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教宗可以赦免的罪
這些罪是:
– 玷污聖體,吐出來,或用於撒旦的儀式。
– 企圖刺殺教宗。
– 神父泄露懺悔者的細節,破壞懺悔的密封性。
– 神父向自己的性伴侶提供赦免。
– 參與墮胎,甚至為墮胎付錢,而后尋求成為一名神父。
(譯)
只有教宗可以赦免的罪
這些罪是:
– 玷污聖體,吐出來,或用於撒旦的儀式。
– 企圖刺殺教宗。
– 神父泄露懺悔者的細節,破壞懺悔的密封性。
– 神父向自己的性伴侶提供赦免。
– 參與墮胎,甚至為墮胎付錢,而后尋求成為一名神父。
(譯)
天主為什么允許誘惑
根據聖多默阿奎那的說法,天主允許我們被試探。聖多默為此提供了五個理由。它們是:
– 檢驗個人的德行,讓我們對自己有所了解。
– 提醒我們的弱點。
– 向魔鬼展示他們對天主的憐憫的無能為力。
– 強化我們的力量。
– 顯示天主恩寵的偉大。
總之,我們被試探這一事實本身就表明了我們的價值。如果我們在天主的眼中沒有價值,撒旦就不會找我們麻煩。
(譯)
教會的戒律
什么是戒律?
引述自天主教法典第49條,“個別命令乃給予特定的個人或多人之法令,用以直接並依法使其做或不做某事,特別為督促法律的遵守。”
引自《天主教教理》第2041條:”教會的規條列於道德生活的範圍,與禮儀生活相連,並自禮儀生活 取得滋養。由牧職當局所頒布的成文法,有強制性,乃是為了給基 督信徒,確保在祈禱的精神、倫理的努力、愛天主愛近人的成長中, 一個最低而必要的限度。”
有多少條戒律?
天主教教理提到了其中的五條。
它們是什么?
它們如下:
1. “主日及當守的法定慶節應參與彌撒,不從事辛勞的工作。”
2. “應至少每年一次告明你的罪。”
3. “至少應在逾越慶節時領受感恩(聖體)聖事”。
4. “應在法定日子上遵守大齋和小齋。”
5. “應支援教會的需要”。
在哪里可以獲得更多關於戒律的信息?
建議閱讀《天主教教理》第2041至2043條。
(譯)
天主教成人進教儀式(RCIA)的主要階段
RCIA的主要階段是:
– 詢問期
這個階段的持續時間視個人需要而定,從几個月到几年不等。它使慕道者有時間熟悉天主教會,聽到福音,確定自己的生活與福音的關系等。這是一個反思、探索和最終作出決定的時期。當探詢者准備好進入慕道者階段時,他需要寫一封信,說明他/她為什么要進入下一個階段,以及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准備。有些人選擇離開這個項目,以便在其他地方繼續他們的靈性探索。
– 慕道期
這是導致成為天主教會正式成員的第一個階段。要獲得資格,當事人必須相信耶穌基督是他們的主和救主,并真誠地渴望成為天主教信仰的成員。
在這個階段,慕道者參加主日的彌撒,直到講道結束。屆時,他將被遣散,并與慕道者見面,思考經文如何應用於他/她的個人生活。
這是一個在信仰團體中個人與天主關系的精神成長時期。這是一個可以持續數月至數年的時期,視需要而定。如果是未受洗的慕道者,這個階段通常需要十二個月。
– 淨化期或啟蒙期
淨化期是為復活節做的六周准備,在大齋期進行。
這段時期成為慕道者和候選人的祈禱時間,他們現在被稱為選民,因為他們准備迎接成為正式成員的時刻,并通過聖洗聖事確立其地位。
這個時期由選舉儀式開始,通常在大教堂與教區主教一起舉行;通過這個儀式,他們被主教接受為聖事的候選人,代表這個決定不是他們自己的。通常這個儀式是在大齋期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的。
在整個大齋期,在主日聖體禮儀上為慕道者和候選人進行特別的祈禱;這些祈禱被稱為監禮;這些祈禱是為了加強恩寵和德行,淨化過去所有的罪惡,以及阻礙他們體驗天主之愛的任何束縛。在整個這段期間,選民被邀請與整個教會一起,更深入地實踐慈善工作和守齋的做法。
在這期間,對聖經的共同反思繼續進行;大齋期的讀物是以持續的轉化為主題選擇的。在四旬期結束時,教會繼續向選民”移交”信經(我們信仰的摘要)和天主經(代表教會在教導我們祈禱的耶穌的命令之后繼續祈禱的做法)的習俗。
– 舉行聖洗聖事
復活節守夜時慶祝聖洗聖事,這是一個較長的夜間祈禱、歌頌和聆聽天主聖言的守夜活動。
這時,慕道者接受洗禮(在新的恩寵生活中重生),接受堅振聖事(用特殊的聖油迎接聖神),并接受第一次聖體。他們現在是基督奧體的成員。他們現在可以在主的餐桌上參與聖體聖事。
– 神秘期
神秘期從復活節主日開始,直到五十天后的五旬節主日,復活節季節結束,完成了入教過程。
那些剛剛分享了進教聖禮的人現在被稱為新教徒,在這段復活節的歡樂時期,他們反思自己剛剛經曆的一切,并展望未來,他們現在可以分享基督的使命,祂來是為了給整個世界帶來救贖和生命。這段時間提醒整個教會,在基督內的生活不斷呼喚我們成長,并尋找新的方式來過恩寵的生活,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
(譯)
關於《聖經》中提到的五個不同的黑落德
在閱讀《新約》時,有許多關於黑落德的記載。同時,這些提及似乎并不適用於同一個人。聖經》中提到的黑落德王不止一個嗎?
在《聖經》中,你可以找到以下黑落德的記載。
大黑落德(公元前39年至公元前4年),耶路撒冷最后一座聖殿的建造者,在施洗者若翰和耶穌出生時是君主。(見路:1:5;瑪2:1) 。
黑落德-安提帕(公元前4年-公元39年)處決了施洗者若翰。彼拉多正是把耶穌作為囚犯送到他那里。見(谷6:14-29;路23:7-12)
黑落德-腓力(公元前4年-公元34年)是巴勒斯坦東北部地區的統治者,耶穌在那里向伯多祿承諾了首要地位。(瑪16:13-20)
黑落德王阿格黎帕一世(公元37-44年),他迫害早期教會,并下令謀殺長雅各伯。他還囚禁了伯多祿。(宗12:1-5)
黑落德-阿格黎帕二世(公元49-86年)是在地中海沿岸凱撒利亞的非斯都家中會見保祿的人。(宗徒大事錄25:13)
(譯)
天國獎賞的原因
在死亡時,信徒們將得到什么獎賞?
那些得救的人將因以下原因得到獎賞:
– 因為他們戰勝了試探。
– 因為他們戰勝了罪惡。
– 因為他們的善行,包括拯救靈魂。
– 因為他們出於對耶穌的愛而做出的犧牲,以及
– 為接近天主而作出的努力。
(譯)
告解聖事要想有效,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它們是:
1.告解者必須檢查自己的良心。
2. 告解者必須懺悔。他必須為自己的罪孽感到抱歉。
3. 他必須下定決心,不再通過罪惡的行為觸犯天主。
4. 他必須向神父告明懺悔他的罪過。
5. 他必須做出補償。這意味他必須履行告解聖事期間從赦免他的神父那里得到的補贖。
(譯)
告解聖事的效果
如果一個天主教徒有適當的意願接受告解聖事,他所接受的這個聖事的效果是什么?
聖事的效果是:
a. 恢復或增加聖潔的恩寵。
b. 赦免罪孽。
c. 赦免永恆的懲罰(如有必要),以及部分(至少是)因我們的罪而產生的暫時的懲罰。
d. 幫助我們在未來避免犯罪。
e. 如果我們的善行因彌天大罪而喪失,則可恢復這些善行的功德。
(譯)
與聖洗聖事相關的五個標志
五個主要標志是:
– 十字架。
– 水。
– 白衣。
– 光(蠟燭),和
– 油。
還有一些間接參與聖洗聖事的有意義的標志。它們是。
– 集合的教會成員。
– 天主的聖言。
– 聖洗的承諾,以及
– 聖洗證書和聖洗登記冊。
(譯)
痛苦
首先,可以说有两种类型的痛苦,一种是伤害你,一种是改变你。许多灵魂通过这两种痛苦的折磨而更接近天主。
根据加拿大神学家Phil Zylla的说法,有四种类型的痛苦。不同类型的疼痛和/或痛苦被分为:
(1) 身体的痛苦。
“可以说,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太喜欢疼痛。尽管如此,它是身体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例如,想象一下,如果你将手放在热炉子上时没有感觉,会发生什么?疼痛是身体告诉你出了问题并需要注意的一种方式。” [来源:https://www.webmd.com]
身体疼痛有两大类,一类是由组织损伤引起的,也称为”痛觉性疼痛”,另一类是由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也称为”神经性疼痛”。
——急性疼痛是突然开始的,它是短期的。它通常是突然出现的,而且持续时间有限。它经常是由骨、肌肉或器官等组织的损伤引起的,而且发病时往往伴随着焦虑或情绪上的困扰。
——慢性疼痛持续的时间较长。它一般对医学治疗有一定的抵抗力。它通常与一种长期疾病有关,如骨关节炎。
身体疼痛可以由疾病和手术导致。
(2) 心理上的疼痛。
这涉及到一种失落感,或有时涉及到创伤。你无法看到心理上的疼痛。你不能像断臂那样拍一张X光片,就知道有问题了。
心理痛苦,也被称为精神痛苦,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一种痛苦),是一种心理上的、非物理上的原因。它是精神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
(3)社会痛苦。
这种痛苦指的是成为社会的弃儿,社会的堕落,或羞辱。
这类痛苦的一个完美例子是性犯罪者由于被定罪而在他/她的余生中忍受的痛苦。在大多数国家,这些人是社会的弃儿。他们不断地被那些不宽容的灵魂所羞辱和贬低。
社会痛苦也是由那些感到被整个社会抛弃的老年人所忍受的。没有真正朋友的个人,他们所承受的社会痛苦往往不被一个无情的社会所注意。
还有像北美这样的社会,年轻人不尊重或不愿意与他们年迈的父母或任何一般的老年人交往。对他们来说,老年人属于老年人之家,在那里他们可以被遗忘。
(4) 精神上的痛苦。
“精神上的痛苦”会导致绝望。(绝望是指一种无望感,灰心,因失去希望或勇气而造成的精神低落状态。)
“精神上的痛苦”暗示人类的精神有不足之处。这可能是爱,信仰,希望,或一种美德。当这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出现 “精神上的痛苦”。
精神上的痛苦可以与生活中精神干涸的阶段有关,当一个人感到远离天主,发现很难祈祷或享受一些精神上的成长。
基督徒如果发现自己身处孤岛,没有基督徒朋友可以分享在基督里的生活,就会遭受属灵痛苦。这种对通过基督徒交流分享天主的圣言的属灵饥渴是一种真正的痛苦。
无数定期去教会的基督徒都在承受着属灵的痛苦。当被当作陌生人,在敬拜中缺乏来自信仰的基督徒友谊时,人们无法理解基督怎么会住在如此冷漠的人中间。他们带着受伤的精神离开敬拜,渴望得到比教会/教区提供给那些人的更多东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灵魂从一个教区到另一个教区,寻找一个他们可以称之为”家”的教会。
那些寻求人生目标的人,相信有一个造物主,但不确定他们与造物主的关系是什么,可能会遭受多年的精神痛苦,直到他们找到答案。
精神上的痛苦是真实的。它不能被触摸到,但可以被感觉到。它可以被灵性灵魂的内在精神所看到。灵性关怀包括协助满足上述的需要。向有灵性需要的人伸出援手的人,他们的精神就会得到治愈。想一想吧!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某种程度上,有两种痛苦。在另一个方面,有四种痛苦。这只是取决于你在谈论什么样的痛苦。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