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守天使

護守天使

護守天使是被指派保護和引導一個特定的人、團體、王國或國家的天使。護守天使的信仰可以追溯到古代。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相信護守天使會保護天主指派給他們的任何一個人,并代表他向天主祈禱。

約伯記3323節” 和 “達尼爾1013” 中看來都有天使被分配到某些國家的信念,即天使可以為人類作向導和代禱者。在后一種情況下,“波斯國的護守天使” 與彌額爾爭論。同一節還提到 “總領護守天使之一的彌額爾”。

希伯來書0114說:“眾天使豈不都是奉職的神,被派遣給那些要承受救恩的人服務嗎?”。在這種觀點下,護守天使的作用是帶領人們走向天國。

(譯)

貪婪的罪惡

貪婪的罪惡

天主教會如何定義貪婪的罪惡?

一般來說,貪婪被定義為對某物,特別是對財富、權力或食物的強烈而自私的渴望。

天主教教理第2536號說:

第十誡禁止貪心及對地上財富過度的佔有慾;禁止對財富及其權勢的無節制的貪婪。此誡命還禁止人有行不義的慾望,以致損害近人的世間財物:”


當法律告訴我們:「你們不可貪」時,是給我們說,要遠離一切不屬於我們的事物的慾望。對近人財富的渴望是無限的,總不能滿足,因此聖經寫道:「愛錢的,錢不能使他滿足」”

當你積累財產超過你的需要時,許多物品存放一年多,一次也沒用過,那可以說你是在實踐貪婪。當你吃的食物比你的身體需要的更多的時候,同樣的情況也可以說,增加你的體重到危及你生命的程度。貪婪有多種形式。不時地,有必要停下來反思個人的行動,以決定是否在自己的生活中自願或無意地實施貪婪。

(譯)

聖母的七項恩典

聖母的七項恩典

根據聖布里奇特的說法,聖母瑪利亞將賜給每天念七篇聖母經、默想她的眼淚和悲傷、恭敬她的靈魂七恩典。

聖母瑪利亞說:

1. 我會給他們的家人和平。

2. 他們將被啟發神聖的奧秘。

3. 我會在他們的痛苦中安慰他們,我會他們的工作中陪伴他們。

4. 只要他們不違我聖子值得崇拜的意願,或他們靈魂的聖潔,我會給予他們所要求的一切。

5. 我將在他們與邪惡敵人的靈修斗爭中保衛他們,我將在他們生命中的每一刻保護他們。

6. 我會在他們臨終時顯然幫助他們,他們會面對他們的聖母。

7. 我已經從我的聖子那里獲得了 (這恩典),那些傳播這種奉獻給我的眼淚和痛苦的人,將被直接從塵世的生命帶向永恆的幸福,因為他們所有的罪孽都將得到寬恕,我和我的聖子將成為他們永恆的安慰和快樂。

(譯)

善功

善功

什么是善功?

三個重要的善功是:施舍、祈禱和禁食。

天主教的教理說過這一點嗎?

是的。它指出:

新約的法律實踐宗教的行為;使施捨、祈禱、禁食等行為指向那「在暗中看見的天父」,而不是渴望「為叫人們看見」。新約法律的祈禱是「我們的天父」。” (天主教教理1969

聖經經文與這些善功有什么關系?

關於善功,你有:

你們應當心,不要在人前行你們的仁義,為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你們在天父之前,就沒有賞報了。所以,當你施捨時,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如同假善人在會堂及街市上所行的一樣,為受人們的稱讚;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獲得了他們的賞報。當你施捨時,不要叫你左手知道你右手所行的,好使你的施捨隱而不露,你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瑪61-4

關於禁食,你有:

幾時你們禁食,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樣,面帶愁容;因為他們苦喪着臉,是為叫人看出他們禁食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獲得了他們的賞報。至於你,當你禁食時,要用油抹你的頭,洗你的臉,不要叫人看出你禁食來,但叫你那在暗中之父看見;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瑪6:16-18

關於祈禱,你有:

所以,你們應當這樣祈禱:我們在天的父!願你的名被尊為聖,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承行於地,如在天上一樣!我們的日用糧,求你今天賜給我們;寬免我們的罪債,猶如我們也寬免得罪我們的人;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凶惡。” (69-13

(譯)

馬爾谷福音的最后部分

馬爾谷福音的最后部分 (168B-20)

聽說馬爾谷福音的結尾并不是聖經的原著。是真的嗎?

在希臘原文中,168節的最后一個詞是一種不尋常的方式結束一個句子,而不是結束耶穌生死存亡的故事。學者們明顯地發現,有些東西不見了。

這是學者們的普遍共識,169-20節是在晚些時候增加的,以解決馬爾谷福音奇怪結局的問題。人們還注意到,169-20節的語法和語言與馬爾谷福音的其他部分不同。這就證實了其他人在馬爾谷福音中加入了結尾。

(譯)

基督——愛的模範

基督——愛的模範

愛的最高境地在於愛仇。

而最能鼓勵我們愛仇的,是以感恩的心情默想基督那種驚人的忍耐:

在人子中雖是最英俊者,卻把的面容任憑惡人唾污。

那監視、管理萬物的眼睛,任憑惡人去蒙蔽。

暴露自己的腰背,任憑惡人鞭笞。

那震驚大能天使、統帥天使的頭,任憑惡人去戴上茨冠。

任憑人對自己譏誚淩辱。

最後忍受了十字架、鐵釘、酸醋、苦膽、長矛等痛苦,卻始終是那麼忍耐、溫柔、謙和、安靜!

——真福愛立德《愛德之鏡》

天主教育易於崇拜偶像的百姓

天主教育易於崇拜偶像的百姓

天主願教育易於崇拜偶像的百姓:藉多次的干預和幫助訓誨他們、恆心服事天主。天主不時藉次要事物召喚他們去追求主要事物,就是藉象徵的事物去追求實在的事物,藉暫時的事物去追求永恆的事物,藉屬肉體的事物去追求屬神的事物,藉塵世的事物去追求天上的事物。

(摘自网络)

黃金法則

黃金法則

黃金法則是一條道德原則,你想要別人怎樣對待你,就怎么對待他們。這是基督在山中聖訓中所表達的:“所以,凡你們願意人給你們做的,你們也要照樣給人做:法律和先知即在於此。”(瑪712

(譯)

拒絕做代父母

拒絕做代父母

天主教徒會拒絕當代父母的邀請嗎?若然,在甚麽情況下,一個人會這樣做呢?

雖然被選為代父母,參與孩子的精神成長是一種榮譽,但在某些情況下,最好還是拒絕這一提議。成為孩子的代父母并不是看你能幫助多少代子女;這是一項需要持續不斷承諾的義務。最好少一些,為每個人提供合適的時間、靈修教育、和祈禱,然而代子女太多會使靈修成長失敗。

對於一些天主教徒拒絕成為代父母的原因,人們認為以下原因是正確的:

該人屬於宗教修會 (阻止他/她作出這一承諾)

該人認為他/她已經贊助了足夠多的代子女。

該人住得太遠,覺得他/她無法履行代父母的義務。

該人不接受天主教會的所有教誨,并擔心他/她可能要求代孩子女分享其中的一些個人信仰。

該人年齡較高,不相信他/她有時履行一生的承諾。

該人的健康狀況不佳,影響日常工作。

該人與一名非天主教徒結婚,對方不支持參與教會的這種做法。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是拒絕,以保持婚姻的和平。

該人正在考慮離開天主教信仰。

可能還有其他原因。要想出所有可能隨着時間推移而產生的正當理由是不可能的。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