人認為敬重聖人是教會后來才設立的,但它從一開始就是基督教的一部分。事實上,這種做法來自於猶太信仰中長期以來的傳統,即用神龕來紀念先知和聖人。第一批聖人是殉道者,是在基督徒受到迫害時為信仰而獻身的人。

(譯)

教會如何選擇聖人?

教會如何選擇聖人?

列品化是教會用來命名聖人的過程,從十世紀才開始使用。數百年來,從早期教會的第一批殉道者開始,聖人是通過公眾的贊譽來選擇的。雖然這是一種比較民主的認可聖人的方式,但有些聖人的故事被傳說所歪曲,有些聖人根本就不存在。漸漸地,主教們,最后是梵蒂岡接管了批准聖人的權力。

1983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對封聖程序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這個過程是在一個被人們視為神聖的天主教徒去世后開始的。通常情況下,這一程序在候選人去世多年后才開始,以便讓人們對候選人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當地主教調查候選人的生平和著作,以確定其是否具有英雄的美德(或殉道)和教義的正統性。然后,梵蒂岡的神學家小組對候選人進行評估。經小組和聖人事業部的樞機主教批准后,教宗宣布候選人為 “可敬者”。

下一步,即封聖,需要有一個奇跡的證據(殉道者除外)。由於奇跡被認為是證明此人在天上,可以為我們代禱,所以奇跡必須發生在候選人死后,并且是向候選人提出具體請求的結果。當教宗宣布候選人被聖化或 “被真福”時,此人可以被某一地區或某一群體尊敬,因為此人對他們有特殊的重要性。
只有再出現一個奇跡,教宗才會封聖(這也包括殉道者)。聖人的頭銜告訴我們,這個人過着神聖的生活,在天堂里,應該受到普世教會的尊敬。列品化并不 “使”一個人成為聖人;它承認天主已做的。

雖然列品化是無懈可擊、不可更改的,但它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很多的努力。所以,雖然每一個被封聖的人都是聖人,但并不是每一個聖人都被封為聖人。你一生中可能認識很多”聖人”,而你自己也被天主呼召成為聖人。

(譯)

“躲避罪惡,努力行善,尋求和平,追隨陪伴。”——聖詠34:15

“躲避罪惡,努力行善,尋求和平,追隨陪伴。”——聖詠34:15

詩人描述了基督徒生活的秘訣。
聽起來很簡單,不是嗎?
但再看看:躲避,行善,尋求,追隨。
選擇行善,尋求平安,是積極的、終身的追求。
耶穌的追隨者不斷被要求做出選擇,其結果反映在我們周圍的世界中。
遠離邪惡。行善。尋求和平并追求它。
這些格言可以鼓勵我們,當我們傾向於放任自流或走捷徑的時候。
和平的天主,請幫助我今天做出的選擇能反映出隬對他人的和平和善意。

一次只吃一個蛋

一次只吃一個蛋

我還能看到他的樣子:一個還不到一歲的小男孩,穿着格子綠工作服坐在草坪上,周圍是小小的塑料復活節彩蛋,臉頰上還塗着一抹巧克力。他剛剛完成了一次相當成功的復活節尋蛋活動,結果收獲了十几個塑料蛋。當然,他還小,不能自己去找蛋,所以爸爸就拉着他的手,依次給他看每個蛋。他們一起收集了這十几個雞蛋,這些雞蛋橫七豎八地躺在小男孩腳下的草坪上。

從那天起,這個小男孩長大了許多,現在還有另外兩個小男孩加入,他們共同最喜歡的就是激烈的找蛋競爭。

几周前,我在一次父子四旬齋靜修中為父親和十几歲的兒子們組織了一次復活節尋蛋活動。這次尋蛋活動有點不尋常,不僅僅是因為它是在四旬齋期間舉行的。每個彩蛋里沒有巧克力,而是有一連串的問題讓父親和兒子們回答。當他們找到藏在學校周圍的每一個彩蛋時,父親和兒子們被要求回答關於生活、成長、信仰等問題。尋蛋的目的是為了開啟一場對話,希望能發展或更新關系。

那天,當我看着父子倆一起在學校里走來走去的時候,我想知道有多少父親想起了他們曾經幫助年幼的兒子在高高的草叢中和寬闊的樹干后面尋找蛋的情景。我不知道有多少兒子還記得爸爸在尋找鮮艷的彩蛋時的細微指點和手勢。我希望他們現在的對話,能成為日后他們之間濃厚友誼的開始。

想到從草坪上一歲的孩子到與爸爸并肩而行的少年,我開始思考,我們與天主的關系是否也是這樣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展的。起初,當我們還小,沒有能力自己去發現生活的時候,天主就拉着我們的手,時時刻刻引導我們。然后,隨着我們的成長,天主就給我們空間,讓我們自己去嘗試、去發現。但是,天主從來沒有讓我們完全孤獨,因為就在我們開始放棄或沮喪的時候,天主巧妙地指向我們所尋找的答案。然后,有一天,當我們長大了,認為自己已經想通了,這時,天主就像一個朋友,我們可以和祂一起散步,談論生活和信仰,以及中間的一切。

我就是這樣想象我與天主的關系,隨着我的成長而改變和成長。我希望天主也是這樣與我的兒子和我教的孩子們一起工作的:輕輕地引導他們找到他們所尋找的寶藏,一次一個蛋。

作者:Gretchen Crowder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