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在天國可以得到的五種冠冕是什么?

信徒在天國可以得到的五種冠冕是什么?

聖經新約中提到有五種天上的冠冕將授予信徒。它們是不朽的冠冕、喜樂的冠冕、公義的冠冕、榮耀的冠冕和生命的冠冕。翻譯為”冠冕”的希臘文是stephanos(殉道者斯德望名字的來源),意思是 “王室的徽章,公共游戲中的獎品或一般榮譽的象徵”。在古希臘運動會期間,它指的是放在勝利者頭上的花環或葉子的花環,作為贏得體育比賽的獎勵。因此,這個詞在新約中被形象地用於天主應許給那些忠心的人的天上的獎賞。保祿在格林多前書9:24-25的經文最能為我們定義這些冠冕是如何頒發的。

1)不朽的冠冕–(格林多前書9:24-25)”你們豈不知道在運動場上賽跑的,固然都跑,但只有一個得獎賞嗎?你們也應該這樣跑,好能得到獎賞。凡比武競賽的,在一切事上都有節制;他們只是為得到可朽壞的花冠,而我們卻是為得到不朽壞的花冠。”世上所有的東西都會腐爛,都會滅亡。耶穌惇促我們不要把財寶存放在地上,”因為在地上有蟲蛀,有鏽蝕,在地上也有賊挖偷洞竊;”(瑪竇福音6:19)。這類似於保祿所說的那一圈葉子,很快就會變脆散落。但天上的冠冕就不一樣了,忠心的忍耐可以贏得天上的賞賜,這賞賜就是 “獲得那為你們已存留在天上的不壞、無瑕、不朽的產業”(伯多祿前書1:4)。

2)歡喜的冠冕–(得撒洛尼前書2:19)”當我們的主耶穌來臨時,在他面前,誰是我們的希望,或喜樂,或足以自豪的冠冕呢?” 保祿宗徒在斐理伯書4:4中告訴我們,要為我們慷慨的天注明所賜給我們的一切丰盛的祝福 “在主內應當常常喜樂”。作為基督徒,我們在今生比任何人都要歡喜。路加告訴我們,即使現在在天上也有喜樂(路加福音15:7)。歡喜的冠冕將是我們的獎賞,在那里 “他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以后再也沒有死亡,再也沒有悲傷,沒有哀號,沒有苦楚,因為先前的都已過去了。”(默示錄21:4)

3)公義的冠冕–(弟茂德后書4:8)”正義的冠冕已為我預備下了,就是主,正義的審判者,到那一日必要賞給我的;不但賞給我,而且也賞給一切愛慕他顯現的人”。我們繼承這冠冕是靠着基督的義,這是使我們有權利得到它的原因,沒有它就不能得到。因為它是以公義的方式獲得和擁有的,而不是像世俗的冠冕有時是靠武力和欺騙,所以它是一頂永遠的冠冕,應許給一切愛主并熱切等候他回來的人。通過我們忍受挫折、逼迫、苦難,甚至死亡,我們確信我們的獎賞是與基督同在的,是永恆的(斐理伯書3:20)。這個冠冕不是給那些依靠自己的義感或自己的行為的人的。這樣的態度只會滋生傲慢和驕傲,而不是渴望,渴望與主同在的熱切願望。

4)榮耀的冠冕–(伯多祿前書5:4)”當總司牧出現時,你們必領受那不朽的榮冠。” 雖然伯多祿是對長老們說的,但我們也必須記住,這冠冕將授予所有渴望或喜愛他顯現的人。這個 “榮耀 “是一個有趣的詞,指的是天主的本質和他的行為。它包含了他偉大的輝煌和光明。回顧斯德望,他在被石頭打死的時候,能夠看着天,看到天主的榮耀(宗徒大事錄7:55-56)。這個詞的意思也是說,我們所獻給天主的贊美和尊榮,只因他是應得的(依撒意亞42:8,48:11;迦拉達書1:5)。它還承認,信徒進入國度,進入基督自己的模樣,是非常有福的。因為正如保祿所言:”我實在以為現時的苦楚,與將來在我們身上要顯示的光榮,是不能較量的。”(羅馬書8:18 )

5)生命的冠冕——(默示錄2:10)”不要怕你要受的苦!看,魔鬼要把你們中的一些人投在監里,叫你們受試探;你們要遭受困難十天之久。你應當忠信至死,我必要賜給你生命的華冠。” 這個冠冕是給所有的信徒的,但對於那些忍受苦難,為耶穌勇敢面對逼迫,甚至是死亡的人來說,尤為珍貴。在聖經中,”生命”一詞常被用來表明與天主的正確關系。耶穌說:”我來,卻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丰富的生命。”(若望福音10:10)正如空氣、食物和水等東西對我們的肉體生命至關重要一樣,耶穌也為我們提供了我們屬靈生命所需的東西。他是提供”活水”的那一位。他是”生命之糧”(若望福音4:10,6:35)。我們知道,我們在世的生命會結束。但我們有驚人的應許,只給那些通過耶穌來到天主面前的人。”這就是他給我們所預許的恩惠:即永遠的生命。”(若望一書2:25)

雅各伯告訴我們,這生命的冠冕是給所有愛天主的人的(雅各伯書1:12)。那么問題是,我們如何表現我們對天主的愛呢?若望宗徒為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原來愛天主,就是遵行他的誡命,而他的誡命并不沉重”(若望一書5:3)。作為他的兒女,我們必須遵守他的誡命,順服他,始終保持忠誠。所以,當我們忍受不可避免的試煉、痛苦、心痛和磨難時——只要我們還活着——願我們永遠向前,永遠 “雙目常注視著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耶穌”(希伯來書12:2),接受等待我們的生命冠冕。

(譯)

聖經對態度是怎么說的?

聖經對態度是怎么說的?

保祿宗徒在羅馬的一間監獄里寫一個基督徒應該有的態度: 無論發生什么事,”你們生活度日只應合乎基督的福音” (斐理伯書1: 27)。 這里的 “無論發生什么事”是指保祿是否能來拜訪斐理伯人。保祿給出這樣的指示,是為了 “好叫我或來看望你們,或不在時,聽到關於你們的事,而知道你們仍保持同一的精神,一心一意為福音的信仰共同奮鬥”(斐理伯書1:27)。無論我們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干擾、挫折或困難,我們都要以基督般的態度來回應。我們應該站穩腳跟,為信仰而努力。保祿后來寫道:”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斐理伯書2:5)。他說的是在人際關系中表現出謙卑和無私的態度。他還在厄弗所書5:1中鼓勵我們要”效法天主,如同蒙寵愛的兒女一樣”。就像孩子們喜歡模仿他們所看到的,重復他們所聽到的一樣;我們也有責任模仿和示范基督的行為,成為主的清晰反映(瑪竇福音5:16)。

耶穌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着完美的態度。祂凡事祈禱,什么也不擔心。我們也應該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尋求天主的引導,讓天主完成祂完美的旨意。耶穌的態度從來沒有變得防衛或氣餒。祂的目標是取悅天父,而不是實現自己的目的(若望福音6:38)。在試煉中,祂是忍耐的。在苦難中,祂充滿希望。在祝福中,祂是謙卑的。即使在嘲笑、辱罵和敵意中,祂也”受辱罵,卻不還罵;祂受虐待,卻不報復,只將自己交給那照正義行審判的天主”(伯多祿前書2:23)。

當保祿寫到我們的”態度應該和基督耶穌的態度一樣”時,他在前面兩節經文中已經總結了這樣的態度是什么:無私、謙卑和服務。”不論做什麼,不從私見,也不求虛榮,只存心謙下,彼此該想自己不如人;4各人不可只顧自己的事,也該顧及別人的事”(斐理伯書2:3-4)。換句話說,一個基督徒應該反映的態度是關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毫無疑問,這并不是我們自然而然就能做到的。當基督來到世界上時,祂建立了一種全新的與他人關系的態度。有一天,當祂的門徒們正在為誰在祂的國度里是最大的爭論時,耶穌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首長主宰他們,有大臣管轄他們。在你們中卻不可這樣;誰若願意在你們中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為首,就當作你們的奴僕。就如人子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作贖價。”(瑪竇福音20:25-28)耶穌是在教導我們,當我們專注於自己的事情時,會造成與認識的人發生沖突和其他問題。相反,天主希望我們有一種認真、關心參與他人關注的態度。

保祿在給厄弗所教會的信中更多地談到了這種基督般的態度。你們被教導”該脫去你們照從前生活的舊人,就是因順從享樂的慾念而敗壞的舊人,應在心思念慮上改換一新,穿上新人,就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具有真實的正義和聖善的新人。” (厄弗所書4:22-24)。當今的許多宗教,包括新時代的哲學,都在宣揚我們是神,或者我們可以成為神的古老謊言。但事實是,我們永遠不會成為神,甚至不會是神。撒旦最古老的謊言是向亞當和夏娃許諾,如果他們聽從他的建議,”你們會如同天主一樣”(創世記3:5)。

每當我們試圖控制我們的環境、我們的未來和我們周圍的人時,我們只是在證明我們想成為一個神。但我們必須明白,作為受造物,我們永遠不會成為造物主。天主不希望我們試圖成為神。相反,祂希望我們像祂一樣,接受祂的價值觀、態度和性格。我們的目的是 “應在心思念慮上改換一新,穿上新人,就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具有真實的正義和聖善的新人”(厄弗所書4:23-24)。

最后,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天主對祂兒女的最終目標不是我們的安逸,而是要我們的心思轉變為敬虔的態度。祂希望我們在靈性上成長,成為像基督一樣的人。這并不意味失去我們的個性,也不意味成為沒有頭腦的克隆人。基督的樣式就是要轉變我們的思想。保祿再次告訴我們:”你們不可與此世同化,反而應以更新的心思變化自己,為使你們能辨別什麼是天主的旨意,什麼是善事,什麼是悅樂天主的事,什麼是成全的事”(羅馬書12:2)。

天主的旨意是讓我們發展出耶穌《聖經》中描述的那種心態(瑪竇福音5:1-12),讓我們表現出聖神的果實(迦拉達書5:22-23),讓我們效法保錄關於愛的偉大篇章中的原則(格林多前書13),讓我們努力以伯多祿卓有成效的生活特徵為榜樣(伯多祿后書1:5-8)。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