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壇面餅

祭壇面餅

“祭壇面餅”在非天主教信仰中也被稱為元素、圓餅、面包、host、聖餐、聖體、聖餐和聖餅。

在舉行彌撒的過程中,祭壇上的面餅由天主教會的神父祝聖,此時面餅(host)成為基督的身體。同樣地,在祝聖過程中,被祝聖的酒成為基督的血。

聖體儀式是舊約預言的應驗,天主應許要在祂的子民中居住。

“看!我要派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宰,必要忽然進入他的殿內;你們所想望的盟約的使者,看!他來了──萬軍的上主說。但是,他來臨之日,有誰能支持得住?他顯現時,有誰能站立得住?因為他像煉金者用的爐火,又像漂布者用的滷汁。” [瑪拉基亞3:1-2]

通過神聖的聖體聖事儀式,即基督在世上的真實臨在,上述預言得到了應驗。

“host”這個詞來自拉丁文hostia,意思是 “犧牲品”。這個詞在祝聖前后都可以用來描述面餅,不過在祝聖后使用更為正確。在祝聖之前,最好使用 “祭壇面餅 “一詞。根據基督教神學,耶穌的獻祭結束了在耶路撒冷聖殿實行的動物獻祭和所有血祭一勞永逸的必要性。然而,這個詞被保留下來,用來描述聖體的面餅,作為基督獻祭的禮儀代表。

聖體面餅可能只用四種材料制成:細(白)麥粉、純水、酵母和鹽。有時,在制作過程的開始,聖水會被灑入面團中或灑在揉面槽上。

天主教會教導說,耶穌的真實臨在居住在聖體面餅的每一片中。在聖體期間,你在完整的聖體面餅或其中的一部分中接受基督丰盛的聖體。
(譯)

祭壇書架

祭壇書架

“祭壇書架”的作用是什么?

祭壇書架”是在天主教堂的祭壇上出現的支架。有些人稱它為彌撒書架、聖經架或祈禱書架。它放置神父在舉行彌撒時宣讀的經書。

這種簡單的四腳書架可以有一個可調的頂部。它可以是黃銅或青銅材質,經過烤箱烘烤的高拋光或緞面處理。或者它可以是高拋光的木材,如胡桃木。

祭壇書架可以是非常朴素的,也可以以多種方式進行裝飾。

(譯)

祭壇的鈴聲

祭壇的鈴聲

在天主教會的拉丁禮節中,祭壇的鈴通常是一個小型的手持鈴或一組鈴。使用這種鈴的主要原因是向主發出歡樂的聲音,以此來感謝在祭壇上發生的奇跡。鈴聲的一個輔助功能是讓參加彌撒的人注意到祭壇上正在發生超自然的事件。這種鈴通常也被稱為彌撒鈴。它們被放置在信經台或聖所內其他方便的地方。

在目前的彌撒中使用。

在祝聖前不久,在適當的時候,輔祭員會搖響鈴鐺作為對信眾的信號。根據當地風俗,當神父展示聖體,然后展示聖杯時,輔祭員也要搖鈴。通常選擇發出祝聖信號的時刻是神父在誦讀序文時將雙手伸向主體和聖杯。1970年以前的《羅馬彌撒》版本,規定選擇聖禮作為信號的時刻,但在聖禮和序曲時都搖鈴是20世紀上半葉的普遍做法。他們還規定在每次展示聖物時都要搖響三聲鈴。

(譯)

教堂的”祭壇”

教堂的”祭壇”

在天主教堂中,祭壇是舉行成聖體儀式的地方。

祭壇位於聖所的中心位置,是教堂的焦點。在羅馬彌撒儀式開始時,神父首先要親吻祭壇,然后才主持入門儀式和聖事禮儀。

教堂的奉獻儀式包括教堂的祭壇,在祭壇上舉行的彌撒是”整個儀式的主要和最古老的部分”,根據教會教父的說法。”這個祭壇應該是一個敬畏的對象:從本質上講,它是石頭,但當它接受基督的身體時,它就變得聖潔了”

傳統的祭壇是用石頭做的,上面有會幕。

傳統祭壇靠牆在教堂前部的中心位置。神父面對祭壇,背對着眾人舉行彌撒。

一張木制祭壇,形狀像一張桌子。現代祭壇可以由石頭或木材制成,可以有四條腿,或下面完全封閉。

現代祭壇坐落在教堂前部中央的一個開放區域。神父站在祭壇后面,面對信眾。

祭壇是 “主的桌子”。當你被呼召走近主的祭壇時,你被呼召來接受基督在聖體中的真實臨在。

祭壇是獻上彌撒聖祭的祭品的桌子。

祭壇是天主教崇拜的中心,在這里舉行彌撒。
(譯)

對彌撒聖祭期間使用的香過敏

對彌撒聖祭期間使用的香過敏

想知道,天主教會是否可以使用不同種類的香,讓那些對香過敏的人更容易接受?

教會及其神父都知道,有些信徒對香有嚴重的生理反應。因此,在禮儀過程中,會盡力使用最少的香,并盡可能地遠離在場的人。如果發現神父在這個問題上缺乏敏感性,應該善意地提醒他,如果他能在禮儀中少用香,會很感激。

教會努力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截至2013年,制造商試圖生產一種具有滿意香味的非過敏性香,但沒有成功。希望有一天,有人會發明一種讓所有人都滿意的香。
(譯)

ALB 長白衣

ALB 長白衣

在天主教會中,alb是用來做什么的?

長白衣是神父、執事和侍者在教堂禮拜時穿的白色衣服(袍子)。神父在舉行彌撒聖祭時穿着它。作為一件大的洗禮袍,它使穿它的人想起他們的洗禮。這件長長的白色亞麻禮儀服可能有錐形的袖子。袍子象徵純潔和清白,應該裝飾登上祭壇的神父的靈魂。雖然在西方教會中它是白色的,但在東方教會中它可以是任何顏色的。

(譯)

理智的時代

理智的時代

聽說孩子在達到理智的年齡之前不能犯罪。什么是理智的年齡?

根據教會法典,”未成年而未滿七歲者,為嬰兒,視為無行為能力之人;年滿七歲者,推定為有辦別能力之人。”[《天主教法典》第97條第2款] 。

由於上述原因,天主教會教導說,只有8歲以上的兒童才能犯罪。

(譯)

虔誠的拜聖體

虔誠的拜聖體

拜聖體,是指在聖體中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真實存在下進行朝拜和祈禱的虔誠行為。

應該注意的是,雖然 “拜聖體”和”祈禱”是互換的朮語,但它們的含義略有不同,使它們有區別。

聖體降福是莊嚴的禮儀儀式,包括朝拜聖體、開始祈禱、敬禮、上香、聖體禮儀——用聖體進行降福,最后以神聖的贊美和聖詠結束。

朝拜聖體,通常是在正式的禮儀之外進行的。

朝拜是一個人與耶穌相處的特殊時間。這是一個接近祂的時間,就像祂心愛的門徒若望接近祂的時間。這是一個感受天主的神聖之愛在自己心中存在的時間。
(譯)

在拜聖體時保持安靜

在拜聖體時保持安靜

如何處理那些在拜聖體時在教堂里聊天的人?

因為你有責任維護聖體,所以應釆取以下措施。

– 通知朝拜協調員,在朝拜時間內不尊重聖體的情況。

– 建議在朝拜時間內,在教堂內貼出告示,要求在場的人保持安靜。

– 如果問題仍然存在,應該問聊天的人是否可以把他們的談話帶到外面去,這樣就不會影響到任何人。

– 如果他們拒絕這樣做,有責任保護聖體,堅定地告訴他們:”真的必須請你們離開,因為你們無法控制自己在至聖耶穌聖體中真實臨在。”

(譯)

朝拜時吃東西

朝拜時吃東西

當敬拜聖體時,每次都要敬拜5到6個小時。在那段時間里,感到很餓。在敬拜聖體時可以吃點東西嗎,哪怕是一塊餅干,以消除飢餓感?

因為在望彌撒時不允許吃東西,所以在瞻仰聖體時也不允許吃東西。

建議是,不要每次都報名參加5到6個小時的活動。雖然這樣做令人印象深刻,但這是不合理的。建議做兩次2-3小時的朝拜,中間休息一下午餐/點心,以便在教堂外停下來吃飯。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