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羅尼亞主義 “異端

“非布羅尼亞主義 “異端

非布羅尼亞主義異端是18世紀德國羅馬天主教會內部的一場運動。它強調的是天主教會的國家化,限制教宗的權力而支持主教團的權力,以及異己教會的團聚。簡而言之,它想通過削弱羅馬教廷的權力來促進新教教會與天主教會的和解。

這個異端與托馬斯-埃拉斯圖斯(1524年9月7日-1583年12月31日)創立的埃拉斯圖斯主義相似。他是一位瑞士醫生和神學家,最有名的是他在死后發表的一部作品,其中他認為基督徒的罪孽應該由國家來懲罰,而不是由教會扣留聖事。這種思想的概括,即國家在教會事務中是至高無上的,被稱為Erastianism,有誤導。

教宗庇護九世的《錯誤論》、教宗良十三世的《不朽論》以及第一屆梵蒂岡大公會議都譴責了非布羅尼亞主義的做法。

(譯)

聖體派異端邪說

聖體派異端邪說

聖體派或梅薩利安派是一個教派,在370年代由敘利亞人埃菲姆、伊皮法尼烏斯和杰羅姆首次提到。他們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然后傳播到小亞細亞和色雷斯。安提阿的弗拉維安主教在376年左右譴責了他們。他們在公元383年的宗教會議上被譴責為異端。
他們認為:

– 三位一體的本質(ousia)可以被肉體的感官所感知。

– 三位一體的天主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單一的主體(物質),以便與完美的靈魂結合在一起。

– 天主釆取了不同的形式,以便向感官揭示自己。

– 只有天主的這種感性啟示才能賦予基督徒以完美。

– 完美的狀態,從世界和激情中獲得的自由,只能通過祈禱,而不是通過教會或聖事。

(譯)

“以比安人”異端

“以比安人”異端

以比安人是一個猶太教派,堅持必須遵守猶太教的法律和儀式。他們根據耶穌對律法的闡釋來解釋。他們相信耶穌是彌賽亞,但他不是神聖的。

以比安人一詞源於希伯來語Evionim,意思是 “貧窮的人”。

賈斯汀-馬蒂爾(公元100年-公元165年)在與猶太人特里波的對話中認為他們是異端。聖賈斯汀與他的一些學生一起殉教,被認為是第二世紀最重要的邏各斯理論的解釋者。

(譯)

“多納圖主義”異端

“多納圖主義”異端

多納圖主義異端由一個教派的嚴格成員組成,他們認為教會必須是聖徒的教會,而不是罪人的教會,由傳教士主持的聖事是無效的。他們還認為殉道是基督徒的最高美德,并將那些積極尋求殉道的人視為聖人。

多納圖主義 “一詞源於他們團體的第二位領導人的名字,他叫多納圖斯-馬格努斯。他也被稱為Casae Nigrae的多納圖斯。曆史告訴我們,多納圖斯在公元313年被祝聖為迦太基主教和北非主教,作為基督教教派的領袖,該教派后來被稱為多納圖斯教派,盡管多納圖斯不是創始領袖,而是跟隨創始領袖Majorinus。據信他在355年左右死於流放。

多納圖斯教派在教宗梅爾基阿德統治期間,從公元7月2日到314年去世,受到了教宗的譴責。

多納圖教派在希波的聖奧古斯丁時代是一股力量,在阿拉伯人徵服后才消失。

(譯)

多克特主義異端

多克特主義異端

多克特主義異端認為,耶穌的肉體是一種幻覺,他的受難也是一種幻覺;也就是說,耶穌似乎只是有一個肉體,并會在肉體上死亡。但實際上,他是無體的,是一個純粹的精神,因此他不可能在身體上死亡。

廣義上講,它是一種信仰,認為耶穌只是看起來像人,他的人形完全是一種幻覺。

多神論被大公會議和基督教主流拒絕。它在公元一千年期間大多消亡了。

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亞會議明確拒絕了多神論。它被天主教會、東正教會和其他許多教會視為異端。

繼續宣揚多克特主義的諾斯替主義運動,如凱撒教,將其納入他們的信仰。這些團體被阿爾比根十字軍東徵(公元1209-1229年)所摧毀。

(譯)

基督教猶太復國主義的異端

基督教猶太復國主義的異端

基督教猶太復國主義異端是指相信1948年猶太人在以色列的聚集是耶穌再來的標志。基督教猶太復國主義 “一詞在二十世紀中期開始流行,是在1890年 “猶太復國主義 “一詞被創造出來之后。在那之前,”基督教猶太復國主義 “的說法是 “恢復主義”。

基督教猶太復國主義的異端與 “基督教派 “有關,后者認為以色列國與基督教會不同,天主還沒有實現對以色列國的承諾。

2006年8月22日,基督教猶太復國主義異端在《耶路撒冷宣言》中被拒絕,該宣言認為它是一個 “錯誤的教導,腐蝕了《聖經》中關於愛、正義與和解的信息。”

許多基督教猶太復國主義者認為,以色列人民與 “被嫁接”的外邦人基督徒一樣,仍然是天主的選民的一部分。[羅馬書11:17-24]

(譯)

凱撒教異端

凱撒教異端

凱撒教是一種基督教二元論運動,主要流行於12至14世紀的意大利和法國南部。他們的信仰因社區而異,因為其教師是禁欲主義的牧師,沒有什么准則。凱撒教徒譴責天主教會的做法,稱其為 “撒旦的教會”。

它的根源在於亞美尼亞的保利希亞運動和保加利亞的博戈米爾,他們從保利希亞運動中得到了影響。他們認為物質世界是邪惡的,否認天主可以化身為人,并且仍然是天主的聖子。

教宗盧修斯三世於1184年11月在維羅納發布的教皇詔書 “Ad abolendam “中譴責了它。

在該教宗詔書中,所有異端教派和未經羅馬教會授權而公開或私下傳教的人,都被逐出教會。

(譯)

奧迪烏斯異端

奧迪烏斯異端

奧迪安主義的異端與基督教中一個四世紀的團體有關,這個異端以他們的敘利亞領袖奧迪烏斯命名。

這個團體持有兩個異端信仰。

– 它教導說,天主有人類的外形(擬人主義)。奧迪烏斯從字面上理解《創世紀》第1章第27節的內容,認為天主有一個人的形狀。

– 它教導應該在猶太人的逾越節期間紀念耶穌的死亡。在猶太逾越節前夕紀念基督的死亡,而不是遵守羅馬人在周日慶祝復活節的傳統。

325年,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譴責了它。亞曆山大的西里爾(約376-444)在他的Adversus Anthropomorphites中譴責了擬人主義。

(譯)

阿利安主義的曆史

阿利安主義的曆史

阿里安主義的異端是以各種具體形式否認耶穌基督的真正神性,其中都認為耶穌基督是由天主聖父創造的,他在時間上有一個開始,”天主之子”的稱號是一種禮節。

這一學說起源於阿里烏斯(公元250年至公元336年),他是一位基督教長老,在埃及的亞曆山大城生活和教學。

阿里烏斯的基督概念是,天主的聖子并不總是存在,但他是由天主聖父創造的,因此與聖父不同。這一信念的基礎是《若望福音》[14:28],其中指出 “你們聽見了我給你們說過:我去;但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裏來。如果你們愛我,就該喜歡我往父那裏去,因為父比我大。”

阿里烏斯在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亞會議上首次被宣布為異端。后來,在公元335年,在地區性的第一次推羅會議上,由於帝國的壓力,他被開釋。他死后終於被宣布為異端。381年,君士坦丁堡第一次會議最終解決了這個異端。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