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宗教服裝

穿宗教服裝

為什么神職人員和修女不再穿宗教服裝?

1966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發表了他的 “后使徒規勸,生命聖潔” 通諭,關於那些誰已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教會的人穿宗教服裝。其中指出: §25 “教會必須始終設法使她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可見,特別是在當代文化中,這往往是非常世俗化的,但對標志的語言卻很敏感。在這方面,教會有權期望聖職人員作出重大貢獻,因為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清楚證明他們屬於基督。“

由於宗教服裝是祝聖、神貧、和特殊宗教成員身份的標志,我和教會會議的神長一起強烈建議男女神職人員應該穿他們的適合時間和地點條件的宗教服裝。”

神職人員,按使命聖召的正當理由要求他們這樣做,遵守他們的會規,也可以以簡單而撲素的方式穿着,并以適當的象徵,使他們的神職得到承認。”

由於其起源或章程沒有特定宗教服裝的修院,應確保其成員的衣着與其聖召的性質相一致,尊嚴和朴素。”

在許多國家,神父、修士和修女對前面提到的,認為他們不再需要穿任何這類東西 (宗教服裝、白領、有十字架的像章、等等),而這些東西會表明他們是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教會的人。因此,可能在一家商店裏,在你的主教、神父或修女面前,你將永遠無法認定他們是在天主教會內被祝聖的人。

很明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使徒訓誡遭到了一些人厭惡對待,這些人為自己是基督的仆人而感到羞恥,他們不想被認出是教會的成員,他們把自己的使命視為一種工作,當他們認為自己不在工作時,他們不想在宗教問題上受到任何人的打擾。曾經被召奉獻生命,為主耶穌服務的事,已經變成了四十小時的工作,沒有興趣再多工作一分鐘。

應該指出,許多自由派神父、修士、修女已經離開教會,繼續他們的平信徒的生活方式。那些不再穿宗教服裝的修會正在消亡,沒有找到新的聖召,而那些保持宗教服裝的在蓬勃發展。很明顯,新一代不想與這些羞於用他們的言、行、和宗教服裝宣講基督福音的自由派神父、修士、修女,有任何關系。

(譯)

在教堂裏嚼口香糖

在教堂裏嚼口香糖

可以在教堂裏嚼口香糖嗎?

用一個問題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耶穌在這里和你說話,你會在和他說話時嚼口香糖嗎?任何有禮貌的人都會回答 “不!”

在天主教教堂、天主的家,你可以在聖堂里找到耶穌的真實臨在。當你進入天主教教堂時,你并不是只進入另一所房子。你們在進入萬王之王、耶穌基督、主中之主、萬王之王、萬事全能的造物主的居所。

當你進入上主的聖殿時,的確,你應該着裝得體,脫去鞋子,跪在地上,謙卑自己,乞求憐憫,這樣你的罪孽就會被寬恕。

嚼口香糖在上主之家是不合適的。

(譯)

耶穌的護守天使

耶穌的護守天使

耶穌有護守天使嗎?

因為耶穌是人,天主化身,人們相信祂有護守天使。普遍認為,聖彌額爾是耶穌的護守天使。在聖經中,我們找到天使服侍耶穌的證據。耶穌在日色瑪尼園中時,按聖路加說,“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給他,加強他的力量。”。在瑪竇福音411和馬爾谷福音113,我們讀到天使在耶穌被魔鬼誘惑后,服侍他。

有足夠的聖經證據(譯)表明,耶穌有護守天使或更多的天使為他服務。

(譯)

護守天使

護守天使

護守天使是被指派保護和引導一個特定的人、團體、王國或國家的天使。護守天使的信仰可以追溯到古代。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相信護守天使會保護天主指派給他們的任何一個人,并代表他向天主祈禱。

約伯記3323節” 和 “達尼爾1013” 中看來都有天使被分配到某些國家的信念,即天使可以為人類作向導和代禱者。在后一種情況下,“波斯國的護守天使” 與彌額爾爭論。同一節還提到 “總領護守天使之一的彌額爾”。

希伯來書0114說:“眾天使豈不都是奉職的神,被派遣給那些要承受救恩的人服務嗎?”。在這種觀點下,護守天使的作用是帶領人們走向天國。

(譯)

貪婪的罪惡

貪婪的罪惡

天主教會如何定義貪婪的罪惡?

一般來說,貪婪被定義為對某物,特別是對財富、權力或食物的強烈而自私的渴望。

天主教教理第2536號說:

第十誡禁止貪心及對地上財富過度的佔有慾;禁止對財富及其權勢的無節制的貪婪。此誡命還禁止人有行不義的慾望,以致損害近人的世間財物:”


當法律告訴我們:「你們不可貪」時,是給我們說,要遠離一切不屬於我們的事物的慾望。對近人財富的渴望是無限的,總不能滿足,因此聖經寫道:「愛錢的,錢不能使他滿足」”

當你積累財產超過你的需要時,許多物品存放一年多,一次也沒用過,那可以說你是在實踐貪婪。當你吃的食物比你的身體需要的更多的時候,同樣的情況也可以說,增加你的體重到危及你生命的程度。貪婪有多種形式。不時地,有必要停下來反思個人的行動,以決定是否在自己的生活中自願或無意地實施貪婪。

(譯)

聖母的七項恩典

聖母的七項恩典

根據聖布里奇特的說法,聖母瑪利亞將賜給每天念七篇聖母經、默想她的眼淚和悲傷、恭敬她的靈魂七恩典。

聖母瑪利亞說:

1. 我會給他們的家人和平。

2. 他們將被啟發神聖的奧秘。

3. 我會在他們的痛苦中安慰他們,我會他們的工作中陪伴他們。

4. 只要他們不違我聖子值得崇拜的意願,或他們靈魂的聖潔,我會給予他們所要求的一切。

5. 我將在他們與邪惡敵人的靈修斗爭中保衛他們,我將在他們生命中的每一刻保護他們。

6. 我會在他們臨終時顯然幫助他們,他們會面對他們的聖母。

7. 我已經從我的聖子那里獲得了 (這恩典),那些傳播這種奉獻給我的眼淚和痛苦的人,將被直接從塵世的生命帶向永恆的幸福,因為他們所有的罪孽都將得到寬恕,我和我的聖子將成為他們永恆的安慰和快樂。

(譯)

善功

善功

什么是善功?

三個重要的善功是:施舍、祈禱和禁食。

天主教的教理說過這一點嗎?

是的。它指出:

新約的法律實踐宗教的行為;使施捨、祈禱、禁食等行為指向那「在暗中看見的天父」,而不是渴望「為叫人們看見」。新約法律的祈禱是「我們的天父」。” (天主教教理1969

聖經經文與這些善功有什么關系?

關於善功,你有:

你們應當心,不要在人前行你們的仁義,為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你們在天父之前,就沒有賞報了。所以,當你施捨時,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如同假善人在會堂及街市上所行的一樣,為受人們的稱讚;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獲得了他們的賞報。當你施捨時,不要叫你左手知道你右手所行的,好使你的施捨隱而不露,你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瑪61-4

關於禁食,你有:

幾時你們禁食,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樣,面帶愁容;因為他們苦喪着臉,是為叫人看出他們禁食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獲得了他們的賞報。至於你,當你禁食時,要用油抹你的頭,洗你的臉,不要叫人看出你禁食來,但叫你那在暗中之父看見;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瑪6:16-18

關於祈禱,你有:

所以,你們應當這樣祈禱:我們在天的父!願你的名被尊為聖,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承行於地,如在天上一樣!我們的日用糧,求你今天賜給我們;寬免我們的罪債,猶如我們也寬免得罪我們的人;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凶惡。” (69-13

(譯)

馬爾谷福音的最后部分

馬爾谷福音的最后部分 (168B-20)

聽說馬爾谷福音的結尾并不是聖經的原著。是真的嗎?

在希臘原文中,168節的最后一個詞是一種不尋常的方式結束一個句子,而不是結束耶穌生死存亡的故事。學者們明顯地發現,有些東西不見了。

這是學者們的普遍共識,169-20節是在晚些時候增加的,以解決馬爾谷福音奇怪結局的問題。人們還注意到,169-20節的語法和語言與馬爾谷福音的其他部分不同。這就證實了其他人在馬爾谷福音中加入了結尾。

(譯)

基督——愛的模範

基督——愛的模範

愛的最高境地在於愛仇。

而最能鼓勵我們愛仇的,是以感恩的心情默想基督那種驚人的忍耐:

在人子中雖是最英俊者,卻把的面容任憑惡人唾污。

那監視、管理萬物的眼睛,任憑惡人去蒙蔽。

暴露自己的腰背,任憑惡人鞭笞。

那震驚大能天使、統帥天使的頭,任憑惡人去戴上茨冠。

任憑人對自己譏誚淩辱。

最後忍受了十字架、鐵釘、酸醋、苦膽、長矛等痛苦,卻始終是那麼忍耐、溫柔、謙和、安靜!

——真福愛立德《愛德之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