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領洗時發生什么?

我們領洗發生什么?

現代的天主教徒很多時間准備他們自己或他們的孩子領洗。要買新的衣服,參加教理班,選代父母,所有的一切引入彌撒中的一刻,當付洗的水倒在新加入者頭上時。但聖洗——以及所有的聖事,其實——比儀式的那一時刻更重要。

聖洗的儀式並不帶來出現天主的愛,如果那種愛在儀式前不存在的話。聖洗是教會儀式的一種方式,滋生信奉從我們開始的一刻就先愛了我們的天主。聖洗是一個家庭和團體舉行這種領洗中愛的經驗的儀式。

還有其他生活的經驗——出生、死亡、受洗、成長等等——在聖洗中舉行。水代表生命、死亡、潔淨和成長,它使我們回想起諾亞時代的洪水,以及被梅瑟分開的紅海之水。蠟燭象徵我們的狀態,如‘復活節的人’,意味教會把基督徒‘傳遞火炬’方式的承諾給那些受洗者。白袍代表教會的信仰、即聖洗把我們從原罪中釋放出來。

聖洗不僅對個人,也對基督的奧體、教會產生影響。那就是為何堅持在基督徒集會中舉行付洗儀式,隨同社團出席並積極參與。終究,社團歡迎新的成員,與他們一起行進,為他們提供范例,支持和培養他們。聖洗以天主的愛和關懷開始,通過基督顯示給我們。它繼續與我們在一起,教會,生活及發生天主的愛和關懷,通過基督賜給世界。那是個嚴肅的承諾。(譯)

—————

諸聖相通功是什么?

天主教徒相信‘諸聖相通功’。即使人死了,我們與他們保持聯系,他們也與我們有聯系。這如何可能?通過受洗,我們進入耶穌的死亡和復活才成為可能。耶穌雖然死了,祂從死者中復活,甚至保持比祂在世時對所有信祂的人更現實。我們活於基督。那些相信基督的、已死的人在祂內繼續存活。

因此,無論死或活,我們以愛相連。所以當非常愛你的祖母死了,我們相信她在天堂繼續愛她在世上所愛的人,但用更大的強度、深度、和無私來愛。

聖人們在天主教起重要作用,因為天主教確認人們如何通過他人知道和愛天主。父母和家庭在你們每件事上的發展起關鍵作用,包刮信仰。在以后的生活中,各種各樣其他的經驗,特別是友,對我們信仰方面的成長有很深的影響

諸聖相通功是連接我們和天主的愛的友誼的網絡。聖人們不向着自己,而是向着天主。聖人們不可能替代耶穌,因為他們整個生命和所有他們的精力處於集中在祂身上,並在祂內集中在我們身上。如果我們瞻念聖人,我們會被導向耶穌。(譯)

方濟各教宗要求方濟各教宗要求

方濟各教宗要求

不要為你丟失的哭泣,為你所有的奮斗。

不要為逝去的哭泣,為在你內新生的奮斗。

不要為拋棄你的人哭泣,為與你在一起的人奮斗。

不要為那些恨你的人哭泣,為那些需要你的人奮斗。

不要為你的過去哭泣,為你的現在奮斗。

不要為你的痛苦哭泣,為你的幸福奮斗。

帶着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我們開始學習,沒有不能解決的事情,只要向前進。

(譯)

我們為何說天主是聖父、聖子、和聖神?

我們為何說天主是聖父、聖子、和聖神?

三位的說法表明特性遵守一個天主要點關系的奧秘。天主不是單一的團體——而是個富於親屬生命的活體。對天主來說,存在就是以親屬關系存在——這是天主首要神聖的特性。然而,即使這些有力的詞不要按字面接受。如同聖奧斯定提醒我們,三位’的准則不是為了通過它給一個完整解釋的創造,而是為了我們能不被迫保持沉默。”根本上,談論天主聖三需要與我們不完全理解的認知密切相關。顯而易見,聲稱三位是否定單一,因此肯定天主中樞的關系。

如果我們密切注意教會的智慧,她肯定聖父、聖子和聖神的根本平等,很明顯聲稱在三位一體關系的從屬關系是非凡的。神聖‘三位’中的每一位充滿活力地周而復始,與其他几位滲透、交織,如一些神學家稱之為神聖生命的舞蹈。(譯)

教會為何不給非天主教徒領聖體?

教會為何不給非天主教徒領聖體?

官方的天主教會觀點認為聖體聖事不僅是基督教團結的來源還是團結的標志——真正的團結,目前存在。梵二會議的一個權威文件指出,‘由基督身體在聖體聖事內增強信徒顯示,以具體的方式,這聖事恰當地表示、驚奇地導致天主子民的團結。’

當明顯的分歧仍然存在時,我們不能提出團結的標志。當我們以分離為目的這樣做時,在同一個祭台領受聖體,然后回到大家不同的教會,不是團結的標志。簡言之,天主教會教導,我們不應該假裝有真正的團結,如果事實上,我們與其它基督教會分離。(譯)

同性戀是罪嗎?

同性戀是罪嗎?

不。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同性戀被識別或發現,不能自由選擇,天主教教導它不是自然而然一種罪。教會公平地接受對發現他們的願望和傾向同性性行為的同性戀者。

然而教會一直認為對這些傾向採取行動通過從事於同性生殖行為在道德上是錯誤的。為何如此?這里教會努力使我們天主教性道德標准傳統的核心前提真實的,同時對同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培養人類基本尊嚴、正義、和精神關懷。沒有快速回答。可以看看天主教關於同性戀教導更完整的文章。(譯)

與耶穌一起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強盜是誰?

與耶穌一起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強盜是誰?

搜尋與耶穌一起被釘十字架的兩個強盜的名字沒有成功。

路加福音(2333*43)告訴我們耶穌被釘在兩個強盜之中。路加沒有給他們的名字。

然而,三種收集不同聖人生活的書本給了他們的名字,迪斯瑪斯,傳說是‘善盜’,以及哲斯塔斯,那個不后悔的強盜。

使用這個信息的來源是初期的阿拉伯福音。這本書中世紀在西方很流行。它包含兩個強盜伏擊逃往埃及的聖家的傳奇或神話。

據說,迪斯瑪斯付給哲斯塔斯四十個希臘銀幣讓聖家安全離開。這時聖嬰耶穌預言這兩個人會與祂一起在日路撒冷被釘十字架,祂會帶迪斯瑪斯進入樂園。(譯)

舊約里的英雄們是聖人嗎?

舊約里的英雄們是聖人嗎?

舊約里的聖善待男女,例如,阿隆、梅瑟、丹尼爾、達味、亞巴郎、撒慕,薩拉、呂貝加,羅絲等等被認為是聖人嗎?給他們定下瞻禮日嗎?如果這樣,在哪些日子?

某些舊約的名字能在被聖奧斯定的本篤會修士、拉姆斯蓋特編的、麥克米蘭公司出版的‘聖人之書’里找到。某些名字也能在基督教名字列表內找到——沒有任何神聖的注釋或禮拜。在其它聖人辭典里根本沒有這些聖經人物的列表。

同時要記得直到公元993年才有正式的封聖過程。在這之前通過公眾意見接受一些人為聖人。

拉姆斯蓋特編的書告訴我們亞巴郎的瞻禮(十月九日),達味(十二月二十九日),梅瑟(九月九日), 撒慕耳(八月二十日),這些被列入羅馬殉教史中找到。希臘人慶祝達味和所有耶穌祖先的瞻禮於十二月十九日。亞當和厄娃十二月二十四日被列為有認可的禮拜。 (譯)

教會對我們有什么意義?

教會對我們有什么意義?

這個問題很直率。令人退縮,但立即有人回答,‘那是實務社群。當你遇到麻煩時,那是你能去的地方並感到安全。’這看起來是非常天主教的回應。

生活在分享時更好。正如聖經所說的,“人單獨不好”(創218)。通常生活所努力獲取的也是信仰生活所要的。

當你在困難時刻拿不准之際,需要有人在你身旁。你需要人們支持你,但也向你挑戰使你更好、更杰出、更忠信。當你有疑問尋求答案時,有人在那里教育引導你。必須有人傳遞信仰。

沒有見過天主。你能得到非常接近的是在別人身上看到天主。當一位朋友把手放在你肩上時,當導師挑戰超出你認為自己所能之際,這是天主通過他們在起作用。當神父在你告解時告訴你,你所做的極壞的事被赦免時,當有人告訴你被愛時,那是天主的聖言由教會的成員說出來的。(譯)

為何教會沒有更多聖人?

為何教會沒有更多聖人?

有時候在教會內很容易責怪別人沒有按你要的教會的方式行事。對教會,對我們,那更難 – 但最終更好 – 如果我們全神貫注於我們做每件事盡我們所能地聖善。

全神貫注於我們自己的行為保持謙虛——除非你謙虛地接受人性,你不能成聖。我們來看看自己如何軟弱,多么需要天主的恩寵。所以,不是強調在別人身上缺乏聖潔,也許我們應該承認自己的缺點,做我們能做的每件事,我們能讓聖潔在自己身上生根。

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偉大成就之一是它號召每個人——不僅僅是神父和修女——成聖。是的,你能說這在教會內是煩惱的時候,異議和問題無處不在。但通常在困難時期產生聖人。所以可能所有我們看到的麻煩實際上是恩寵的契機!(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