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孩子誕生時,父母親被新生命的美好和歡樂徵服。他們發現從未知道存在的深深的愛——耗盡他們整個生命的愛。

這只是天主對我們的愛的一小部分,我們應該回報天主的愛。當我們明白天主如何愛我們時,我們能慷慨地愛他人作為回報。

敬愛的天主,願我的心靈充滿袮。為袮永遠存在、永遠強烈、永遠持久的愛,感謝袮。亞孟。(譯)

我們…

我們

我們以天主的肖像被造,領洗進入天主的生命,我們的身體是聖神的宮殿。

我們是被召叫活於聖善中的神聖的人,回應與我們在一起的聖神的鼓勵和惇促。

生活在聖善中是接受天主愛我們、一而再地寬恕我們。我們必須相應地再三地愛和寬恕。

至聖天主,所有我生命中的美善和聖德都來自袮,請賜我們打開心胸,接受這些恩賜。亞孟。

(譯)

基督用十字架耕了人靈

基督用十字架耕了人靈

農夫耕地時,必須帶著適當的工具,並穿上適於工作的衣服。同樣,基督那位天國的君王和真農夫、來到被罪惡所敗壞的人性園地裡,穿上了肉軀的外衣,背著十字架作為工具,來耕種荒無人靈,鋤去惡魔的荊棘,拔除罪惡的野草,用火焚毀罪惡的乾草;當他用十字架把靈魂耕了以後,就在那裡修築一座聖神的最美麗的花園,它將為他的主人出產各種最甜美、最使天主喜愛的果實。——聖馬加略主教

主日錯過彌撒是罪嗎?

日錯過彌撒是罪嗎?

清楚又簡單,教會沒有廢除要求天主教徒在主日及當守的法定節日參與彌撒聖祭的律法。

教會法典1247說,“主日及當守的法定節日,信徒有責任參與彌撒… ”

注意,在主日及當守的法定節日參與彌撒有規定,嚴肅地約束。同時能夠有重要的理由寬免教徒遵守這條律法。

在現代的教會法典公布前的神學手冊說到可能寬免的適度嚴重的理由。除了生病、離教堂太遠、政治責任、需要晝夜不停測試某事物、配偶或父母嚴重的不滿、顧主的要求、火災和水災的突發事件、照顧病人、正在旅行被列為這種適度嚴重理由的例子。

有些德育家相信在某個時間錯過主日彌撒而沒有可寬免的原因不會是嚴重的罪——除非故意藐視律法。它可能被某些人理解為這是說錯過主日彌撒不再是犯罪,但那不是這些德育家的本意。(譯)

教堂裏的聖體龕為何要遷移?

教堂裏的聖體龕為何要遷移?

作為執行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決議的一部分,1967525日發布的神聖集會儀式,關於聖體奧秘敬拜的指令。在該指令中,會議談到聖體的保留和聖體龕的位置。

它說:“保留聖體的聖體龕在教堂或祈禱所的位置應該是真正顯著的。它應該適合私人祈禱,使信眾,也使個人,可以容易和獲益良多地繼續在這聖事內光榮上主。

因此建議盡可能把聖體龕安置在有別於教堂中央或中心,尤其在那些經常舉行婚禮和葬禮的教堂,以及由於藝朮或曆史價值有很多人參觀的地方。”(譯)

誰任命主教?

誰任命主教?

教會法典377明確地說:“教宗自主地任命主教,或確認那些合法地選出來的。”

教會法典(3772)立法至少每三年教會省份的主教或主教會議草擬一份適合主教之職的神父名單送往羅馬。每位主教單獨地有權選擇配得上的候選者。

同樣,根據法典,就任命教區主教來說,教廷使節在咨詢各色人等后,建議候選人(法典3773)。法典377進一步說明,就助理主教來說,教區主教提議至少三位候選人的名單。

通過這些名單挑選,有梵蒂岡為主教的集會,幫助教宗決策。但最終,是教宗決定主教的任命和他們任命的條款。(譯)

重新回到教會后如何趕上變化?

重新回到教會后如何趕上變化

第一個可以核對的地方是你自己的堂區。你的本堂神父或某個接待委員會非常熱忱地幫你安頓下來,使你感覺自在。

並且,在網上有許多書籍、錄像 、和通訊能幫你了解彌撒和其它你發覺困惑的信仰部分的變化。

熱烈歡迎回到家裏來! (譯)

如何在家裏准備領聖體?

如何在家裏准備領聖體?

從最重要的事開始:創造一個導向祈禱和崇敬的氣氛。在等待神父或送聖體者來到之前的某個時候,關掉電視和收音機。給病人祈禱和准備領聖體的時間。

那些照顧病人者可以一起祈禱。在通常領聖體的規定之下,允許他們同病人一起領聖體。

當聖體被帶入家中時,照顧病人的神職禮儀指導那些與病人在一起的人准備一張桌子,鋪上亞麻布,讓神父放聖體,直到送聖體。桌上應該點上蠟燭,習慣上放一瓶聖水。加上一句,桌上放一只調羹和飲用水,以防病人吞咽麵餅有困難。

如果病人足夠好,鼓勵他或她參與護理者選擇祈禱經文和為禮拜儀式誦念的詞句。

最好有一位護理者在家門口迎候神父,並引領神父進入病人的房間。(譯)

什麽是‘不知之云’?

什麽是‘不知之云’?

一位無名的英國神秘主義者和冥想者在十四世紀下半期寫了‘不知之云’。

他說,天主在祂絕對的真實中是不可知的——是的——對人類的理智:“當我說,我的意思是由此缺少知悉 … 因此它不被稱為空氣之云,而是不知之云那是在你和你的天主之間。

這位神秘主義者說,我們過暗和不知之云,通過心與愛到達天主,(譯)

我們如何能保持家庭和睦?

我們如何能保持家庭和睦?

生命太短促以致讓這樣的沖突影響家庭生活。最好現在就改善不良關系比在某些危機中才試圖這樣做。

試試與持不同意見的親屬面對面談談,要求對方聽完你的話再說。然后你准備好聽對方的。

如果他們不同意,試着與對方以上面同樣的要求和允諾分別面談。最后的手段,發給他們同樣的信件,轉告你會面談時說的內容,如果可能的話。

記住,你的努力可能失敗。然而你能使自己活得更容易,一旦你制定並執行一項合理的計划,從目前的停滯狀態除掉這種沖突

最重要的是,保持祈禱!(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