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

重生

1. “重生 “是什么意思?

“重生 “的真正含義是,通過聖洗聖事,人已成為新受造物。(天主教教理第1265條)受洗者獲得了”新生活中度生”。[羅6:4]要緊的是新受造物的人! [迦 6:15]。

2. 人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真正”重生”了?

一個人知道他是否真的”重生”了,要看他是否接受了正確的洗禮,即用水澆在他的頭上,同時說以下的話:”我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你授洗。” (天主教教理第1284條)

3. 當一個人”重生”時,他是否應該有所感覺?

一般來說,那些情緒穩定的人不會有什么感覺。這是因為在聖洗聖事中,由父神的恩寵和聖神的力量在耶穌的至聖之名下發生的顯現是一種精神上的顯現。

同時,應該注意的是,沒有什么可以阻止天主為一個情緒平衡的人提供一個壓倒性的經驗,作為聖洗聖事的結果,盡管這是罕見的。

4. 我對教會在有人重新犯罪時經常說的一句話感到困惑。教友們說,”如果一個人重新犯罪,那么他就從來沒有重生過”。有什么可以保證一個人已經”重生”了呢?

首先,這種說法是由於沒有理解聖洗聖事中發生的神聖而神奇的過程。重新犯罪與”重生”毫無關系。聖洗聖事并不能抹去軟弱和傾向於犯罪的人性。它適用於人的精神本性。

耶穌說:”醒寤祈禱罷!免陷於誘惑;心神固然切願,但肉體卻軟弱。”[瑪26:41] 而聖保祿說:”我所憎恨的,我反而去作。”[羅7:15,19] 這清楚地表明,在人性和靈性之間存在着一場持續的斗爭。人的本性將永遠與人的靈性相對立。

5. 那么,如果人的本性繼續吸引我們去犯罪,我們為什么要受洗?

要回答這個問題,你必須了解在聖洗聖事中發生了什么。要了解發生了什么,你必須知道几千年前,根據《舊約》,天主聖父做出了四個承諾。這些承諾是:(1)新約的承諾,[見厄則克耳];(2)新的精神,[見厄則克耳11:19-20,18:31,36:26];(3)新的心,[見厄則克耳11:19-20,18:31,36:26] 和(4)內住的聖神。[見厄則克耳36:27;格前3:16] 。

通過閱讀上述經文你會注意到,厄則克耳36:26-27提到了兩種不同的精神。一個是指內住的聖神,另一個是指人的精神。

每個人都有一個人的精神,它給肉體帶來生命。“正如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雅2:26] 人的精神與肉體共存。人的精神的另一個詞是”魂”。當身體死亡時,”人的精神”或”魂”就離開了肉體。

你可能還想驗證一下以下的聖經參考資料。在路加福音23:46,當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時,祂把祂的(聖)靈魂到父的手中。在《宗徒大事錄》7:59節中,當聖斯德望被投擲石塊時,他祈禱說:”主耶穌,接受我的靈魂”。

[關於人的精神的進一步參考資料,請參見。約伯傳32:8; 箴言18:14, 20:27; 訓道篇3:21; 依撒意亞3:21。3:21;厄則克耳11:19, 36:26; 匝加利亞12:1; 瑪26:41; 路8:55; 約3:6; 羅8:15; 林前2:11; 雅2:26)

現在你還需要明白,在聖經中,靈魂和精神之間是有區別的。雖然大多數字典將這兩個詞互換,表示它們的意思相同,但它們并不一樣。靈魂是”我”,是 “存在的自我意識”,是”自我意識”。人的靈魂是人的精神體,是幽靈般的形態。同樣,由於天使有靈體(形體),他們也有靈魂,有自我意識。

因為罪通過我們的始祖父母進入世界,所以靈魂、人的精神和肉體都被稱為死亡,都被罪性污染了。肉體和人的精神都是”形式”,一個是物質自然世界,另一個是精神領域。靈魂為了生存,必須有一個身體來表現自己,要么是肉體(需要精神),要么是精神的身體,那就是人的精神。

一旦你理解了這一切,你就能感知到在聖洗聖事中所發生的事情!在聖洗聖事中,第一個人的精神,也就是你出生時的那個精神,就會死亡。在洗禮聖事中,第一個人類的精神,也就是你出生時的那個精神,已經死亡了!在那一刻,天主在你體內創造了新的人類精神。在那個確切的時刻,天主在你體內創造了一個新的人類精神。這就是為什么《聖經》教導說,在聖洗禮聖事中,你與基督同死,你與基督同葬,你與基督一起復活成為新受造的人。從字面上看,你現在有一個新的人類精神,不會死亡。它屬於”天主的種子”[若一3:9, 5:18],這就是為什么”天主以嫉妒愛慕他在我們內所安置的神靈。”[雅4:5]

現在,受洗的人已經得到了一個不會死亡的新的人的精神,他的靈魂(自我意識)可以在肉體死亡時通過新的精神體永遠地繼續表現出來。這就是為什么天主教會向其成員教導說,靈魂不會死亡。受洗者的靈魂不會死亡,因為它有一個新的人類精神,受到內住的天主的聖神的保護。

如前所述,在聖洗聖事中發生的表現是一種精神上的表現。它并不能阻止個人(靈魂)的自由意志繼續犯罪。談到對罪的堅守,聖保祿說:”我告訴你們:你們若隨聖神的引導行事,就決不會去滿足本性的私慾,因為本性的私慾相反聖神的引導,聖神的引導相反本性的私慾:二者互相敵對,致使你們不能行你們所願意的事。”[迦5:16-17]

(注:拉丁文武加大寫的英文版在 “spirit”字上有一個小寫”s”。這顯然使它指的是人的精神而不是聖神。現代神聖聖經的拙劣翻譯掩蓋了這一事實)。)

耶穌說:”天主是神,朝拜祂的人,應當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祂。”[若 4:24] “因為父就是尋找這樣朝拜祂的人。”[若4:23] 。

(注:這里很清楚,耶穌說的是人的精神。)

在聖洗聖事中新創造的人類精神是屬於天主的種子。從本質上講,它被天主所吸引,并尋求討好天主。那些接受洗禮的人,擁抱他們新的靈性,即人的精神思想,他們是能夠取悅天主的人。因為從他們心里流出來的聖神的果實是天主所喜悅的。

請考慮以下情況。如果有人等到25歲才受洗,在這個年齡之前,他的敬拜是主所喜悅的嗎?不是的,因為他是在用他那具有罪性的第一個人的精神來敬拜天主。如果他在25歲之前死亡,他能進入天堂嗎?不能,因為他沒有重生,沒有得到他新的人類精神的神性種子。”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人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不能進天主的國”。[若3:5] “由肉生的屬於肉,由神生的屬於神。” [約3:6]。

現在你明白了為什么一個人必須接受洗禮,即使是在嬰兒時期,以確保他進入天主的國度。

6. 這是否意味那些”重生”的人就能得救?

不是! 聖洗聖事提供了確保”永生”的新生,但不是救贖。基督徒得到的永生是他走向救贖的”他在我們身上蓋了印,並在我們心裡賜下聖神作為抵押。”[格后1:22]。現在,靠着天主的恩寵,信徒有義務在基督內行走他活生生的信仰。他必須在聖神的果實中發光[迦5:22-3],如同一塊活石。”信德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2:26]

在基督內活出他的信仰也意味他必須接受懺悔聖事,以恢復他受洗時得到的公義。雖然這個聖事使他在天主的眼中成了義人,但他仍然沒有得救。他必須接受聖體聖事,才能有生命在他里面。一旦靈魂滿足了前面提到的所有其他條件,聖體聖事就能拯救它。

7. 但如果我在洗禮聖事中接受了神性種子的新人類精神,即使我沒有活出我的信仰,我是不是因為重生而得救?

耶穌說:”我告訴你們:凡是有的,還要給他;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從他奪去。”[路19:26] ‘從那些一無所有的人那里,連他們所擁有的也要奪去。’ 多么有力的聲明!你怎么能從別人身上拿走東西呢?當一個人一無所有時,你怎么能從他身上拿走東西呢?從那些拒絕在恩寵狀態下接受聖事,拒絕在聖父的恩寵和聖神的力量下在基督的愛和光中發光的人那里,天主在聖洗聖事中得到的新創造的恩寵將被奪走。他將無法獲得得救的幸福希望。

正如聖保祿所說:”原來我們是他的化工,是在基督耶穌內受造的,為行天主所預備的各種善工,叫我們在這些善工中度日。” [厄弗所書2:10] 我們被造就是為了讓善行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通過新人類精神的恩寵重生后,我們對天主有了虧欠。為了感恩,我們有義務擁抱一顆願意接受聖事的心,并把行善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譯)

默示錄18:4-8

默示錄18:4-8

在閱讀關於《默示錄》的文獻時,不時地看到羅馬是第18章4-8節中提到的巴比倫。這一切源自哪里?

當研究基督教的曆史時,你會發現在第一世紀,羅馬是一個非常殘暴和腐敗的地方。當若望寫《默示錄》時,他指的這個帝國的城市是新巴比倫。他指的是天主教會的敵人,如羅馬人。

因此,你應該知道,當你閱讀《默示錄》第18章第4至8節時,這些經文與今天的天主教會毫無關系。它指的是第一世紀的羅馬帝國。

天主教教會的敵人對早期基督教教會曆史和聖經經文的解釋一無所知,他們會扭曲聖經經文,以提出自己的錯誤議程。在整個教會曆史上,天主教徒受到攻擊、批評、迫害和謀殺的人數成千上萬。耶穌預言了這種迫害,他說:”他們怎樣迫害我,也要迫害你們”。[若望福音15:20]

(譯)

福音書

福音書

福音書是一種手抄本或裝訂本,包含基督教新約中四本福音書中的一本或多本,通常是全部四本,以納匝肋人耶穌的生活和基督教信仰的根源為中心。該朮語也用於禮儀書,稱為《福音書》,在彌撒和其他儀式中使用的福音書部分都是從該書中讀出的,按照禮儀日曆的順序排列。

在東方基督教中,教堂里使用一本獨特的福音書是正常的,通常是強制性的,而在羅馬天主教會則非常普遍使用。

在目前的使用中,《福音書》包含了執事或神父在禮儀年內的彌撒中要讀或吟誦的所有四部福音書的全文。然而,使用《福音書》并不是強制性的,福音書的讀經內容也包括在標准經文中。

如果使用福音書,則應在入場時帶到祭壇上。在游行時,福音書要稍稍抬高,但不能超過頭頂。執事在游行中攜帶福音書是特別合適的,因為宣讀福音書是他的特殊職責。如果沒有執事,福音書可以由傳道人攜帶。

到達祭壇后,執事或傳道人向ji壇鞠躬致意,然后將福音書放在祭壇上,直到唱阿利路亞。

在唱阿利路亞的時候,執事(在宣講福音前接受主祭的祝福),或者在他不在的時候,由神父從祭壇上取下書,并帶着它到讀經台。如果使用香,在讀經或誦經之前,執事要給福音書上香。在讀經或誦經過程中,祭壇侍者會慢慢擺動香爐。福音書在彌撒結束前,一直放在讀經台上,除非被帶到主教面前親吻,之后可以放在信物台或其他適當的、有尊嚴的地方。

如果舉行慕道者解散儀式,則在慕道者離開教堂時,將福音書抬到慕道者前面的隊伍中。
(譯)

羅馬天主教會祝福之書

羅馬天主教會祝福之書

羅馬天主教的《祝福書》的目的是什么?

祝福書,在拉丁語中也被稱為 “De Benedictionibus”,首次出版於1987年。其目前的版本是1990年的修訂版。

在《祝福書》出版之前,它的內容是舊羅馬儀式的第二部分,即《祝禱書》的一部分。

祝福書包含許多祝福,但與《舊羅馬禮儀》中的祝福相比,它們遠沒有那么華麗,也沒有那么傳統。新書中的祝福更多的是遵循彌撒的結搆,有一般的代禱、讀經和其他功能,而這些功能在舊的祝福中是不包括的。

(譯)

遺體捐獻

遺體捐獻

天主教會對人體遺體的立場是什么?遺體必須被埋葬或火化嗎?天主教徒可以將他/她的遺體捐獻給科學界作研究嗎?

天主教會不成文的教導要求尊重人體的尊嚴。天主教會不反對任何人將自己的身體捐獻給科學研究,只要在研究過程中尊重身體,并在研究結束后妥善處理遺體即可。
(譯)

溢出的寶貴的聖血

溢出的寶貴的聖血

有人說,耶穌的寶血即使灑在祭壇上,仍是耶穌的真實存在。什么時候它不再是耶穌的真實存在?

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根據天主教會的教理,當聖體或聖血不再是可識別的面包或酒時,基督的神聖臨在就不再存在。

當聖體酒(基督的血)灑在祭壇布上時,應在教會的聖器室中沖洗祭壇布,以清除所有基督聖血的痕跡。如果聖餐布上仍有污點,因為污點不再是祭酒(基督之血)的液體形式,神聖的臨在就不再存在了。

因為祭壇布有神聖的用途,所以應該非常小心地對待它,尊重它。

(譯)

祝福的質量

祝福的質量

誰來祝福某樣東西有關系嗎?例如,是教宗陛下祝福某物還是神父祝福某物更有意義?一個比另一個”更好的祝福”嗎?

當涉及到祝福對象時,神職人員牧師(神父、主教、樞機主教、教宗)都是天主的工具,他們將天主的恩寵從天主那里傳遞給對象。重要的是獲得恩寵,而不是人或他所穿的衣服。

所有的祝福都是平等的,因為它們都來自於天主。如果一個人的祝福恰好更大,那是因為天主決定增加對某個特定人的祝福,因為祂對這個人非常滿意。這與觸摸被祝福的物體沒有關系。

(譯)

誰能為人祝福

誰能為人祝福

在天主教會中,誰可以祝福?例如,父親可以為他的孩子祝福嗎?

官方規定,只有神父或執事才有權用聖水對某一物品或個人進行正式的祝福。

非官方的,非正式的祝福是允許的。一個例子是當你進入教堂時,你用聖水祝福自己。

另一種形式的祝福是當你請求天主保佑某人。例如,你給一個人寫了一封信,在信的結尾寫道:”願天主保佑你”。另一個例子是當某人打噴嚏時,一個人回應說 “天主保佑你”。

(譯)

祝福墳墓

祝福墳墓

能告訴我關於天主教祝福墳墓的做法是什么?

關於祝福墳墓的問題,說明如下。

– 天主教墓地在被指定為天主教墓地時就會得到祝福。

– 因為墳墓總是在埋葬儀式上被祝福,所以沒有必要單獨進行祝福。

– 非天主教墓地的墳墓也在埋葬儀式上得到祝福。

– 有時,非天主教墓地有一個指定的 “天主教區”,該區得到了祝福。

– 個人的墳墓不需要進一步祝福,除非它們被褻瀆。

– 11月1日是諸聖瞻禮,一些教區和/或教區有為天主教墓地或個人墳墓祈福的習俗。有些教區和/或教區在一年中的不同日子實行這一習俗。這種做法提醒教友們,我們在基督內逝去的兄弟姐妹需要我們的祈禱,特別是那些仍在煉獄中的人。

(譯)

祝福聖器

祝福聖器

天主教會祝福聖器的程序是什么。

首先,應注意兩件事。

– 有些聖器是被祝福的,而有些聖器是被祝聖的。

– 聖器的祝福應該由當地主教來做,除非主教把權力委托給神父。

根據2004年3月25日的指示,該指示見於聖事部發布的 “救贖聖事 “文件。

# 118. “在使用之前,聖器要由神父按照禮儀書中規定的儀式進行祝福。[208] 由教區主教進行祝福是值得稱道的,他將判斷這些器皿是否值得使用。

根據 “Rituale Romanum; Blessings of things designated for sacred purposes, # 2. 祭品和聖杯的祝福”,它指出:

(摘自1962年的新羅馬教廷法典)

{祭槃和聖杯的祝聖可以委托給神父,他遵循這里為主教所做的相同儀式,但省略了與神父無關的指示。

聖體槃和聖體杯的祝聖可以在任何一天和任何方便的地方進行。

要准備的東西有:聖洗劑和清洗、擦拭聖杯和聖槃以及主教的手所需的任何材料。聖杯和聖槃應放在鋪有白麻布的桌子上或放在祭壇上。

如果有几個聖杯和聖體槃要被祝聖,主教要依次對每個聖杯和聖餐槃進行塗抹,但他只說一次祝聖詞,而且是復數形式。
主教站着,穿上長袍、白披肩和金絲繡花披肩,說:

主持人:我們的幫助是在主的名下。

眾人:誰創造了天和地。

主持人:親愛的弟兄們,讓我們祈禱,在天主恩寵的幫助下,這塊聖槃(這些聖槃)可以被祝聖,成為聖物,以便把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身體放在上面(它們),祂為了拯救我們大家而在十字架上受死。

然后,脫下長袍,他說:

主持人:主與你們同在。

眾:願祂也與你們同在。

讓我們祈禱。

萬能的天主,祂制定了獻祭的律法,并下令將灑好的麥粉放在金銀槃上放到祭壇;請你高興地祝福、聖化、+并祝聖這個聖體槃(這些聖體槃),用於盛放隬的聖子耶穌基督的聖體,祂為了我們和全人類的救贖,選擇在十字架的刑架上將自己獻給隬,頭主聖父,祂與隬一起生活并統治,直到永遠。

全體:阿門。

戴上主教帽后,他用右手的拇指蘸上聖潔的聖油,把聖槃餅從邊緣塗成十字架的形狀,然后把聖潔的聖油洗禮液塗滿聖槃的上端,同時念出:

主啊,願隬通過這個聖油和我們的祝福,+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內,使這個聖體槃成為聖物,祂與你一起生活,統治,直到永遠。

全體:阿門。

然后(仍然站着,穿着長袍)他開始祝福聖杯,說。

親愛的弟兄們,讓我們祈禱,我們的主和天主,以祂天上的恩寵和靈感,使這個即將被祝聖的聖杯(這些聖杯)在祂的事工中使用,并使祂在我們進行的祝聖中加入祂神聖的聖寵;通過我們的主基督。

全體:阿門。

然后,脫下長袍,說:

主持人:主與你們同在。

眾:願祂也與你同在。

讓我們祈禱。

哦,主我們的天主,請隬高興地祝福+這個聖杯(這些聖杯),由隬虔誠的信徒為隬的聖事而制作。賜下隬對隬的仆人默基瑟德的聖杯所賜的同樣的祝福。我們不能用我們的手藝和金屬使之配得上隬的祭壇,但隬還是用隬的祝福使之配得上;通過我們的主基督。

全體:阿門。

戴上主教帽后,他用右手的拇指蘸上聖潔的聖油,在每個聖杯的內側從邊緣到底塗上十字架的形式,同時念:主啊,願隬通過這個聖油和我們的祝福,使這個聖杯成為聖物,+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內,祂與隬一起生活和統治,直到永遠。

全體:阿門。

然后,他摘下主教帽,對着聖杯和聖槃說:

主持人:主與你們同在。

眾:願祂也與你同在。

讓我們祈禱。

全能的永生的天主,我們懇求隬把隬的祝福的美德傳給我們的手,以便通過我們祝福+這個器皿天子槃(這些器皿和槃子)可以成為聖物,并通過聖神的恩寵,成為我們主耶穌基督的身體和血的新墓穴;經由我們的主基督。

全體:阿門。

祝聖結束后,神父用面包屑清洗聖杯和聖體槃,并徹底淨化它們。這些清潔的物品被放入聖器室。

[來源:http://www.sanctamissa.org/en/resources/books-1962/rituale-romanum/53-blessings-of-things-designated-for-sacred-purposes.html]

在上述鏈接中,還會發現以下的祝福。

# 1. 對反面的祝福。
# 3. 聖龕的祝福。
# 4. 聖堂的祝福。
# 5. 紀念品的祝福。
# 6. 盛油器。
# 7. 聖器或一般的裝飾品。
# 8. 祭壇麻布。
# 9. Corporal。
#10. 罩布。
# 11. 淨化器。
# 12. 司祭的白衣。
# 13. 任何司祭的祭衣。
# 14. 對十字架的莊嚴祝福。
# 15. 更加莊嚴的十字架的祝福。
# 16. 聖像。
# 17. 教士長袍。
# 18. 為紀念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而佩戴的聖衣。
# 19. 為紀念萬福聖母瑪利亞或受封的聖人而佩戴的聖衣。
# 20. 為紀念萬福聖母瑪利亞而佩戴的聖物。
# 21. 為紀念萬福聖母瑪利亞或被加冕的聖人而戴的聖物。
# 22 為紀念聖母瑪利亞的配偶聖若瑟而佩戴的束帶。
# 23. 百合花。
# 24. 游行的旗幟。
# 25. 蠟燭。
# 26. 教堂風琴。
# 27 教堂的鐘,以及
# 28. 建立十四處苦路。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