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之吻

和平之吻

天主教會所說的“和平之吻”是什么意思?

快速回答這個問題,“和平之吻”是彌撒聖祭中看到的“和平象徵”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另一個朮語是“和平之禮”。

和平之吻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基督教問候,也被稱為“聖吻”、“兄弟之吻”(男性之間)或“姐妹之吻”(女性之間)。有些會眾不進行跨性別的聖吻。

這是古代西地中海地區男人互相親吻的普遍習俗。這也是古代猶太的習俗,基督徒也有這樣的習慣。

然而,“新約”中提到的聖吻和愛的吻改變了行為的性質,而不僅僅是問候。“新約”里信的結尾部分中五次提到這樣的吻:

羅馬書16:16 ——“你們要以聖吻彼此請安。基督的眾教會都問候你們。”

格林多前書16:20——“所有的弟兄都問候你們;你們也該以聖吻彼此問候。”

格林多后書13:12——“你們要以聖吻彼此問候;這里的眾聖徒都問候你們。”

得前5:26——“你們要以聖吻問候所有的弟兄。”

伯前5:14——“你們要以愛的親吻,彼此問候。願平安與在基督內的你們眾人同在。”

人們已經注意到,這些聖吻在這些書信的末尾出現的。由於這些書信是針對基督教社區的,他們最有可能是在他們集體崇拜的背景下閱讀的。如果崇拜的集會已經在聖體聖事慶典中結束,聖吻會發生在后來占據大多數古代基督教禮拜儀式(除了羅馬儀式)的位置,即在宣布該詞之后。開始舉行聖體聖事儀式。

早期教會教父們的著作提到聖吻,他們稱之為“和平的象徵”,這已經是聖體聖事儀式的一部分,出現在羅馬禮節中的主禱文之后,由它直接衍生出來的儀式。

在羅馬禮節的特倫多禮儀彌撒形式中,和平的象徵僅在大禮彌撒中進行,只有神職人員才能相互交流。它是通過伸出雙臂輕輕擁抱“Pax tecum”(和平與你同在),首先由神父對執事,后者又傳給副執事,他傳給其他唱經班的神職人員。

1969年修訂的羅馬禮節中,大多數彌撒都使用和平標志,但不是強制性的。除了“神父給執事或神職人員和平象徵”之外,所有在場的人都沒有按規定的順序交換。規定的方式如下:“每個人只向最近和嚴肅的態度人給予和平象徵,這是適當的。神父可以給神職人員和平象徵,但總是呆在祭台周圍,以免干擾祭獻活動。神父這樣做,如果出於正當理由,他希望把和平象徵擴大到少數信徒。

以下是至聖聖部認為對神聖崇拜和聖事的濫用:

· 引入一首“和平之歌”作為儀式的伴奏;

· 信眾離開他們的地方,交換和平的象徵;

· 神父離開祭壇,給一些信徒和平的象徵;

· 在出席婚禮、葬禮或其他儀式的人之間表達其他感情,例如表示祝賀、最良好的祝願或慰問。

· 擁抱和親吻,包括配偶之間的擁抱和親吻。

· 任何形式的觸摸都被視為性虐待(身體壓迫)

最后注意:根據國家的不同,一些教區居民討厭“和平象徵”,不願參與其中。在實行這一做法時,教會的一些成員已離開教會。他們相信他們去教堂是為了崇拜,而不是和陌生人握手。

提及陌生人通常指許多來自城市的大教區信徒互不認識。在小城鎮,每個人都知道其他人,握手(和平的象徵)不是問題。但是在大的社區里卻不能這樣說。

有些神父試圖解決這個問題,用通過彌撒聖祭開始時,強迫每個人握手,并向他們身邊的人介紹自己。這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使情況更加惡化,“和平象徵”足以使一些人永遠離開教會。

(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