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所有的人贊美袮,主!

所有的人贊美袮,主!

受聖詠145啟發的祈禱

   父啊,這一天剛開始,我選擇贊美袮!我跪在袮面前朝拜袮。袮高於一切受造物之上,值得我所有的贊美。

從袮的寶座上俯視我們,在袮全部的榮耀和權威中,袮對每一個袮的孩子充滿愛和憐憫。袮對我滿身愛和憐憫。袮值得,值得受贊美!

父啊,今天我選擇整天贊美袮,無論我的情況舒適與否。我要贊美袮,即使車發動不起來或孩子們騷動不停。我要贊美袮在雨中或干旱中,在熱或冷,在宴會或飢荒中。我要贊美袮,因為袮把我從罪惡中救出。我高呼袮的聖名,贊美袮的聖善,因為袮是聖的和正直的。

我會贊美袮,父啊,當油價上漲而我的收入下降時。我會表明袮是美好的,一切都在袮的手掌之中。當昆蟲群集、谷物欠收、股票市場衰退、甚至袮的恩惠好像離我而去,我還是贊美袮。袮以袮不可思議的方式,在袮的智慧中富於慈悲。我信賴袮,主,贊美袮,天主一定崇高。

時間之父,我要贊美袮,當多年的債務在我身后,或幾天的休息在我前面。我要贊揚袮,主,在每種情況中,袮配得上所有的贊美。今天當我找到丟失的,當公車準時到達,當電腦又開始工作我要贊美袮。當袮平息我內心的混亂和身旁的動亂我要祝福袮。袮的愛從不缺乏。它總滿足我無論我在那里。它總安慰我。它總令我滿意。

敬愛的父,願袮受贊美!耶穌,我們天上的給養和神聖的治病者,願袮受贊美!天主聖神,神秘的智慧和永遠的顧問,願袮受贊美!

至聖聖三,袮的慈愛永遠長存。袮的允諾是真實的。即使情況或人們舍棄我,袮依然忠實。袮的王國永遠存在,袮的統治萬世持續。

(譯)

比奧神父的祈禱

比奧神父的祈禱

為領聖體后——或任何你特別需要靠近耶穌的時侯

主,請與我相隨,因為需要袮臨在,使我不忘記袮。袮知道我多么容易放棄袮。

主,請與我相隨,因為我軟弱,需要袮的力量,使我能不會如此多的跌倒。

主,請與我相隨,因為袮是我的生命,沒有袮,我沒有激情。

主,請與我相隨,因為袮是我的光,沒有袮,我在黑暗中。

主,請與我相隨,顯示袮的旨意。主,請與我相隨,使我聽到袮的聲音并跟隨袮。

主,請與我相隨,因為我想非常愛袮,永遠和袮在一起。

主,請與我相隨,如果袮希望我忠於袮。

主,請與我相隨,因為我的靈魂那樣貧乏,我要它成為一個對袮安慰的地方,愛之巢。

耶穌,請與我相隨,因為天色已暗,白晝將盡,生命逝去;死亡、審判、永遠臨近。

需要更新我的力量,以便我不會在中途停止,為此,我需要袮。

暮,死亡來臨,我怕黑暗、誘惑、枯燥、十字架、痛苦。

哦,我的耶穌,在這流放的夜間,我多么需要袮!

耶穌,今晚請與我相隨,在有一切危險的生活中,我需要袮。

讓我認識袮如袮的門徒在分餅時那樣,使聖體聖事是驅散黑暗的光、支撐我的力量、我心獨特的歡樂。

主,請與我相隨,因為在我臨終時,我要保持與袮在一起,如果不是靠聖體,至少靠聖寵和愛。

耶穌,請與我相隨,我不求神慰,因為我不配,但袮臨在的恩典,哦是的,我求袮這個!

主,請與我相隨,因為我只尋找袮,袮的愛、袮的聖寵、袮的旨意、袮的心、袮的聖神、因為我愛袮,我不求其它恩典,只求越來越愛袮。

以堅定的愛,我會在世上全心愛袮,並在永恆中繼續完美地愛袮。

亞孟。 (譯)

 

當祈禱是戰斗時

當祈禱是戰斗時  考慮三個問题

   祈禱不是最后的手段。它不是我們在閱讀自助書籍后、找過專家后、或上網后所做的事。祈禱是我們對天主的生命線。這就是為何耶穌說,“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瑪633)。那就是祂為何說,“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瑪1128)。

 

為何祈禱常常如此困難?我們相信耶穌是真實的。我們相信祂臨在於聖體內。我們相信每個受洗的人是“天主的宮殿”(格前316),天主的聖神活在我們中間。我們相信祈禱對我們基督徒的生活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為何發現祈禱如此困難?為何我們有時想祈禱時那么分心?這里有一些可能性:

我拋棄了起初的愛德嗎?在默示錄里,耶穌警告以弗所的信眾,“我知道你的作為、你的苦勞和你的堅忍你毫不厭倦。可是,我有反對你的一條:你拋棄了你起初的愛德”(默22-4

這些話告訴我們為了天主的王國非常努力工作是可能的,可是我們為之勞苦而失去熱情。耶穌在這里對他們說話的人是教會的積極成員,然而他們丟掉了本該是他們信仰的核心:愛耶穌。

我們的信仰多么容易陷入功能的和職責驅動的態度!多么容易讓我們曾經有過對耶穌的熱情逐漸消失!就像一對夫婦,結婚多年后,讓所有必需的工作責任、養育孩子、社區參與奪去他們曾彼此享有的浪漫史的光彩。

 

   優先順序出了問題?那可能是古老的諺語,但仍然是真的:時間是我們優先順序的敘述。耶穌講了個人們被邀請赴宴而未能出現的比喻(路1416-24)。一個被邀請者選擇撿查他的地產來代替。另一個要看新買的一對牛。第三個剛結了婚,太專注於他的婚姻。多么悲傷!所有三個認可自我為中心的利益——即使是好的和必須的——掩蓋他們收到的偉大的邀請。

的優先順序上天主的邀請在什么位置?耶穌并不要我們的剩余物、我們裝門面的祈禱、或僅僅我們的消遣時間。祂要我們接受祂的邀請并把祂放在第一位。這世界的需求和責任非常實際,但并不意味我們能夠撇開天主的邀請。

耶穌要與我們每天度過珍貴的時光。當我們認為太忙了沒有空為祂,我們實在是說我們與祂的關系不是最優先的。

 

為何感到枯燥無味?枯燥的祈禱使我們沮喪。它能導致我們的信仰出問題,甚至懷疑天主本身。在曆史的某一時刻,看來以色列人有衕樣的態度。通過先知傳話,天主保怨他們:“他們固然天天尋找我,喜歡認識我的道路他們要我表明應給他們什么。‘爲什么我們守齋而袮看不見,我們克苦而袮不理會呢?’”(依582-3。像以色列人,我們能告訴耶穌,“我想不犯罪,我想做好事。我一直忠於袮。但袮還不回答我。”

以色列人的問題——也可能是我們的處境——是盡管他們參與古以色列的宗教儀式,他們繼續做他們喜歡的(依583)。可能,像以色列人,我們祈禱時會枯燥,因為我們願意聽取天主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可能我們對我們生活的計划有太多的信心,結果不是對所有天主可能要我們做的有興趣。

雅各伯說,“你們求而不得,是因為你們求的不當,想要浪費在你們的淫樂中”(雅43)。 耶穌要我們以純潔和謙虛之心到祂跟前。祂要我們告訴祂,“耶穌,我要袮所要的;我會按袮說的做。我不要我的方式越過袮的方式。

換句話說,祈禱枯燥的時間可能是天主試探我們的結果。可能天主要我們更深地信任祂。試探確切原因是看我們是否會放棄祂。但枯燥祈禱的回應不是停止祈禱。相反,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是堅持,知道我們會找到突破,如果我們一直到底堅持我們的希望。

相信耶穌。耶穌教導我們:“你們祈禱,不論求什么,只要你們相信必得,必給你們成就”(谷1124)。耶穌要我們知道祂會答應我們的祈禱,因為祂要用每一個方法來指導我們。祂是忠實可靠的,祂會做到!

(譯)

天主教徒最常被問的十個問題

天主教徒最常被問的十個問題

我們天主教徒被問到刁鑽的有關我們天主教信仰和與聖經關系的問題。這里是十個最常被問的問題,所給的答案應該幫你滿足你的提問者和你自己。

 

  1. 你得救了嗎?

天主教徒能和任何其他人一樣確定他們受到天主的青睞。若望宗徒說,“你們知道你們已獲有永遠的生命。”(若一513;也見若524)但這‘保證’要從若望在衕一書信的其它教導來理解:“原來愛天主,就是遵行祂的誡命”(若一53,重點強調——也見若一23-6)。

我們知道:凡由天主生的,就不犯罪過”(若一518,重點強調)。“那愛天主,也愛自己的弟兄”(若一421,重點強調)。:“那犯罪的,是屬於魔鬼”(若一38,重點強調——也見格前69)。衕樣,聖保祿沒有把得救認作一次性的結果,而是作為追求的目標,也可能會丟失:“你們要懷著恐懼戰憟,努力成就你們得救的事”(斐212——也見格前927;迦51;斐311-14;弟前41515)。

 

  1. 如果你今晚死去,你會升天堂嗎?

天主教徒有得救的保證如果他們是忠誠的並遵守天主的誡命(若一23)。如果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死去,他們肯定升天堂。但要進天堂,你必須完全是聖的,因為“凡不潔淨的絕對不能進入她內”(默2127——也見Is44Mal32-4)。淨化和純淨罪的影響是天主教徒所謂的煉獄。這在聖保祿的作品中清楚指出:“各人的工程將來總必顯露出來,因為主的日子要把它揭露出來;原來主的日子要在火中出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
誰的工程若被焚化了,他就要受到損失,他自己固然可得救,可是仍像從火中經過的一樣”(格前31315,重點強調)。“因為我們眾人都應出現在基督的審判台前,為使各人藉他肉身所行的,或善或惡,領取相當的報應”(格后510,重點強調)。

 

  1. 你爲什么朝拜面餅?

一塊神聖的餅或薄片在天主教的彌撒中是基督真正的體和血,不僅僅是麵包;因此天主教徒朝拜的是耶穌,不是薄片。在若望福音(651-56)中,耶穌重復說“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654)。祂照字面說的,祂如此堅定以致許多追隨者反對并離開了祂(6526066)。聖保祿衕意這解釋並寫那些領聖體者“不相稱地吃主的餅,或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體和主血的罪人”(格前1127——也見格前1016)。我們不得罪某人的“體和血”通過毀壞他的一張照片(那僅僅是個象徵)。此外,在最后晚餐的章節中(瑪2626-28;谷1422-24;路2219-20),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隱喻或象徵的解釋。最后晚餐是猶太人的逾越節。這包含一只獻祭的羊,耶穌指的是祂即將來臨的受難(路2215-16,18,21-22)。洗者若翰曾稱祂為“天主的羔羊”(若129)。

 

  1. 你爲什么恭敬聖母?

天主教徒不朝拜瑪聖母。我們尊敬她因為她是天主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母親。尊敬與崇拜天主完全不衕。那是尊敬一個人,不是崇拜全能的天主、我們的創造者。天主教徒相信聖母是天主創造物中最高的,因為她尊貴的任務。當然,像任何其它的人類一樣她必須由天主的仁慈得救。她自己說“我的心神歡躍於天主,我的救主”(路147)。我們相信天主通過在她被懷孕的一刻保護她免遭原罪沾污(始胎無玷)。天主取肉身成為人(若1114)這一事實表明祂願意在祂為人類得救的計划中成為人。聖母是這個目的的關鍵人物,這就是為什么天主教徒如此高度尊敬她的原因。

 

  1. 你爲什么向神父告你的罪?

耶穌基督給祂的門徒——通過延伸,神父們——權力,不僅‘釋放’罪(那是,以天主的名義寬恕),也‘約束’罪(限制補贖)“凡你們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瑪1818——也見瑪1619)。“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你們存留誰的,就給誰存留”(若2023)。

神父擔任天主和祂憐憫的代表。告解給人新的勇氣、信心、和新的開始。通過這實踐,一個人學會謙虛,接受額外的聖寵以便避免罪惡,達到優於純粹感情的確實的寬恕。告解也在瑪竇福音(35-6),宗徒大事錄(1918),和若一(19)中提到。

 

  1. 你爲什么向偶像(聖像)祈禱?

沒有任何懂得有關天主教信仰的天主教徒崇拜偶像(如異教徒的偶像)。如果我們用雕像珍愛仅仅是政治英雄的回憶,用紀念碑回憶戰爭英雄,那么就不能反對尊敬聖人和正直的男女:“要尊敬眾人,友愛弟兄,敬畏天主,尊敬君王”(伯前217——也見羅1210;希1222-23)。雕像只是信仰偉大聖人和英雄視覺的提醒(希11),比我們更有生氣,通過他們的祈禱就明白:“聖潔而真實的主呀!袮不行審判,不向世上的居民爲我們的血伸冤,要到幾時呢?”(默610——也見詠3517)天上的聖人從不想要通過天主被與地上的基督奧體切斷關系。他們參與調解,就像地上的聖人那樣,他們被描述為“眾多如云的證人”(希121)。

 

  1. 你爲什么爲亡者祈禱?

聖經清楚地教導為亡者祈禱的正確性,在瑪加伯下(12404244-45)“在每個死者的內衣下,發現都有雅木尼雅偶像的符箓,這原是法律禁止佩帶的;眾人便都明白這正是他們陣亡的原因。他們同心祈禱,求使所犯過惡,得以完全赦免。如果他不希望那些死過的人還要復活,為亡者祈禱,便是一種多余而糊塗的事。他為亡者獻贖罪祭,是為叫他們獲得罪赦。”聖保祿以同樣的方式教導這一點:“不然,那些代死人受洗的是作什么呢?如果死人總不復活,為什么還代他們受洗呢?”(格前1529)這表明為亡者祈禱和守齋。洗禮這個詞通常象徵性地涉及懺悔(瑪1038-39;路3161250)。保祿宗徒也出席為亡者、敖乃息佛洛祈禱(弟后116-18)。

 

  1. 你爲什么稱神父爲父親?

不要在地上稱人為你們的父,因為你們的父只有一位,就是天上的父”(瑪239)。在這章節里,耶穌教導天父基本上是所有權力的根源。但祂不是絕對地說的,因為如果是這樣,那會排除甚至生父、‘教父’的頭銜、國家的國父、或組織的創建人,等等。耶穌自己用‘父親’這個詞在(瑪154-519519292131)(若825)以及其它地方。在富人和拉匝祿的比喻中,耶穌事實上介紹這富人稱之為‘父親亞巴郎’兩次(路162430——也見宗72;羅412221),聖保祿也用這個詞當他寫,“我在耶穌基督內藉福音成為你們的父親”(格前415——也見格前414-16),并參考“我們的先祖依撒格”(羅910)。

 

  1. 你爲什么服從教宗?

天主教徒相信耶穌委任聖伯多祿為教會的第一任領導。瑪竇福音有最直接的教宗職位的聖經指示:“我給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瑪1618-19)。基於耶穌基督自己的這個陳述,伯多祿在新約中無疑成為門徒之長。一位教宗能在一定的條件下作出絕無錯誤的、有約束力的宣告。絕無錯誤不是指教宗說的

每件事完全沒有錯誤。所以基督徒相信天主用靈感保護聖經沒有錯誤,雖然是有罪的、易犯錯誤的人寫的。我們天主教徒也相信天主聖神用絕無錯誤保護祂的教會和她的領導不犯錯誤(若1416)雖然有罪的、有缺點的人涉及教會。

 

  1. 你的信仰基於聖經嗎?

所有天主教的信仰都能在聖經里以某種形式找到,無論是明白地或間接顯示。沒有必要對每件事絕對地清楚單單在聖經里,因為那不是聖經本身的教導。聖經也點到有權威的教會和傳統,如聖保祿在他給得撒洛尼后書里說的:“你們要站立穩定,要堅持你們或由我們的言論,或由我們的書信所學得的傳授”(得后215——也見格前112;得后36;弟后113-1422)。當最初的基督徒有明顯的分歧時,他們不僅請教聖經(在那時甚至不存在)決定誰是對的;他們還開會作出有約束力的判決(宗151-29)。聖經的真正書卷必須由教會決定,那直到第四世紀后期才發生。因此,聖傳和權威對我們來說是必須的甚於今天有聖經。

(譯)

了解教會年曆

了解教會年曆

   當得勝就任行進的贊歌發出唱經班和音樂總監能鼓起的所有榮耀響亮的聲音時——我們知道發生什么事。這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宇宙之王(俗稱‘基督君王)偉大的主日節日。那是教會年曆最后的彌撒——新的教會年曆(2013)要臨到我們,:是將臨期第一個主日(2012年十二月二日)。

慶祝耶穌宇宙之主的主日,我們被告知‘做好準備’——為最后審判和新的教會年中等待我們的挑戰、考驗、與聖寵。

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採取許多步驟幫我們變得更親近天主——包刮對天主在聖經里的聖言更大的宣揚,作為彌撒中的閱讀(主日和平時)、教會的祈禱經文、日課經呈現給我們。

那意思是近五十年來我們已享用了聖經每三年為周期的主日彌撒(周期A,BC)。2013年我們移到周期C,著重聖路加福音。取自希伯來聖經彌撒的讀經將尋求救贖曆史的主題路加福音里經常涉及的主題;也在他其它的主要著作里,宗徒大事錄。

下一年,彌撒讀經文回到周期A(著重聖瑪竇福音)。再下一年,周期B特點(聖瑪爾谷福音)。

所以我們發現教會年曆來源於每年的三個周期之一。

日常彌撒分為二年的周期,再次提供更多種類的來自聖經的希伯來和基督教書的聖經閱讀。

教會的日課經(每日祈禱書)也擴充,尋求額外的新舊約閱讀材料——與教父和顧問文件一起,加上祈禱文和聖詠。部分修道生活和神職人員的日常祈禱,許多虔誠的和許願世俗修道(第三會等)所渴的,今天許多世俗人誦念日課經。

所有這些,由於聖神降福我們,表明我們敬禮儀式的更新是天主的恩賜。人們認識到它的目的:帶我們更接近主,並幫我們在靈修生活中成長。所有這一切,當我們敞開心屝去望彌撒時(以及一些準備)繼續務聖指引我們歸天主,既然我們完成了自己在世的任務。

(譯)

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

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

   你想過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的回來嗎?作為基督徒,這是個爭議的話題,是個沒有教士、神父、主教能完全取得一致的話題。基督第二次來臨在聖經里預言過,但祂來臨的精確日期和情況幾乎故意地含糊。

至於那日子和那時刻,除了父以外,誰也不知道,連天上的天使和子都不知道。你們要當心!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期什么時侯來到。” (谷1332-33

如果只有天主知道耶穌回到世上的時侯,我們能在祈禱中求祂嗎?這是個許多人相信的理論。來自全世界的神父通過他們的祈禱向天主表達,並求有關基督第二次來臨的情況。當天主聖子回到世上時,祂將從痛苦中治愈我們,解除我們的不適,帶我們與祂一衕到天堂。當今,隨著經濟不景氣、全球變暖、多重戰爭、政治動亂,我們看來現在比過去更像預期耶穌基督的光榮回來。

在我研究這個題目中,我能找到一個以非常客觀適當地討論這個問題的網站,我很贊許地建議你在‘ 大決戰在線 ’上閱讀一下。雖然名字聽起來神秘,這個網站討論意見的基督徒和無神論者都按照他們的信仰和理論辦事。它相當有幫助,并在耶穌基督第二次來臨、與可能或不可能跟著來的災難一起,讓你形成自己的觀點。

爲形成你自己的觀點,基督徒祈禱中心也建議仔細研究聖經的詩篇和故事。‘ 聖經研究網站 ’ ——如果你有問題,聖經有答案!記住,人們,所有的事以前都寫過。

神聖的憐憫

神聖的憐憫

   我們每個人在某個地方、某個時間都要死。天主甚至不放過祂的獨子、我們的主。天主爲自己預訂了我們每個人死亡的精確時間。上主選的時刻,我們看起來不管怎樣沒有道理、任意的、違反常情的,但對那個人和祂愛的那些人是最好的時刻。長壽不一定是更好的或更幸福的。當我們完成了祂造我們時爲我們按排的工作,好天主叫我們回家到祂那裡。

祂從未讓我們成爲孤兒。祂的深謀遠慮以許多神秘的方式提供使我們善待失去至愛者的方法。祂甚至在今世把我們的悲痛變成歡樂。如果我們相信祂的憐憫,對我們自己和亡者,祂把我們的悲痛變成有益和富有成效。在我們所有悲哀中,我們必須相信天主會引導我們并領我們走祂知道對我們最終是最安全的路。

理解祈禱請求

理解祈禱請求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說過, “ 只有兩種方式度過你的生命。一種是好像沒有任何事是奇跡。另一種是好像每件事是奇跡。”愛因斯坦雖然是科學家,他也是個有信仰的人。他經常談到天主創造萬物的復雜神奇和希奇富麗堂皇的宇宙。他的科學才華讓他以一個對我們中許多人來說是難以達到的觀點來探索世界的美麗,但那些他描述的奇跡般的才能對我們所有的人是可利用的。所不衕的是用辭。愛因斯坦稱之爲科學。我們稱之爲天主的作爲。

從天主賦給我們靈魂以生命的那一刻,祂已開始給我們大量恩寵。他提供空氣讓我們呼吸、提供水讓我們喝、提供食品滋養我們的身體。我們很多人認爲這些基本需要是理所當然的。我們並不經常想到我們呼吸的空氣是來自天主的奇跡。但如果不是非常的維持生命的物質,我們如何看待所有事物是個奇跡?一旦你開始承認天主每天賜給我們眾人奇跡,你會開始明白我們上主全能的操作;在一只杯子里的水的奇跡與大得多的量的水的奇跡沒有區分。

沒有一個人在任何時間不需要天主。然而,我們許多人對待天主像后座乘客或當其它選擇已用盡時,我們向他請求的某個人。天主要成為在我們生命的每個方面的積極參與者。祂要幫助我們在生活中成功,祂要我們找到幸福,祂要我們把幸福帶給其他人。我們需要祂的幫助找到這些東西。所以我們如何讓天主知道我們需要祂的幫助,我們要祂的幫助,我們對祂的幫助感恩嗎?

答案是祈禱。祈禱是我們如何與天主交流。祈禱是祂給信徒的許多恩惠之一。通過祈禱,我們能在生活的所有方面請求天主的幫助。沒有請求是太小或太大或任何方面不值得天主關心。我們無論需要什么,天主總在我們這一邊、注視著、聽著。然而,要明白重要的一點,這並不意味祂一聽到我們的祈求會快速採取行動,答應我們的要求。天主對我們每個人有很大的計划。祂的目的是教導我們、帶領我們、爲我們準備將要來到的重要得多的事情。所以當我們總能像朋友那樣與天主交談,當我們真的要祂以奇跡般的方式賜我們恩寵時,應用不衕的原則。明白這些原則是你幸福的關鍵。

(譯)

如何求天主

如何求天主

        知道如何求天主是祂給我們的許多恩賜之一。通過祈禱,我們能求天主提供任何我們希望的東西。我們能用祈禱確保所有我們將遇到的基本需要,並能幸福美滿地度過我們的今生。通過祈禱得到這些驚人的東西,需要我們對已探討過的規則的理解。

對祈禱和天主賜給我們的恩典最必要的基礎是懂得祂的教導。我們必須記住我們在世上的時光只是準備一個更高的目的。我們面臨的鬥爭和艱難意味著訓練的運用。它們教育我們幫助我們在靈修上成長,並測試我們的成就。像成功的學生,我們爲自己靈修的發展得到獎勵,我們被引導到新的挑戰以增強我們的靈魂。我們學習成功的祈禱后面的原則越快,我們能越早開始享受天主恩寵的慷慨。

如果你像大多數剛開始了解祈禱完全潛能的人,我的勸告是逐步開始。以簡單的請求開始,全心全意地投入。在祈禱活動的開始、中間和事后,找到方法激勵你的信仰。要堅持,即使是最基本的請求。爲求一個單分子氧,就像求巨大財富的奇跡那樣。在天主的眼里兩種祈求沒有一種比另一種更難滿足。我們只要給祂表明我們在追隨祂的道路,是值得祂祝福的。

堅持你的祈求。不是天主聽不見你,而是祂需要看你多麽堅定的需要和依靠祂。要找到慷慨給予他人的方法。我們在這世界上從不孤單,聖經反復告訴我們要與他人分享我們的好事情。找出一致的地方。這是個經常與其他祈禱本質攜手並進的概念。我們需要許多人的力量站在我們身旁。通過這團結,我們的決心照耀得最明亮。要一直對上主的承諾、對所有好的、神聖的保持警惕,並繼續關注你前面的路。當你開始掌握祈禱的基本原理,一個奇跡的嶄新世界會對你開啟。天主受光榮!

(譯)

聖雄甘地對基督教的看法

的確,這是精神食糧,特別對我們這些自稱是基督徒的人……

聖雄甘地的看法……精神食糧

聖雄甘地對基督教的看法

我爲什么沒有成爲基督的信徒

      要不是莫漢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印度獨立鬥爭會化更多時間,伴隨著流血、分裂和戰爭。

當印度治集團的年老領袖們催促甘地對‘以暴制暴’和‘以劍對劍’作出回應時,他堅持鼓動暴力與和平之路,那是甘地與訓練有數、充分武裝的力量作鬥爭的最大的劍。

這位偉大的人物肯定是現代曆史最受尊敬的領袖之一,不僅是他的生活,還有他的理想和他對人民的啟示。          

雖然印度人經常引用甘地最喜歡的‘山中聖訓’(瑪竇福音5-7章),他與基督教有很密切的關系并非常欽佩耶穌。

當傳教士斯坦利瓊斯遇到甘地問他,甘地先生,雖然你經常引用基督的話,爲何你看起來這么堅決拒絕成為祂的信徒?”

甘地回答,“哦,我並非排斥基督。我愛基督。是因爲你們基督徒中那么多的人如此不像基督。”

如果基督徒真正按照聖經里找得到的基督的教導生活,所有的印度人今天都會成為基督徒,”他又說。

甘地與基督教又開始接近!他年輕時在南非學法律。除了喜歡基督教信仰,他專心研究聖經和耶穌的教導,也認真地探索成為基督徒,他找到一個他所在的地方可聚集的小教堂。

這些根深底蒂固的聖經教導對印度在自由鬥爭中許多問題總像靈丹妙藥。

在決定參加南非教會服務後,他無意中發現種族隔閡,教會在大門口阻擋了他的路。

你認為你在往哪里走,窮鬼?”一個英國人用好戰的口氣問他。

甘地回答,“我想在這里參加禮拜。”

教堂的長老向他抱咆哮,“這個教堂不接納窮鬼。滾出去,否則讓我的助手把你丟到台階下。”

這個臭名昭著的事件迫使甘地再也不想成為基督徒,相反接受在基督教里找到的東西和它的蒂造者耶穌基督。

1925728日一篇對婦女工作人員的演講中,他說,“……雖然我自己不是基督徒,但作為聖經的恭順學生,以信仰和尊敬接近它,我願意謙恭地把山中聖訓的精華放在你們面前…… 今天有成千上萬的男男女女,雖然他們可能沒有聽說過聖經或耶穌,卻比知道聖經和談論十誡的基督徒有更大的信仰和對天主的敬畏…… ”

有一次甘地對基督徒的工作人員說,“活出福音是在開始、在中間、在最后最有效的方式…… 不是僅僅宣講而是按這光活出生命…..
因此,如果你繼續服務於人們并要他們也去服務,他們會懂得。但你引用代替若望福音316,要他們相信,這對我沒有吸引力,我肯定人們不會懂得它,實踐並宣講時福音會有更大的力量。”

一朵玫瑰無需宣揚。它僅僅散發它的香味。香味是它自己的宣講……宗教和精神生活的香味比玫瑰的要精美和微妙得多。”

在好多方面甘地是對的,在印度的基督教傳教士強烈勸導改變信仰,通過推動和誘惑迫使他作出許多嚴厲的聲明反對基督教傳教士,好多次促使他們回顧和改變‘福音傳道’的處理方式。

如果耶穌再次來到世上,祂會否認許多以基督教的名義做的事情,”甘地在與一位英國傳教士會見時說。

這里我記起苦行僧桑達辛格,據說在二十世紀他做得比任何人更多的事使印度的教會本地化。

你們用西方的杯提供給我們基督教…… 用東方的碗給我們,我們會飲它,”是辛格著名的論述,在他個人與耶穌的體驗后,從錫克教改信基督教,1905 年的一個早晨,耶穌曾在他的房間出現,當時他只有十五歲。

史坦利瓊斯有一次問甘地:“我們怎能使基督教移植到印度,不再是被認為是外國政府的、外國人的東西,而是印度國民生活的一部分,貢獻它的力量給印度的向上道德?”

甘地非常清楚地回答,“首先,我建議所有的基督徒、傳教士開始過像耶穌基督那樣生活。第二,實踐它沒有攙雜或降低它。第三,強調愛並使之成爲你工作的動力,因爲愛是基督教義的中心。第四,更情心地學習非基督教的宗教,找到它們內的善,爲了更富有情心地接近人們。”

因此對基督徒來說非常重要的是在非信徒中實踐基督教義,以致他們能明白主耶穌真正的愛。”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