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是在12月25日出生的嗎?

耶穌是在1225日出生的嗎?

這個問題的簡短回答是 “不!” 耶穌不是出生在1225日或聖誕節。

有人说公元336年,康斯坦丁皇帝正式將1225日命名為耶穌誕生的日子。

第一個記錄表明在1225日慶祝聖誕節提到從352到公元366年的教宗利貝里烏斯。公元379年,聖格雷戈里拿先柱斯在君士坦丁堡作聖誕講道。公元397年,在米蘭大教堂聖盎博羅削慶祝聖誕節。因此,可以說,到公元400年,大多數國家通常在1225日慶祝耶穌聖誕(除了巴勒斯坦在16日)。

為什么選擇1225日這個日期?因為在天主教早期,羅馬異教徒1225日紀念 “不可徵服的太陽誕生”。為了杜絕 “不可徵服的太陽誕生” 的異教崇拜,教會選擇1225日紀念耶穌聖誕,當時稱為 “正義的太陽”,慶祝祂是造物主,以及來到世界消除罪惡和黑暗的光。這就是1225日聖誕節的由來。

沒有人知道耶穌誕生的確切日期,年份,月份和日子。

耶穌出生的確切日期是未知的。曆史告訴我們,最初,325日,春天的第一天,被討論為最適當的一天,慶祝耶穌基督的誕生,因為這是新的春天來臨。

學者們注意到,這個日期更適合慶祝耶穌被懷孕,即天主在聖母胎中成肉身的時刻。因此,如果325日增加9個月,得到的日期是1225日。

(譯)

耶穌誕生的年份

耶穌誕生的年份

沒有人確切知道耶穌誕生的年份,連天主教會也不知道。在《聖經》中,我們發現了大黑落德在世時發生的事件。“當黑落德為王時,耶穌誕生在猶大的白冷…”(瑪2:1)我們知道黑落德王死於公元前4年。在另一章裏,“那時凱撒奧古斯都出了一道上諭,叫天下的人都要登記。” (路21)它講的普查,是凱撒奧古斯在公元前8年下的命令。根據這兩個章節,我們知道耶穌出生在公元前8年和4年之間。我們也知道那些安排基督教曆法的人至少有4年差錯。

(譯)

天主藉聖子啟示了祂的愛心

天主藉聖子啟示了的愛心

可是當我們罪惡滔天,明知就要接受痛苦與死亡的報應時,天主給我們表現他的仁慈和德能的時間就來到了(天主的慷慨、仁慈真是無限無量啊!):他並不恨我們,也不棄絕我們,或懲罰我們,反而容忍我們,原諒我們,甚至大發慈悲,自己承擔我們的罪,親自把他的兒子賜給我們,作為我們贖罪的代價:以聖者救贖罪人,以無辜者救贖惡人,以義者救贖不義者,以不朽者救贖腐朽者,以不能死亡者救贖有死有壞的。除了基督的義德外,還能用什麼來掩蓋我們的罪惡呢?除了唯一的天主聖子之外,不義不孝的我們還能藉誰來使我們成義呢?所以,多人的不義都靠一個義人被掩蓋;一人的義德竟使多人成義:這是多麼溫柔的改變!多麼不可思議的措施!這是多麼出人意料的恩賜啊!

——選自致刁臬督書

永生

永生

拥有永生意味永远活着。它思是永恒的,不死。

在圣经中,“永生”是什么意思?

以圣经的术语来说,“ 永生” 的意思是认识唯一的真天主。下面的圣经段落支持这一点,

永生就是:認識你,唯一的真天主,和你所派遣來的耶穌基督。”(若173

天主教教理关于 “永生” 说什麽

天主教教理教导我们,“永生” 是天主。这个真理基于天主福音中 “识” 这个词的特殊含义。在这方面,天主教教理说

因為天主把我們安置在世界上,是為了認識祂,事奉祂,愛慕祂,因此而抵達樂園。真福使我們分享天主的性體和永生。得到了永生,人便進入基督的光榮和天主聖三生命的福樂。”(#1721

因此,明白 “永生” 的意思是个人基础认识天主,而不是 “永远活着”?

。首先,灵魂是不朽的。[ 366 ] # C.C.C.等,“永生”不是指灵魂的不朽。考虑到灵魂已经是不朽的事实,“永生” 指的是灵魂在个人基础上对天主的认识。

天主教教#366

教會教導我們,每個靈魂都直接由天主所造──並非由父母所「產生」──而且是不死不滅的:在死亡時靈魂與身體分離,但並不因此而泯滅,並會在末日復活時,重新與身體結合。

(譯)

“末世论”

末世论”

末世论是系统神学,研究末世的事情的理论分支。末世论分为两类,对我们每个人的永生和死亡,以及我们是其中一部分宇宙最终圆满

个人的末世论包括:

死亡;

判决;

天堂,或的幸福;

炼狱,或调解状态;

地狱或永的惩罚;

全世界和宇宙的末世论包括:

世界末日临近

身的复活;

公审判;及

所有事物的最后圆满。

(譯)

“Epiklesis”这个词的意思

Epiklesis”这个词的意思

Epiklesis”降临)是一个希腊词,意思是“求助”或“呼吁”。这个神是弥撒圣祭祈祷的一部分,指的是当神父呼吁圣在制备弥撒中要祝圣的饼和的时候念的经文

神父把他的手伸到的要献之上面时,他是祈求圣降临。求助呼吁的祈祷文取决于当天使用的獻禮經。

求助呼吁的那一刻,以摇铃使每个人会注意。

(譯)

通谕的目的

通谕的目的

谕”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 “通告”,它指一封信,由教宗发出,目的在全世界或世界的特定部分的主教中传阅。通谕(通告)通常提供神职人员教友或天主教外其他 “善良的人们” 的指示。

通谕的标题总是第一句最初的几个词。如果第一个词说结婚,那麽通谕是关于婚姻圣事。如果第一句话讲爱,通谕的内容会是关于爱。

作为一般规则,通谕官方版本是用拉丁文写的。在罕见的情况下,当谕是针对个国家,官方的版本可能会的语言。

通谕是主要用于教,有时警告,在少数情况下为谴责。

第一份通谕由教宗本笃十四世于1740123日发布。此后,教宗们写了近300通谕。

(譯)

基督宗教合一对话

基督宗教合一对话

天主教教会如何定义基督宗教合一对话

简言之,“基督宗教合一对话” 包括神学交谈讨论探索基督教统一。两个或两个以上教会之间的对话旨在克服继承的分歧 / 差异,通常是将他们分开教义和教会的神品和原则。

看来天主教徒和许多主要的新教教派之间的对话已经越来越远,而不是带来统一。在堕胎、婚姻的定义和主动的同性恋神职人员祝圣等道德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如果天主教会改变了对这些问题的看法,那就不再是天主教会了。

(譯)

大公會議

大公會議

簡言之,大公會議是羅馬天主教會內莊嚴的大會,由教宗和樞機主教,主教,和其他高級神職人員召集并主持,經教宗確認的大公會議的決定,成為具有約束力的。大公會議必須由教宗召開。

前七次會議,到公元787年,被認為是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大公會議。接下來的十四次被認為只是羅馬天主教的會議。

前七次會議分別是:

1.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尼西亞 – 325年的第一次大公會議形了尼西亞信經的文字,譴責阿里烏派異端。

2.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君士坦丁堡 – 381年第二大公會議重新確認了《尼西亞信經》,并加入聖神與聖父、聖子同性同體的內容。

3. 以弗所公會議,以弗所 – 431的第三次大公會議宣布聖母為天主之母,譴責伯拉糾

4. 稱卡爾西頓會議,稱卡爾西頓451年第四次大公會議界定了基督的神人二性 (人性和神性)。

5. 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君士坦丁堡 – 在553舉行的第五次大公會議將“基督一性論”視為異端,俄利根的著作是異端

6. 第三次君土坦丁堡公會議君士坦丁堡 – 680-681年第六次大公會議譴責“基督意志單一說”為異端,宣稱耶穌乃天主的“道成肉身”,具有天主性和人性。

7. 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尼西亞 – 787年的第七次大公會議,駁斥聖像破壞運動和聖像敬禮納為正統教義

其后14大公會議是:

1. 第四君士坦丁堡公會議 罷免作為篡位者、君士坦丁宗主教佛提握一世,恢復了他的前任聖依納爵。在這次會議中君士坦丁堡教會接受佛提烏斯已被教宗宣布廢黜這一行動。(869-870

2. 第一次拉特朗大公會議 – 討論主教的神權和世俗權利加以區別和規定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其中的作用。1123

3. 第二次拉特朗大公會議 – 重申第一次拉特朗大公會議解決神職人員的紀律(服裝、婚姻——強調神職人員的獨身制)。(1139

4. 第三次拉特朗大公會議 限制由樞機主教選舉教宗,以三分之二的多數選舉產生。譴責買賣聖職,規定神品聖事的最底年令(主教要三十歲以上)。(1179

5. 第四次拉特朗公會議 接納聖體的改變確立了教宗的領導地位聖職人員的行為准則。1215

6. 第一次里昂大公會議 革除德皇腓特烈二世的教籍,并建立了一項支持聖地的稅收。(1245

7. 第二次里昂大公會議 試圖與東正教會聯合,批准方濟各會和多明我會,什一稅支持十字軍東徵,和對教宗選舉會議制定出一些規則。(1274

8. 維也納大公會議 解散聖殿騎士團。比薩會議(1409)試圖解決西方大分裂。(1311 – 1312

一次大公會議沒有編號,因為它不是由教宗召集,結果在康斯坦斯被否定。

9.康斯坦茨大公會議 解決西方大分裂和譴責若望胡司。也開始教會會議。(1414 – 1418

錫耶納會議(1423 – 1424)討論教會改革。沒有編號,因為它很快被解散了。

10. 巴塞爾,費拉拉,佛羅倫薩大公會議 教會謀求與東方教會改革和團結,但分裂為兩派。留在巴塞爾的教長成為教會會議的最高者。佛羅倫薩的教長與東方教會聯合,并暫時與東正教會聯合。(1431 – 1445

11. 第五次拉特郎大公會議 研究教會改革。(1512 – 1514

12. 脫利騰大公會議 研究天主教和反宗教改革運動定義聖經和聖傳 及七件聖事的地位,加強神職人員的紀律教育。路德教會代表臨時出席。(1545 – 1563,中間有間斷)

13. 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定義教宗在教會內治理的首位,和他的無誤論(指教宗在公告信德道理上的無誤,而非教宗永遠正確),否定理性主義、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研究啟示錄,闡釋 聖經及信仰與理性的關系。(1870;正式地,1870 – 1960

14.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研究牧區和紀律問題,處理教會和現代世界的關系,包括禮儀和普世教會合一運動。(1962 – 1965

(譯)

東方禮天主教會

東方禮天主教會

有多少東方禮天主教會與羅馬天主教會相通?

23個教會與羅馬天主教會相通。它們是:

亞曆山大禮儀傳統:

科普特禮天主教會(宗主教區):開羅,[ 人口:163849 ],埃及,

厄立特里亞禮天主教會(大都市主教區):阿斯馬拉,[ 人口:155000 ] 厄立特里亞

埃塞俄比亞禮天主教會(大都市主教區):亞的斯亞貝巴,[ 人口: 208093 ],埃塞俄比亞。

西敘利亞,包括瑪蘭卡雅格敘利亞正教會,禮儀傳統(安提約基亞禮儀部分):

馬龍派教會(宗主教區):拜寇爾凱[ 人口:3105278 ],黎巴嫩,塞浦路斯,約旦,以色列,埃及,敘利亞,巴勒斯坦,阿根廷,巴西,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墨西哥。

敘利亞禮天主教會(宗主教區):貝魯特,[ 人口:131692 ],黎巴嫩,伊拉克,約旦,科威特,埃及,蘇丹,巴勒斯坦,敘利亞,土耳其,美國,加拿大,委內瑞拉。

敘利亞瑪蘭卡禮天主教會(大總主教區):特里凡得琅,[ 人口:412640 ],印度,美國。

亞美尼亞禮儀傳統:

亞美尼亞禮天主教會(宗主教區):貝魯特,[ 人口 375182 ],黎巴嫩,伊朗,伊拉克,埃及,敘利亞,土耳其,約旦,巴勒斯坦,烏克蘭,法國,希臘,拉丁美洲、阿根廷、羅馬尼亞、美國、加拿大、東歐。

加色丁或東敘利亞禮儀傳統:

加色丁禮天主教會天主教會(宗主教區):巴格達,[ 人口418194 ],伊拉克,伊朗,黎巴嫩,埃及,敘利亞,土耳其,美國,

敘利亞瑪拉巴禮教會(大總主教區):埃爾訥古勒姆(印度喀拉拉邦南部城市) – 阿那加瑪利[ 人口4602089 ]印度、中東、英國,歐洲,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


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禮儀傳統:

阿爾巴尼亞天主教會(宗座署理區):[ 人口3510 ],阿爾巴尼亞,

白俄羅斯天主教會(現無聖統制建立):[ 人口10000 ],白俄羅斯,

保加利亞希臘禮天主教會(宗座代牧區):索菲亞,[ 人口10107 ],保加利亞,

克羅地亞,塞爾維亞和黑山拜占庭禮教會(一個東方禮教區及一個東方禮宗座代牧區):克利治維寄,魯斯基克爾斯圖爾 [ 人口21480 ] + [ 人口22653 ] 克羅地亞、塞爾維亞和黑山

希臘拜占庭禮天主教會兩個東方禮宗座代牧區):雅典,[ 人口 2325 ],希臘,土耳其,

匈牙利希臘禮天主教會(一個東方禮教區 和一個宗座代牧區):Nyíregyháza[ 人口290000 ],匈牙利,

意大利阿爾巴尼亞禮天主教會(兩個東方禮教區及一個自治會院區):[ 人口63240 ],意大利(從未分出),

馬其頓天主教會(東方禮宗座代牧區):斯科普里,[ 人口11491 ],馬其頓共和國,

默基特希臘禮天主教會(宗主教區):大馬士革,[ 人口 1346635 ],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以色列,巴西,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伊拉克,埃及,蘇丹,科威特,澳大利亞,委內瑞拉,阿根廷,

與羅馬合一的羅馬尼亞希臘禮天主教會大總主教區):[ 人口 776529 ] 布拉日,羅馬尼亞,美國,

俄羅斯天主教會(兩個東方禮宗座代牧區、現在無公共的聖統):俄羅斯,中國;目前約有20堂區和修會團體分散在全世界,包括五個在俄羅斯的,對其它治理權之主教們負責

魯塞尼亞天主教會(東方禮總教區,一個宗主教區,一個宗座代牧區):烏日霍羅德,匹玆堡,[ 人口594465 ],美國,烏克蘭,捷克共和國,

斯洛伐克希臘禮天主教會(英語:Slovak Greek Catholic Church)(都主教區):斯洛伐克共和國、加拿大(1646年)

斯洛伐克天主教會(都主教區和一個宗座代牧區):Prešov[ 人口 243335 ],斯洛伐克,加拿大,

烏克蘭天主教會(大總主教區):基輔,[ 人口 4223425 ],:烏克蘭,波蘭,美國,加拿大,大不列顛,澳大利亞,德國,斯堪的納維亞,法國,巴西,阿根廷。

(譯)