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常生活中天主聖神在那里?

我的日常生活中天主聖神在那里?

聖神的恩寵,存在和轉換的作用總是為所有人的利益。我們基督教的精神也必須為所有人的利益。通過想方設法習慣性地讓我們自己接納活在我們世界的聖神,我們把信仰放在我們生活的中心,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 聖神的效果(在迦拉達書522中提到)——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節制——是個衡量自己的好標准。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我在提高這些品質中的任何一個嗎?

我至少在那里似乎表現出聖神的效果?反思你在工作和家里的行為。反思你的各種角色——公民、鄰居、配偶、父母、教區居民、校友、會員等等。問一下:我對這些角色中的每一個敞開嗎?我把自己聖神的經驗帶給我生活的所有領域嗎?

當你完成時,為你的長處和成果感謝聖神;對你的弱點求幫助。尤其是,保持對在你內工作的聖神敞開自己。 (譯)

對天主教徒來說聖事為何如此重要?

對天主教徒來說聖事為何如此重要?

聖事歌頌所有受造物的美好。物質東西是好的。我們人類的身體,我們的肉和骨是好的。天主取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在這取人類肉身的奧跡里,天主宣布這個世界的東西不是與天主之間的障礙,而是確定為通向神聖的窗。創造的輝煌使我們能看到某種意義上的奇跡,天主的多重性和富裕。天主教是聖事的宗教;她與盥洗、飲食、歌唱、擁抱一起祈禱。聖事歌頌所有受造物的美好,充滿聖寵:水與火,油與鹽,灰與棕櫚枝,面包與酒。受造物把我們引入造物主特有的活力。(譯)

天主教徒為何須要知道有關其它宗教的事?

天主教徒為何須要知道有關其它宗教的事?

不同宗教信仰者對話的直接目的不是讓其它人轉信基督教,而是開始了解他們,他們的信仰在他們生活中起的作用,就像基督教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的作用。這是個理想時刻求天主聖神幫我們都集合在一起,以共同的對話強調我們相似的方面,而不是不同的方面

在喬治城大學探索五大主要宗教(印度教,佛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課程,目的不是通過基督教鏡頭查看世界宗教,而是幫助學生看主要宗教傳統的追隨者,作為有信仰的願意對話的人。給學生自由表達他們的理解,同時為他們提供一個根據,在這上面以他們的探索為基礎,通常結果不是貶低,而是他們信仰的加強。他們更多地認識到自己,並能更好地理解不同宗教發揮的作用,繼續在美國的成長和發展中起作用。這個班級是一種努力達到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授權,從事各宗教間的對話,在迅速縮小的世界許多民族和國家中促進更大的和諧與理解。對話還提出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概述的希望:“… 2000年前夕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對各宗教之間溝通的對話,特別是在近几十年來發生的事件的看法在這對話中猶太人和穆斯林應該有重要的渠道。 ”(即將來臨的第三個千禧年)(譯)

為何在彌撒結束時我們說‘感謝天主’?

為何在彌撒結束時我們說‘感謝天主’?

我們離開集會和教堂建筑——但我們隨身帶走些東西。一對新婚夫妻離開他們的結婚儀式,但帶走他們的婚姻生活。結婚后的歲月給婚禮時交換的象徵(例如,他們的戒指)更深層的意義。

聖體聖事也是如此。在一周內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加深我們對參與彌撒的禮儀行為的意義。當我們每天懷着對被釘在十字架上那一位愛的傷心,我們發現在分餅禮儀中更深的意義。當我們在愛中對無家可歸者和孤獨者傾注我們的生活,我們發現從杯中流出來的(血的)意義。只有涉及我們日常生活,彌撒禮儀行為的全部意義才使我們清楚認識。(譯)

聖神七恩如何能影響我們的生活?

聖神七恩如何能影響我們的生活?

1.聰明

聰明聽從有更多經驗的人。有時候它權衡所有證據,作出不同的決定,但聰明首先傾聽。

2.明達

明達幫你真正聽懂另一個人所說的。有時候那是所需要的一切。

3.上智(亦稱:商議)

上智幫你考慮所有可選方案和效果,思量一切你從父母和負責成人所得到的教導,祈求指引。

4.剛毅(勇氣)

你的判斷行事需要——你猜對了——剛毅。在那里有什么地方失控?也許你可以鍛煉你的勇

氣,通過

組成一個團體來解決問題。

5.超見

顯示超見的人不從表面看問題,而是尋找原因和結果。這樣的人也能求聖神幫助處理現在講不

通的事。

6.敬畏亦稱:又愛又怕)

天主啟示我們無時無刻懷着敬畏。我們按神聖的肖像造。那並不意味着我們看起來像天主,

那意味我們有精神境界,我們能求令人敬畏的聖神用根據天主旨意生活所需的恩寵充滿我

們。

7.孝愛亦稱:尊敬)

尊敬意思是尊重天主和天主所造之物。疏忽信念或尊敬的人們看不見天主創建的工作。

(譯)

聖經來自何處?

聖經來自何處?

我們把聖經看成一部書——一部巨大且令人敬畏的書!有人會把它看作小說。但開始閱讀聖經更像試圖理解你當地圖書館所有的書。事實上,聖經(bible)這個詞照字面的意思是‘小圖書館’。我們的聖經在它包含的內容里有許多不同種類的篇章,包刮祈禱、宗譜、曆史、詩歌、函件、短篇小說、愛情歌詠等等。

聖經含有四千年猶太教和基督教共有的文化。即使在發明書寫材料之前,包刮在我們聖經里的許多故事以口頭一代一代傳下來。我們稱之為‘口頭傳授’。

隨着時間的推移,古代的以色列人開始把他們社團的故事用文字記下來。最早的故事講皇帝的作為。早在公元前十世紀人民也開始寫下他們的歌(聖詠)。但大多數故事在公元前五世紀和三世紀之間寫下的。

我想不出為你開始閱讀聖經比現在更好的時間。拿起聖經,如果有必要的話拭去灰塵,翻到瑪爾谷福音。你一旦開始了,就繼續下去。封面將很快失去光澤,它會變得破舊,你將學到另一個古老的諺語:‘散架的聖經通常屬於不崩潰的人。’(譯)

我們如何知道聖經里說的是真實的?

我們如何知道聖經里說的是真實的?

防止誤解作者意圖的一種方法是確定作者選定所用的寫作風格。任何一篇文章有獨特的文體:詩歌、散文、小說、隨筆、信函、史話等等。這對聖經書籍和任何當代作品同樣適用。

如果我們誤解作者的文體,我們會誤解作者想說的話。為了理解我們讀到東西,那末,我們必須考慮到文體,改變我們相應的期望。

現在讓我們看看聖經文體如何起作用。受啟發的聖經作者之一——約伯傳的作者,以辯論的方式寫。這種文體要求你盡可能對問題的雙方有說服力。如果你對同意的一方有說服力地寫,而對不同意的一方馬馬虎虎,你沒有寫出好的辯論。

如果你不知道約伯傳是辯論文體,文中的一些人物提出令人信服的、作者不同意的觀點,你可以讀一段單獨的文章,並得出結論,這本書在講授作者教導相反的事。你可能想約伯的朋友們在講關於受苦有效的信息。

如果我們把約伯傳看成一個整體,我們發現作者把他正在教導的真理不放在約伯朋友的嘴上,而是放在天主的嘴上。(譯)

我為什么應該望彌撒的十個理由

我為什么應該望彌撒的十個理由

10.在彌撒中向你自己挑戰找到至少一個對你有意義的,並似乎有可能、實用、吸引人的、神秘、有趣、酷或值得思考的涉及你生活中某些方面想法

9.一個小時的投入能產生一周家中更好關系的價值。

8.當耶穌在聖體聖事臨在時,整個基督教會臨在。包刮亡的祖輩、親戚、住遠方的朋友、甚至你不認識的人。這個看不見的廣大無邊的現實被稱為諸聖相通功。

7.關於參與彌撒如果你假裝同意同的負面意見,為了滿足他們的期望和保持你‘酷’的評分,

你已經屈服於同伴的壓力。一的——有意思。

6.你參與彌撒(當然,除非你無精打釆地背靠着教堂后邊的牆,露出難以置信的目光)是給他人一個你認為你的信仰很重要的信號。

5.如果你傾聽話語,特別那些聖體的祈禱文,你能使它們成為你自己的。實際上當你聽到它們的時候,在你的頭腦里對天主誦念它們。當你與其余的信眾一起念它們的時候,意味著它們是你自己的

4.有時候在彌撒中開始約定。一起去望彌撒是感覺你建立和加強關系的最好方式之一,不僅僅瀏覧它的表面。知道你們的關系是建立在天主身上,祂是聯系,祂創造了它們,是很好的感覺。

3.有時候我們想彌撒為那些A)理解他們的信仰几乎完美,沒有問題的人B)掌握真正偉大的,閃閃發光的基督教跟蹤記錄的人。我們需要記住帶着自己的錯誤和一切在彌撒中與耶穌相遇。

2.彌撒把你帶入一個全方位網絡的世界,把每一樣東西連接耶穌,並變成黃金那樣珍貴。即使彌撒進展順利,我們傾向離開,進入一個‘普通的,有規律的’世界,那里事物就是事物,它們中許多有點無聊、不盡如人意。即使我們願意相信,我們傾向於認為天主也許是高興和對我們的祈禱感興趣,但關系天主的范圍以內,我們生命的余部分是几乎死寂的空間

彌撒中呈上獻禮,當二或三位捧着麵餅和酒,穿過走道邁向祭台前的神父時,把你的一周轉換成基督內的獻禮之中,獻給我們的造物主。你是受過洗的基督徒;你有權利和力量這樣做。

1.那就是耶穌要求我們做的。我們欠耶穌一切,祂要我們參與彌撒。結果到頭來,只是那么簡單。

(譯)

什么是信仰?

什么是信仰?

在最廣的意上,信仰是我們在人類生活中理解天主和天主行為的方式。就像我們理解自己、我們的社會以及我們的隨着時間變化的世界,我們對天主在人類生命中存在和行為的理解也是如此。信仰不真空中成長,但從我們生活經驗的溫床里發芽。

它能由各種各樣的個人經驗形成:父母的愛和糾正,學校的教師或教會,得到和未得到回應的祈禱,意料之外的樂趣或痛徹心屝的失敗,與朋友或同事討論和爭論。

常常示意變化或改變信仰的經驗更是沖突或混亂的經驗。(譯)

主日彌撒的讀經是如何選的?

主日彌撒的讀經如何選的?

因為主日是‘第一神聖的日子’,‘整個教會年曆的基礎和核心’(禮儀章程,#106),聖經最重要的章節用於主日禮儀中。每周經文補充主日的經文選。

主日經文基於三部對照福音(瑪竇、瑪爾谷和路加呈現‘相似的觀點’)以三年周期用。我們每年集中這些福音之一:瑪竇在周期A,瑪爾谷在周期B,路加在周期C。若望福音主要在重要時期或突出關鍵教義為特色,如聖禮儀

除了讀福音之外,每個主日聖祭有兩段其它讀經。讀經一通常針對那個主日要讀的福音的主題從舊約中選擇。讀經二從保祿書信或新約的其它篇章挑選。如同福音,部分繼續地選讀這些章節,以致三年周期后我們對新約的每一部都能品嘗一下。(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