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真相

面對真相

這人真是天主子!”(谷1539

   注意到承認並選稱耶穌是天主子的人不是祂的追隨者之一,而是個無信仰的人是有趣的事。百夫長,也是個非猶太人,當他面對耶穌,在我們的救主呼出祂最后的一口氣的時候,認出了真相。當我們面對真相時,我們不能忽視它。在每一種經曆中,我們被邀請以信心和希望面對每一個情況,無論它看起來如何沉悶。由於耶穌基督,我們可以自信天主只願意美好。

    你與耶穌的關系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你用什么方法像百夫長那樣宣告耶穌基督的光榮?

   耶穌,天主子,袮來帶給生命和宣揚天主的國。幫我認出許多方法使我也能成為福音的宣傳者。亞孟。(譯)

十字架不是裝飾品,而是天主愛的奧跡

十字架不是裝飾品,而是天主愛的奧跡

教宗方濟各說:「十字架不是個必須一直放在教堂內和祭臺上的裝飾品,也不是別人用來認出我們的象徵物。十字架是個奧跡,天主愛的奧跡;祂紆尊就駕,成為『無名小卒』,替我們成了罪。你的罪過在哪裡?﹝有人說:﹞『我不知道,我的罪很多。』錯了,你的罪過就在十字架上。去上主的傷痕裡尋找你的罪,你的罪過將得到痊癒,你的傷痕將得到痊癒,你的罪過將獲得赦免。天主賜給我們的寬恕,不是把我們同祂的帳目一筆勾銷:天主賜給我們的寬恕,是被高舉在十字架上的聖子的傷痕。」

基督與祈禱

基督與祈禱   

   基督為我們祈禱,因為祂是我們的祭司;基督在我們內祈禱,因為祂是我們的首領:基督是我們祈禱的對象,因為祂是我們的天主。

   所以基督按祂的天主性而論,是祈禱的對象;但按祂的人性而論,祂也向天主祈禱:在第一種情形,祂是造物主;而在第二種情形,祂是受造者。祂那永不變的天主性取了受造的人性,好使人性改變,並使我們同祂合成一個人:頭與身體。因此,我們向祂祈禱,藉祂祈禱,在祂內祈禱,並同祂講話,祂也同我們講話。

____聖思定主教聖詠釋義

愛的里面是……

愛的里面是……

愛的里面是饒恕;愛的里面是祝福;愛的里面是包容;

愛的里面是謙卑;愛的里面是擔當;愛的里面是舍己;

愛的里面是誠實;愛的里面是忍耐;愛的里面是扶持;

愛的里面是感恩;愛的里面是保守;愛的里面是聖潔;

愛的里面是成長;愛的里面是付出;愛的里面是重生;

愛的里面是等候;愛的里面是合一。

——夏景曉神父

盡善盡美

盡善盡美

   多年前,一群推銷員去芝加哥開商業會議。他們向自己的妻子保證將有充足的時間回家吃星期五的晚餐。匆忙中,拿着機票和公文包,他們中的一個非故意地翻了一張放着蘋果的桌子。蘋果四處亂滾。他們沒有停下或回頭看看,都設法及時趕上飛機,因為他們几乎要錯過登機     所有的,但除了一個!!!他停下了,了口氣,感到出了問題,經受了對這個女孩痛徹心屝的同情,她的蘋果攤被打翻了。

   他告訴他的伙伴先走,揮手告別,要他們到家后打電話給他的妻子,說他會搭下一班飛機。然后他回到滿地是蘋果的候機大廳。

   他很高興這樣做。那個十六歲的女孩是個全肓!她在輕輕地哭,眼淚無奈地從她的臉上流下,同時無助地摸索四散的蘋果,而人群在她周圍匆忙地奔走;沒有人停下照顧她的困境。

   這個推銷員與他一起跪在地上收集蘋果,把它們放回桌子,幫她整理好攤子。當他這樣做的時候,他發現許多蘋果渾身傷痕;他把這些放進一邊的另一個藍子。做完這些,他拿出皮夾對女孩說,“請收下這四十塊錢,因為我們弄壞了一些蘋果。妳沒事吧?”她透過眼淚點點頭。他繼續道歉,“我希望我們沒有把你今天的生意搞得太糟糕。

   當這個推銷員要離開時,困惑的肓女喊住他,“先生……”他停下轉過身看那雙瞎了的眼睛。她繼續,“你是耶穌嗎?”

   他停下跨出的腳步,大吃一驚。他輕輕地回過來說,“不,我完全不像耶穌 – 祂美善、仁慈、富有同情心、令人敬愛,永遠不會先把妳的攤位撞倒。”

   女孩微微抵了一下頭:“我只是問,因為我求了耶穌幫我收拾蘋果。祂派你來幫助我,所以你像祂 只有祂知道誰會執行祂的旨意。謝謝你聽了祂的召喚,先生。”

   然后他慢慢地搭趁下一個航班,心中反復摸這個問題:“你是耶穌嗎?”

    有人誤認你為耶穌嗎?

   那是我們的命運,不是嗎?如此像耶穌,以致人們區分不出當我們生活以及與對祂的愛、生命和恩寵熟視無睹的世界互動   

   如果我們宣稱認識祂,我們應該像祂那樣生活、走路和行動。認識祂比僅僅引用聖經和教堂好。隨着日常生活的展開實際上活出聖言。

   你也是祂的掌上明珠即使你曾經跌倒受傷。祂停下正在做的,把你和我提到一座叫做加爾瓦略的山上,為我們損壞的東西完全付清。

    請把這個與人分享,如果你覺得要這樣做的話,就做。   

    當我們真正需要與人分享我們所認識的我們有時候自以為理所當然。感謝吧。一個人的思念里最好的地方、最安全的地方是在一個人的祈禱里,而真正最好的地方是……在天主手里。

(譯)

天主永远不会错

天主永远不会错

   一个不相信天主美善的国王有一个奴隶,他在所有情况下都会说‘我的国王,不要气馁,因为天主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祂从来不会错!’

   有一天他们去打猎,半路上一只野兽攻击了国王。他的奴隶努力杀死了这野兽,但无法阻止他的主人失去一个手指。

   狂怒的贵人没有感谢自己被救,还问,‘天主好吗?如果祂是好的,我就不会受到攻击,也不会失去手指。’

   这奴隶回答:‘我的国王,尽管发生了这些事情,我只能告诉你天主是好的,祂知道为什么发生这些事。天主所做的是完美的。祂从来不会错!’

    被这回答激怒了,国王命令逮捕他的奴隶。

   后来,国王又去打猎,这次他单独一个人。他被野蛮人捕获,他们举行活人祭献。

   在祭台上准备祭这贵人时,野蛮人发现他们的祭品少了一个手指。按他们的规定,只有完整的、他或她所有的器官都不缺的人才能献给他们的神。

国王少了手指被认为对他们的神是令人厌恶的祭品。所以他们放走了国王。

   回到宫殿后,国王授权释放了他的奴隶。他亲切地见了奴隶。

   他问奴隶,‘嗨,天主的确对我很好!我几乎被野蛮人杀死,但因为少了个手指,让我得救了!但是我有个问题:如果天主是那么好,为什么祂让我把你关在监狱里?’

   奴隶回答,‘我的国王,如果我与你一起去这次打猎,意味我会代替你被祭献,因为我手指没有少。要記住,天主做的每件事是完美的。祂从来不会错。祂让你把我关在监狱里,因此我没有与你一起去打猎。’

   我们经常抱怨生活中发生负面的事情,忘了没有什么是随便发生的,每件事都有目的。

    每天早上把你的一天献给天主,别性急。

   求天主启发你的思想,引导你的行动,缓解你的感情。不要害怕。天主从来不会错!

   你知道为什么这个信息是给你的?我不知道,但天主知道,因为祂从来不会错

   你如何处理这个信息由你作主。天主可能在你心中赋予寄给别人的愿望。天主知道为什么祂选了你收到这个信息。请用它祝福别人。 (譯)

安靜時間祈禱文

安靜時間祈禱文

   天主聖父,感謝袮每天祝福在這世上的我們。感謝袮的仁慈憐憫。感謝袮給我們朋友和家庭分享這些互聯網的快樂。我求袮降福我的朋友,親戚和那些我深切關心的現在正在閱讀這祈禱文的人。在有快樂的地方,請繼續賜給他們快樂。在有痛苦的地方,請賜給他們袮的和平與慈愛。在缺少自信的地方,請發放重拾信心。在有需要的地方,請滿足他們的需要。降福他們的家,家庭,家產,他們的工作和未來。以基督的聖名。亞孟。(譯)

關於十字聖號

關於十字聖號   

   如果有個作為天主教的標志的東西,那是十字聖號,回溯新受洗者的感覺,當他們開始受洗之旅,或在被帶入教會之門受洗的嬰兒的額上。

   早在第三世紀,基督徒在自己身上描繪十字聖號。最初,在祈禱時和日常工作時在額上划十字。今天當彌撒念福音時我們用類似的小的十字划在額上、嘴唇上和胸口上。后來,從額到胸再到兩肩全身的記號,可能是摸仿神父在彌撒時用神聖的祭餅祝福的手勢。現在,極好的受洗的禮物是屬於基督和教友的記號,集中我們注意力的一種方式,尋求天主的祝福,划在我們肩上願意尋找我們生活中負擔的意義。在十字聖號中,我們有為自己的受洗永遠可得到的方式表達感激。

(譯)

“失而復得”

失而復得”(路1532

   丟了鑰匙、眼鏡、文件。找到這些東西帶來片刻的安慰。迷路,失去激情,失去聯系。找回這些是畢生的任務。我們丟失,我們找到,我們丟失。但不要害怕,即使我們丟失了自己,我們永遠在天主面前。

    什么東西在你生命里堅持不再值得留下?

    在你生命中丟什么無所謂?

   哦,天主,袮不斷找我。賜我恩寵,以能讓我承行袮的旨意的心,丟棄我的日常瑣事。亞孟。(譯)   

圣经能够有错吗?

圣经能够有错吗?

来源:见证月刊十一月号 作者:萧永伦

天主教相信圣经是上主的启示,但启示不是以“听写”的方式,由天主念一句,写一句而完成的。启示的过程是天主感动作者,而后者用自己所收集的资料、熟悉的文字、拿手的写法和技巧,把前者所要揭露的讯息写出来。

更重要的是,圣经、特别是旧约的各书中,记载了许多古人的科学、地理、历史和伦理知识。这些知识以我们今天的标准来判断,显然是错误的,绝对不能被认同;但对当时的人,却是大家所公认和接纳的。

如果问:圣经能够有错误吗?答案是:能。而且实际上,古人的许多想法是大错特错的。这是基于当代人类的知识水准不足,和精神文明发展落后的原故。

科学知识的错误

古人谈天地万物时,所表达的天文知识非常有限,他们认为地是方的,有四极(则七2;依十一12),穹苍把天上的水托扶着(创一7),若把其中的水闸打开,雨水就降下。古人都这么想,那是他们观察和揣测的结果,但这些后来都被航海家和科学家推翻了!

创世纪写蛇是魔鬼的化身,引诱亚当和厄娃犯罪后,天主宣布对蛇的惩罚说:“因你做了这事,你在一切畜牲和野兽中,是可咒駡的;你要用肚子爬行,毕生日日吃土。”(创三14)把魔鬼写成会说话的蛇、是用一种“卡通”的手法写故事。而解释蛇在灰土上爬行是受惩罚的后果,那是一种幼稚的凝想。这些内容和逻辑显然都不符合生物学,但为当时的人,这种说法却无可厚非。

重点是,天主的启示不是要提倡古人的天文与生物知识,而是藉着他们的写作表达信仰的内容。写万物起源,要说明天地万物是天主所创造的;写蛇会说话引人犯罪,是要说明人犯罪时除了内在的因素,也常有外在的诱因。

旧约伦理思想的错误

古人的伦理思想尚未成熟,对家庭、人际、社会和政治各方面的许多看法非常原始,甚至愚昧,必为我们所排斥。

那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圣经里呢?它们被记载,绝对不是天主要我们学习他们的想法和行为,而只是就事论事,当时的人就是那么想,那么做的。所以这些内容的描述,只是反映事实,并不是教导我们跟从。

家庭伦理方面,古犹太社会以男性为中心,妻妾子女都被视为男人的财产,男人有权任意使用他们。但是他们又是神权思想主义者,因此明明是自己的想法,却归诸于天主,说成是天主的命令或指示。

比如创世纪写亚巴郎要祭杀自己的儿子来谄媚天主,却说成天主要这样试探他(创廿二12)。大男人主义也显示在以下的规定:“假使有人引诱没有订婚的处女,而与她同睡,应出聘礼,聘她为妻。”(出廿二15)这种玷污了少女之后就付钱了事的态度,根本是对女性的侮辱!

申命纪写人若有一个忤逆不孝的儿子,责罚他以后仍不听从,那父母在城中长老前控告他,然后本城的民众就应用石头将他砸死(申廿一1821)。若一个人娶妻时,发现少女不是处女,就将少女领到她父亲家门口,让本城的人用石头砸死她(申廿二1321)。这些作法为我们真是匪夷所思!

在政治和军事上,户籍纪描写以民和米德杨人的战争,说他们照上主对梅瑟所吩咐的,攻击了米德杨,杀了所有的男子……俘虏了米德杨人的妇女和幼童,掠夺了他们所有的牲畜、羊群和财产;火烧了他们所住的一切城邑和营寨(户卅一710)。这显然是那时代所有族群和国家在战争时互相对待的行为,说成天主的吩咐,根本就是硬套上去的。

圣咏一三七篇写被充军的以色列人如何仇视他们的敌人,希望加以报复:“谁若依照你加给我们的灾痍,也照样报复于你,他就得福祺。谁若抓起你的婴儿幼子,摔在磐石上,他就得福祺!”这种惨无人道的报仇思想,绝对不是基督徒的思想,应为我们所唾弃,但在古犹太人中却是司空见惯。

列王纪下篇夸张了先知的地位,说厄里叟是怎么神圣不可侵犯,当他沿路上贝特耳去的时候,城中一些小孩讥笑他说:“光头,上来!”不巧有两只狗熊从林中出现,咬死了其中四十二个孩子(二2324)。该书写这段故事时,口气上感叹孩子们的死是“活该,谁叫他们嘲笑先知!”这种态度并不为我们所认同。

其他方面,如奴隶制度,古人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出廿一2021)。他们也接受一夫多妻制,认为是天公地义。这两种制度都不为我们所接受,若今天有人主张奴役他人,或夸耀男人可享齐人之福,我们都会觉得不正当!

古人也有错误的神学观。比如他们认为神是严厉的审判者,不但会处罚犯罪者,甚至连他们的后代都要被罚,且直到四代以后。这是对神的本质严重的误解。耶稣非常清楚的教导我们:神是天父,他对众人的爱与怜悯是永恒的。古人的想法简直是颠倒是非,不可接受!

耶稣的福音才是基督徒伦理的标准

上述的各种例证说明了旧约伦理思想的落后与不成熟(我们应该理解,当时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这些错误的道德观)。不过,天主圣子耶稣基督降生成人,通过他的生活榜样与教诲,我们才领悟了人生的真谛,纠正了旧约圣经中所揭露的古人错误的道德观,把握了正确的伦理价值,明白了人与神、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应有的相互关系与责任。

耶稣教导我们,不论性别、种族、社会地位,每人都享有天主子女的名分与尊严。耶稣所处的社会,也有些被瞧不起与被排斥的人,他都以行动和宣讲纠正了所有偏差。一个患血漏12年的妇人(路八4348)不敢接近耶稣,当时的人认为她的血漏将使任何接触她的人都成为“不洁”的。于是她偷偷摸了耶稣的衣角,耶稣不但没有责怪她,反而称赞她的信德。

一般犹太人都讨厌罗马人,认为他们是殖民政府的恶势力。而犹太人也以自己的宗教自豪,瞧不起“外邦人”。但耶稣跨越了种族与宗教的歧视,治好一位罗马百夫长仆人的病(路七110)。当时税吏被视为公开的罪人,因为他们替罗马政府收税,又有贪污的嫌疑,耶稣却与他们来往并一起进食(谷二1517)。此外耶稣也接受妓女等“不名誉”的人的关爱(若十二111)。

耶稣的精神,帮助信友慢慢培养出对人一视同仁的态度。这种精神造就了后人推翻奴隶制度的动机与动力、提倡人性尊严的意识、启发男女和种族平等的大同精神,并催生了民主的政治理念。

当我们阅读圣经时,对旧约中的各种知识和伦理观,不可当成是天主的训示来服从,因为它们只表达了古人的认知与观念。但话说回来,不能因为认知上的错误,就抹煞他们对上主的虔诚和信德,后者仍是可受肯定的。

基督信徒的道德观和神学认知,必须以耶稣的教诲为标准,凡是与他的福音背道而驰的思想,都应该被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